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制度下,皇权的无限扩张导致士大夫的政治命扑朔迷离。解缙就是一位在明代皇权极度膨胀下的悲剧人物。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他的祖父是元朝末年安福州的判官解子元。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发。...……更多
2022-12-20 14:10解缙,红人,皇帝
解缙:明朝的才子与《永乐大典》的编纂者
...,通过各种影视题材,或许是大家所熟悉的。今天讲到的解缙,历史上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做了哪些事。解缙这个明代历史人物可能没被大家所熟悉,但提到《永乐大典》懂点中国古代史的人是知道的。而编纂这本宏伟著...……更多
解缙:从神童到首辅的辉煌与沉浮
...获得成功,反而可能给他招来杀身之祸。明朝初年的大臣解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生风光无量,从神童到侍郎再到首辅,却又在仕途上遭遇沉沦,被囚禁折磨至死。解缙之死,揭示出了一个人在追求出众的同时,也要谨记万事不...……更多
他是明朝“神童”,深得朱棣信任,最后却冻死在冰天雪地里
...有父子情。一会儿。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就直说吧。” 解缙一听,果然见到了尧君和舜命。两天后,一本谢晋的《完颜书》摆在了朱元璋面前。内容虽然有赞美皇帝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社会弊病。这让朱元璋皇帝不时热血沸腾...……更多
连升八级的才子,被父子2位皇帝所器重
洪武二十一年秋,“三甲进士”解缙正式进入仕途,被授职翰林庶吉士。这是个预备干部,没有实际职权,相当于皇帝的备用秘书。朱元璋经常招才子进宫,带在身边,不离左右。他曾经一边吃饭一边拍着解缙的肩膀说了这样...……更多
解缙:明朝才子的辉煌与悲剧
...也有曾经低谷过。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代才子莫过于解缙,可他的下场却是最悲惨的。有人通过这个事情来评价朱棣残暴,我觉得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你想想看跟他同时期的夏原吉为什么能够得到善终,皇帝很恩宠他,可是...……更多
明朝大才子官至首辅,却因为管皇帝的家事被冻死
号称“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解缙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襁褓中教之,一见不忘,六七岁就能即席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解缙于洪武二十一...……更多
解缙:明朝才子,因直言敢谏沦为政治斗争牺牲品
...朝建国时期,人才众多,但明朝历史上第一批人才之一的解缙,因其正直而一步步走向政治深渊,最终成为朝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解缙不仅在文学上博学多才,而且正直无畏。解缙多次写朝堂的文章,...……更多
解缙5岁就能出口成章,因为这项才能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解缙可是个人才,5岁时就能出口成章,擅长吟诗作对,也是因为这项才能,得到朱元璋赏识的。科考时,解缙高中进士,他出色的文采,引起朱元璋的注意。朱元璋决定要亲自面试他。那天,天气较冷,外面飘起了零星雪花。...……更多
明朝才子解缙的悲剧:才华与直率的代价
解缙是谁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永乐大典》这部书籍大家一定的都知道的。但这部中国历史上最全面的百科全书就是解缙编纂出来的,他是元末明初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功名,成为了明初公认的第一才子,但就...……更多
在古代做官,智商高,情商低的人有多危险?看解缙的下场就知道了
一日,年轻的解缙到一大商贾家收税款,富商家女儿故意刁难,在门上写了8字:闲人免进,盗者休来。解缙看后,不假思索提笔写了6个字,然后挺胸而入。解缙到底写了哪6个字,竟然能落笔就进了富商的门呢?原来,解缙各...……更多
揭秘解缙:才华横溢,因一句话卷入皇室恩怨
...满戏剧性转折点的人,便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解缙。解缙,江西吉安人,家里是书香门第。祖父是元朝官员,父亲得到过明太祖朱元璋的召见,他自己从小就神童,五岁能应口成诵、七岁能复述文章、十岁日诵千言,...……更多
大臣解缙主修《永乐大典》,为何最后被冻成“冰棍”而死?
...滴水成冰、大雪纷飞的一天。朱棣问锦衣卫头子纪纲:“解缙还在(活着)吗?”。指鹿为马、善于揣测圣意的纪纲一听,立刻把解缙从大牢里提出来,用酒灌醉,把他埋入雪堆,就这样连冻带闷47岁的解缙被活活整死。解缙死...……更多
解缙才高八斗却“醉死”帝王之手,其命可叹其罪也冤
《明史》中曾记载,说解缙“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意思是说,解缙此人是个人才,但他在为人做事上却表现出“直男”性格,太过张扬,一点不懂得收敛。他之所以“醉死”于朱棣之手,也是因为他的“祸从口出”...……更多
从神童到冤死:解缙的跌宕人生与明朝政治风云
序言解缙(1369年—1415年),江西吉安府吉水人,与杨慎、徐渭并称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最为杰出的贡献是编修《永乐大典》、《太祖实录》。同时解缙凭借顶绝才华深受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赏识,并成为朱棣时期内阁首...……更多
他是明朝最嚣张的锦衣卫,皇帝的美人他都敢下手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就是死在他的手下。《明史》记载,朱元璋曾对解缙十分看重,说过一句话:“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把解缙作为明朝未来的宰相着意培养。解缙为人锋芒...……更多
朱棣在死囚名单看到熟人名字,说了啥
...的结局。真是令人唏嘘。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明朝大才子解缙。解缙,字大绅,号春雨,1369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有过目不忘之能,被誉为“神童”。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进士,官...……更多
他是明朝第一才子,只因犯了这个忌讳下场凄惨
...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编成此书的首要功臣,名叫解缙,他是明初第一才子,深受朱棣喜爱,但也正是因为朱棣的宠爱,将他送入了万丈深渊!解缙,洪武二年(1369)年出生,江西吉安府人,他自幼就非常聪明,同乡之...……更多
2022-12-18 21:21明朝,才子
明朝三大才子:杨慎、解缙与徐渭的命运
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解缙、杨慎及徐渭三人通称。他们以其卓越的学识和才华,被誉为明朝三大才子。在当时,他们以博学多才、才华横溢而著名,对中国文学、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后世,学者和官方也...……更多
明朝大才子解缙、胡广背后那不为人知的丑恶
...们共同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黑色幽默剧。当日夜晚,胡广、解缙、王艮等江西籍翰林官聚集于吴溥家商议对策。解缙正义凛然陈说大义,胡广也不甘落后,慷慨激昂,说是如果朱棣打进来,就以身殉国,绝对效忠,只有王艮独自不...……更多
他科举痛失状元,后来以身殉国
...试考完之后,他们就在宫中任职,他们还有一个老乡叫做解缙,解缙这个人大家不知道的话,《永乐大典》应该听说过,解缙便是《永乐大典》的总编修。恰好他们几个人在京城中居住的地方也在一起,就是老乡加上邻居,还有...……更多
大明奇才解缙:永乐大典总编纂的传奇人生
...了,明朝276年,三个大才子最博学多才,他们三人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而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大明一代奇才、《永乐大典》总编纂管解缙。解缙,江西吉安府吉水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打小就聪明绝伦,是大名鼎鼎的...……更多
他献上万言书让朱元璋大加赞赏,却因一句话被活埋
解缙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既有官场声誉、又受百姓推崇的文人官员了,他一生的经历曲折离奇也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传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物,最终的结局却十分的悲惨,在五年的大狱生涯后,被活活地埋...……更多
朱高煦为何最后被朱瞻基放在铜锅里面烤了
...年(公元1404年)的一天,明成祖朱棣问翰林学士大才子解缙道:“你认为应该立谁为太子?”解缙答道:“世子(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见朱棣在思忖中,解缙马上又说道:“好圣孙!”这下朱棣笑了,事情也就这...……更多
解缙为何会被朱元璋贬低回家呢
如果说明朝第一位才子,那么必定是解缙。除了解缙之外,明处没有任何人敢于站出来说自己比他要更有才气,更能代表明初文人的风骨。解缙天资聪颖,从小就饱读诗书,更是展现出和其他人明显有着差异的智商和才能。少...……更多
朱棣为何选这个腿脚不便的朱高炽继位呢
...根本性的变化。使得一向精明的朱棣也没了主意,便找来解缙,也正是他与解缙的这一番谈话,奠定了大局。双方开门见山。朱棣问解缙:“你认为该立谁?” 解缙答:“世子(指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朱棣不回应...……更多
唐伯虎学识渊博,为何明朝三大才子中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看一下这打百唐伯虎的三大才子分别是谁吧?他们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这三个人不仅是在文学作品上的贡献大于唐伯虎,更是在诗情画意方面理解不低于唐伯虎的成就,他们深度更深广都更广。 首先是解缙。他出生在书...……更多
他因颜值不佳痛失状元,却并未以势取国,最后为国尽忠而死
...帝大势已去,燕军兵临南京城下,京城沦陷前夕,王艮和解缙、胡广等一班朝臣聚在邻居吴溥家里商量应对之策,解缙、胡广先后慷慨陈词,大义凛然,大有以身殉国之势,唯独王艮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独自流泪。可聚会散去后...……更多
锦衣卫纪刚跟朱棣抢女人,抢百来个男童伺候自己
...男童,净身后入府伺候自己。权势熏天的时候,连大才子解缙都逃不过他的毒手。解缙因劝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而得罪了汉王朱高煦,当朱棣带兵北征时,他谒见太子被朱高煦告发,朱棣震怒而将解缙关进监狱。后来,汉王...……更多
明朝皇帝与大臣们的智慧与权谋:永乐大典编纂背后的故事
...成功地篡位,并且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解缙的“鞠躬尽瘁” 永乐大典的编纂,离不开明朝的一位重要人物——解缙。据《明史》记载,解缙是明朝的一位重要的文化人,他在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中,发挥了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5000年前在今天的河南郑州新郑出生、建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拜祖大典,纪念黄帝
2024-06-14 12:34:00
仰韶时期的彩陶、青铜时代的王鼎、精致华丽的云肩还有媲美“维纳斯”的菩萨雕像……在本集中,美国小哥Jason走进郑州博物馆,透过郑州本地的文物,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古都郑州的辉煌历
2024-06-14 12:27:00
泼墨酣足画天成
宋米芾《春山瑞松》轴如果画家是异想天开的群落,那么水墨便是他们在纸上的宣示。积墨破墨好似娓娓道来,泼墨如一腔冲动的啸傲
2024-06-14 13:02:00
汉文帝进京只有八人,为什么他没被架空
提及汉文帝,大多数人都感觉他的继位之路风平浪静。但实则不然——其实汉文帝刘恒坐上象征权力、地位的宝座的过程,同样是凶险万分
2024-06-14 13:54:00
食人将军是谁,为何被后人供奉1300年
前言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位将军因其骁勇善战而被后人供奉了1300年。然而,这位将军却因在最惨烈的守城战中以血肉之躯捍卫大唐江山
2024-06-14 13:54:00
李白与王维同在一个圈子,为啥老死不相往来
若能穿越回古代,应该有不少人想回到唐朝吧!大唐盛世的繁荣属实令人向往,想到万国来朝的场景,心中就不免涌上一股自豪。唐朝不只在经济
2024-06-14 13:55:00
何谓文物中的“工”与“巧”
本文以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灯具为例,讨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巧”观念。作者通过梳理文献中的“工”“巧”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三个传统
2024-06-14 13:55:00
聊聊晚清重臣彭玉麟
晚清时期是封建社会势力最后的疯狂,由于国力逐渐地衰退,清政府面临着很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少的官员为了自己安逸的生活而弃国家的利益于不顾
2024-06-14 13:56:00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它与上一集我们讲的清福陵和位于新宾的清永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
2024-06-14 13:58:00
年少翻阅《三国演义》,那些生僻字总是让人头疼不已。尤其是那些人名,若是夹杂在句子中,还能勉强猜出个大概,但一旦独立出现
2024-06-14 13:58:00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消息传到开封,后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准备调集兵马,进行抵抗。可是,他却在半路上遭到一位武将的截杀
2024-06-14 13:59:00
聊聊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 《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是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堪称世界第一书。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在他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尊他为文王
2024-06-14 14:00:00
侯景跪请溧阳公主,王思政兵败降高澄
宋子仙受了侯景之命南略钱塘,新城戍将戴僧遏战败出降,宋子仙引兵渡浙江,进攻会稽,邵陵王萧纶奔往鄱阳。东扬州刺史南郡王萧大连
2024-06-14 14:00:00
东汉时期,朝廷管理各州的官员,一般叫太守,太守的人选,原则上都是当地地头蛇们的代言人。但是朝廷并不想让各地不受控制的发展
2024-06-14 14:01:00
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跪与不跪: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洪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大小京官目睹了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在一些清代杂谈笔记中人们能看到亲历者对这一天的各种记录
2024-06-14 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