•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0 10:11:00 来源:光明网

新春佳节

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

阖家团圆的时刻

有一些人

为了科研选择不放假

这些大学生田间地头过春节

这个春节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

生物学博士马忠先

和同学以及一大片玉米相伴度过

今年寒假一开始

他就从2000公里外的安徽来到海南

连同老师以及30多名师弟师妹

在田间地头开启玉米育种实验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育种科研团队成员工作照

这已经是马忠先

连续第四年来到南繁基地

马忠先每天要下地

精心“照料”育种材料

他的研究方向是育种

用他的话说

“选了一个最苦最累

也最难出成绩的方向”

但他觉得这条路很值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搞农业的,

如果能让老百姓用上自己研发的品种,

那有多牛!”

玉米育种周期比较长

选育一个大品种少则七八年

多则10年甚至更长时间

为了能够加代选育

夏季在安徽

冬季到海南成了常态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育种科研团队成员工作照

该校2023级生物学学硕班学生

严海东第一次到南繁基地

没想到第一天下来

他就累得浑身酸痛

一个简单的授粉动作要重复上百次

工作七八个小时

想象的适宜温度也变成了

骄阳的暴晒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育种科研团队成员合影

马忠先说

他很喜欢在田里的感觉

“我能直接观察到

自己的课题材料在田间茂盛生长,

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体验”。

假期基本都没有放假

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

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楼公共实验平台

博士生导师贺闽教授

假期带着四川农业大学学生

做水稻病原真菌的遗传转化

以及解析基因功能的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一直在照常进行,

基本都没有放假。”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虽是假期

但贺闽与同学们依然会一大早来到实验室

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才下班

这样的“寒假状态”

对于国重实验室的师生们而言

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读文献、做实验、写论文……

春节的安排和平时没有太多不同

这个春节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级资源与环境专业

硕士生曹冰为了顺利推进实验

留校过年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实验掠影

2022级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纪乾伟说

许多留校过年的国科大学子

春节假期的安排和平时没有太多不同

读文献、做实验、写论文……

没有一个游子不想与家人团聚

但是在学业的关键时期

留下拼搏的印迹

在实验室度过的别样新春

也将会成为难忘的回忆

大国重器新春坚守的背后

新春佳节

在一个个大科学装置背后

还有大量坚守在一线的奋斗者身影

我们不能忽视他们

更不能忘记他们

正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

科研工作者的坚守

才创造了一个个非凡的成就

让大国重器的形象熠熠生辉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在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的实验室里

一群科研工作者还在着力攻克难题

不论是光学平台镜片粘接实验

还是冷气推进攻坚

都离不开他们的坚守

他们或许无法像其他人那样

与亲人共享年夜饭

也没法时刻陪伴家人

却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科研事业上

用在了对空间引力波探测的

“中国方案”的研究上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与此同时

在四川凉山深处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日夜不休

在地下2400米探寻宇宙的奥妙

它对于探测暗物质、推进宇宙物理研究

正在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而在南海之滨

中国第一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也已顺利完成首次试航

它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和海域1.1万米的钻探能力

将在国家能源安全保障

与海洋强国建设的事业中

扮演关键角色

这些大学生,春节没放假!

这些大国重器不仅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也孕育着未来与希望。在一线坚守的人们,不仅是国家科研事业的中坚力量,也让很多普通人看到了奋斗者的美丽姿态。这也是大国重器的非凡魅力所在——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前沿科技,也是让人赞叹的顽强斗志与坚定决心。

发展大国重器,离不开这些强劲的精神力量。首先,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过去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天问”“蛟龙”“神舟”“嫦娥”等上天入地的国之重器,背后都是很多人的默默耕耘,乃至为了国家的事业而隐姓埋名,牺牲个人的利益,成就集体的荣光。在春节假期坚守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也写就了当代的传奇,充满浓厚的家国情怀。

再者,就是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在攻克科研难题的路上,他们不知道要做多少次实验,面对多少次失败。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无恒心者,难以取得真经,缺志气者,更容易被困难击倒。但是,我们在这群可敬又可爱的奋斗者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抱怨或消沉,只有愈挫愈勇的顽强斗志,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当然,还有愚公移山一样坚忍不拔的意志,对中国科学事业前景的巨大信心。它们呈现在科学实验与技术研发的每一处细节上,也融汇在理论探索、实践创新等不同阶段的工作中。

这样的精神状态,令人钦佩,也引人神往。或许,很多人并没有从事科学事业的天赋,却可以从那些坚守者身上汲取向上奋斗的精神,获取源源不断的前行动力。正如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日每夜的坚守,连续不断的追求,才让我们看到,每年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大国重器在世人面前亮相。

在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看来,一年365天,并无明确的节假日之分,只有取得重大突破、诞生大国重器的时候,才是最值得庆祝的节日。相应地,给予他们足够的精神关怀与生活保障,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与成长空间,也是极其必要的。也只有这样,面对未来,奋斗者坚守的力量才会更加稳固,前行的步伐才会更加稳健。

中国青年报(整理:张力友)综合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王海涵 王磊)、中国青年报2024年02月20日08版(黄帅)、四川农业大学官微、中国科学院大学官微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国重器 硬核沈阳】东北大学信息学院传感器团队:让光纤传感器“测得到、测得全、测得准”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传感器科研团队(以下简称传感器团队)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在光纤传感器原理与方法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科研成果
2025-01-06 12:13:00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持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一路从江苏的农村私塾走到了清华大学。图:1929年,王淦昌在清华园 读大学的几年间,王淦昌亲历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凌辱、亲身感受着政府的软弱无能、目睹了身
2023-12-10 12:24:00
...州市科协组织我市11所学校20名高中学生参加新疆石河子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线下线上活动。高校科学营依托高校科技优势,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方法,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
2023-08-09 02:15:00
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团队:用声波铸就探海利器
...川消融有哪些影响?带着诸多科研问题,搭载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多波束冰形探测声纳,哈工程“星海1000”极地探测无人潜器深潜于北极冰盖之下,让我国科研人员首次清晰地
2024-04-30 20:30:00
...州兽医研究所举办了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来自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医学领域的200名本科生和研究所30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兰州大学许鹏飞教授,他以“科学家精
2024-06-04 02:57:00
奉献一生  探海听声
...洞降噪和测量方法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担负“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耳朵”和“眼睛”。今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
2024-09-19 06:03:00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9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本部线上联动,同步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600名硕士、博士新生齐聚校园,以铿锵誓言开启
2025-09-22 07:40:00
不老“钢铁侠”的钢铁品格
...品格——记2023年感动沈阳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王国栋在指导研究生进行轧钢试验。(资料图片)钢花飞溅,轧机轰鸣。每年,约有一半时间在一线奔波:参加项目论证
2024-05-22 06:00:00
科技报国 初心永挚
...北日报科技报国 初心永挚——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日平11月23日,刘日平院士(右一)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燕山大学供图11月22日傍晚,中国
2023-11-28 05: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第三届“AI(人工智能)+公共治理”学术研讨会10月3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探讨主题之一是大学怎么培养能适应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2025-11-02 08:11:00
92岁老人将厨房打理的像咖啡屋 孙女:爷爷一直爱整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南昌高女士拍摄了爷爷家的厨房并上传网络,干净整洁的厨房引起广泛共鸣,数百万网友观看、十多万网友点赞
2025-11-02 10:32:00
东南网11月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2025)上,由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曾永毅教授团队主导完
2025-11-02 11:08:00
二十公里暖心守护!大学生热心助人获市民表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向湘)10月31日,武汉城市学院收到一封来自热心市民潘萍女士的表扬信,信中讲述了该校2024级工商管理1班张奥文同学在勤工俭学途中主动救助事故受伤女生
2025-11-02 12:37:00
展民企风采 绘时代华章 “青岛企业家日”主题摄影书画展盛大启幕
鲁网11月2日讯金风送爽,山海礼赞。在青岛市第五个“企业家日”到来之际,“展民企风采·绘时代华章——企业家风采主题摄影书画展”于11月1日在青岛隆重开幕
2025-11-02 12:39:00
驿站内,调解员一番耐心开导,两位因楼道堆物产生矛盾的居民终于解开心结,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玉园南社区在邻里驿站内设立调解室
2025-11-02 12:57:00
一位八旬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11月1日在楼下晒太阳时不慎离开小区后迷路。幸好在街头被原先所住小区的邻居认出,及时联系了网格员
2025-11-02 12:57:00
家长接孩子途中,在街头遇到“扫码送文具”的地推活动。虽然当场领到了文具,但随后几天却频繁接到培训机构推销课程的电话。11月1日
2025-11-02 12:57:00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见习记者 陈阳阳)怀着以文会友、增进友谊的诚意,来自中国、俄罗斯、肯尼亚、法国
2025-11-02 13:21:00
西北大学校友辛周平获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近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25)正式公布了各类奖项的获奖名单。西北大学1978级校友辛周平被授予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2025-11-02 14:11:00
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CEAIS 2025)在西安隆重召开
2025年11月1日,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CEAIS 2025)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
2025-11-02 14:11:00
西工大这门课火了!“惊动”7位博物馆馆长!
本学期,学校开设了《馆长带你看文物》的通识课程,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2025-11-02 14:12:00
粤陕人才精准对接!3.3万多个岗位即将在陕西7所重点高校启动招聘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陕西地区重点高校招聘活动即将于11月4日启动,腾讯、格力、中创新航、联通、中国人寿等名企集结
2025-11-02 14:12:00
线上“达人”线下聚!在遵义乌江寨,看见数字流量遇上三农烟火
多彩贵州网讯10月30日,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作为特邀媒体支持的2025年快手三农生态大会在遵义乌江寨举办
2025-11-02 14:21:00
近日周五下午,建行南京江宁支行临近营业结束,外汇业务柜台柏经理刚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就接到了一通咨询电话。电话那头,客户语气迟疑的提问着
2025-11-02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