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赵国最后的“倔强”,被一场美梦彻底击碎
...军坑杀,惨不忍睹。消息传出后,六国上下一片震惊,赵孝成王更是呆若木鸡。在长平之战之前,秦、赵两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劲的两个国家。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秦、赵两国各占两人,其他五国只能艳...……更多
长平之战失败真的是因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吗
...了十七座城池,这种利益不能白白丢弃。最终的结果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意见,接受了上党郡,并且派廉颇率军在长平驻扎军队防备秦国发动的进攻。赵国的这一行为显然激怒了秦国,于是秦国开始策划对赵国的进攻...……更多
如果用李牧替换赵括,赵国还能赢秦国吗
...赵国已经取得了诸侯的支持,放弃与赵国决战。 但是赵孝成王却拒绝了虞卿的意见,不仅如此,反而先与秦国和谈。各诸侯国看赵国不联络他们,单独与秦国谈判,以为秦国提出了让赵国无法拒绝的条件,所以表示观望。与此...……更多
长平的地理位置,是赵国输掉这次战役的原因之一
...。然而上党郡的地理位置恰恰导致了一个问题:赵国的赵孝成王可以快速干涉前线指挥。仔细阅读长平之战的相关史料记载就能发现,赵军的重大错误几乎都与赵孝成王的决策或者对前线施加的压力有关,比如用赵括替代廉颇,...……更多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选择了硬刚?前262年,当上党郡守冯亭来投降的时候,赵孝成王和赵胜的结论是,接收上党,派廉颇防御长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赵国庙堂一开始定的基调就是防御。长平之战开始后,廉颇防守失利,赵孝成王却遣使前往秦国...……更多
为什么赵孝成王不派人去救赵括呢
...平坚持以防守为主,不肯出击与秦军正面交战,惹怒了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派赵括替换廉颇,统帅赵军与秦军交战。(长平之战)秦国得知赵国换帅的消息后,也立刻换帅,用白起代替王龁。白起到达长平后,立刻派一支2万5千人...……更多
长平之战只是赵括的错吗
...人称为虞卿,虞卿这人很了不起,本是一介游说之士,赵孝成王继位之初,即穿着草鞋拜见,纵论天下局势,深得赵孝成王信任,最终呢,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取得上卿的高位。这人对天下局势洞若观火,提建议,出计划往往能...……更多
长平之战后上党为何没有落到秦国手里
...归顺赵国了,赵国于是接纳了上党,《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更多
敢和秦国硬碰硬的赵国,为何也沦为被统一的对象?
...十五载,传十二世。在赵国历史上,出现过赵武灵王、赵孝成王等英明之主,有过蔺相如、楼缓等贤相,也有过忠心侍奉三朝的老将军肥义、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李牧,况且赵国铁骑之名威慑天下,可就是这样一个敢...……更多
赵括取代廉颇,真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吗?
...么原因导致赵国遭遇如此大的惨败呢?不少人都认为是赵孝成王昏聩无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能征善战的廉颇,这才导致赵军惨败,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长平之战的...……更多
人才辈出的赵国为什么还是灭国了
...国末期三代君主,活活把赵国的基业给坑完了。赵国01赵孝成王主持的长平之战战败,赵国落后秦国数十年。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其实是一场持久战,早在赵括上战场之前,老将廉颇已经在前线与秦军对峙了三年之久。秦赵两国其...……更多
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争
...坚守,另一派主张更换主帅,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而赵孝成王明显倾向于支持主动出击的一方。在商议对策时,他曾言:“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这表明他甚至考虑亲自率兵与秦军决战。然而,在谋...……更多
长平之战背后的外交风云:秦国的巧妙布局与东方五国的失误
...亡。这使得赵国和齐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赵孝成王时期,面对秦国的进攻,赵国急需援兵,而齐国成为最有可能支援的对象。在此关键时刻,赵国与齐国展开外交斡旋,试图取得援军支持。 然而,齐国对于是否出...……更多
纸上谈兵的赵括,为何能取代廉颇
...的不是老将廉颇,而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这才让赵孝成王做出了换将的决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如先分析一下长平之战前两国面临的情况,当时秦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史记》书影其中包括了关中平原,成都平...……更多
为何胡服骑射后的赵国还是打不赢秦国
...上党郡太守冯亭却突然将上党交给了赵国。刚刚继位的赵孝成王立即接受了韩国的馈赠,并派人接管了上党。看着煮熟的鸭子从眼前飞走,秦昭襄王勃然大怒。公元前260年,秦将王鲁率军攻打上党。赵军失败,率军从上党退至长...……更多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国朝堂之上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赵孝成王询问平阳君赵豹应该怎么处置,赵国平阳君赵豹看得就比较透彻,认为冯亭不把上党交给秦国,就是要拉赵国下水,然而赵豹看到了事情的内情,却没有给出解决之...……更多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的最大战役与赵括的悲剧
...正是“纸上谈兵”那位。 秦国这个时候就抓住了赵国赵孝成王和士大夫们的心理,想找回场子,不想丢人,于是他们将计就计,做好了准备把这个“龟壳”给弄走,秦国人就开始了他们的专属技能:散播谣言挑拨离间。在赵国...……更多
长平之战中赵王犯了哪些错
...两国各拥其二,由此双方的军事实力,只在伯仲之间。赵孝成王接受建议,接受了上党郡的投降,这也成了他在长平之战中犯的第一个错误,如此一来,武安君白起的进攻,必定将在不远之后到来。秦历来素有虎狼之军的恶名,...……更多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掉出抗秦的第一梯队
...主张,主动将郡献给赵国,意在引起秦赵两国的战争。赵孝成王看到唾手可得的城池,心动了,于是坦然地接受了上党郡。赵国强悍的军事实力摆在那里,但已经呈现日薄西山之态,赵武灵王去世之后,赵国便转攻为守,依靠当...……更多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不增兵救援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赵孝成王却用赵括取代了廉颇。秦国主帅白起得知这一消息后,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更多
赵王为何选“纸上谈兵”的赵括当主将
...军的供养几乎把赵国托垮,为了让长平之战尽快结束,赵孝成王就用年轻的赵括换下了久经沙场的廉颇。赵括当上了赵军主将之后,就上演了“纸上谈兵”的一幕,45万赵军全军覆没。在这里,很多朋友会很好奇,难道赵国真的...……更多
浅析长平之战中赵国不能选择退让的原因
...过于巨大,已经不可能再坚持下去。而且当时的统治者赵孝成王比较贪恋土地,又因个人经历而坚持反秦立场,轻易不肯和谈休战。加之战国时期的整体氛围作祟,注定了赵人不可能在半途中全身而退。当然,要更好的回答这个...……更多
为何说长平之战中的赵括败的并不冤
...是实战的训练;但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紧挨着秦国,赵孝成王又是一个急于求成的君王,并没有给赵括以恰当的时间来成长,就将其任命为长平之战中赵军的统帅。而当时长平之战是一个什么情况呢?秦国一开始派出的主将是王...……更多
纸上谈兵的赵括,也许是为长平之败背锅
...,在同年的4月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第一次交锋秦国胜。两个月后,王龁率军再一次...……更多
真是秦昭王打残了赵孝成王吗
...很多秦军攻城略地的记载,那自然应该是秦昭王打残了赵孝成王。程步研究原创,可是“求知”阶段都有一个问题,大多对书和作者心怀敬仰,对获得的知识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二三。没有能力,最主要是没有心气和胆量...……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的失误还是赵国的必然败局?
...国看着这么一块大肥肉,又舍不得丢弃。当时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岂能不知道韩国的心思,可他仍旧收下了这份大礼,开始准备与秦国之间的大战。《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上党”这块盆地于...……更多
长平之战为何赵国被卷进来
...冯亭派人赶到赵国,表示了将上党郡献给赵国的意愿,赵孝成王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便答应了,派出廉颇接管上党郡,赵国就这样卷入了战争。赵孝成王为什么答应出兵?这四张图可以揭开答案。图一图一所示,上党郡位于上党高...……更多
...的罪魁祸首其实不是赵括,而是当时赵国的君主———赵孝成王。为什么会说是他呢?第一:中了韩国人的计策。作为一国之君,只看到了上党这块宝地,却没有察觉韩国的祸水东流之计,不听蔺相如劝言这才导致了长平之战的...……更多
李牧为何没能参加长平之战?
...王在任期间大破的匈奴?我认为这个时间区间应该是在赵孝成王在任的最后几年至赵悼襄王登基的元年,即赵孝成王十九年至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44年)。我的理由有两点:(一)李牧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是...……更多
赵括被围了两个月,赵王为什么不救他
...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了一场大战。双方对峙期间,赵孝成王求胜心切,要求主帅廉颇主动出击,可廉颇老成持重,坚持以防御为主,于是赵孝成王弃用廉颇,改任年轻的将领赵括为主帅。赵括掌兵后,立刻对秦军展开一场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陇东报一个政权——正宁寺村塬革命委员会1932年3月22日,正宁县湫头镇新庄子村沟边的打麦场上,寺村塬一带72个村的1000多名群众代表相聚在这里
2024-06-03 00:39:00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繁昌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编写主编 伍先华日寇入侵 长垅村民遭劫难1938年2月开始,日寇入侵繁昌,繁昌境内自峨桥到望江垄一线以北的沿江地区全部沦陷
2024-06-03 00:49:00
中华文明的“和平之线”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中华文明的“和平之线”——从古北口长城看长城精神价值意蕴孙希磊1945年9月13日,八路军与苏联红军在古北口举行接受日军投降仪式
2024-06-03 04:36: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王厚明清朝一代廉吏戴敦元,史称他清廉寡欲,不拘小节,“数十载一布被”,始终清正廉明、节俭朴实,为人称道
2024-06-03 05:37:00
有一个人,白居易说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说她:“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杜牧说:“一骑红尘妃子笑
2024-06-03 06:01:00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王老师,战士们为什么要叫新四军呀?”“王老师,新四军和八路军有什么区别吗?”……近日,走进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2024-06-03 06:07:00
公元228年,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了先帝刘备创业艰辛,自己继承了先帝的遗志,就必须出兵北伐,以完成先帝兴复汉室
2024-06-03 06:01:00
三国是一个乱世,这个时期天下三分,魏、蜀、吴三足鼎立,在一片战火中上演着属于英雄的篇章,涌现出了许许多的英雄故事,“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青梅煮酒论英雄”……一个个故事让人心潮澎湃
2024-06-03 05:59:00
被史书记载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的明朝宰相有两个人,一是于谦,另一个便是严嵩。严嵩在弘治十八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当时明武宗在位
2024-06-03 06:00:00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于已躺了三个多月的床上。几年后,曾被张居正得罪过的清流文士王世贞以丰富的可以创作小说的联想力在《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中臆测道
2024-06-03 06:02:00
说起明朝大奸臣严嵩,没有人不鄙视痛恨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严嵩原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谁,把他变成了大奸臣呢?(严嵩年轻时)隐身山林的学问大家公元1480年出生的严嵩
2024-06-03 06:01:00
程咬金在公元665年去世,而武则天在整整25年后、也就是公元690年称帝,所以,女皇身份的武则天,自然没法杀程咬金。不过
2024-06-03 05:59:00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成吉思汗的骑兵在以一敌三的情况下,能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就将强大的敌人消灭,可见蒙古骑兵的勇猛程度
2024-06-03 06:07:00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可以说是人才辈出,而这些人物往往会被按照所处的时代并列在一起。举例来说,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帝业的张良
2024-06-03 06:04:00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宫人,又被唐高宗李治接进宫里做了昭仪,随后又被封为皇后,甚至最终成了第一个女皇帝。她虽享尽天下荣宠
2024-06-03 06: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