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时期,史家只称曹魏和孙吴,为何不称“刘蜀”?
...历史上三国时期西南方的一个政权。220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表面接受禅让,实则逼迫献帝退位)而称帝,改国号为“魏”,东汉正式灭亡。221年,汉中王刘备于成都以汉朝宗室身份称帝,宣布承继汉室,国号仍为“...……更多
谶纬之学里走出的曹魏天命
...制。据张璠《后汉纪》所载,侍中、太史令王立曾屡次向汉献帝进言,为曹操代汉铺路:“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趋炎附势,自古皆然。在汉衰魏兴的局...……更多
聊聊司马家族的结局
...。曹魏的末日汉朝末年,群雄并立,皇权衰微。曹操挟持汉献帝一统北方,占据当时整个汉朝的大半江山,其实如果没有曹操,汉朝或许早就灭亡了,于是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权掌天下,成为汉室的实际控制者。在曹操死后...……更多
三国四位末代皇帝陵墓现状:汉献帝的保存最好,刘禅已被夷为平
...。也就是说,在那段乱世中,竟足足有四个亡国之君,即汉献帝刘协、蜀汉后主刘禅、曹魏末代皇帝曹奂、和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不过,这四人虽然皆为亡国之君,但是他们生前的表现各不相同,结局也各不相同,时隔千百...……更多
三国中最有资格称帝的人,却苦等30年才坐上皇位
...人眼中的大英雄。而曹丕称帝,也没有直接篡权,而是让汉献帝臣服于他。在人们看来,献帝之所以让位给曹丕,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能。再看刘备,一直被冠以汉朝后裔的称号。虽然真假难辨,但大家相信了很久。最后再看孙...……更多
袁绍与曹魏的失败和西晋的崛起
...史的走向。在东汉末期,曾经有人想袁绍建议,让他迎回汉献帝,建都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假如,袁绍迎回汉献帝,以他雄踞四州兵力及财力,曹操根本没有机会一统北方,连刘备都没有机会发展。可惜袁...……更多
正史中,曹冲是曹丕害死的吗?
...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曹丕于公元220年接受汉献帝禅让登基,建立魏国。他对内推行九品中正制,完成北方统一;对外平定边患,与外夷修好,恢复西域建置。曹丕在诗、赋、文学领域皆有成就。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更多
刘备到底是忠于汉献帝这个皇帝,还是忠于汉室的法统?
...汉室,你得看是哪个汉,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到底是汉献帝这个皇帝,还是汉室的法统,这两者对于刘备来说,他是有非常本质的区别的。刘备明显是忠于后者的,他本人想恢复汉室的基业,但是这一件事儿必须由刘备本人...……更多
曹操除了超强的军事天赋外,还有这些过人之处
...起了一支队伍,当时很多人都在争地盘,只有曹操看准了汉献帝,然后曹操将汉献帝迎回许都,随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汉献帝的旗帜,干着自己的事情,这实际上就是眼光锐利,眼光独到,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主动权,随后...……更多
2022-12-19 16:24天赋,军事
为什么曹操心有称帝之愿却不敢行动呢
曹操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当朝天子汉献帝,满朝文武皆为他心腹。尽管伏皇后多次企图激发汉献帝刺杀曹操,但都未得逞。曹操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但却一直未敢称帝,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呢?曹操的势力庞大,掌握满朝文武的...……更多
曹魏两代君主不到40就死了,为什么曹操后代如此短命?
...当着丞相,干着摄政王干的事情,都把天下人都负完了,汉献帝都被他虐待几回了,他都还是不肯篡位,还只是受封魏王,很显然,曹操并不打算把篡位的名头,放在自己的脑袋上。曹操的压力没人可以否认,东汉末年,不是说...……更多
曹操淘汰人才的三大原则:忠诚、谦逊与进取心
...!在董卓乱政和李傕、郭汜之乱时,赵温一直坚定跟随着汉献帝,堪称是赤胆忠心。哪怕到了曹操手心,赵温虽意识到“江湖不同了”,但也没有做出对不起汉献帝或曹操的事情。所以赵温一直身居三公之一。曹操借杨彪跟袁术...……更多
魏文帝曹丕到底干了些什么?让自己如此短命
...至受禅,显纳二女”。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曹丕在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后,又娶了人家的两个女儿当妃子。对父亲和汉献帝的女人都如此不客气,对普通官员和老百姓家的女儿就更不考虑影响了,曹丕恨不得把全天下的美女都收...……更多
...,在民间多所验证。曹操当魏公时,召任朱建平作郎官。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有一次宴请三十余人共坐,曹丕问起自己能活多大岁数,朱建平说:“您的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您多加小心。”曹丕又令他为...……更多
魏蜀吴晋分别对应什么动物
...雄并起,其中曹操最有战略眼光,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汉献帝刘协这个掌中傀儡,向各地发号施令,掌握了实际上的最高皇权,而龙正是中国文化中至高皇权的象征。曹操死后,曹丕继承大业,没有给汉献帝任何喘息之机,通...……更多
2022-12-20 16:52动物
为何说曹操不称帝的真相在他两个儿子的名字中
...曹操一人。曹操的起家不得不说是依靠那个傀儡皇帝——汉献帝。当时曹操迁都许昌,实际上就是想将汉献帝囚禁起来,成为自己的傀儡。那么自己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控四方。在当时,人心还是向汉的,所以曹操运用皇...……更多
三国历史的六条冷知识
...死。只有刘备的儿子相处和睦,都得以善终。3、为控制汉献帝,曹操把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嫁给献帝,曹节后被立为皇后。曹丕代汉后,献帝刘协把两个女儿晋献曹丕,可谓“礼尚往来”。据说这两位公主还颇得曹丕宠...……更多
三国有六位“刺史”,你都知道吗
...、各部队能够积极互动、增强合作。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后,任命温恢为侍中,接着外调任职魏郡太守。数年后又调迁凉州刺史,并担任护羌校尉。可是温恢在赴任途中病逝,享年四十五岁。三、司马朗司马朗是司马懿...……更多
...188年被任命为幽州牧。公元189年,董卓为收买刘虞,假借汉献帝名义,进封刘虞为大司马,襄贲侯。然而仅仅过了4年(公元193年),刘虞被公孙瓒杀死。李傕,原本是董卓手下部将,在董卓被杀后,他和郭汜、张济、樊稠等人...……更多
玉玺之争:汉献帝与曹氏家族的终极对决
汉献帝是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九岁即皇帝位,先后受到董卓,李傕,曹操等人的挟制,可谓帝位多舛。这样一个摇摇欲坠的皇位,汉献帝和他的后妃们过得战战兢兢,是不安寝,夜不能寐。特别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多
曹操的汉室情怀与称帝之谜
...加上他的势力都是自己打下来的,不仅没有受皇恩,还对汉献帝有恩(虽然目的是利用他),于是也改变了想法。从他进魏公,再到进魏王来看,离改朝自立真的就只差一步了。不过直到最后这一步也没有迈出来,还是要靠太子...……更多
禅让与命运:中国历史上七位被迫退位却未被处死的皇帝
...。我们今天看一下被迫禅让结局很好的皇帝。 第一个:汉献帝220年,曹操去世后没多久,曹丕就强迫汉献帝禅让,东汉灭亡,曹丕建立了曹魏。汉献帝虽然被迫禅让了,但他的结果非常好。汉献帝被曹丕封为为山阳公,允许他...……更多
简析曹魏刚烈之君曹髦
...东征西讨变成替国杀贼。至曹丕时,曹魏功业已成,接替汉献帝是早晚之事。1史上荀彧虽表示要挟天子以号令天下,但说到底只是曲线救国而已,在曹魏想代替汉时,他却成为第一位落马忠臣。可是东汉灭亡是大势所趋,曹丕...……更多
...帝之名,却无半点皇帝的权利,可以说是十分悲剧的。而汉献帝刘协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他出生于东汉末年,从登基到禅位于曹丕始终是别人的傀儡。那么曹操乃一代枭雄,对汉献帝的处境比谁都清楚,为何还要把自己的三...……更多
聊聊古代历史上三大惊人的巧合
...世历史的巧合。二、篡汉建魏,代魏建晋——魏晋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刚继呈魏王王位不久,就逼迫汉献帝让位,曹丕建立魏朝。封汉献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更多
郭夫人为何会收下曹叡为养子?曹叡最后是怎么对待养母郭夫人
...师联盟》已经接近尾声,甄宓为了自清选择自尽,魏文帝曹丕一直不喜皇长子曹叡,欲将剥夺其尊贵的身份,司马懿谨遵甄宓的约定,誓死要救下皇长子。那么,郭夫人为何会收下曹叡为养子?司马懿为何要干预曹丕的家事?曹...……更多
为何说从曹丕代汉起就已经埋下曹魏灭亡的基因
...想。 东汉儒学兴盛,士族都以忠孝为标榜。曹操手握“汉献帝”这张王牌,士族要忠君离不开曹操。曹操挟天子也离不开士族,治国理政同样离不开士族。所以曹操与士族的关系就很微妙,双方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建安...……更多
齐王曹芳继位后为何下令将曹丕的《典论》从石碑上铲掉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魏王,然后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曹丕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曹丕和其父曹操一样,文学造诣很高,曹丕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被称为“建安三曹”,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曹丕诗文都不错,其中,创...……更多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三克”。这种现象在汉晋时期相当普遍。曹丕称帝后,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屯田万户。西晋建立后,献帝后裔仍为山阳公,魏元帝为陈留王;直到刘宋灭了东晋,山阳、陈留还在,又出现了一个零陵王,名叫晋恭帝。这一时...……更多
继续让曹芳坐稳皇帝的宝座。现在,司马师和曹芳之间,都已经心生芥蒂了,再僵持下去的话,很可能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而这,促使司马师要废掉曹芳。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联合朝廷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只有乾隆的裕陵对外开放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陵墓往往是尘封往事的见证。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清东陵,作为清朝帝王的安息之地,承载了无数辉煌与秘密。然而
2024-10-28 19:07:00
聊聊古代朝廷谏官与言官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谏官和言官是两种具有监督职能的官员,它们在朝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它们在功能上有所重叠,但在职责和作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2024-10-28 19:10:00
聊聊北魏王朝的衰亡起点——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是北魏末年的一场重大政变,这场政变对北魏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变故之后,北魏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尽管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挽救局势
2024-10-28 19:24:00
益州之战:兵力悬殊下的智谋胜利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战役中,益州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中,刘备与刘璋的兵力对比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10-28 19:25:00
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很低,为何乾隆那么长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多数因疾病、刺杀或政治斗争而早逝。然而,清朝的乾隆皇帝却是一个显著的例外,他不仅享有一个长达六十年的reign(在位期间)
2024-10-28 19:26:00
曹孟德的抉择:吕布末路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吕布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反复无常的性格而闻名。他被称为“飞将”,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2024-10-28 19:28:00
古代皇帝死宫外,尸体怎么处理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生前身后的事务都受到极为严格的礼仪规定。当皇帝不幸在宫外崩逝时,其遗体的处理方式更是充满讲究
2024-10-28 19:28:00
探讨哪个少数民族在秦汉时期对中原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无疑是一个关键阶段,标志着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转折点。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并非完全安稳
2024-10-28 19:29:00
聊聊明朝皇帝名字与五行的神秘联系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朝代,其皇帝的名字似乎隐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规律。仔细研究这些帝王的名号,我们会发现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4-10-28 19:29:00
聊聊莫邪的故事与干将铸剑的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宝剑的传说,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莫邪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两把剑——干将与莫邪。这些传说中的宝剑不仅代表了古代铸剑艺术的巅峰
2024-10-28 19:30:00
聊聊乾隆皇帝作为完美主义者的诸多面貌
清朝历史上,乾隆皇帝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治国理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一位统治者,他不仅追求政治上的完美,还在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表现出完美主义者的特征
2024-10-28 19:31:00
聊聊明朝奇葩皇帝与清朝勤政皇帝的对比
明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封建王朝,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以多位个性鲜明的皇帝闻名,而清朝则以勤政著称
2024-10-28 19:32:00
探讨西晋内部的动荡
西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其命运充满了曲折和波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西晋是被匈奴所灭的。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表面现象更为复杂
2024-10-28 19:33:00
刘备伐吴仅仅是为了报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吗
在三国时期,刘备伐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许多人认为,刘备发动这场战争仅仅是为了报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历史背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时
2024-10-28 19:34:00
探讨“四川”这一名称的由来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然而,为何它被称为“四川”,而不是“三川”或“吴川”?这其中的命名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讲究?首先
2024-10-28 1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