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夏朝灭亡后,为何商朝还在频繁迁都?
...商朝就已经经历了八次迁都,同时每一次迁移的都更靠近中原地区。其实这八次迁都还是有理可循的,毕竟中国的核心腹地是中原,为了能够让自己发展的更强大,向中原地区迁徙肯定是很正常的。而到了商汤时期,商朝已基本...……更多
中原帝国是否曾饮马印度洋呢
...部落,并一度与元朝在当地的影响平分秋色。蒲甘王朝的都城蒲甘修建于849年,当时蒲甘只是缅甸众多小国之一,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1044年(北宋庆历四年),阿奴律陀即位国王,开始征服周边小国,蒲甘王朝始于此时。蒲...……更多
商朝为何频繁迁都,是要躲避洪水,还是统治者肆意妄为
...,都普遍选择向地域辽阔地址肥沃经济发达文化程度高的中原地区进攻。但是为什么仲丁反其道而行之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人类所开拓的地区是有限的,而且相对而言各个部落之并没有特别大的经济差距。因此为了...……更多
汉江战略地位如何
...雷留一部牵制退守邓州的金军,自率主力北进,直趋金朝都城汴京。南阳盆地大致是秦岭西部的伏牛山、外方山、方城山、桐柏山、大洪山、荆山、武当山围成的区域,由汉水支流丹江、唐河、白河等河流冲积形成。 南阳盆地...……更多
楚国迁都钜阳:战略考量和内政稳定的追求
...城距魏国、韩国较近,唇亡齿寒,因此迁都钜阳能够远离中原地区,避免被秦国报复。(三)钜阳至寿春1、迁都寿春的内因 楚国早在考烈王初期便已安排春申君到江淮地区择址建立都城,钜阳只是当时楚国为了避秦军暂时迁徙...……更多
现代考古重大发现,“前半夏”在河南郑州
...二里头,被普遍认为是夏都斟鄩,但二里头是夏朝中晚期都城,年代上限公元前1750年,属于“后半夏”。那么,“前半夏”何在?往西往北来看,位于陕西榆林神木的石峁遗址,年代为距今4300—3800年,下限正好可以承接二里头...……更多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刻的历史文化记忆,“九鼎”成为中国古代王权的象征。中原地区是夏文化探索与研究的中心地区。随着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巩义花地嘴等遗址的发现,对应了文献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启都阳翟、后羿代夏、太康...……更多
为何说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大
...的增加与生态的恶化,更加大了地方供求矛盾。为了供应都城所在地区庞大的钱粮开销,唐人加强漕运建设,将东南的大量财赋转运关中,以支撑帝国在西北的政治维稳。此时,东南地区经济价值的悄然上升,已经成为了中原王...……更多
甘之战有着怎样的意义
...代了议事会,确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夏王朝的胜利,使中原地区部族纷争的局面得到了统一,巩固了夏王朝的专制政权。甘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争,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民主禅让制的复辟与奴隶制反复辟的长...……更多
高句丽崛起,成为东北亚的强大割据政权
...商联军与商纣王的70万临时由囚徒组成的军队,在商王朝都城朝歌的郊外牧野展开决战,是为牧野之战。此战姬发以少胜多,最终攻入朝歌,商纣王自焚而死,统治中原600多年的殷商政权宣告终结,一个崭新的周王朝在中原大地...……更多
东北古代文明的辉煌篇章
...里,古代的黑龙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直大大落后于中原地区。事实上,古代黑龙江流域也有处于全国甚至世界前列的时候,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唐代的渤海国。渤海国存在于公元698-926年,大体相当于唐中后期,是由靺鞨族...……更多
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有什么样的意义?
对于中国古代来说,中原地区的文明产生的较早,且超过其他地区,古人对陆地的探索程度远高于对大海领域的探索。对于汉唐时期来说,有一片土地对它们的强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河西走廊。那么狭窄的河西走廊,...……更多
为什么隋唐两朝4代帝王一定要踏平高句丽
...等辽东地区发动进攻。在汉朝的反击下,高句丽迁都到丸都城,也就是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完全摆脱了汉朝的控制。汉朝灭亡后,曹魏成为北方的统治者。高句丽曾进攻辽东西部。244年,曹魏征讨高句丽,摧毁了其都...……更多
唐朝之后,为何中原王朝都不再将长安作为都城
...势动荡,之后就是各个诸侯国了。直到后面北魏再一次将都城迁到长安,在春秋战国时期乃至之后的南北朝都没有一个统一的都城。 虽然在东汉末年的长安饱经战乱,但是他的文化底蕴一直都拥有,所以在隋再一次大统一的时...……更多
春秋战国,高爵位诸侯国越混越差,低爵位诸侯国反而越混越好
...的八大公爵基本已经消亡,仅剩下宋国一个公爵国。当然中原地区毕竟占据了富庶的优势,只要励精图治,未必不能诞生强大的诸侯,比如宋国。在初期,宋国凭借富庶的土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周边诸侯中的大国,春秋时期宋...……更多
唐朝时期,东北地区的渤海国是怎么建立的?
...音。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都城遗址之一。如今,从上京龙泉府遗址考古成果中得到验证,它是当时亚洲名列前三名的大城市,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盛唐时期地面建筑遗存保留最...……更多
古代的中原具体指哪些地方?古人为何要逐鹿中原?
...今都十分模糊。在三国争霸时期,曹操所占领的地区就是中原地区,包括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甘肃以及宁夏的部分地区。当时的中原,从地形上来看,包含了华北...……更多
河南省的豫北、豫南、豫中、豫西、豫东是如何划分的
...2022年)。商丘古城至少有八座,分别是商朝时商汤所建都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睢阳、汉朝时梁国的睢阳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北宋时应天府南京城、元朝时归德府城、明朝时归德府城。由于黄河下游历史上经常漫...……更多
武则天做了女皇后,为什么把洛阳改成神都?分析后有三大原因
...经济基础,这一段时期关中+汉中+成都的粮食产量略高于中原地区,秦始皇和刘邦都能利用这一优势来统一天下。关中粮食不够养活唐朝庞大的朝廷到了东汉时期,以洛阳为核心的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发展,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更多
北宋都城选址开封:文官政治与经济重心的考量
...洛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北宋的历史背景和都城选择的重要性。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疆域涵盖了现今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都城的选择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政治、经济、文...……更多
永嘉之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因为自汉朝以来,匈奴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的边疆进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进入到了关中地区,逐步形成了对于都城洛阳的包围之势,但是君主却没有提起足够的警惕,虽然有些大臣多次提出将匈...……更多
“姑苏”的早期记载出现在战国中晚期
...,越王勾践及其部下范蠡等率领越军攻打吴国,进入吴国都城后,“至于姑苏之宫,不伤越民,遂灭吴”,“焚其姑苏”,把“姑苏”给烧了。那么,“姑苏”就是一处建筑或建筑群,至少一把火就能把它烧掉。吴人的祖先因为...……更多
...的盟约,但所面临的原因却是一样的。金朝皇帝都想南迁都城如果说汉高祖刘邦眼中,掣肘皇权的军事势力是异姓藩王,那么在金朝皇帝眼中,掣肘皇权的便是草原军事贵族们。金太祖并未坚持到大辽灭亡就去世,其弟金太宗继...……更多
从黄帝故里到汉魏政治中心的千年变迁
...头角?禹王迹起,夏人居之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以许昌为核心的颍河流域便有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这片土地孕育了早期先民们共同的记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夏代舜时期,今许昌市禹州市地区...……更多
越南在秦朝时期被任嚣占领,唐末时期独立出去
...赫赫战功。他参加了早期的灭楚战争,将秦旗插在了楚国都城上。后在九原抗击匈奴,保卫帝国北部边境。两次进攻岭南地区,征服了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他是南海县首任都尉,广州城的缔造者。公元前225年派遣...……更多
明朝自朱棣之后再也无开拓之君,连丝绸之路都放弃了
...断的技术以及异域的奇珍异宝。唐朝灭亡前,中原帝国的都城长安也相对比较靠西,是万里丝绸之路的起点。但是这一切在宋代之后发生转变,因为宋代始终没能统一中原,更别谈恢复西域。当时的西域地区藩国林立,丝绸之路...……更多
聊聊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的南越国
...前111年被汉武帝灭亡,历时93年。在这93年间,南越国的都城经历了一次迁移。南越国建立之初,都城位于番禺(今广州市番禺区),后来迁至佗城。佗城是南越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然而它的具体位置却一直没有确定。2019...……更多
历史上统一全国的战争多次发生,为何南方大都打不过北方?
...到漠北草原。休整之后,再次挥兵南下即可。而南方占据中原地区,却没有前方的天险可守,整体呈现出门户大开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必然难以牢牢把控住该地域。后记分析都建立在南北综合国力差异不大的基础上,如果南...……更多
从婚礼服饰,细数西夏对北宋社会习俗的沿用
...习俗。随着西夏国家建立,在婚姻家庭关系方面自然受到中原地区儒学礼仪等文化影响,党项人传统的婚俗观念发生具体变化,越来越多的西夏民众开始接受汉族婚姻方式。《掌中珠》中记载: “男女长大,遣将媒人,诸处为...……更多
襄樊之战,曹操险些放弃中原,关羽大意失荆州
...对的守势。假如关羽能够取得襄樊之战的胜利,那么整个中原地区都将陷入危机之中,曹操和刘备的实力对比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关羽大军包围襄阳和樊城后,曹操派遣大将于禁率领数万精兵救援,于禁是曹操最信任的将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