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方平的《月夜》:诗中有画,情感无边
唐诗中有很多无比唯美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可能并不是很出名,其实这样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错过,尽管这样的作品并不是很出名,但同样很是经典。诗人在创作时,也是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这也正是此类作品,能够...……更多
​《春江花月夜》出彩的地方在哪呢
...全唐\"的美誉。它在诗歌中的地位甚高,闻一多形容为\"诗中之诗\"。它出彩的地方在哪呢?唐朝建立之初,流行的诗歌形式仍受前朝遗风影响很多。全新的诗歌形式,正在处于厚积薄发的阶段。前朝盛行轻柔与艳丽兼备的风格,...……更多
...代晚期,文坛巨擘李攀龙偶然发现了这一绝世之作。他被诗中的优美意境深深吸引,决定将其纳入《唐诗选》这部重要的诗歌选本。自此,《春江花月夜》才逐渐展露出它的光彩,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争相研读,品味其中的奥妙...……更多
《春江花月夜》:一诗成名的张若虚与唐诗的巅峰之作
...的地位。闻一多先生曾对这首诗赞不绝口,夸赞这首诗是诗中的巅峰,整体诗作给人一种超凡脱俗,清丽可人的感觉,婉转秀丽,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一阵心旷神怡的清风拂面而来,清末,学人王闿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地...……更多
张若虚:被遗忘的唐代诗人与他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曾对《春江花月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可奇怪的却是,从唐朝到元朝,张若虚的《春江》诗几乎无人看重,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最...……更多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
...,不被月光照耀得澄净透彻。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除此之外,它还素有“孤篇盖全唐”的赞誉。但写下这首诗的张若虚本人,却并不出名。张若虚是扬州人,具体生卒日期还不能确定,但唐朝...……更多
再三涵咏唐诗句子
...的月亮,悠悠然,独步中天,以一份银白洒遍人间大地。诗中的“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皆是人所无法触及的空灵之美。流霜飞动,白沙隐约,在那不见不觉之中,我们又能捕捉到什么呢?那些听起来实在的事物,但...……更多
唯一一位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帝王是谁
...创新也产生积极的参与作用。他的牛瓣,被后人赞誉为“诗中圣王”,成为文学榜上少有的榜一大哥。然而,李隆基的当家之路并非那么一帆风顺。在位后期,他就像一只迷失的羔羊,逐渐沈醉于老婆、小姨热炕头,导致朝政腐...……更多
他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被后人誉为“孤篇盖全唐”
...为什么呢?因为他创作了一首“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驰名古今,无数人都奋力推崇,那么《春江花月夜》到底描写的是什么地方呢?对此,无数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而据国学大师胡小石在《张若虚事...……更多
诗与歌的千年之约 中央歌剧院中国古诗词音乐会 在北京理工大学上演
...意识地吸收了民间曲调,领唱与女声合唱的形式将刘禹锡诗中女子的情思生动地表现出来,合唱清新活泼的演绎与多媒体的水墨画意境更是为歌曲增添不少色彩。《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的音乐创作颇有新意,演员根据音乐...……更多
...手段打造动态画境,让经典诗画作品“活”了起来:杜甫诗中,“蓝水远从千涧落”的气象峥嵘、“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壮阔“破屏”而出;奇绝虬结的蜀道,瞬时从2D平面转换为立体场景,让李白名篇《蜀道难》里“一夫...……更多
...万里》中最精彩的场景要数超现实手法塑造的《将进酒》诗中世界,该诗本身情感丰富,蕴含着李白的失意与壮志、悲愤与豪迈,因此,主创团队采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通过白鹤、黄河、宫廷、仙人的塑造展示诗词意境,...……更多
...,尤以苏轼、文同、米芾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主张,强调诗画结合,注重画面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宋代文人画在技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比如皴法、点苔法等的运用,使画面更具表现力和...……更多
黄莽《以微见性》《诗道音乐作品集》新书出版发行
...-9897893-6-8。诗歌和音乐自诞生伊始,就相互依存,水乳交融,诗中有乐,乐中有诗,在艺术殿堂里两者相辅相成。音乐性作为诗歌的审美特质之一,在诗歌发展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纵观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更多
崔护科举名落孙山,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的故事,专美于前。崔护这首诗能够成为千古名篇,除了诗中情感的尺度拿捏得十分到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启动了源于《诗经》中的一个“文学秘码”。因为这个文学密码的存在,作者就可以直接而轻易地挑动...……更多
张若虚靠一首诗流传千古,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
...期乐府的诗题,同时也因为受到陈隋时期的靡诗影响,在诗中也会表达出自己的人生无常的感慨。张若虚的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这首诗已经具备了初唐的风格,是一首五言排律诗,这是一首表达闺怨的诗,虽然诗人在写...……更多
陈后主是昏君,他的佳作传世都有哪些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描摹乱世中没有家国情怀之人的必备金句,而这曲后庭花也因此名声大噪。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杜牧诗中提到的后庭花...……更多
梅花唱和 往事重现
...何诗构成在语词上的呼应。结合“衔霜当路发”,可知何诗中的“雪”乃真正的积雪,但裴迪所对之“雪”到底是积雪还是雪白的梅花?裴诗不存,我们无从寻找证据。但从稍后张籍《成都曲》中“新雨山头荔枝熟”一句可知,...……更多
《春江花月夜》有多美,何以敢称孤篇压全唐
根据《晋书·乐志》的记载,《春江花月夜》的诗题是由陈后主所创,是乐府《清商辞曲·吴声歌曲》旧题,属于宫体诗,这种诗与宫廷为中心,华丽精致,常用来与学士和朝臣相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沿用了题目,内容...……更多
...急忙追问:“这是你想出来的吗?”孩子解释说他看到了诗中有个“头”字,于是将潮水想象成了一个人,进而有了许多想法。孩子有理有据的阐释,赋予了这首诗不同的解释。我很欣慰,孩子在读诗过程中能够独自思考,有了...……更多
简介沈如筠的生平、历史、作品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她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了。她希望自己能象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更多
...玫瑰叶片和花瓣上自由行走一朵花里藏满的忧郁从苍白的诗中跌落当思想从阅读中抽出新叶在内心的洼地慢慢重塑生活的美好用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来应对人生的风雨和挑战定格生命的价值与厚重 ……更多
唐朝文人风采:从李贺的仕途看唐代文人的命运与情怀
...有气,他将悲愤转化为写诗的动力,更将这一“愤”写入诗中,将其表达了出来。好在上天没有辜负这一有心人和能人,受韩愈赏识的李贺,终究会在仕途中走过一段时间。元和六年,李贺入朝为官,其不仅仅是受人推荐,还经...……更多
李世民之妻长孙氏贤惠端庄,为何写了首诗却很“开放”
...42首诗作收录在一起,排位次序还在武则天的诗作之前。诗中的“上苑”一词,在古代特指皇家园林,一般人根本不可乱用。种种证据都证实这确实是长孙氏的作品。另一种观点认为,把这首诗放在唐朝时代背景下,长孙氏写出...……更多
唐朝诗歌的繁荣与张若虚的独特贡献
...远。描写的很生动,让人读着就犹如身临其境,亲自经历诗中的情景。这首诗歌的篇幅很长,里面蕴含着好多写作技巧,华丽的词藻,娴熟的手法,将一种意境美传达给我们。被称为“最懒”诗人的张若虚,一生中仅仅只写过两...……更多
...独具艺术才华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思想深度和情感力量,成为了唐诗中的瑰宝。本文将从背景介绍、概览、价值、创新性和影响力五个方面对张继进行深入剖析。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张继的背景。张继,字懿孙,生...……更多
亲爱的,我想说:爱你如秋
...开,月半圆,酒微醉就是最好的一种境界吧!就如谁曾在诗中这样写道:斟一杯月光,独不敢,一饮而尽。因为思念的量,太重;因为思念的情,太浓。只怕醉倒在异乡,暗自,情伤!就如昨晚的我,身处异乡,你不在身旁,若...……更多
杜秋娘演唱的《金缕衣》是青春的颂歌〔188〕
...妾,因唱《金缕衣》,获得李錡的宠爱。野心家李錡,从诗中领悟到惜时的意义,便趁着自己的大好年华,抓紧时间,煮海铸山,壮大势力,欲与中央抗衡,走上绝路。这是野心所致,当归人品,与《金缕衣》无必然关系。李錡...……更多
唐朝诗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写的六首诗全是千古名篇
...一名战士的视角来写的,但故事的主角却是北方的敌酋。诗中的单于来大唐求亲,他带着使团,浩浩荡荡地朝长安进发。中途回望家乡拂云堆的神祠的时候,想起当初为了打仗,自己曾经在那儿杀马祭旗、登坛封将,发誓要吞并...……更多
从多种维度来看元朝时期的安南诗人群体
...一大特点,尤以安南地区设置郡县、平定战乱的历史广为诗中所用,“越裳朝周”、“陆贾使越”、“马援铜柱”等典故都是安南诗人潜心读史的结果。如智熙善《安南喜雨》中的“杨仆楼船何用入,马援铜柱不须标”,傅若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
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2024-06-25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