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衣冠南渡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的典故,原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因战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原士族、士大夫等因避乱而向南迁移,并在此过程中,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也随之南迁。随着时间的...……更多
江南的崛起,中国历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
...行为,古代的史官们起了一个颇为风雅且含蓄的名字——衣冠南渡。第一次衣冠南渡发生在终结三国乱世的晋朝。司马家族的皇帝是九大中原王朝中能力最菜的一批,晋朝的15位皇帝中,唯一一个能上台面的皇帝也就是开国之君...……更多
古代不同朝代的汉服代表的社会环境
...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汉服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特点,在汉服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着汉服制作工艺的制作方式到如今的社会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多达三十多项传统技...……更多
...容互鉴的特性,中华文明才能不断传承发展、延绵不断。衣冠服饰体现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南北朝衣冠服饰的样式变化频繁。来自江宁的胡凤莲告诉记者:“我和女儿对服装特别感兴趣,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更多
...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为明朝服饰定下基调:“诏衣冠如唐制。”三年后,礼部进一步细化:“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赤色为宜。”单从法理角度理解,明朝对蒙元服饰似乎没有继承逻辑关系,朱元...……更多
南明兴衰:南北经济不平衡的背后
...北元、南明,甚至清朝亡国以后都两度复辟。其中第一次衣冠南渡的东晋和第三次衣冠南渡的南宋都是相当成功,南渡以后虽然偏安一隅,但毕竟都延续了国祚,立国达上百年之久。而明末清初之际手握一手好牌的南明,本来都...……更多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
虽然古代的交通与今天完全无法相比,但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包括洪洞大迁徙、湖广入川……这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多是古人为了生存而组织的,参与者主要是劳作的普通百...……更多
傅伯星:宋人以“不冠为耻”,出门必须戴帽子
... 就是文人,包括朝廷官员。由于官员上班时自有规定的衣冠,比较复杂,另文专述, 此处不谈, 文人除了官员和有身份如秀才举人外,亦为庶民。文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出外始终是长袍(夹)长衫(单),四季不变。袍衫分二式,...……更多
...的世界。随着都城洛阳的沦陷,三万臣民的悲惨死亡,让衣冠士族们开始寻找新的安身之所。他们纷纷南下,奔向那尚未被战火摧残的江南,去寻找新的家园。五胡乱华永嘉五年,恰逢王衍护送司马越的灵柩回归东海国安葬。彼...……更多
三国志11血色衣冠:你更喜欢项羽还是刘邦,又或者想替韩信翻身
...了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中大家公认最有代表的MOD:【血色衣冠】,当中有4个剧本,这回先介绍第1个剧本【三军夺帅】。正如上图所示,这个剧本相对形势比较清晰明了,就是“楚汉争霸”的三国志11血色衣冠版。只不过相比以往...……更多
聊聊唐朝宫廷服饰的艺术表现
...唐朝服饰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献记载隋炀帝对华丽衣冠的热爱,不仅限于宫廷,连出游时的大船纤绳、两岸树木,皆以丝绸装饰,足见当时丝绸产量之盛。到了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布全国,产量和质量均超过前代,这为唐...……更多
衣冠南渡究竟渡过的是哪些河流呢
在中国历史上,“衣冠南渡”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的词汇。它指的是西晋末年,由于北方战乱频发,大批文人士大夫、贵族以及普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这一过程,被称为“衣冠...……更多
“衣冠禽兽”在古代形容的是有身份的人,后来为什么变成了贬义词
衣冠禽兽,汉语词汇中的意思是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衣冠禽兽”本来是褒义词,来源于明朝官员的官服。明朝文官官服绣飞禽,武官官服绘走兽。级别不同,对应的飞禽走兽也不同,...……更多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晋。接着便是如《史通》中记载的一般,“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继续统治着南方。北方则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倾轧,更是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惨象,并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最终由鲜卑拓跋部...……更多
朝代更迭,汉、晋、宋的分裂与重生
...的概念,但随着中原地区的战火不断增加,随后就出现了衣冠南渡的情况,那么什么是衣冠南渡呢。在一个地区常年爆发战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人口会进行大面积的迁徙,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闯关东”就是类似的情况...……更多
山东省妇儿中心学前班“开笔启智”暨“毕业典礼”活动圆满举行
...引导他们带着感恩之心与文化自信,踏上人生新阶段。正衣冠·明事理 承古礼典礼在庄严悠扬的礼乐声中开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首先进行“正衣冠”。他们神情专注,认真整理衣冠,寓意从此要做一个衣冠整洁、举止得...……更多
...党的形象”的深刻诠释。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显微镜”“衣冠镜”“望远镜”三镜齐修,永葆“敬畏心”“公仆心”“担当心”三心常在,在激浊扬清中锤炼过硬作风。以“显微镜”观细微,永葆“如临渊而履薄冰”敬畏心,系...……更多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了“徙戎”等观点;永嘉以后,北方陷入民族厮杀之中,衣冠南渡,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南北朝对峙时期,南朝“专事衣冠礼乐”标榜正统,斥北朝为“索虏”,从而使得中原之人以南朝为正朔所在。这种情况自然不利于北魏在...……更多
揭秘皇帝:华夏始祖的传奇人生与历史真相
...植百谷,使得华夏大地逐渐繁荣昌盛。同时,他还发明了衣冠、舟车,制定了音律,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皇帝的军事才能同样卓越。他通过一系列战争,成功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立了华夏部落联盟。这一联盟不仅增...……更多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迁徙南下,最终导致“永嘉之乱”的爆发,以及大批士人衣冠南渡。从八王之乱开始,到北魏统一北方,一共经历了140年的战乱。可是这些在北方连年混战的部族,却后来迅速融入到汉族当中。尤其是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所创立...……更多
识大美衣冠 扬华夏风采
...社区联合和平新星小学、街道团工委,近日开展“识大美衣冠 扬华夏风采”汉服传统文化体验进校园活动,通过手工制作,带领孩子们体验汉服的形制之美,感悟其精神内涵。(和平区香榭里社区供图) ……更多
仪式感拉满!千余名学生穿汉服行“拜师礼”
...行“拜师礼”,高年级学生和学生家长在现场观礼。 正衣冠、拜孔子、击鼓鸣志……现场,学校一年级学生们整理好衣冠,面向老师行三拜之礼。拜礼后,烹饪专业的老师则为同学们戴上了洁白的厨师帽,这顶厨师帽代表着对...……更多
带钩为何魏晋南北朝数量骤减,“地位”下滑
...和屠杀,纷纷大量地南迁,进入了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那些没有南下的汉人则被残杀掠夺,这场灾难使得华夏人数目剧减。于是,在北方汉人被残忍虐杀,南方又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状态下,我们的社会...……更多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服,是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和“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高超的工艺和美学。为让社区青少年体验汉服文化,演习传统礼仪,6月2日,由苏州工业园区社联会主办、苏州工...……更多
...人”生,沉醉国学之美。此次“开笔礼”仪式包括“端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书写“人”字、“感恩鞠躬”“赠书励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来了解正衣冠而正人品,了解做大事要...……更多
曲阜:躬身行礼承师道 千年儒风润校园
...身着整齐校服,在古雅悠扬的《大成乐章》中,以 “正衣冠”“尊拜先师”“礼敬亲师” 等传统礼仪,完成一场浸润着儒家文化的敬师大典。随着司仪 “正衣冠” 指令响起,学生们抬手、抻袖、理襟,动作整齐划一。“以前...……更多
...园操场上,以最诚挚的笑容迎接每一位新生及家长。礼正衣冠,端身正意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按照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的顺序整...……更多
清朝时期的道士,为何可以保留汉族衣冠发式?
主要十从十不从起到了重大作用,简而言之,道士可以保留汉族的所有意识和生活规律。事件回顾我们都知道满清在入关之后,有了大规模的剃发制度,而剃发制度最主要的一点便在于收拢天下的心。只不过从清朝的做法以及...……更多
走进南京市博物馆,探寻南北朝文化融合“宝藏”
...,陶俑逐渐“爱上”宽衣大袖,汉化特征明显,可见南北衣冠服饰越发趋于接近。被戏称为古人“顶奢”的玻璃制品同样惹人关注。“南朝宋玻璃碗”晶莹剔透、几乎毫无杂色,具有典型的萨珊玻璃制作风格;“北魏玻璃钵”色...……更多
开笔启智 礼润人生——临沂第九实验小学举行2023级一年级新生开蒙礼
...行”,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孩子们一一起立,自正衣冠,老师们也俯身为学生正衣冠。衣着整洁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格与典范,外在肃整衣冠,内心端身正意。先师孔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