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施琅:从郑成功部将到清朝水师提督的华丽转身
...中最为突出的功绩便是率领军队收复台湾。在早期,他是郑成功的手下,并凭借着一身本领成为了郑成功手下的得力助手。奈何之后双方矛盾爆发,郑成功杀害了施琅的父亲以及兄弟,这使得施琅愤怒不已,最终决定投降于清朝...……更多
施琅的早年经历与抗清之路
...琅随郑芝龙降清,但不久后又因广东提督李成栋的排挤和郑成功的招揽,重新加入了抗清队伍。施琅是一员骁将,尤其擅长海战,因此郑成功将施琅视为得力干将。但也因为他的才能,让二人的关系快速崩裂。顺治八年,施琅随...……更多
施琅:三姓家奴的荣耀与争议
...。后来施琅又随郑芝龙投降于清廷,但不久之后他又跟随郑成功反清抗击荷兰,还从荷兰人手里收回了台湾。然而施琅却居功自傲,不将郑成功放在眼里,不仅杀死同他有过节的郑成功手下,其家人还在台湾岛上胡作非为大肆贪...……更多
清朝功名福寿齐全的八大名将,功勋卓著各有千秋
...建晋江人,少有识度,膂力过人,通阵法,尤善水战。为郑成功部将,“有伍员之怨,为灭楚之谋。”率部投降清廷,任同安总兵、水师提督。出兵收复台湾,风止潮涨,一战成功,勋庸甚著。迁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享年七十...……更多
施琅:从郑成功到康熙的转折点
清军入关后,明朝余部一路南逃。其中,郑成功占据台湾,将其作为抗清大本营,成为当时抗清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方势力。清军紧跟逃窜的明朝余部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不可抵挡。随主降清所向披靡的清军却对郑成功犯了难...……更多
揭秘明朝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五大名将
...,真正的忠诚可能不是以死殉国。5.施琅水师名将,跟随郑成功抵抗清朝,担任先锋,后来和郑成功关系不好后,被郑成功关押后逃脱,投降清朝,担任福建水师提督,率军攻取金门,多次建言献策攻取台湾,在澎湖海战中,率...……更多
为何说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想做清朝藩属
核心提示: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郑成功是忠于明朝的,是因为不肯降服灭亡大明帝国的清政府,不肯剃发不肯易服,才跑到孤岛上以图恢复大明朝的英雄。其实,郑成功收复台湾却是为实现自己及其子孙的“皇”粱梦。1661年,...……更多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大事。▲康熙皇帝剧照为了平定台湾,他启用了姚启圣和施琅两位能臣,但两人在福建任职期间却多次发生不愉快。“将帅失和”在战场上本是大忌,但为何康熙始终不另选能臣,且成功收复了台湾呢?一、姚启圣力荐施琅在康...……更多
黄梧,福建平和人,富有智勇、任侠豪迈。顺治三年,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分道扬镳,身为衙役的黄梧也看到了机会。他伙同门役赖升杀知县,率众转投郑成功。果然大受赏识,被委以中权镇左营副将。顺治十二年四月,黄梧...……更多
清朝五大名将:阿桂、福康安、施琅、张勇和费扬古
...一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3.施琅施琅(1621年~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是清朝著名的将领。他出生于明朝末年,最初是明朝郑芝龙的部将,后投靠清朝,成为清军将领。施琅...……更多
治台功臣洪旭
...后经多次重修。洪旭是今天的厦门同安人,他壮年时投奔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因立下军功担任千总。1654年11月,漳州千总刘国轩献城归降郑成功,洪旭入城安抚,城中百姓秋毫无犯,郑成功称他“节制有方”,得到信任和重用...……更多
中国历史上功盖千秋却私德极差的人物
...。施琅原为郑芝龙部将,随之降清,后因不被重用,又随郑成功反清复明。很多人以为施琅是因为全家被杀而再次降清,其实刚好相反。他投靠郑成功后,郑并未予以重任,反而对他的傲慢跋扈怀有戒心,施琅也因此大为不满,...……更多
郑一嫂:明朝末年的女海盗,清朝初年的海上霸主
...官方军队及洋人的围剿进犯。其中,势力最为强悍的当属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团伙,他在接受明朝的招安后更是几乎控制了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贸易,俨然是一方地头蛇。康熙收复台湾后,郑成功的一部分残兵逃往珠海当海...……更多
康熙为何如此恨姚启圣?恨不得杀一千次?明珠一句话道破原因
...福建水师,制造大小战船100余艘,推举当时郁郁不得志的施琅做水师提督。由于过于操劳,姚启圣指挥官兵操练时,竟然晕倒不省人事,虽然身体渐渐衰弱,他却心系台湾必欲扶病赴公,表示能战死疆场才是死得其所,终于在康...……更多
纳兰明珠晚年遭受冷落,依旧左右逢源化解危机
...次收复台湾的方案中,纳兰明珠大胆建议任用擅长水战的施琅作为主帅,施琅外号“海霹雳”,曾是台湾郑经麾下的头号战将,后来因纳兰明珠前往台湾劝降不成,略施小计,便引得郑经与施琅反目成仇,最终成为了朝廷收复台...……更多
因恩怨而成仇家:历史上的姓氏世仇和不通婚规定
...姓原本施琅是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但是,非常有勇气的郑成功同学将他拐走了,去干啥?当然是反清复明了。然而,因为两人脾气不合,所以,后来郑同学杀了施同学的家人,于是,脾气火爆的施琅又一次来到了清朝的大本营...……更多
荷兰与大明朝的三次战争
...保证荷兰商船在远东海域的安全。1661年,南明抗清将领郑成功率领水师进攻台湾,成功收复宝岛。然而,1663年-1664年,清政府勾结荷兰人联合进攻金门和台湾,被郑家水师成功击退。此后,荷兰殖民势力逐渐退出中国。在这段...……更多
...里。据悉,梁福星是同安历史名人,曾跟随“靖海将军”施琅收复台湾,因其有功,死后被诰为“怀远将军”。翔安区的玩思路,取自当地明代阳塘张氏族人的灯号“玩思堂”。位于同安区的龙鸿路,以“龙”为片区核心采词,...……更多
《康熙王朝》误人不浅,姚启圣的“迁界禁海”
...民,弃其门户而守堂奥,臣未之闻也。”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也曾上疏反对说:何必为了郑经这个盘踞绝岛的“残孽”,而把五省边海的大片土地划为界外?自古帝王致治,得一土则守一土,怎么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呢?满...……更多
郑成功收复台湾前,曾大胆北伐南京,为何以失败告终?
郑成功和大明王朝有深厚联系,崇祯自尽后,郑成功决心与清朝抵抗到底。郑成功的北伐,曾经让清王朝非常头疼。彼时,清军倾巢南下,在各个地方的兵力非常空虚,而且郑成功手上掌握着当时最强大的水师,这也是清朝不...……更多
清军奇袭观音山,郑成功军队的溃败之谜
1659年,郑成功决定和张煌言一起带领大军北上抗清,史称南京之战,这其中最关键也是最有名的一场战役当属南京观音山之战,因为观音山之战郑成功军队被清军重创,不得不放弃当时已经被郑军占领的镇江和瓜洲等地。顺治...……更多
清朝无法招降的五位明军将领,其中一位差点活捉皇太极
...位击败清朝两位亲王,第一位实在太厉害了。 第五位、郑成功。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后乘胜向福建进军,此时意志不坚定的隆武朝将领郑芝龙率队北上降清,但其子郑成功不愿追随,而是带领部众出走厦门、金门,继续抗清。...……更多
三国志11:除了孙吴将领,还有哪些将领可以进行水战与破坏呢?
...为他有水军适性A是因为夷陵之战时刘备安排黄权为水军提督,而在之前没有看到黄权在刘璋势力的时候有过与水军相关的行为,因此也归到蜀汉势力中。这样就有8位将领的水军适性A了。①特技与水战相关的只有周仓的【推进】...……更多
明朝最后一位王爷朱术桂,100多座疑冢背后的历史真相
...。1647年,朱术桂抵达肇庆拜见朱由榔,被派往厦门担任郑成功部监军。南明势力崩溃后,郑成功逐步做大,朱术桂前往投靠,并享受了很好的礼遇。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朱术桂都在旁观礼。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朱术桂也都...……更多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被清朝重用,要感谢一个人
...面,并且多次立功,官职也从参将一路升迁至总兵,并加提督衔,还被授予了“勇巴图鲁”称号。这期间丁汝昌的升迁,一来是刘铭传对他的赏识,而更主要是靠着他的骁勇善战。而到了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由于清廷需...……更多
郑成功明末抗清名将,名族英雄,1662年,郑成功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击败荷兰殖民者军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抗击外来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土完整,鼓舞了众多人民,对后世中国人影响深远。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更多
郑成功临终前将妻子儿孙处死,究竟发生了什么?
前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伟大的将领,郑成功,临终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残酷决定。妻子、儿女、孙辈,竟然悉数被处死!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铁石心肠?是家族恩怨、权谋纷争,亦或是深藏的秘密浮出水面?一...……更多
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功过是非
...功绩,那么他的第二大功绩就是收复台湾。康熙二十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病逝,郑经的次子郑克塽带着岳父冯锡范杀了自己的亲哥哥,继承了延平王的王位。 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有机可趁,于是上疏出兵收复台湾。纳兰明珠也...……更多
康熙初年的权力斗争:鳌拜如何领导辅政大臣威胁皇权
...一点鳌拜倒是高瞻远瞩,从很早就开始布局这里,后来任施琅为福建提督,不断加大兵力,并等待出师之名。很快荷兰神助攻:“荷兰国遣使入贡,请助师讨台,优赉之。”鳌拜能爬上如此高位,那是靠战功积累的,确实足够杀...……更多
...为右路总兵官(加左都督虚衔),率宁夏三营移驻江宁。郑成功率军攻崇明时,刘芳名与苏松镇总兵、提督梁化凤合作,在长江口一举击溃郑成功,斩获颇多。不过北兵南调,因水土不服造成颇多伤病。顺治十七年,已重病缠身...……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朝一特殊群体,人口多达数万,这群人杀人放火衙门也管不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现在也有很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电影,在剧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一种人手上顶个鸟笼或拿着一个装蛐蛐的小罐子
2024-10-28 23:57:00
吴善柳10年高考,立志教师却拒绝北师大,36清华毕业已超考编年龄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有“名校情结”,那么你愿意为了自己心中的名校坚持几年?或者说愿意参加几次高考来圆梦?估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两三年
2024-10-29 00:01:00
秦始皇修建一条公路,2000多年不长草,专家:地下有东西!
出门旅行不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为了感受到不同的人文风情,欢迎各位读者来到本期的“PALM看世界”。秦始皇对于我们中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2024-10-29 00:01:00
感受中国诗词的力量(我和中国的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也门)奥巴迪·阿克拉姆·瓦特克·加莱布今年一月,加莱布在北京故宫游览留念。作者供图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2024-10-29 06:31:00
让古典诗词中的器物重现光彩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蒋 寅《诗歌名物百例》:扬之水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从《诗经名物新证》到《古诗文名物新证》,从《终朝采蓝
2024-10-29 06:31:00
为何只有乾隆的裕陵对外开放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陵墓往往是尘封往事的见证。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清东陵,作为清朝帝王的安息之地,承载了无数辉煌与秘密。然而
2024-10-28 19:07:00
聊聊古代朝廷谏官与言官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谏官和言官是两种具有监督职能的官员,它们在朝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它们在功能上有所重叠,但在职责和作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2024-10-28 19:10:00
聊聊北魏王朝的衰亡起点——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是北魏末年的一场重大政变,这场政变对北魏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变故之后,北魏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尽管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挽救局势
2024-10-28 19:24:00
益州之战:兵力悬殊下的智谋胜利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战役中,益州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中,刘备与刘璋的兵力对比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10-28 19:25:00
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很低,为何乾隆那么长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多数因疾病、刺杀或政治斗争而早逝。然而,清朝的乾隆皇帝却是一个显著的例外,他不仅享有一个长达六十年的reign(在位期间)
2024-10-28 19:26:00
曹孟德的抉择:吕布末路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吕布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反复无常的性格而闻名。他被称为“飞将”,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2024-10-28 19:28:00
古代皇帝死宫外,尸体怎么处理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生前身后的事务都受到极为严格的礼仪规定。当皇帝不幸在宫外崩逝时,其遗体的处理方式更是充满讲究
2024-10-28 19:28:00
探讨哪个少数民族在秦汉时期对中原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无疑是一个关键阶段,标志着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转折点。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并非完全安稳
2024-10-28 19:29:00
聊聊明朝皇帝名字与五行的神秘联系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朝代,其皇帝的名字似乎隐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规律。仔细研究这些帝王的名号,我们会发现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4-10-28 19:29:00
聊聊莫邪的故事与干将铸剑的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宝剑的传说,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莫邪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两把剑——干将与莫邪。这些传说中的宝剑不仅代表了古代铸剑艺术的巅峰
2024-10-28 1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