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到达兰考,艳阳高照;离开兰考,晨雨淅淅。今年初夏时节,我们在这里用了四天四夜的时间,进行了一次叩问初心、涤荡灵魂的升华之旅,接受了一场淬炼党性、汲取力量的精神洗礼。
踏上这片土地,那个遥远的身影变得如此真切,那个光辉的名字又变得如此亲切。无论是学院门前广场的焦桐,还是九曲黄河最后一道湾的张庄东坝头,我虔诚仰望。那摇曳的树叶缝隙,那多姿多彩的激流,掩藏着一道道久违的熟悉的光,照进记忆,照进心灵,照进未来。
因为,那道光带着信仰,带着使命,带着掷地有声的回响。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在兰考展览馆,我们重温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见证一位革命者光辉的一生。
面对兰考“三害”严重的情况,焦裕禄对县委的同志说:“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洪水,看流势,察险情;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和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的旧藤椅,静静地躲在一个角落里。那被顶出的大窟窿,无声也无语,却荡气回肠诉说着革命者的意志和勇气,震撼着每一位观看者的内心。
是的!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敢于胜利,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这就是焦裕禄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伫足,凝望,思考!
如果遇到困难险阻,我们将如何面对?惟有汲取榜样的力量,鼓足精气神,吹响冲锋号,“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谱写《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篇章!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焦裕禄了解,涝、沙、碱三害,自古以来害了兰考人民多少年呵!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焦裕禄从到兰考第二天起,组织带领一百二十名由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跑遍了120多个大队,跋涉5000余里,终于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有大小沙丘1600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规划,一场群众性的除“三害”斗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那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是自豪的!兰考县的土地上,它驮着身有重疾的主人,背着干粮、雨伞,在兰考的原野上日夜奔波。追沙,他一直追到沙落地;查水,他又是查到水归槽。干旱季节,他亲自用舌头辨别盐碱的种类和土的含碱量。
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应扑下身子,深入群众中调查研究,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参观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看到一个细节: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人刘辅臣妻子生了小孩,想喝点小米稀饭,焦裕禄把家中仅有的2斤小米送到了他们家中。焦裕禄去世时,除了常年佩戴的手表外,没能给家人留下什么物质遗产。焦裕禄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同志们劝他换床新的,他说:“我的被子破了,是需要换新的,但应该看到,灾区的群众比我更需要。”
而另一方面,焦裕禄又似乎是一个不近人情、铁石心肠的人。焦裕禄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大女儿焦守凤初中毕业后想到县机关当打字员,焦裕禄则要求女儿到一线去参加劳动,最终焦守凤去供销社咸菜厂当了腌咸菜的工人;当得知大儿子没有戏票去看戏后,焦裕禄十分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一遍,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后来,焦裕禄又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当得知有位领导干部提出了装潢领导干部办公室的计划,焦裕禄提了一个问题:“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
焦裕禄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经常带着孩子们在收获过的大田里拾麦穗、复收红薯和花生,然后全部交到生产队。焦裕禄优良的家教塑造了良好的家风,也给兰考全县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焦裕禄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为党的作风建设确立了一个标尺、一个高度。我们走进他的精神世界,都会不由动容动情。同时,也更加笃定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的信念。
瞻仰焦裕禄的事迹,每一次重温都是心灵洗礼,每一次沉思都在叩问初心。尽管时光流逝,时代变迁,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信仰,他的言行,早已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精神丰碑。越来越多的同行者将沿着焦裕禄的足迹,不断擦亮“焦裕禄精神”的底色,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