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9:11: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在秦朝的兴亡过程中,赵高的权谋和欺诈堪称一段历史的阴影。他欺骗胡亥、祸乱朝政,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二世也在这一纷乱的历史篇章中命丧权谋之下。

究竟是什么让赵高如此权倾一时,以至于他能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左右逢源?他的权谋是否是源于个人的智谋,还是时局的特殊需求所致?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一、赵高谋权篡位阴险毒辣手段层出不穷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驾崩后,太子扶苏旋即死于宫中。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为赵高创造了争夺权力的良机。他联合李斯,修改遗诏内容,违背先皇遗愿,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同时,赵高设计杀害了扶苏,监禁了蒙氏兄弟,将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竞争者一一清除。

通过这番诡计,赵高头成为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权倾朝野,开始大肆清洗异己,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赵高联手李斯,声称遗诏中记载,若秦二世无子,则由李斯继位。此举意在绝李斯后路,方便日后起事。李斯识破其计谋,双方达成和解。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然而赵高志在称帝,决心铲除李斯这个最大竞争者。他趁两人矛盾余温未消,诬陷李斯谋反,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赐死对手。此后,赵高又在朝堂上设置“指鹿为马”的圈套,测试大臣对自己的态度。他设置机关,对答对的奖赏有加;稍有异,即以妖言惑众之罪名处死。

如此连番迫害异己,赵高终于坐稳人相之位。他开始为所欲为,权倾朝野,将秦二世牢牢控制在掌心。为达目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阴险毒辣的手段层出不穷,可谓心狠手辣。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二、胡亥深居简出没听国事

秦二世即位时年仅二十一岁,正值壮年时期。按理作为君主,他应当亲自处理政事,整饬吏治。然而秦二世毫无作为,他将父亲精心经营的政务统统托付与赵高,自己则选择居住在离城郊外的望夷宫,与左右宠臣整日游戏娱乐。

赵高顺水推舟,借机收服朝臣,建立个人势力。赵高总揽大权后,为保住臣位,用尽手段讨媚胡亥帝。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他派心腹在胡亥身边进谗言,使皇帝逐渐对赵高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凡皇帝有所不乐,赵高立刻令左右引咎苦罪。如此连番操作之下,渐而乡愿同流合污,朝野渐没反对之声。

此后胡亥帝更加迷恋于花天酒地之中,纵情声色,政事尽归赵高处置。赵高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使朝堂上形成一片恭维媚上的氛围。凡敢直言规劝皇帝拟理朝政者,多被诬为妖言惑众而遭杀害。终至二世帝闭门不朝,赵高独揽大权,胡亥成为他手中的傀儡。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三、民变初起赵高视若无睹情况持续恶化

公元前209年冬,由于数年徭役与高税收的压迫,加之秦末积弊与混乱的政局,陈县大泽乡(今河南淮阳)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事领袖陈胜、吴广最初聚众仅数百人,转眼之间声势浩大,号称五十万起义军。

起义军约定在泗水起兵后,很快攻占陈县、蕲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响应者众,要求推翻秦朝统治,虽未联成一股势力,但都显示出民变的气候已经成型。此时的赵高对外厉兵秣马,强誉国泰民安,对内则疏于打击起义,继续沉迷于权谋之中。

赵高为取得二世帝的信任,在朝会上,总是对形势进行美化。奸佞大臣叔孙通更是趁机讨好道:“陛下英明神武,四方畏服;赵丞相辅佐之功,官吏清明,百姓富足;那些所谓的造反者,不过是山间小乱,微不足道。”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这般谎言令二世帝深信不疑,加剧了他的安逸态度。赵高还设法在宫中布置心腹,遮断皇帝获得外界消息的渠道,严防民变情报泄露。再者赵高擅权用事,二世帝亦不得而知天下军情。任由初起义声势浩大发展,以致后来难以收场。

而此时的民变已然如野火般蔓延开来。陈胜率军攻打各县,汹涌的起义之势让秦军难以抵御。赵高却丝毫不将此事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腐败奢靡。此后起义军屡战屡胜,终至直逼咸阳,局势已近失控。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四、民变势大二世命将镇压不敌只能就范

到公元前208年,陈胜部下吴广已率军攻入咸阳城外。此时二世帝才警觉大患将至,立即命将军章邯率师征讨。章邯果断出兵,最终大破起义军于彭城之战。

然而起义之势根深蒂固,这场胜利无济于事。章邯尚在讨伐陈胜余部之际,项羽等起义军又占领了武关,直取咸阳而来。章邯只得匆忙调头应战。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此后,章邯与项羽军在章邯多次求援无果的情况下,展开多次激战。章邯是英勇善战,然秦军寡不敌众,终至大败。无奈之下,章邯只得率残部向项羽投降。自此秦朝已经如风中残烛,随时面临灭亡厄运的降临。

二世帝这才恍然大悟,朝政混乱,民变频发的根源,乃是自己长期放任赵高专权,听信谗言所致。然而此时想要挽回局面为时已晚,赵高奸诈,项羽厉兵秣马,自己根本无力回天。面对事态失控,二世只能就范任人摆布的结果。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五、赵高弑君夺位秦亡已成定局

当项羽大军逼近咸阳之时,二世帝终日忧心忡忡,对赵高颇有怨言。赵高深恐失势,骤然之间秦朝已濒临覆灭,他也预见自己的末路已至。暴跳如雷之下,赵高萌生弑君篡位之心,决意死斗到底。

与此同时,汉王刘邦军队也向咸阳急进。赵高为自保,暗中与刘邦勾结,意图共同瓜分秦国。其后赵高便蓄意造谣生事,诬陷宫中有贼,以此为名率兵杀入望夷宫。赵高首先向二世帝否认此前朝政太平,都是自己为讨好他而撒下的谎言。

在二世帝面前,赵高口称奉“上天”之命,代表受压迫的人民意志诛杀暴君。二世帝哀求留全一命,赵高亦充耳不闻,直接率军将其杀害。时年仅二十四岁的秦二世被害,秦亡已成定局。

赵高:秦朝的权力阴影与覆灭的推手

六、结语

秦二世与其祖父秦始皇截然不同,他不思进取,不思强国。一心沉溺享乐之中,将祖业毁于一旦。正是他长期放任奸臣专权、听信谗言、无视民变,才使局面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赵高的篡位野心与刘邦的外患,都无法避免秦朝覆灭的命运。秦二世的平庸和懦弱,亦成就了赵高的独裁气焰。结果酿成宫廷政变,赵高残忍弑君。这一切乱象的必然结果,乃在二世帝执政初期的种种失误。

此后秦朝虽死灰复燃片刻,终究灭亡在项羽与刘邦的争锋之下。秦二世的覆灭,乃百年秦业的覆灭,堪称震古烁今。亦令后人再思,一国之主豪奢放纵,必至覆辙。奸佞窃权乱政,必致祸国殃民。国家兴衰系之于斯,识覆辙者为明主。

秦二世覆亡的教训犹在,每一位君主都应当汲取之。培养德政仁爱之心,严于律己;顺应民意,解民倒悬;重用忠良,远离奸佞;亲临政事,勤勉公廉。唯此方能避免再度重蹈覆辙,让百姓幸福安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巨鹿之战背后的权力游戏:章邯如何成为项羽崛起的牺牲品?
...斯毕竟是一个读书人,多少心中还有些正义可言,故而在权力争夺中败给了毫无下限的赵高。秦二世在位期间,赵高把控朝局可以说无恶不作。在二世胡亥东巡的过程当中,赵高不断进献谗言用以稳
2024-02-15 18:18:00
李斯与赵高:权力的阴影与背叛的代价
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登上了秦王宝座,可是此时的他根本没有掌握权力的快感,后宫有赵姬,朝政有吕不韦,后来又崛起一个嫪毐,而他能做的只有一忍再忍。这一忍就是九年,而他也从
2023-11-18 06:27:00
秦二世与赵高:李斯之死的背后推手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进程。它的缔造者秦始皇因为这些功绩被称为“千古一帝”。可秦王朝的建立,除了因为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以外,也离不开秦朝经天
2023-12-13 06:51:00
如果没有赵高,秦朝会那么快灭亡吗
...答应啊,他认为这两个人要是活着,自己可就拿不到什么权力了。为此赵高先让胡亥下令逼迫蒙毅自杀,又写了一份诏书给蒙恬,迫使蒙恬也自杀了。这么一来秦帝国的两位大才也就这么没了。如果
2024-06-16 16:54:00
秦朝第一相李斯,辅佐秦王嬴政一统天下,为何落得腰斩结局?
...确策略,难以完成统一大业。李斯可说是这段历史的主要推手之一。奸佞当道李斯置义何于不顾 然而好景不长,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传来时,李斯的人生轨迹出现了急转弯。野心勃勃的宦官赵高拉
2024-02-21 14:28:00
李斯的荣耀与悲哀,从辉煌到身死族灭的历程
...人之上了,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可以说权势滔天。但随着权力的逐渐扩大,李斯功绩一生,却最终晚节不保,还害死了自己。沙丘之变秦始皇在晚年时期一心追求长生不老,却在巡游途中病死,可当
2023-09-11 22:50:00
章邯手握40万秦军,他为何不扳倒赵高?
...怎么能不害怕呢,赵高代表了秦二世,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根本不是赵高的对手,玩军事的永远斗不过玩政治的,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赵高想要打击章邯非常容易,只要随便安个罪名就行了,
2023-07-14 16:20:00
李斯的长子李由做过什么贡献?结局如何
...刘邦、项羽别率一支楚军攻秦郡县。与此同时,赵高却向二世陷害李斯说:“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
2024-05-17 20:09:00
如果没有赵高,秦朝的局面会是怎样?
...》记载,赵高的野心和贪心,让他一步一步登上大秦帝国权力的巅峰,同时也一步一步把大秦帝国推向覆亡的边缘。如果赵高不存在,秦帝国本身制度上虽然有很多的弊端,但它会继续传承下去,绝
2023-02-01 14: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