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那棵在兰考大地挺立了61年的树,依然苍劲。一大早,焦裕禄烈士纪念园大门前,人流很快就由三三两两变得络绎不绝。从村里相携而来的“老兰考”,从外地专程赶来的大学生,跟着老师排队入园的小学生,到了焦裕禄墓前...……更多
20株“二代焦桐”植入河南兰考大地
...县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肆虐,时任县委书记的焦裕禄拖着患病身体,查风口、探流沙,摸“三害”底细,找治理良方,带领全县人民利用泡桐生长快、发芽晚、根系浅,不影响粮食生产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平原沙区“...……更多
【精神的力量】一树泡桐、一堂党课 重温兰考的475天
...及部分商业媒体的50余名青年记者组成采访团,实地寻根焦裕禄精神起源,汲取精神力量。来到兰考县,不少人都会慕名前去参观著名的“焦桐”。1963年春天,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亲手栽下了一棵泡桐树。如今,小小的泡...……更多
【精神的力量】走进兰考:泡桐成为乡村“致富树”
...期饱受水涝、风沙和盐碱之苦。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焦裕禄来到兰考,带领当地群众广植泡桐,整治“三害”,用生命在这片土地谱写出精神的赞歌。如今的兰考县,更在一代代兰考人接力奋斗中,追随焦裕禄精神,甩掉“...……更多
徐场村的致富密码
...苏式庭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年,兰考黄沙漫天,焦裕禄为治理“三害”种下的桐树苗,而今英姿挺拔。“焦书记,当年您种下的泡桐树,已经开花结果。我们用泡桐制作了民族乐器,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器村了!”今...……更多
焦桐树高 幸福路长
...最后一道弯,张庄村曾是河南省兰考县最大的风口,也是焦裕禄书记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取得成功的地方。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庄村视察,为张庄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10年来,这里从曾经的贫困村,脱胎换骨成...……更多
记者 莫韶华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焦裕禄工作过的兰考,跨越近3000公里,兵团日报资深记者马雪娇来到了从课本里熟知的地方。“他扎根在基层,边流泪边写下那些伴随着祖国走过泥泞、贫穷、劫难、光荣的普通劳动人民的心...……更多
精神的力量|泡桐树奏响的“致富交响曲”
...,兰考县受风沙、内涝、盐碱侵扰严重,时任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广植泡桐,整治“三害”。如今,泡桐树在兰考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0万亩,以民族乐器产业为代表的泡桐产业成为了兰考县的支柱产业,“好乐器,兰...……更多
听群众心声 替基层发声(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履职尽责又一年)
...起泡桐树,你会想到什么?是否会想起当年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群众广植泡桐,与“三害”抗争的事迹?如今,不仅在兰考,在广袤的中原大地,千里公路沿线、雄伟的黄河大堤上,处处有亭亭的泡桐英姿。“我跟泡桐打了...……更多
习习春风今又是 焦桐花开绽新颜(领航中国·牢记嘱托看变化 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河南实践)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本组图片为史长来李金雷摄)焦裕禄种下的这棵泡桐已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新华社发兰考县三义寨乡南马庄村举办“稻花香里说丰年、庆丰收”活动。 李金雷 摄兰考黄河大堤景色如画。 赵双剑 摄高...……更多
...、开封市委宣传部、开封市纪委指导,开封日报社、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主办的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党媒社长总编看开封”活动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全国近30家党报分会会长副会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的社长、总编齐聚开...……更多
您好焦裕禄!郑大学子40余人前往兰考“重走穆青路”
大河网讯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60周年纪念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穆青新闻实验班等师生40余人前往兰考,开展“重走穆青路暨重访十个共产党员”新闻实践教学活动。郑州大学师生在焦桐下的合影1964年5月...……更多
习习春风暖 兰考十年间
...总值完成410.4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17元“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习近平 十年树木 泡桐成林一个人、一棵树、一种精神、一个产业防风树更是成了村民的“致富树”“...……更多
鹤壁军分区组织党员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参观见学重温焦裕禄事迹学习焦裕禄精神
本文转自:鹤壁日报10月19日,全体学员在焦裕禄纪念林听授现场教学。张成杰 摄本报讯 (记者 张征 通讯员 贾真)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促进全体党员将教育效果持续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更多
...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昔日的沙土地如今泡桐成林,曾经的贫困县也于2017年率先脱贫摘帽。焦裕禄同志“对群众那股亲劲、抓工作那股韧劲、干事业那股拼劲”三股劲,...……更多
郑州工商学院:一棵树怀念一个人,点亮一节课
“21岁那年,在为防沙治沙种植泡桐的劳动中,我与焦裕禄书记分在了一组,同焦书记一同栽下了‘焦桐’,我一直在守护它,至今已经50多年了……。”82岁的魏善民老人说到此处,台下师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近日,郑州工...……更多
【网络中国节·清明】东湖评论:清明哀思祭英烈 红色精神永传承
...、力量在人民。“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正是焦裕禄一生的写照。1962年冬天,正是河南兰考县遭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时焦裕禄被派到兰考,为治理“三害”,他的足迹遍布兰考大地。起风...……更多
焦书记的三句话
...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在兰考展览馆,我们重温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见证一位革命者光辉的一生。面对兰考“三害”严重的情况,焦裕禄对...……更多
...媒体记者鲁杰 实习生赵文清 通讯员张龙报道 近日,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兰考县气象局现场教学点揭牌仪式举行。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文柏松,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彩月参加...……更多
“小焦书记”焦跃进:焦裕禄次子,一天搬2000块砖,颇有父亲遗风
...完成自己的使命,也为中国的蓝图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焦裕禄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英雄,爱自己的祖国,并为之投身于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在任何情况下,他都秉持着不放弃,站好每一分岗,即使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更多
行走的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红色短剧大赛精彩上演
...大。《永不褪色的名字》讲述了1962年冬天,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在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来到兰考工作的故事,他忍着肝部剧痛,卷起裤腿和干部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最终累倒在岗...……更多
...治无效,于2024年2月12日在开封逝世,享年66岁。焦跃进是焦裕禄的次子。焦裕禄是家喻户晓的干部楷模、革命烈士,其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誉...……更多
焦桐成荫 精神永存 郑州工商学院开展“焦裕禄精神进校园”活动
...县惠民小学、兰考县创新中学、兰考县陇海路学校开展“焦裕禄精神进校园”活动。郑州工商学院依托兰考校区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焦裕禄精神内涵,以“焦裕禄精神”为旗帜引领,学校组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代表深入兰考县...……更多
图文故事|英雄的故事,总书记号召我们始终铭记
...前,右扶手下的一个大窟窿格外醒目,讲述着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直至生命尽头的奉献与坚守。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焦裕禄曾用过的藤椅(2014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整整400多个日夜,藤椅见证了焦裕禄把...……更多
【工行普惠故事】去“豫”见泡桐的地方
“黄河九曲十八弯,最后一弯在兰考。”河南兰考曾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苦。上世纪60年代,兰考广植泡桐以治“三害”。80年代,民乐专家偶然发现兰考泡桐制成的音板结构均匀、透音性能好,是制作民...……更多
...日报顺河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到兰考县开展学习活动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当时代先锋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永安报道 近日,顺河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组织党员及青年教师代表赴兰考县开展了“弘扬焦裕禄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学习...……更多
联播快讯|焦跃进同志逝世
...986年,焦跃进任兰考县东坝头乡党委书记。东坝头是当年焦裕禄同志曾经洒下过无数血汗水的地方。到了那里之后,焦跃进像父亲那样访贫问苦,关心孤寡老人,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小焦书记”。深切...……更多
...记陈维忠说道。该县把落实“四下基层”制度与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焦裕禄同志基层工作方法运用到实践中,采取蹲下来看蚂蚁、揭破麻雀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田间地头组织开展座谈,...……更多
...,陈维忠希望见义勇为先进代表在生活和工作中继续践行焦裕禄精神、宣扬见义勇为精神,传承好兰考红色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 随后,兰考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郑华腾,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黄浦江,见义勇为协会副会...……更多
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乡市红旗区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展、乡村振兴等领域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一行先后来到焦裕禄纪念园、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桐乡街道玉兰社区、惠安街道和寨村、兰考智慧岛等地。每到一处,考察团都认真听取当地经验介绍,深刻领会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奋斗...……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四学生王玄急于踩上AI时代风口,1999元的网课成了他交的第一笔学费。近期,国产AI大模型 DeepSeek(深度求索)热度飙升
2025-02-17 08:16:00
2025年2月16日,沪渝高速湖北武汉境内。任某驾车在慢车道行驶时,车辆突然向左偏离车道,直接撞上了中央护栏,受损严重
2025-02-17 08:16:00
立春已过,虽然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大家已经开始盼着赏春花、吃春菜了。春笋已经成了菜场宠儿,听说香椿都上市了?现在的香椿基本来自云南有报道说
2025-02-17 08:17:00
涉县大洼村,一个藏在太行山沟里的网红石头村,石桥、石屋、石板街的迷人夜景更是一绝。摄制|许佳奇
2025-02-17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王贻林)近日,中国专利保护协会根据认定标准,公布了2024年度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
2025-02-17 08:26:00
这几天,全国好多地方的官媒,都在跟着江苏问自己,为什么六小龙都在杭州,为啥自家的企业没搞出来DeepSeek,好多地方政府也借此大张旗鼓的重谈营商环境
2025-02-17 08:35:00
退役风机“变废为宝”,不可一味“跟风逐热”
本文转自:人民网■张荣琪图1 风电机组复合材料年产量 表1 2027—2038年全国21个省区退役风电叶片预计逐年下线量 (单位
2025-02-17 08:3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财评:“粤”向高质量,科技“挑大梁”——“2025经济大省怎么干”系列评论①李克济对于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学生来说
2025-02-17 08:40:00
民族音乐架起文化交流之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团队走进欧洲四国六城 徐帆 吴哲 徐铭夜幕降临,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厅在金色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2025-02-17 08:46:00
文博出海,体验与故事都要“上线”(新媒视点)“数字+文博”,似乎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展厅,不少线下场馆也增设了互动体验设备
2025-02-17 08:46:00
81.97%受访者认同短剧整体质量有所提升——“短”而不“浅”,受访者期待看见更多竖屏好戏在安庆师范大学学生王伟的短剧阅片单里
2025-02-17 08:46:00
一天考6个小时,数学来不及做,最终录取率不到1%!昨天一早,位于拱墅区祥兴路的城北考试中心门口,人流车流不断。不少初三年级的学生背着书包
2025-02-17 08:47:00
收藏者高老先生:可能是冼星海用过的 我想找到这把小提琴曾经的主人
“34年前一个小伙子抱着它,心事重重来到旧货市场……”高老先生向橙柿互动求助:我收藏了一把意大利小提琴,90年代初一个人抱着它来我店里卖
2025-02-17 08:47:00
2月16日晚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行政执法局再就“网友称在海南旅游遇到非法运营游艇”一事发布通报。通报就小红书用户“冰糖葫芦娃”于2月14日发帖投诉内容的最新调查处理情况如下
2025-02-17 09:05:00
李雪健《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7日 第 20 版)农村出生的我,对家的认识,是从老乡身上学到的。我的老家山东菏泽巨野县
2025-02-17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