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辽河入海口 碱地番茄鲜(美丽中国·来自盐碱地的食物②)
...业带动农民增收辽河入海口 碱地番茄鲜(美丽中国·来自盐碱地的食物②)本报记者 辛 阳《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7日 第 14 版)碱地番茄种苗繁育基地(摄于2023年7月)。 盘锦市委宣传部供图 即将进入采摘期的碱地番茄。...……更多
东营乡村处处兴 | 从盐碱地到美丽乡村 感受河口的蜕变
...近年来,东营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加快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东营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东营乡村处处兴》专题,让盐碱地成为聚宝盆,...……更多
甜高粱为盐碱地农业蹚新路
...报记者 乔金亮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有340万亩盐碱地。为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文章,东营市义和镇联合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发掘利用甜高粱改造盐碱地这一优势,并在种植过程中开拓相关产业链。目前,已初步形成...……更多
东营之“营”
...,其民营企业之强,在全国独树一帜。在生态保护治理、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安居富民等领域,亦是亮点频现,令人赞叹。东营之“营”,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和认识。东营之“营”在于民...……更多
东营擦亮“黄河口农品”品牌
...价值目前分别达到了11.57亿元、31.93亿元,“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已成为东营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东营市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为主题,培育形成了一批“区域...……更多
点赞!东营4人入选139期“山东好人”
...感谢并送来医药费,燕爱华同志都一一婉拒。周红:坚守盐碱地,风吹稻花香 周红作为东营农业龙头企业和盐碱地开发利用的领军人物,以“绿色安全、健康百姓”为信仰,长期深入田间一线开展各项技术指导,建立了盐碱地...……更多
江山如画|在“豆腐”上筑堤的水利工程,如何让这座城更名新生
...当地百姓共同的心愿。从泥沼盐碱到鱼米之乡,围垦后的盐碱地,要变成可耕种的土地,首先就要兴修水利,挡住倒灌的海水,再建塘引水灌溉,慢慢改善土质,扩大种植。于是,“驯服”木兰溪成了一项长久的功课,其中最成...……更多
九曲黄河展新颜——记者行走黄河一线观察
...玉米(2023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黄河边的盐碱地也正在成为“致富地”。在山西省永济市,南美白对虾“落户”黄河滩。今年8月,第一茬南美白对虾刚上市,就受到外地客商欢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小滩...……更多
盐碱地基本情况
...:农民日报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盐碱地是我国耕地提质、增效、扩容的重要战略后备资源,是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更多
(乡村行·看振兴)赤峰林西县改良4200亩盐碱地 农民摇身变蟹民
...国新闻网中新网赤峰4月26日电 题:赤峰林西县改良4200亩盐碱地农民摇身变蟹民作者 奥蓝 杨玉婷“开始撒蟹苗喽!”清晨5点,天刚刚亮,随着饲养员刘彬的一声呼唤,河蟹养殖基地迎来了新“住户”。工人们正将精选的优质蟹...……更多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多达69.72万亩。近年来,当地依托科技创新,在良种培育、盐碱地种植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国家级耐盐碱种业应用示范区,大豆新品种“齐黄34”实现平均亩产329.3公...……更多
...力度,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快推进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着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有序推进土地、矿产、海洋、森林和湿地等资源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升资源执法监管能力,把资源安全底线守得更“牢”。...……更多
黄河口农品 小编说好品|黄河口大闸蟹,铺就特色农产品生态发展路
...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目前,已成功发展为沿黄沿海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如今,得益于全市大闸蟹养殖企业的努力,黄河口大闸蟹已经有了“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的美誉。今后,黄河口大...……更多
立足山东跳出山东,山东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业园、18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强用好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不断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居全国前列,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农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稳居全国...……更多
为“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更多智慧力量——在宁的省政协委员报到之日说心愿
...员、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团队首席研究员钟小仙:让广袤盐碱地变成丰饶大粮仓今年上会,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方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江苏沿海滩涂总面积达575.87万亩,且仍以每年近2万亩...……更多
辽宁营口大辽河入海口湿地滩涂成“鸟浪”景观
...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天气转暖,在辽宁营口的大辽河入海口,丰饶的湿地滩涂成为众多候鸟的理想栖息地。每年四五月,数万只水鸟云集在这里的湿地滩涂,形成了壮观的“鸟浪”景观。摄影爱好者李国颖:我拍摄“鸟浪”...……更多
山东加速打造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网-山东频道人民网济南5月8日电 (逄鑫珊)为加速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在山东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欧阳易佳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在总面积近15亿亩的盐碱地中,有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是至关重要的后...……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盐碱地如何变成新粮仓?——盐碱地治理一线观察新华社记者于文静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战略资源,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挖掘潜力、科学利用,对于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更多
“三位一体”改良技术助力新疆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的新疆,综合施策,让昔日荒滩成高产良田——盐碱地变身“新粮仓”吉林大安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里,农民在查看收获的稻谷。新华社发新疆地区农耕史,是一部治理盐渍化的历史...……更多
盐碱地治理历史沿革及经验
...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历史沿革我国盐碱地治理历史悠久,相传公元前2200年,大禹治水就有建立沟渠排灌网改良盐碱地的实践,并在农书《禹贡》中对卤土(盐碱土)进行了分类与专门描述。在公元6世纪成...……更多
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良好成效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良好成效粮经饲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5月9日,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召开。从会上获悉,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初...……更多
昔日“一片白”,如今“遍地金”!盐碱地耐盐水稻田亩产由680斤提高到1300斤
...为海洋大省的江苏,拥有广袤的沿海滩涂。滩涂上广布的盐碱地,却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后备“新粮仓”。10月24日,全省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现场推广会在南通召开,总结并交流江苏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工作情况...……更多
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治理基地已收获金黄的稻谷专家介绍
深秋时节,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的盐碱地治理基地内,曾经的盐碱地已收获了金黄的稻谷。如今,黑土地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图为不久前,无人驾驶农机在中国科学院位于吉林省的一处示范基地内收获玉米。新华社...……更多
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第二次会议召开
记者 赵军 苏月鹏10月20日,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第二次会议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盐碱地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盐碱地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梅旭荣出席并讲话...……更多
河北唐山:“土壤重构”造粮川
...0月11日,农业科研人员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五农场盐碱地改良而成的高标准稻田查看稻粒饱满度。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盐碱地面积116.4万亩。近年来,唐山市通过盐碱地土壤科学改良、耐碱作物品种培育、适用耕...……更多
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山东东营成立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今年以来,我国集聚优势资源对盐碱地进行高效治理,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我国目前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亿多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不久...……更多
让盐碱地成为米粮川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苏阳委员——让盐碱地成为米粮川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对保证我省粮食安全、坚守耕地红线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后,如何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修复治理我省西部盐...……更多
...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推介2022年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的通知》(农渔养函〔2022〕122号),我省6个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榜上有名。我省本次获得推介的分别是:陕西盐碱地温棚对虾苗种生态养殖(...……更多
我市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家口日报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我市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藜麦燕麦向日葵试点亩均产量均获得较大增长本报讯(记者 贾新生 通讯员 韩鹏飞 吴志勋)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去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关注中老年人“难言之隐” 社区医生支招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产后康复,关注妊娠后的产妇漏尿问题。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另一个群体——中老年人群
2024-06-11 05:15:00
关爱幼儿!健康体检为成长护航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医院供图在六一儿童节前后,南京高淳区漆桥中心卫生院组织相关专科医生走进辖区幼儿园,通过为儿童提供体格
2024-06-11 05:15:00
科学与传统相结合 夏季养生看这里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健康科普科学与传统相结合 夏季养生看这里每年的夏季,天高气爽,阳光普照,万物繁茂。然而,酷暑难耐的季节也极易诱发健康问题
2024-06-11 05:15:00
晨报小记者端午假日做香囊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徐永现 摄影报道)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日里,近百名晨报小记者在非遗手工老师的指导下
2024-06-11 05:15:00
眼睛也要防晒 长期暴晒当心白内障提前发生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紫外线逐渐增强,很多市民在外出时都会注意皮肤防晒。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眼科主任陈志强提醒
2024-06-11 05:15:00
生气会得甲状腺结节吗?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门诊故事生气会得甲状腺结节吗?“王主任,我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了,会不会是陪孩子学习给气出来的?”“王主任
2024-06-11 05:15:00
预防该类疾病 定期肠镜检查必不可少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结直肠癌发病呈“三高一低”特征预防该类疾病 定期肠镜检查必不可少晨报讯(通讯员 胥林花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肠癌一度被称为“富贵病”
2024-06-11 05:15:00
南京市口腔医院增设 7个特色专病门诊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对症挂号,按病索医”!南京市口腔医院增设 7个特色专病门诊晨报讯(通讯员 魏敏 贾晨晨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为满足患者个性化就医需求
2024-06-11 05:15:00
衢州芋头粽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本报记者 叶晓倩 祝旖波 通讯员 罗晓彧芋头粽是衢州人记忆中“妈妈的味道”。每年端午前,勤劳的衢州妈妈们把大块的“芋头娘”切条或切丁后
2024-06-11 05:36:00
移出老库区,乐享新生活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连云港用好水库移民后扶资金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移出老库区,乐享新生活□ 本报记者 赵 芳初夏时节,走进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欢墩埠村
2024-06-11 05:15:00
淮安区“希望田野”成色足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涉农村居去年平均增收超90万元,同比增长超77%淮安区“希望田野”成色足□ 本报记者 张莎沙 通讯员 王怀扣 丁冬芡实种植田里一片新绿
2024-06-11 05:15:00
麦田里传来丰产好消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 杨琦 通讯员 谭晓立“高产攻关田的旱茬麦亩产801.4公斤!”“王集田河示范田的旱茬麦亩产707
2024-06-11 05:15:00
姜堰区蒋垛镇:谱好乡风文明“协奏曲”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近日在泰州市姜堰区蒋垛镇高曹新村的健身场地上,一群广场舞爱好者踏着欢快的舞步
2024-06-11 05:16:00
美食购物兼得 西北角消费热力足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本报记者 张雯婧“锅巴菜来大碗小碗?”“香菜、辣子要不要?”6月10日5时许,位于西北角特色美食街区的正味斋锅巴菜店内座无虚席
2024-06-11 05:37:00
微创手术不开刀 切除食管肿瘤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通讯员 常惜悦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68岁的赵大爷(化名),曾是一位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在地方医院定期复查
2024-06-11 0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