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春秋时期最善于权衡对手利弊得失的人:郑国君主郑文公
...一直遵循从强原则,倒也颇为左右逢源。这一任郑国君主郑文公,很不简单,看看他的简历就知:齐国强大时,他拜齐桓公为老大,成为葵丘会盟上的座上宾;齐桓公死了,宋襄公想称霸会盟时,又把他请来作为特邀嘉宾;宋襄...……更多
介绍宋楚泓水之战
...了表示对楚国的崇敬和谢意(送了一千金的铜给郑国),郑文公亲自南下,去郢都参拜大舅子楚成王,以示郑、楚友好之意。这本来不关宋襄公的事,但宋襄公当初被楚成王‘请到’薄地‘会见’诸侯时,郑文公虽然在场,但完...……更多
郑文公、宋文公:春秋时期的两位被忽视的文治之君
...和晋文公一样,楚文王实际上也是文武双全的君主。三、郑文公郑文公是郑厉公之子,春秋时期郑国第10任国君(前672年-前628年),在位45年。公元前673年(郑厉公七年)五月,郑厉公去世,公子踕即位,是为郑文公。郑文公在...……更多
盘点历史上谥号为“厉”的君主
...给郑国,郑国由此复兴。郑厉公死后,其子踕继位,是为郑文公。五、前秦厉王苻生(335年~357年),字长生,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氐族。前秦第二位皇帝。景明帝苻健之子,母为强太后。苻...……更多
齐楚争霸:召陵之盟背后的较量
...!”而当辕涛涂提醒申侯,是不是要将这件事向郑国国君郑文公也汇报一下,取得国君的同意后再向齐桓公奏报时,申侯当即回复说不必了,自己事先已经向国君建议过,郑伯他也是这个意思。见事情沟通得很顺畅,辕涛涂便和...……更多
晋文公与秦穆公秘密协议,共同准备攻伐郑国
...公当年还是落魄流亡公子重耳的时候,路过郑国途中,被郑文公轻视、羞辱过,这也是晋文公深恨郑国(郑文公)的重要原因(同样轻视、羞辱过流亡时的晋文公重耳的卫国、曹国,这个时候都已经受到晋文公的严厉惩罚了)。...……更多
郑国夹缝求生:晋楚争霸下的外交风云
...太子姬郑的地位,引得周惠王不满。周惠王于是安排人让郑文公跟随楚国,郑文公提前离开私通楚国。由于齐国的攻伐,郑文公又参加齐国举行的盟会,亲近齐国。等到齐桓公去世后,中原霸主之位空虚,宋襄公又被楚成王打败...……更多
看看对郑厉公盖棺论定的真实评价
...在位期间,并没有“暴虐、扶邪、长舌”这些恶劣行为;郑文公和郑国群臣在他薨逝以后,选取了‘厉’字作为他的谥号,成为他一生盖棺论定的评价,实话实说,苛刻了(这里也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尤其春秋前期,对于一个...……更多
春秋五位霸主最强的那位为什么不跟秦穆公为敌
...是晋文公是最强的,那么他为何终身不与秦穆公为敌呢?郑文公,是一代雄主郑庄公的孙子。这龟孙子是个极品,特别能忍耐,在各大国之间装孙子,但对自己家里的人却特别残忍,“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这冷...……更多
聊聊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
...年,晋、秦围攻郑国,理由是晋文公流亡到郑国的时候,郑文公并没有以礼相待,而且城濮之战的时候投靠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郑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危险了,如果让烛之武去朝见秦穆公,一...……更多
楚成王的扩张,可以有更好的可能吗?
...而不强,楚地后人空留遗憾。车战时代郑国是争霸焦点,郑文公先朝齐桓继朝楚成三朝晋文因为郑国的特殊位置,郑庄公当年意气风发;但在齐国、楚国、晋国开始中原争霸后,他的后代郑文公(前673—前628年)可就活得无比憋...……更多
楚国“问鼎中原”的背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着这样一件看似荒唐实则很有意义的著名外交事件:当年郑文公朝见楚成王,国事完毕归国,楚成王尽显慷慨大方,赠送了1000斤铜给郑文公,按照今天的价值估算,在人民币3万元左右,在国与国之间可以说并不算特别贵重的馈...……更多
聊聊齐桓公时代,郑文公与宋襄公的不同选择
...,一贯‘风吹两边倒、齐强附齐,楚强依楚’的郑国国君郑文公,见齐桓公薨逝、齐国的霸业已显露衰退之势,于是立即改换门庭,重新向南方大国——楚国示好,再一次‘改抱大腿’、改换‘大哥’。周襄王十年(前642年),...……更多
春秋初年最具影响力男人是谁
...省雎县东南)召集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等诸侯举行了一次八国峰会,周惠王之太子郑列席会议。这也就是齐桓公九合诸侯的第六合,首止之盟。为什么太子爷也赏脸来了?原来,齐桓公...……更多
楚成王与齐桓公的博弈:吃货的崛起与霸业
...是郑国又不是齐国,如果用现在话那就是“我攻打姬踕(郑文公)跟你姜小白(齐桓公)有什么关系?”,还真有关系!因为郑国的国君姓姬,乃是周天子的近亲,而齐国身为“诸侯伯长”,也就是霸主,有必要替小弟撑腰,所...……更多
烛之武: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的历史传奇
...到了晋文公与秦穆公的联合围剿。对于郑国的君主当时的郑文公来说,引起该“祸事”的缘由是之前郑国两次得罪了晋国。第一次,晋文公曾在一次逃亡中路过郑国,郑国并没有以礼相待于他;第二次,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更多
郑武公与郑庄公:两代郑国君主的雄心壮志
...主,甚至是第一个敢于挑战周王室的权威,这个国家就是郑国。郑武公的雄起大周王朝的鼎盛时代在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阳而画上了句号。之所以周王室会进行迁都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为主要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位王周幽王做出...……更多
聊聊历史上的春秋霸主之一晋文公
...当时的周天子周襄王被自己的胞弟背叛并且击败,逃到了郑国,并向各诸侯国求援。晋文公则是很快行动,带领晋军护送周襄王回到周都,并且平定了叛乱。对此,周襄王非常感激,赐给了晋国一些城池。小编我觉得,晋文公极...……更多
...八年,公元前642年),在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去世后,郑文公开始到楚国朝见。楚成王把铜赐给他,不久又后悔,和他盟誓说:“不要拿来铸造武器。”所以郑文公用它铸造三座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齐桓公去世后,不...……更多
赖清德“火烧英系”,国民党得失心太重?
...继陈建仁说自己做行政部门负责人是“最后的公职”,及郑文灿表态支持赖清德后,又一位潜在的竞争者向赖清德输诚。至此,赖清德在民进党内已无有力竟争者。但即便如此,赖清德还是急于将提名确定下来,也看得出他怕夜...……更多
...大国去吧。”重耳一行人又离开了宋国。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不按礼接待他们,郑国大夫叔瞻劝告郑文公说:“您若不以礼相待,就不如杀掉他,免得成为咱们的后患。”郑文公没有理睬叔瞻的劝告。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更多
晋文公称霸后,晋国和秦国的关系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变化?
...怼,他心里也明白,郑国要是完了,他也完了。所以,在郑文公的再三请求下,他最终决定走这一趟。一天夜里,烛之武让人把他从城墙上吊下来,然后只身进入了秦军的大营,会见秦穆公。他向秦穆公提出了灭郑将利于晋,而...……更多
汉武帝临终前,看了一眼爱妃,为何把她赐死了
...过,一个伟大君主的最后时刻会是怎样的?他会如何权衡利弊,做出艰难的选择?又会给后世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和教训?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中华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汉武帝的晚年。作为一代明君,汉武帝在位期间,...……更多
秦穆公:开疆拓土与重用贤臣的明君
...的同时,也积极向东扩张。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兵偷袭郑国,因郑国商人弦高犒师而失败。秦军在回师途中,在崤山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三员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3.彭衙之战:崤之战后,秦穆公任用孟明视...……更多
揭秘春秋初期郑国崛起之谜
说到春秋初期的郑国,可是个不得了的国家。那可是在《左传》中占很大篇幅,还击败周天子,一箭射中了他的肩膀。非但如此,连当时的齐国都是他的小弟。还曾经帮助齐国抵御山戎的侵扰。如此强大的国家,为什么既没有...……更多
周桓王与郑庄公的争端:周王室的衰落与诸侯的崛起
...后,大周是彻底地压不住中原的局势了。东边刚刚崛起的郑国,挟天子以令诸侯,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这三位君主,组成了春秋初年的第一个霸业集团,代表周王在中原地区发号施令。虽然说郑庄公也是姓姬,可是亲兄弟也...……更多
殽之战中,秦军意欲攻打的是郑国不是晋国,为什么晋国要在殽山伏击秦军
...昔日帮助自己的份上捏鼻子吞下了这只苍蝇。 两年后,郑文公去世了,被留在郑国协防的秦将杞子、逢孙、杨孙心眼活动开了:咱留在郑国空耗着怎么能建功立业?莫不如趁他们国丧期间下手,咱掌管着北城门,拿下新郑易如...……更多
烛之武的智谋:秦晋围郑的危机与转机
...郑;秦军驻正在氾南(今河南中牟县南),从西面围郑。郑文公为救济国家求助紧急,派特使烛之武奉劝秦穆公:晋、秦围郑,郑国晓得要灭W了。可是郑国灭W关于秦国来讲并没有好处,它只会加强晋国的气力。而晋国气力的加...……更多
...公二十六年(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秋天,齐僖公联合郑国、卫国攻打盟邑、向邑。周桓王把盟邑、向邑的百姓迁到郏地。齐僖公三十三年(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冬天,齐僖公联合宋国、卫国、蔡国、陈国攻打郑国,郑...……更多
宋襄公为什么会沦为后人的笑柄呢
...诸侯们纷纷开始争霸称雄。在周平王和周桓王统治时期,郑国的君主郑庄公率先称霸,完成了“小霸中原”的伟业。之后齐国的君主齐桓公称霸中原,先后15次会盟诸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宋襄公和齐桓公是同一个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