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昔日“一片白”,如今“遍地金”!盐碱地耐盐水稻田亩产由680斤提高到1300斤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7 22:36: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为海洋大省的江苏,拥有广袤的沿海滩涂。滩涂上广布的盐碱地,却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后备“新粮仓”。10月24日,全省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现场推广会在南通召开,总结并交流江苏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工作情况,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任务。

聚焦关键,重抓盐碱地治理

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补充耕地后备资源的有效途径。

江苏是经济、人口大省,但也是资源小省,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7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可用于补充耕地的后备资源逐年减少,补充耕地难度持续增大。江苏海岸线长、盐碱地多,全省约有21万亩盐碱地、573万亩沿海滩涂。经调研,目前江苏可作为补充耕地来源的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约6.2万亩,沿海滩涂约1.54万亩,盐碱度3‰以上的坑塘水面及其他草地约66.03万亩,这些盐碱地都可以作为江苏的耕地后备资源。

然而,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受到多重因素制约。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梁介绍,经调研后发现,海岸线向海一侧的盐碱地、滩涂、坑塘水面属于海域,国家明确规定除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无法围垦利用;海岸线向陆一侧的部分,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湿地保护范围内的,不能开发利用;位于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范围内的,主要作为建设使用;受改造成本高、淡水资源保障不足、资金投入渠道过窄等影响,导致个别地方积极性不高。

聚焦关键,江苏重抓盐碱地治理。“我们持续发挥地质优势,服务粮食安全,在盐碱地‘种下新希望,长出大粮仓’。”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省地质局局长程知言表示,省地质局充分发挥地质优势,既做好“地质+”的文章,也深化“+地质”多维度合作,深度践行地质工作服务于粮食安全;制定了以地适种、以种适地、管护双控等多项技术攻坚方案,探索形成了十余项核心技术及多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是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国标、省标的制定单位;聚焦可推广,在推动试点示范中打造盐碱地治理新样板。

盐城是江苏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点地区,在江苏可作为补充耕地来源的沿海未利用盐碱地中,盐城约3.2万亩。“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持续提升耕地规模质量。”东台市副市长缪斌表示,东台将算好综合利用和土地征收收支“平衡账”,制定沿海土地综合整治方案;拓展增量空间,推动竣工项目快入库、成熟项目快开工、规划项目快落地;坚持长效发展,全面优化水系,紧抓“育种”和“治地”两个关键,突出技术攻关,健全耕地保护意见,强化政策支撑。“到2025年,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耕地1.86万亩以上。”

添“新粮仓”,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

在南通市的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一片片金黄色的农作物映入人们的眼帘。“现在的田里种的是今年7月初种下的南粳5055水稻,已经快成熟了。该示范基地总面积近5000亩,今年都能喜获丰收!”省地质局通州湾盐碱地改良项目经理陈澎军介绍,这个地块面积为210亩,土壤盐度已降到1‰,灌溉水盐度2‰。“通过几年的改良和种植,这里不但可种植耐盐品种,还可种植适口的常规稻种。”

昔日“一片白”,如今“遍地金”!盐碱地耐盐水稻田亩产由680斤提高到1300斤

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 南粳5055水稻

“这里已经实现了无稳定淡水供给区域2年内、有稳定淡水供给区域1年内将未利用盐碱地转化为耕地。”程知言介绍,早在2017年,省地质局就探索在改良后的滩涂盐碱地上试种“海水稻”并获成功。近年来,该示范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省300余个籼、粳稻品种耐盐水稻区域试验任务;优选出耐盐性更强的“海璞1号”等优质品种(系),逐步形成了以种植耐盐水稻为主体,小麦、玉米、大麦为辅的全周期生物种植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深化探索了稻、鱼、鸭立体式种养模式。

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是江苏推动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张国梁介绍,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江苏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已形成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高盐度滨海盐碱地快速生态改良技术体系,综合利用后的1至3年,耐盐水稻稳定亩产达1100斤,小麦稳定亩产达900斤,油菜亩产达300斤,与内陆地区耕地产能基本相当,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唐明珍表示,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摸清盐碱地土壤资源情况,将全省盐碱地纳入普查内容,全力掌握全省盐碱地数量、分布状况以及土壤数据,以县为单位形成盐碱地分类分级分布图和分析报告,坚持“以种适地”“以地适种”技术路线,组织盐碱耕地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研究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坚持粮、牧、渔、经、林、果统筹发展,大力推进盐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优化机制,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提质增效

为持续加强沿海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江苏经过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调查核实,基本摸清了可作为补充耕地来源的沿海未利用盐碱地资源家底,并扎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各地在修复保护盐碱地的同时兼顾提质增效,深度挖掘开发盐碱地的利用潜力,从“单枪匹马”向“多方联动”转变,展开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探索——

昔日“一片白”,如今“遍地金”!盐碱地耐盐水稻田亩产由680斤提高到1300斤

南通自2015年起就与省地质局海洋院合作,通过采取“高效排盐控盐+生物质利用+土壤调理”模式实现土壤改良并达到耕作标准,动态监测管护土壤质量,确保改良后耕地长期稳定利用;制定《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明确滨海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手段和路径;改良项目区浅层地下水得到持续净化,土壤质量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生态固碳能力进一步提升。

东台制定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超12亿元;积极与省沿海集团进行合作、连片开发,目前省沿海集团负责的总投资3.76亿元、建设规模8445亩的土地整理项目已完成立项和规划设计即将招标施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1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以时间换良田、以科技创良田。

灌云积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要求,累计治理盐碱地4.11万亩,新增耕地3.63万亩;与连云港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围绕土壤洗盐、增肥和适宜农作物品种选种改良等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接下来,省自然资源厅将待国家总体规划出台后抓紧完善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至2035年的目标任务、项目布局、时序安排等,并按照“积极稳妥、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实施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未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力争用2-3年时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继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相关举措,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牵头建立由自然资源、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地质、林业和沿海三市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制定政策举措、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工作考评,形成部门联动、上下协同、多方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文、图

通讯员 陈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位一体”改良技术助力新疆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的新疆,综合施策,让昔日荒滩成高产良田——盐碱地变身“新粮仓”吉林大安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里,农民在查看收获的稻谷。新华社发新疆地区农耕史,是
2023-11-14 10:22:00
河北乐亭:盐碱地上稻飘香
...本文转自:新华网9月14日,河北省乐亭县古河乡农民在由盐碱地改良而成的水稻田内查看水稻长势。时下,河北省乐亭县古河乡的水稻田一片金黄,勾勒出金秋好“丰”景。乐亭县全县近三分之
2023-09-14 20:06:00
江苏农业专家接力攻关,破解“丰收密码”
...稻21号’531.5公斤!”测算结果一出来,人群沸腾了。在盐碱地上种粮食,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在江苏,盐碱地上竟“长”出了大粮仓。“医治”改良土壤,补充耕地后备资源金秋十
2023-10-30 11:34:00
河北唐山:“土壤重构”造粮川
...0月11日,农业科研人员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五农场盐碱地改良而成的高标准稻田查看稻粒饱满度。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盐碱地面积116.4万亩。近年来,唐山市通过盐碱地土
2023-10-12 10:04:00
...,使荒凉的戈壁变为葱郁的绿洲。兵团的屯垦史就是治理盐碱地的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沙井子垦区大部分盐碱地得到有效治理,但还有一部分盐碱地成了难啃的硬骨头。比如2团的30万亩耕
2023-10-24 10:47:00
5‰盐水浓度下亩产粮327.2公斤
...盐水浓度下,最高亩产达327.2公斤,比对照增产64%。对于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攻克耐盐碱水稻育种关键共性技术、创制强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是前提。现场大面积示范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2024-06-10 06:57:00
...网新华社长春12月25日电 题:“绿色治理”使吉林46万亩盐碱地变良田新华社记者王昊飞、薛钦峰、王帆吉林西部地区有盐碱地上千万亩。贫瘠的盐碱地曾因粮食低产让吉林西部农民头疼,
2022-12-25 13:33:00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利声富海南盐碱地再闻稻花香。10月31日,经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乐东南方滨海盐碱地试验示范基地种植的耐盐水稻新品种菁两优326平均亩
2023-11-03 21:37:00
白城:“冒”起来盐碱滩变丰丰产业链
...浪秋风起,又是一年好收成。吉林西部白城市,地处苏打盐碱地典型分布区,发展曾因地受困。面对治理盐碱地这一全球性难题,白城通过改土、引水、育种、增技等措施,让白色的盐碱滩“变”出
2023-09-22 01: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客突破 60万人次的消息,标志着这条跨越山水的交通动脉,正以更强劲的活力连接区域发展。北起昆明
2025-11-03 16:16:00
为完善县域征信查询服务体系,有效填补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服务“空白地带”,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在石狮市设立全市首个县域征信远程柜台
2025-11-03 16:16:00
10月30日,国网长乐区供电公司在文岭镇10千伏花亭线开展网架结构优化工程。该工程采用“三位一体”作业模式,在显著提升电网承载能力的同时
2025-11-03 16:16:00
建设银行泉州分行携“集体信用贷”进乡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赋能集体经济发展,近日,建设银行泉州分行派出“张富清党员突击队”主动走进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民委员会
2025-11-03 16:16:00
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建行宁德分行以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为契机,多维度发力
2025-11-03 16:16:00
福州正式发布“青榕工程”,助力青年人才发展
10月3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青榕工程”。作为“好年华,聚福州”人才工作品牌的加强举措
2025-11-03 16:17:00
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七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湄洲岛顺利举行。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组织精干力量全程驻守
2025-11-03 16:17:00
近日,民生银行泉州德化支行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专业、用心用情、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通过主动上门、贴心服务,成功为一位长期居家的高龄客户解决了银行卡到期更换的难题
2025-11-03 16:17:00
泉州市总工会:“‘牛山’为证 一见‘筑’情”青年职工联谊活动成功举办
为服务青年职工成长发展,切实关注并解决青年职工婚恋交友需求,增强城市对青年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树立文明婚恋新风尚。近日,由泉州市总工会主办
2025-11-03 16:17:00
走进博物馆 感受新疆和田非遗之美
11月2日,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疆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场,参观者在展厅中观展。当日
2025-11-03 16:22:00
你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历下区育德幼教集团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
教育,是一场以爱为底色的漫长修行。而师德,便是这条路上那盏温暖而坚定的灯,不仅照亮孩子的前路,也温润着教育者的初心。为秉持教育初心
2025-11-03 16:23:00
成都市成华区东路社区:团建参访齐发力,赋能社区新发展
为提升居民骨干、自组织、文艺队伍、业委会、3人团队等申报主体执行微创投项目的能力,汲取先进经验,强化团队协作意识,2025年10月31日
2025-11-03 16:23:00
四抓落实在行动丨中国人寿筑牢中原民生保障网
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2025-11-03 16:24:00
太原国道108项目举办“基业同心·山河匠星” 党建共建启动仪式
11月1日,中建基础国道108项目公司党支部联合山西省公路局太原分局新改建工程建设管理处临时党支部、中建八局国道108项目总包部党支部
2025-11-03 16:25:00
党建护航,“救”在身边——长江大学医学部联合市中心医院举办急救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党日活动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急救素养,10月20日晚上7点,长江大学医学部联合荆州市中心医院麻醉党支部、于14教南410联合举办急救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党建活动
2025-11-03 1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