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际上就是想忽悠楚成王一波,找到一个更好的地点跟楚军决战。当时晋文公刚登上国君位不久,楚军发动了对宋国的进攻。这个时候,晋文公开始救援宋国。很多人认为,晋文公救宋国,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宋襄公在晋文公流亡...……更多
揭秘百里奚如何改写命运,成为秦国的栋梁之材
...宋国等国家时,都是普通人很难出仕,最后百里奚来到了齐国。蹇叔 本身百里奚家里就穷,出来也没带多少干粮,想着不久就能找到工作。可是现实和想象还是不同,百里奚只好沿街乞讨。在齐国郅地,百里奚遇到了一个好兄...……更多
三晋联盟与韩国的崛起
...起了一个超强的庞然大物,这个庞然大物叫做晋国。相比齐国和楚国之类的国家,晋国的国境更接近中原腹地,所以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都远超其他诸侯国。如果晋国能够一直保持内部团结,可以一致对外的话,那周朝的下一...……更多
大周功臣姜子牙的封国,为何战国初期就没了?
...实,历史上的姜子牙不光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齐国发展的源头。那么,有着这位姜太公的齐国,最后又是如何走向覆灭的呢?愿者上钩巧遇伯乐姜子牙,也叫做姜尚。他的祖先是四岳之官,因当时辅佐大禹治水有功,...……更多
管鲍之交:春秋时期的智慧较量与兄弟情深
...来了。与其辅佐齐襄公,还不如提前回家卖红薯。再看看齐国的邻国郑国和卫国,两国的国君跟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以这种情况推测,如果齐襄公挂掉,未来当国君的还指不定是谁呢。最有可能性的是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更多
如果没有晋阳之战,即使商鞅变法成功,秦国也不可能统一六国
...秋时期是现象级的存在。春秋时期,晋国、秦国、楚国、齐国并称为“四大强国”,晋国西压秦国,东打齐国,南边逼退楚国。晋国的称霸是长期的,百多年间其他强国均难望其项背。晋国崛起的标志性人物是晋献公,在他的治...……更多
秦始皇为何把这5个国君都杀了,却唯独放过此人是为何?
...燕国还派人刺杀嬴政,因此燕国国君死的也是非常的惨。齐国是第一个称霸的国家,可谓是各诸侯国的老大哥。面对五国的灭亡,齐国是不为所动,最终也被秦国灭了,齐王田建最终被杀。自此,秦始皇完成了一统的任务,天下...……更多
江淮之争:楚国与吴国的地域争夺战
...到的晋国曾联合吴国限制楚国的发展,同样楚国也曾联合齐国和越国限制吴国。久而久之,吴楚之争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二、楚国地处南方,远离中原文明第二个就是楚国对待周王室的态度。周朝很注重“礼”,分封制就...……更多
...仅平定了这场叛乱,还让燕国的国力达到顶峰,险些灭掉齐国。公元前前222年,秦国大将王贲攻入辽东地区,燕王喜被俘,燕国至此灭亡。二、毕公之后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多次击败楚国,坐稳了中原霸主的宝...……更多
泗上十二君:春秋战国的小国生存之道
...就有他,然后到战国时候,宋康王搞改革,直接打进来了齐国,抢了人家好几个城市。只不过宋国最后还是被齐、楚、魏三家瓜分,宋康王还丢了性命。还有的诸侯比如鲁国有两个地方,一个就在曲阜,然后它的历史从公元前104...……更多
三家分晋背后的历史转折:分封制与晋国的衰落
...氏代齐来说,也是卿大夫的实力不断壮大导致的,并且,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发生的内乱,也削弱了自己的公室力量,为田氏代齐奠定了基础。综上,分封制是导致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根本原因,而晋国、齐国公室力量的衰微...……更多
一直默默无闻的燕国,怎么就突然成战国七雄了?
...方的少数民族南下,燕国被打的快要亡国了。所以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带着很多小弟一起进攻山戎,帮助燕国赶走外来侵略。如果不是齐国,燕国在春秋初期估计就要消失了。总的来说春秋前两百年,燕国没有什么作为。到...……更多
吴国为何巅峰时突然就被越国灭亡了
...,五子争位,接连发生政变,也使楚国无暇多顾。北面的齐国,在齐桓公死后,经历诸公子争位之乱,迅速衰落。公元前555年,晋国又率领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12家诸侯在平阴大败齐军,使齐国彻...……更多
为何春秋中期县较为多
...灭了陈、蔡这样的中等国家以后也以一国置一县;小的如齐国的县,大致是一乡置一县。当然,那时最多的还是以一邑之地置一县。春秋战国时期郡出现,最早的关于郡的记载见于《国语·晋语》。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子挚讲,晋国犹...……更多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当中对于吴国霸主地位讨论纠纷颇多呢
...在打败越国之后,就开始北上进行争霸了,当时主要是对齐国,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84年率军北伐齐国,在艾陵之战中全歼了齐国的十万大军,创造春秋当时时期歼灭敌军最多的战役。可以说当时吴国已经有了一定的霸主气象,在...……更多
聊聊春秋时期4位谥号为“献”的君主
...八年(公元前559年),卫献公遭到了大臣的报复,逃奔到齐国。卫献公在外逃亡十二年后,在晋国的帮助下回到卫国,并夺取了君主的宝座。卫献公后元三年(公元前544年),卫献公去世。四、燕献公燕简公在位十二年去世,燕...……更多
在不断的内讧中艰难存身的晋国栾氏
...后,赵盾原本准备趁热打铁,继续对藐视晋国霸主地位的齐国用兵,以维护晋国在诸侯中的权威地位。但就在赵盾率诸侯联军向齐国进军的途中,突然接到了晋灵公的命令,让晋军撤退。起先赵盾以为是秦国来攻,于是遵命撤军...……更多
晋国的分裂从“平王东迁”时候就注定了
...个就是公子仇。这里话外下,说到诸侯有个喜好,就是娶齐国的女儿。难道他们怕姬姓国是近亲?所以,齐姜这个称呼将各种上镜。好,我们回到故事。后来,晋穆侯痛定思痛,又在千亩与胡人作战。这次,晋穆侯击败了胡人。...……更多
齐国征讨范围有多大
...如何分封,是一个历史级难题。太公望吕尚(姜子牙)封齐国,侯爵,建都营邱(临淄),主要在小清河(古济水河道)与淄水流域。太公望是齐国的开国之君,称为齐太公。齐国近大海,多盐碱滩涂,初期人稀地贫。齐太公留...……更多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燕王喜被俘之后的结局如何,史料上就没有记载了。6、齐国最后一任国君——齐王建齐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封的第一个诸侯国,第一任国君便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传到齐桓公时,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更多
越王勾践的贴身佩剑,为什么在楚国将军墓出现
...。与此同时,当时中原地区传统的几个强国,比如晋国和齐国之类的国家,基本上各自内部都开始出现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春秋时期大家基本都实行分封制。这种分封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对下面的诸侯,同样也是诸侯对下面的士...……更多
挑战周天子:郑庄公的霸权之路
...是时也,晋国忙于内乱,秦国尚未强大,楚国无力北上,齐国霸业未成,而此时的郑庄公则袭封了父亲周室卿士之职,在各诸侯国中颇具威望,在加上此人勇猛精进,一时间无人敢与之争雄。郑庄公伐卫败宋,侵陈攻蔡,讨郕夺...……更多
周宣王提携重用诸侯,影响华夏后世五百年
...,地方诸侯相互征伐不断。又有蛮夷作乱,周宣王信不过齐国、鲁国等传统大诸侯国,而申国则是可以信任的。于是周宣王将申国迁封于谢地,让申侯以天子血亲,朝中重臣的身份坐镇南藩,加强周王室对南部诸侯的控制。申国...……更多
赵武:晋国和平的缔造者
...削减卿族的势力。降伏郑国、挫败楚国、讨伐秦国、打击齐国,为维护晋国霸业立下汗马功劳。晋国版图官运亨通,突飞猛进,辛苦耕耘“晋地”经过晋悼公的长期考验与观察,赵武在悼公心中已呈现出治世贤臣的形象,毫不掩...……更多
晋国公室的没落:从家族争斗到被瓜分的悲剧历程
...中行氏、范氏土地时,当时的晋定公十分恼火,打算联合齐国、楚国除掉这些祸害,结果自己反被驱逐,死在了楚国。从这之后,晋国国君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了。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地后,国君为了生存,被迫去登门拜访韩...……更多
寿梦想要让小儿子季札直接继承王位,季札为何拒绝了
...的母亲有私情,然后又因为谋害季文子,所以不得不逃亡齐国,叔孙豹就被召回鲁国接管叔孙家。由于季札的周文化学习的非常扎实,叔孙豹非常敬佩他,在交谈的过程中向他提起自己的家事。因为叔孙豹将自己的私生子任命为...……更多
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复仇记与中原霸权的崛起
...知道,此时的周边局势并不乐观,除了秦国是西边霸主,齐国是东边霸主外,楚国跟宋国正在争夺中原霸主之位,晋国这时候要想争夺霸主,必须要得到周王朝的分封,还要让其它诸侯国信服,这可怎么办呢?正犹豫间,机会就...……更多
秦穆公称霸西戎:百里奚的智谋之功
...远大,不甘偏西一隅,欲与东方各国试比高。当是时也,齐国霸业鼎盛,晋国吞并邻国,楚国横亘江汉,而秦国地处戎狄蛮荒之间,秦穆公想于此间图强称霸,绝非易事,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得到贤才的辅佐。百里奚入秦。...……更多
楚庄王与“一鸣惊人”:传奇故事背后的真相
...不管是哪个版本,有那么几位是最没争议的,他们分别是齐国齐桓公,晋国晋文公以及楚国楚庄王。而且楚庄王是唯一一个封号为王的,在那个时代,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王“这个称号,至于吴王和越王敢称王那是因为他们处...……更多
阳处父:晋襄公的得力助手与外交奇才
...想开战,那么我就退兵三十里,您渡河来摆好阵势,早晚决战都随您意;如果不敢,那么您就后退放我过河。劳师伤财,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被阳处父这么一说,子上立刻肾上腺素激增,愤怒地就想渡河找晋人决战。这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