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4 15: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据说明朝有一句祖训:“无姻、无赔、无割地、无贡,天子守国,君亡国”。

这句话听起来很霸气,很多“名品”都用它来坚守自己的立场。但朱元璋听后可能会说:“我很高兴我的子孙如此成功,但如果非要我说的话,我真的从来没有说过这个……”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一、霸气宣言的由来

在这条“祖训”中,“不婚、不赔、不割地、不纳贡”是明朝的态度。“天子护国,君王为国死”是明朝皇帝的个人意志。我们不妨单独来看一下。

前者确实有其出处,但在官方史籍中并无记载,也不是永乐皇帝说过的。据明代陈继儒编着的《宝岩堂秘闻》第十八卷记载,敖英的笔记小说《东谷梵岩卷一》云:

“吾朝之强大,远超古人,控制藏北、西域,无汉朝的博爱,唐朝的联盟,宋朝的年制钱币,无兄弟之礼。”敌人来朝贡,都会以礼相待。他非常仁慈和礼貌。”

敖英这句话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进士。历任工部侍郎、礼部郎中。退休时,任四川右侍使。当时,嘉靖皇帝当政,明朝内忧外患。“南倭北虏”屡屡侵扰边境。嘉靖虽潜心修道,任用奸臣,但仍能保住祖业:“吾许为可汗,遣使议和,索贡城邑,世宗不许,多次提出要求,却遭到拒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2.国王之死意味着什么?

看看“天子守国门,君死国”这句话,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先秦时期虽有“君死国”之说,但其实质与后世有所不同。《礼记曲礼下》云:“君为国而死,臣为民而死,士为制度而死”。总的意思是,国王必须死才能保家卫国,臣僚也必须保家卫国,竭尽全力。自己的责任。

乍一看,前三代(夏、商、周)的国王和贵族都是非常负责任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是一个以父权制度为核心的奴隶制社会。所谓的国王、王子、官员、学者等各种贵族阶层,自出生以来就享受着繁荣和财富,拥有无数的土地和奴隶。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量。因此,当面临危机时,贵族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否则,大家只知道享受而不知道贡献。即使贵族垄断了社会资源,也迟早会分崩离析。可见,“国王死在国内”实际上是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圈子而提出的“约定俗成”的要求。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因此春秋时期很多著名的诸侯,如夫差、勾践、宋襄公、重耳、齐桓公等,大多都会亲自出征。但乱世以来,礼教崩溃,道德伦理体系的约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沦为阶下囚的王室后裔或亡国的国王,往往面临着相当悲惨的经历。

有的人在死亡面前能堂堂正正,留下一首慷慨悲歌;有些人不甘受辱,悲愤而死,激起祖国人民的共同仇恨;有的人假装拍马屁,忍受着仰卧的痛苦,但最终却是“勤劳之人,天意不负有心人,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妥善安排前朝皇室就成了一个难题。正是在处理这一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案的比较中,“天子护国,王为国死”成为明朝皇帝的“专利”。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3、二王、三客也很香。

古代有一个规矩,叫“二王三克”。都说新王朝的建立是为了“兴亡一国,续无双天下”。新王朝为了宣扬自己的正统,会对前朝皇室的后裔进行封爵。他们不仅会被授予封地,而且还被允许建造寺庙进行崇拜。一般来说,苗族后裔的前两代被封为“二皇后”;苗族后裔的前三代被封为“三克”。

这种现象在汉晋时期相当普遍。曹丕称帝后,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屯田万户。西晋建立后,献帝后裔仍为山阳公,魏元帝为陈留王;直到刘宋灭了东晋,山阳、陈留还在,又出现了一个零陵王,名叫晋恭帝。

这一时期之所以“二王三主”如此普遍,是因为曹魏成功地实践了“租界制”,这让他在保持儒家伦理制度的同时,成功实现了王权的平稳过渡。因此,后来的政权纷纷效仿。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除了这种解决办法之外,还有直接暴力的方法。就像名声最差的五朝十国一样,在乱世中,道德荡然无存,人们为了自己而杀人。致使历代苗族后裔大多遭到军阀毒害。鉴于此,宋朝把“正文抑武”作为基本国策,振兴文教,提倡“以理服人”。

结果是什么?靖康之辱,惠秦两派无法自拔,受尽屈辱;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少年皇帝赵昺投海,十万军民也随之跳海而死。显然,游牧民族出身的金元人并没有讲“二王三轲”。赵宋苗族不但没有反抗的能力,而且也很难好死。

这样一比较,老朱家的后人确实是非常可观的。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4、朱氏子孙齐心协力,共同实现目标

皇帝护国并不是明朝皇帝的宣言,但却是他们始终执行的目标。

不知不觉,永乐帝迁都北平,五征蒙古,中路崩塌;“明朝战神”朱祁镇亲征蒙古,在瓦拉被俘。孙太后联合于谦等人拥立朱祁钰为皇帝,成功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期间,“万历三大战役”——宁夏之战、朝鲜之战、亳州之战,耗资巨大,但也让明朝名扬东亚。

明朝灭亡后,崇祯皇帝在眉山自缢身亡,践行“君死国”。明朝虽然灭亡,但宗族建立了南明政权,继续抵抗鞑靼长达18年。其中,有战死的隆武帝朱由简,也有跟随崇祯自缢身亡的邵武帝朱由衍。即便是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依然尊南明昭宗为正硕,坚守东南沿海。他不愧是忠义之士。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反观前朝皇室后裔,要么甘愿“躺卧”,接受贵族称号;要么甘愿“卧薪尝胆”,接受贵族称号;要么就是弱小易欺,受尽屈辱。相比之下,明朝虽然盛产“奇葩”皇帝,但大多都足够强硬,用自己的行动来完成誓死保家的野心,让后人感动不已。

近代以来,鞑靼人犯了很多错误。他对西方列强的奴颜婢膝和阿谀奉承,进一步凸显了明朝皇帝的强硬和骨气。试问,“天子守国门,君死国”怎么可能不成为明朝的“专利”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0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底气来自朱棣的这场战争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是由朱元璋建立的,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提起清朝,我们可能会想到割地赔款,说起唐朝,我们又会想到鼎盛的
2023-05-10 05:13:00
明朝朱家子孙天子守国门,没有一次割地
...王朝,自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就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传统,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江南半壁江山犹在的时候依旧没有选择迁都再战,而是在北京城破之后自杀殉国。把君王死社稷发挥的淋
2023-07-03 15:24:00
...不合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纵观大明的276年中,无论过的有多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真正做到了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瓦刺大
2022-12-23 16:31:00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275年,和亲、赔款、割地、屠民,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遁!如果去看明朝战史,你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
2023-08-19 11:03:00
推翻元朝是天子守国门的一往无前,还是君王死社稷的慷慨悲壮?是起于微末而再合华夏,还是万邦,来朝呈盛况中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强,他不如汉,盛,他不如唐,作为一个封建王朝,他一
2024-04-10 18:59:00
明朝:硬气的皇族与铁血的大臣
...别的,主要是明朝有更多的青睐者,迷恋明朝那种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硬气概。明朝的头号崇拜者就是清朝的圣祖康熙皇帝,六次到朱元璋墓前行跪拜礼,两人同为皇帝,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
2023-11-22 07:35:00
聊聊明朝最悲壮的守城战
...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制定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直到崇祯帝时期,仍然是如此。明朝末年,第一个攻入到京城的人不是八旗军,而是李自成。可是李自成鼠目寸光,没有成就
2023-10-25 20:05:00
明朝:科技创新与硬气外交的朝代
...保卫战中,明朝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而且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和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朝代!相比之下的清朝,就完全不
2023-11-08 09:11:00
清兵进入皇宫之后,发现了一道什么圣旨
...着扛下去!网络图圣旨的第二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建国时期,定都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从明成祖朱棣开始迁都到北京,为了就是以天子之威镇守国门,不在腹地苟且。为了防
2024-06-20 19: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