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探花是什么?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兴奋?原来是有这个活动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自诞生之后,就成了古代朝廷选拔人才官员最主要的方式。科举制度在等级森严年代,是一种唯才是举的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因此成了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上进通道。有无数人底层寒门子弟,通过读...……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不惜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只为在科举考试中,能够金榜题名。其实科举制度与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大同小异,都是逐层向上的。在科举考试中,我们称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然后会试的第一名会被称为会元。这些读书人,经过...……更多
选名校题“金榜” 周日就来观音山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英君、李直建想感受“金榜题名”?本周日,来参加东莞观音山状元文化节暨名(民)校推介会!多所知名中小学、双语学校、职业学校齐聚,带来政策解读、报考指南、备考知识。还有“状元郎”...……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但愿子孙贤。”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三个儿子相继金榜题名,接连得到朝廷重用,一个比一个有出息,陈家家教远近闻名,宋真宗甚至因此把陈省华召到宫里,安置在太子身边,任命为太子中允。儿子们出息了,一个个八抬大...……更多
从才子到贬谪:杨廷和与杨慎的人生起伏与坚守
...二年的会试,可能是火候不够,这一年的杨廷和没有金榜题名。但是杨廷和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在知道自己没有考中之后,直接就地进入到了国子监读书学习。当时的国子监监丞的黄明善看到杨廷和非同一般,国子监的监丞用现...……更多
...?其实北宋后期与南宋前期的上舍状元比进士科状元还要荣耀。南宋赵升《朝野类要》载:“上舍试中优等者释褐,以分数多者为状元,其名望重于科举状元。”而《释褐状元恩例》中载释褐状元“例补承事郎(正八品)、太学...……更多
科举失利,人生不败:揭秘古代七位落榜生的传奇人生
金榜题名是读书人的梦想,但很多时候即便努力了,也很有可能名落孙山。无论什么时候,为梦想努力就好,落榜不可怕,生活还要继续,下面这七位落榜生,活出了自我,虽然落榜,也获得了足以震撼世人的个人成绩。一、...……更多
他因儿子蠢笨而出家,后听闻儿子高中状元,遂在墙上写下千古名言
...吃俭用供儿子上学,自己也在一旁辅导,终于让儿子金榜题名。罗秀才听到之后大喜,决心返回家乡去寻找儿子,他18年没有回去,大家都已经不认识他,就被看门的拦在了家门外面。他深有感叹,遂在墙上写下了千古名句:离...……更多
...就是鼎鼎大名的状元郎,高兴地取来笔墨,请状元为酒店题名。姚勉就挥毫写下“状元酒店”四个字。就这样,状元酒店的独占鳌头名声大振,要想考取功名的学子,纷纷来到闽江边这家酒店,领略状元的豪气、沾沾状元家的运...……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考试的奇特现象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是最高荣誉的象征。然而,有趣的是,有时候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其中的原因。一、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更多
张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后仍然忠贞于妻子,连驸马都不做
张生寒窗苦读十载,离家两年进京赶考,终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上殿见了皇帝后,张生就等着朝廷分配官职。这日,当朝丞相竟亲自来拜访张生,这让张生十分吃惊,赶紧出迎奉茶。丞相开门见山地告诉张生,他是来做媒...……更多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记者昨天进行了探访。清代扬州科举上榜多少人?361名进士和1469名举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实行长达1300多年之久。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清朝科举。清朝初期的江南省经济上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到二...……更多
...炉绿蚁春温在,莫枉相思一寸灰”。2023年,一块“金榜题名”匾额荣归故里。这块匾额是蔡以台在乾隆二十二年高中状元后次年奉旨所立,正中上方竖刻“奉旨”两字,“金榜题名”四个大字据考证为乾隆皇帝所题写。新生的...……更多
科举制下的寒门困境:唐朝科举真相揭秘
科举制起于隋而成型于唐,它的第一大作用是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寒门出贵子”成为现实,因而收获了一片赞誉声。可实际上,直到唐朝结束我们都没有看到“寒门出贵子”的盛大景象,真正的贫寒之家,靠科举出...……更多
清末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中状元后不久大清就亡了
...,也要博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最备受瞩目,也最荣耀的那肯定是状元郎,能位列第一绝对的才华横溢之人,一旦拥有这样的头衔,那未来势必平步青云,而且还是天下都熟知的“明星”人物。可并不是所有的状元...……更多
2022-12-15 16:32状元,春霖
古代科举考试时间持续九天九夜,吃喝拉撒都在小屋子解决
...多的人会被刷下去,他们是抱憾终生,很少有人能够金榜题名,毕竟状元只有一个。……更多
红楼梦:甄士隐家挺有钱,为什么小气的只给贾雨村五十两银子?
...。那会天下的举子们云集京城,就会有一二百位未来金榜题名的进士,主导未来数十年的“朝堂”。这些人等金榜题名时再结交就晚了,需要在微末时就搞好关系,起码混个脸熟。甄士隐给贾雨村准备的新衣,既让他不富贵,也...……更多
清代状元夺魁年龄最小的是谁,年龄最大的又是谁
...不能到60岁,不然锐气已尽,不可能力挫群雄。 状元在科举时代是十分吃香的,可谓是千万读书人中的翘楚。然而,也有不少状元同时在世,那么在不同时期分别又有多少状元在世呢?上面已经说过清代状元的的平均年龄为62岁...……更多
她身为偏房怀孕也只能站着吃,儿子长大金榜题名,丈夫才允许坐下
我们看过很多宫廷的古装剧吧,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在古时候很多达官贵人的大家庭之中,为人处世是要看规矩做事,并不是说一个人有能力就可以随便出风头了,如果出生在一个卑微的家室之中,也有可能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更多
颜值在古代科举中的隐藏重要性
...此之后能飞黄腾达了。所以说,能够考上状元,对于参加科举制的考生来说,是最高兴的一件事。但其实,如果有考生中的是探花,他们反而会比中状元还高兴,这是为何呢?探花,是殿试中的第三名,第一名是状元,殿试三甲...……更多
古代状元能做多大的官职
...位肯定不成问题。公元622年,唐代武德五年,随着这一年科举考试的落幕,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也由此诞生。科举虽然起始于隋朝,但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史书上也没有记载,隋朝科举考试的状元是谁。就连隋...……更多
杨慎为什么被称为“神童”?仕途因为流放云南而被断送
...硕学又腹载五车,杨慎高中状元也不足为奇了。杨慎金榜题名那年,父亲杨廷和已经升任内阁大学士,又兼任太子少傅等职,正是位高权重的时候,依照历朝历代的惯例,内阁大学士的儿子中举都会饱受非议,因此为了避嫌,内...……更多
明朝南北榜案:科举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南北矛盾
...稳,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的统计,在明朝各科状元中,南方人占总数的84.3%。在洪武期间,入选的举人中,南方人占总数的71%。明永乐年间,南方进士的比例更是高达83%。这次南北...……更多
梁灏:历经五代战乱,82岁终圆状元梦
科举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据史书记载,曾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以及10多万进士。然而,中文状元的只有600多人,中状元有多难可想而知。不仅是中状元难,就连中举人都很难。小说《范进中举》中,54岁的范进还是一个...……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发生好几起。如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开国后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拟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换成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以壮国威”。又永乐二十二年(14...……更多
...兴办族学、资助寒门子弟读书亦为家法族规。隋唐至清末科举1300年间,可查的状元649名,其中休宁19名。休宁人杰物丰。名儒朱升、戴震、程大位,道教祖庭齐云山、万安罗盘、“中国有机茶之乡”及新安文学、医学、书画、石...……更多
刘凤浩:以才智胜出的探花郎
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了寒门子弟突破阶级固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总之,科举制度在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但也绝非是完全公平的,有科场舞弊,也有皇帝个人的嗜好,都在一...……更多
秦桧后代高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写下2句诗,后来成传诵千古的名句
...古的诗词歌赋成了他唯一的朋友和心灵的慰藉。二、金榜题名 秦大士38岁时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过关斩将,最终在殿试中拔得头筹,荣登榜首。按照当时的惯例,他出生的小巷由地方官命名为“秦状元巷”。当金榜上那个熟悉...……更多
“二师兄”在贵州 | 青岩猪脚 贵阳女人都爱的大猪蹄
...。摊主不失时机解释:“少爷,您吃了这猪蹄,定能金榜题名,‘蹄’与‘题’同音,好兆头啊。”赵以炯听后大笑,并未放在心上。不日,上京赴考,果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天天过小节,月月过大节”,侗家儿女的生活满是节日的欢腾。而侗年,作为一年中意义非凡的重要节日,承载着起承转合的使命,其中“祭萨”仪式
2025-02-01 13:53:00
老单走福州第四期《瑞岩山——福游天地间》,老单带观众漫步瑞岩山,观弥勒造像,赏摩崖石刻,尝福清光饼,游览福清天地的同时,领略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
2025-02-01 20:16: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上海博物馆“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
2025年是我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
2025-02-01 06:11:00
历史上10月26日,清廷任命方伯谦为“济远”舰管带
1885年10月26日,旧历九月十九。清廷以曾纪泽电奏,所订之船,系新式最佳者,著查访明确,即可仿造。李鸿章经办洋务多年
2025-01-31 13:04:00
盗墓贼看到古墓旁栽柳树,为何转身就走?只因业内有个不成文规矩
中国的历史亘古而来,连绵不绝,我们可以骄傲地将其称之为辉煌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当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人,我们是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的
2025-01-31 13:09:00
盘点演义中被张飞“智败”的对手都是谁?张飞用计,粗中有细
说起三国中的智将,很多人想都不用想,就会说出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因为他们很少冲锋陷阵,坐镇中军,总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025-01-31 13:13:00
她历7朝,稳居后宫61年,后人恶语相向,亡西汉者,到底是谁?
文/三 少导语:明朝大思想家王夫之说:“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元后是导致西汉灭亡的那个人,她的罪恶通天
2025-01-31 13:53:00
失落的汉四郡:千年努力化作枉然,中原故土终成外邦
公元1351年,元朝为开辟南北水路,强征15万民工挑河筑堤,繁重的徭役使得黄河沿岸的老百姓陷入生存绝境。于是红巾军领袖韩山童
2025-01-31 14:13:00
父亲弃原配,接连娶两位姐妹花,他6岁发现,母亲不是生母是小姨
“我一个人,静悄悄的独坐在桌前。院子里,连风吹树叶的声音也没有。这时候,你睡了没有?你的呼吸均匀吗?你的灵魂暂时平安吗
2025-01-31 14:23:00
两岸和平统一只有三种可能
现在的台湾已然是美国亚太战略中的重要棋子,更是成为第一岛链的关键一环。因此两岸和平统一是不符合美国的战略目标的。当前的国际局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
2025-01-31 20:06:00
2023年清明节逢闰二月,上坟扫墓有啥禁忌?记住这几点很重要!
“闰月清明上坟,小心祸事临门”今年的清明节非常的特殊,正好是在闰二月的十五日。民间认为:清明节逢上闰二月,非常的不吉利
2025-01-31 19:55:00
“坟头有三象,子孙多富贵”,“三象”是啥?清明扫墓找找看
清明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扫墓是清明主要的活动仪式,清明扫墓是先人子孙后代应尽的孝道,所以扫墓在民间倍受重视,后人扫墓一方面是缅怀先人
2025-01-31 19:50:00
为何吕布始终与英雄之名擦肩而过?他的绝伦武艺是怎么学来的?
曹操的一句吕布再世激怒了手下众将,面对吕布时有种敢怒不敢言的状态,而面对马超却都是舍命相搏,似乎吕布与马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2025-01-31 20:08: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展”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于2024年12月18日在展厅9开放
2025-01-31 13:26: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2日—2025年7月20日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0/11/12展厅展览简介:“观天下——大明的世界”是南京博物院“文物里的中华文明”系列展之一
2025-01-31 1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