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北齐末代皇帝高纬:荒淫无度,听信谗言误杀忠臣
...戏,如将活人扔进蝎子池里,听那些活人的惨叫声。听信谗言,误解忠臣这样荒淫无度的皇帝,还不喜欢劝解他并对他说真话的大臣而更喜欢阿谀奉承的臣子,当时高纬将祖珽升至左丞相,就是因为祖珽抓住了他的这样的心理。...……更多
北齐皇帝高纬的昏庸与斛律光的忠诚
...骂无耻的祖珽终于找到报复的机会,他多次在高纬面前进谗言,指使人诬告斛律光谋反,所谓三人成虎,本就有疑心病的高纬终于对斛律光起杀心。可斛律光是朝中重臣,若是直接赐死,不仅会引起朝臣的反对,还有可能直接逼...……更多
揭秘北齐覆灭之谜,冯小怜是红颜祸水还是受害者?
...军功卓著的能臣,同时又是高纬的岳丈,可高纬却因听信谗言而命人将斛律光残忍勒死,时人无不惋惜喟叹。历史上貌柔心壮、武艺高强的兰陵王高长恭乃是忠臣良将,还是高纬的堂兄,为了北齐天下的安定,高长恭不惜出生入...……更多
...与刘氏之子李继岌的关系非常紧张。李存勖没有完全听信谗言,不肯下旨诛杀郭崇韬,可是刘皇后居然“自为教与继岌,令杀崇韬”。在刘皇后的帮助下,李存勖的统治最终出现问题。926年三月十八日,郭从谦反叛,李存勖中箭...……更多
刘禅:蜀汉第二代皇帝,争议与无定论的皇帝
...进攻蜀国,蜀国的抵抗很快崩溃,刘禅在成都听信黄皓的谗言,不听忠臣的劝谏,开城投降,蜀汉灭亡。刘禅被魏国封为安乐公,迁往洛阳,过着优裕的生活,不思复国。泰始九年(273年),刘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谥号炀皇...……更多
望夷宫之变导致秦朝灭亡,背后有哪些原因?
...败,国力衰落。在望夷宫之变前,胡亥已经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处死了不少忠臣,造成政治混乱。这样的皇帝显然无法挽救秦朝的危局。第三个原因是赵高的阴谋。赵高是秦朝的一位宦官,他深得胡亥的信任。据史书记载,他在...……更多
北魏权谋风暴:太监宗爱如何玩弄皇帝与大臣,最终称王失败
...武力的帝王,他用残暴统治北魏王朝,甚至常常听信小人谗言而错杀忠臣。太监宗爱就曾经向他吹耳旁风,这间接导致了当时的太子拓跋晃的死亡。在历史上宗爱本是一个地位卑微的人物,因此关于他的籍贯和出生都没有具体的...……更多
大臣立功皇帝不知怎么赏,最后却说:让我的老婆们去陪他过夜
...的刘文静就没这么好命,他和裴寂闹矛盾,裴寂稍微进下谗言,就被李渊处死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武德四年(621年),有人告裴寂想谋反。李渊派出人去查,结果啥都没查出。李渊对裴寂说道:我之所以得天下,都是因为你...……更多
刘洎: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另类忠臣
...洎有不臣之心,太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尽管知道刘洎是忠臣,但为了大局考虑,不想给品性懦弱的太子李治留下强臣,还是决定赐死了刘洎!直到三十八年后,武后临朝称制,刘洎才得到平反。05其实刘洎的性格缺陷,早在宫...……更多
赵匡胤的悔恨:误信谗言,痛失忠良
...时已晚,英勇的张琼就这样冤死沙场。赵匡胤为自己轻信谗言误杀忠臣一事自责终生。这反映出他在人品鉴定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否则也不会让奸佞得逞,陷自己于不义。这成为赵匡胤心中永远的痛。结语:忠谏可贵,明君需慎...……更多
赵普:赵匡胤称帝的背后推手与宋朝的智囊
历史上忠臣的存在就可以帮助皇帝打理国家的政事,但是我们知道的历史上总是奸臣多于忠臣,而且很多忠臣因为太耿直总是被那些卑鄙的小人所残害。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其实有一位皇帝是无缘无故就不明不白成为了当时的...……更多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患死于安乐”便是如此。当时唐玄宗开始荒废朝政、听信谗言和奢侈享受,“岁贡额外钱百亿万,贮于内库,以供宫中宴赐”。而一旦皇帝陷入这种状态,小人、佞臣、贪官污吏、造反者便全部抬头,安禄山和史思明便是其中尤...……更多
李贤:于谦之死的见证者,明朝大义灭亲的忠臣
公元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一代忠臣于谦受奸人陷害,在北京崇文门外被当众斩首。消息传来,正直的文武大臣和普通百姓,无不伤心垂泪,无不为他在内心喊冤。其中有一个大臣,他默默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给自己...……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傻皇帝,智商不够,但却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好人
...好,全然不顾自己危险的境地,向叛军说道:“嵇绍是个忠臣,不要杀害他。”叛军怎么会听这个傻皇帝的话,嵇绍被当着司马衷的面杀死,鲜血洒在了司马衷的身上。司马衷见状痛苦不已,为嵇绍之死深深惋惜。后来,司马衷...……更多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保住臣位,用尽手段讨媚胡亥帝。他派心腹在胡亥身边进谗言,使皇帝逐渐对赵高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凡皇帝有所不乐,赵高立刻令左右引咎苦罪。如此连番操作之下,渐而乡愿同流合污,朝野渐没反对之声。此后胡亥帝更加...……更多
从宦官到英雄:张承业的传奇人生
...大唐的宦官最为嚣张,他们屠戮百官(甘露之变),废立皇帝(先后4任大唐皇帝死于宦官之手),可谓是无恶不作。但凡是有例外,大唐的宦官也不都是十恶不赦之徒,其间也有善类,就如本期文章的主人公张承业。张承业,...……更多
忠臣于谦含冤被斩,钦差抄家惊愕不已,太后一连数日茶饭不思
...为太上皇。而明英宗重掌大权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信谗言,立刻将于谦关入大牢。他们口口声声道:“于谦四处散播谣言,想要册立襄王之子为帝,颠覆朝廷正统。”对于这些,于谦纵然已经多次解释,但此时的明英宗已经...……更多
兰陵王:战神背后的传奇人生与功高盖主的危机
...场。可是这些卓越的战绩也为他带来很多麻烦,太后听信谗言,怕他有觊觎皇位的野心,就想除之后快。遂派了一个女杀手实施了美人计,想借机杀了兰陵王,但是忠贞不二的决心是无法被诋毁的,每天的朝夕相处让美人知道兰...……更多
...行为使得国库空虚,百姓疾苦。此外,天祚帝还听信奸臣谗言,杀害了许多忠良之臣,使得朝廷内外充满了敌意和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金朝趁机发动了对辽朝的战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公元1125年攻破了辽朝的都城上京(今...……更多
聊聊中国古代十大忠臣排行榜
...被称为亘古忠臣,在公元1030年,商纣王因为听信了别人谗言,将其心挖了出来,后被满门抄斩。2、周公旦时间:约公元前1100年 主要成就:制礼作乐,经营成周,讨伐叛乱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的周公旦,在中国古代十大...……更多
大臣因谋反罪被诛杀,抄家时发现一间密室,打开后皇帝却伤心了!
...当然坚决反对,哪想到昏庸的英宗最终竟然听信了王振的谗言,真的带兵亲征了,由于经验不足,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说要不迁都吧,还能保命,于谦则坚决不同意,他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更多
明朝直接灭亡的原因:崇祯皇帝多疑而无能
...是放手让袁崇焕“五年复辽”,已已之变发生后,又听信谗言将袁崇焕下狱磔死,这次因猜忌多疑,造成的忠臣冤死事件,所引发的严重结果是,辽东将士人人寒心,大量明军开始叛逃,关宁防线岌岌可危。 面对强大的后金,...……更多
明朝‘站皇帝’刘瑾:贪权谋反,终遭天怒人怨
...皇帝”。当时刘瑾大量安插自己的亲信,惩治反对自己的忠臣,当时凡是官员到京城,都必须首先到刘瑾家中去行贿,而且根据官位等级,所贿赂的数目都不同。不贿赂的话就会死得很惨,而且大肆巧取豪夺。 短短十几年间,...……更多
如果当初蜀国顺利统一,历史对刘禅的评价会不会改写
...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这些都是公认的能力出众的大忠臣,有他们的辅佐,刘禅自然会轻松很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这些忠臣良将表现在前,也就显得刘禅自己的能力有所不足。如果诸葛亮帮蜀国完成了统一,刘禅的...……更多
从宦官到朝廷柱石:明朝大太监怀恩的忠诚与智慧
...样,他们大部分也都经历过儒家教育,有奸臣,同样也有忠臣。而曾经服侍过五任皇帝的大太监怀恩便是其中少有的忠臣。怀恩,山东莱州府高密人,是明初兵部侍郎戴纶的族弟。仁宗时戴纶因直谏被杀,不久仁宗去世,宣宗即...……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皇帝:朱温与李存瑁的崛起与陨落
...对唐廷的完全掌握,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诛杀宦官及忠臣。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废唐哀帝,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因为朱温长子郴王朱友裕早死,因此从建国称帝以来,朱...……更多
赵匡胤的救命恩人兼爱将,告发谋反的王爷反被皇帝赐死是为何
...太祖的救命恩人兼爱将,他怎么会忽然之间就听信小人的谗言将其处死呢?其实《宋史》之中很隐晦的一句话为我们带来了答案,这句话就是“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这里的太宗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有谋反...……更多
明朝皇帝朱由校:终日玩乐不务正业,听信谗言害死妻儿
...帝,他每天只想着做木匠活而不是治理天下,甚至还听信谗言害死了自己的妻儿,朱由校的父亲叫做朱常洛。朱常洛和朱由校其实差不多,他们俩的母亲都是宫中的婢女所生,这样出身的皇子是不会受到重视的,小时候也不会去...……更多
她号称中国古代第五大美人,让皇帝心甘情愿亡国
...系,在我国古代还有一位美人,号称第五大美人,让一位皇帝心甘情愿亡国。根据野史记载,冯小怜是北齐时期的大美人,一个天生的尤物,肌肤吹弹可破,吐气如兰。身材达到了最佳的黄金分割比例,增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更多
唐懿宗李漼沉溺享乐,断送大唐江山
...,屡次入寇边境。李漼却置之不理,依旧我行我素。虽有忠臣多次进谏,皇帝也充耳不闻。王宗实势力扩大,几乎控制整个朝政大局。他放任腐败,各地官吏收受贿赂,民不聊生。但是懿宗并不关心这些现实问题,整日沉浸在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