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0 12:24:00 来源:北京日报

他曾是举世瞩目的科研明星

却在功成名就之时突然“消失”

他隐姓埋名17载

带队研制核武器

托举起中国的核大国地位!

他就是著名核物理学家

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他用一生的时间

完成了自己许下的诺言:

“我愿以身许国”

1998年12月10日

王淦昌逝世‍‍

今天 让我们一起追忆

这位深藏功与名的伟大科学家

01

1907年,王淦昌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枫塘沧的一个中医世家。家中日子原本殷实,但不幸的是,王淦昌4岁的时候,父亲病逝,13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尽管家中经济状况大不如前,王淦昌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在外婆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一路从江苏的农村私塾走到了清华大学。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图:1929年,王淦昌在清华园

读大学的几年间,王淦昌亲历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凌辱、亲身感受着政府的软弱无能、目睹了身边同学惨遭杀戮,他愤慨不已。老师叶企孙激动地跟他讲:“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这句话,王淦昌记了一辈子,也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02‍

王淦昌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了江苏省官办留学生,前往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师从物理学家迈特纳女士。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迈特纳是世界核物理学的先驱,被爱因斯坦称为“才华比肩居里夫人的女科学家”。

在柏林大学的四年间,王淦昌发表很多有影响力的论文,在物理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他严谨的科学态度、非凡的科学见解和宽阔的实验思路深得迈特纳赏识。

1932年,王淦昌听完一个学术报告会后,对报告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结论提出了质疑,同时又想到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欣喜万分的王淦昌两次向导师迈特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享有盛誉的核物理学家迈特纳这次却低估了这位中国小伙子的创造力,她两次拒绝了王淦昌的申请。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之后,英国物理学家采用了与王淦昌类似的实验方法,发现了中子,获得了193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王淦昌第一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王淦昌不顾导师挽留,毅然选择回国。当时国内正值抗战时期,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德国的科学家同僚们都劝他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很落后,没有你需要的科学研究条件,你又何必回去呢?”

可王淦昌却讲:“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是有国界的。身为中国人,我的祖国正在蒙冤受难,我要回去为她服务!”

03

回国后,王淦昌先在山东大学任教,后应竺可桢之邀来到浙江大学。

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多次迁校,历经江南六省,辗转跋涉2600多公里,最终在遵义一座破庙扎根,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同时,不断地搬迁中,王淦昌从未停止过科学研究。在简陋的环境下,他制成荧光粉——磷光硫化锌,为国家填补了科研空白。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图:右为王淦昌

当时的世界物理学界流传着“中微子”的传说,但无人能证实它的存在。在得了肺结核的境况中,王淦昌就在油灯下研究中微子探测。1942年,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刊登了王淦昌的《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这篇论文引起了轰动,但由于国内实验条件有限,他未能付诸实践。

1953年,美国科学家莱茵斯受到这篇论文的启发,第一次在核反应堆中捕捉到了中微子,并于199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王淦昌又一次错过了。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1955年,王淦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王淦昌来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作为领队与12个国家的原子核专家组成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震惊世界!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图:王淦昌(右)在杜布纳研究所工作

那时有很多人预测,王淦昌带领团队取得的这一成就,一定能够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但是就在这时,备受国际物理学界关注和期待的王淦昌却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04

一天,在杜布纳研究所工作的王淦昌接到了回国的密电:“停止手中的工作,马上回国受领新的任务。”于是,他毅然放下手中熟悉的研究工作回到了祖国,秘密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王淦昌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核武器研究之中。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为研制核武器改名时,王淦昌毫不迟疑写下了“王京”,掷地有声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图:左一为王淦昌

50多岁的王淦昌是试验基地里年纪最大的科学家,但他克服了各种艰苦条件,每次试验都亲力亲为,常常不顾疲倦工作到深夜,经常是一个馒头一杯水,吃完就立刻投入工作。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图:聂荣臻(中)、王淦昌(左)和朱光亚(右)在我国西部核试验基地

1961年到1963年,王淦昌领导了上千次原子弹起爆装置的炸药爆轰试验。终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此后,王淦昌又秘密参与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

著名科学家神秘“消失”17年,只为造出大国重器!

1978年,王淦昌终于告别了“王京”的身份回到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核武器研究基地的那个“王京”研究员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淦昌。

1999年,王淦昌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功勋奖章。到此时,他的名字也终于被公开。然而,王淦昌却没能亲手接过这份荣誉。1998年12月10日,王淦昌逝世,享年91岁。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

他用一生书写了

一个中国科学家的无私与担当

致敬王淦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0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大学子用宣讲诠释“科学家精神”
6月7日,2025年浙江大学“浙里的科学家精神”宣讲大赛决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剧场顺利举行。本次大赛由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浙江大学彩虹人生思政育人中心主办,浙江
2025-06-09 10:45:00
他3次错过诺贝尔奖,与李政道不相上下,为国甘愿埋名17年
...正电子和反质子的发现”。同行们普遍预测——只要这位科学家继续研究,今年的诺贝尔奖“非他莫属”。让所有同行始料未及的是,这名来自中国的核物理学家居然“失联”了,媒体根本打听不到
2024-06-25 14:15:00
梓潼两弹城迎来春季研学热潮
...等,在聆听了讲解员的精彩讲解后,师生们无不为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所感动;在“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旧居铜像前,师生们献
2024-03-25 11:42:00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周琪:找准人生坐标 书写科技报国的青春答卷
...们是这座校园最珍贵的历史标记。希望同学们沿着老一辈科学家曾经走过的那些路,感受一下他们当年的生活、工作轨迹,感受他们矢志报国的赤胆忠心和对科学的执着态度和追求,不断汲取奋进的
2024-09-05 16:49:00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①】45年前这封信,诉尽报国情
...工作人员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供图【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①】开栏的话他们很酷,因为要揭晓这个世界的奥秘;他们很燃,因为要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很感人,因为默默将国家、民族富
2024-05-20 03:20:00
...”)的大本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说,中心成立后,一方面将为拉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将成为未来探测技术的研发基地。“兴隆湖、鹿溪智谷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2022-12-30 07:51:00
“大国重器”频出!大科学装置 带动本土产业链大发展
...是一个智能化工厂。眼前,这些自动化的设备,可以替代科学家们来做实验,自动化设备能帮助科研人员大幅度提高效率。 这些由不同科研设备组成的一个个小格子,科研人员把它们叫作功能岛
2023-09-20 15:21:00
...好的‘科创土壤’需要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需要有战略科学家,需要具有原创精神的理论科学家,也需要从事实践、具体操作的技工型人才,更需要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人们科学素养的提升
2023-12-02 20:41:00
大国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带电,穿透性强,能分辨氢元素、同位素和近邻元素,是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理想探针”。当中子与被研究对象的原子核相互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时,科学家通过分析散射中子的轨迹、能量和动
2023-12-30 07:5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访谈|沈昌祥:发挥优势,不断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座
发挥优势,不断筑牢人工智能安全底座——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主题为“可信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2025-10-18 08:25:00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一款AI绘画机器人精准识别人脸神态,快速绘画出人脸素描,被这只机械臂画得心服口服。(摄制:苏畅、白中豪、朱泊宇)
2025-10-18 08:27:00
深化开发利用,让高质量数据“动”起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探新之一机器人亮绝活、大模型总动员、虚拟空间沉浸体验……10月17日
2025-10-18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苹果iPhone17 Air昨日正式开启预售,这款取消实体卡槽、仅支持eSIM(嵌入式虚拟SIM卡)的新机
2025-10-18 08:59:00
近日,建设银行正式启动“‘享趣’玩·惠游中华”信用卡活动,为客户提供涵盖景区票务、特色餐饮、文创消费等多方面的用卡优惠
2025-10-18 10:41:00
海信贾少谦:AI重塑企业管理模式,打法要快,生意要慢
10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暨首届“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发布盛典在青岛举办。作为C50+2025年度轮值企业家召集人
2025-10-18 10:57:00
竹溪县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签约超亿元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白孟尧 通讯员 付延峰)竞逐数字经济新赛道,孕育产业链招商硕果。10月18日,湖北十堰竹溪县竹溪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暨2025“国芯一号”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桃花岛夯土小镇举行
2025-10-18 13:47:00
东南网龙岩10月17日讯(通讯员 陈碧霞)近日,工行龙岩漳平支行组织青年志愿者主动深入当地企业园区,精心开展集“个人金融产品精准营销”与“金融反诈知识普及”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活动
2025-10-18 16:32:00
烟台银行荣登2025上半年度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十大典型案例榜单
近日,由中国信通院主办的以“洞见十五五”为主题的2025数字生态发展大会暨“铸基计划”年中会议在北京盛大召开。会上,烟台银行联合长亮科技申报的《DataOps赋能烟台银行建设高质量智能数据中枢》案例
2025-10-18 17:45:00
视源股份广交会展示AI全场景创新实力,机器人机器人系列产品亮相成焦点
在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视源股份以“AI+未来教育、AI+企业服务、AI+机器人、AI+生活”为主线
2025-10-18 18:18:00
本土智造重磅升级,医科达将八度亮相进博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进入倒计时,作为八年“全勤生”,全球精准放疗先锋医科达将以“共建本土生态,共筑抗癌未来”为主题
2025-10-18 18:42:00
不用等到20号了!现在来京东11.11 iPhone 17 Pro系列可领300元惊喜券
每年11.11对于广大果粉而言无疑是换新的绝佳时机,无论是追求最新款还是预算有限入手上一代机型都能享受到极具吸引力的价格
2025-10-18 18:43:00
破局重构引领前行,联众优车持续锻造二手车服务新基建
近年来,在国内汽车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二手车市场已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重要引擎。特别是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
2025-10-18 18:43:00
从龙虎到鹤年堂 京东七鲜十月品牌日再造下一个老字号联名爆款
随着“养生年轻化”与“即食化养生”成为主流,当代消费者愈发青睐“轻松养生、即时进补”。如何让传统养生智慧通过自有品牌融入日常
2025-10-18 18:43:00
全时段畅飞 全年不限次:长龙航空“365畅飞卡”10月19日在京东旅行限时开售
国内随心飞历史新低,全时段畅飞、全年不限次!在推出海航随心飞,并创下2天超25万用户下单、2亿销售额的纪录之后,京东11
2025-10-18 1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