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吉林农业大学3个水稻品种顺利通过国家审定
...吉林农业大学选育。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一直走在水稻育种的最前沿,依托水稻育种创新团队和东北亚特色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实现了从“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精确育种”转变,引领吉林省水稻育种进入3.0时代。目前该校...……更多
19年昼伏暮出的夜班,这些标题令我有些小得意
...没有两头甜”的俗语,概括了小麦新品种济麦44突破小麦育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天花板”,集超强筋、高产、广适、抗病等特点于一身,让小麦既高产又优质的事实。后一个则把6月以来山东高温天气一轮接一轮,...……更多
育种专家的笔记本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哈尔滨4月1日电题:育种专家的笔记本新华社记者张玥、张启明、丁赫眼下正值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材料脱粒、分包时期,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的植物全生育期智能育种工厂,聂守军正在观察不同生...……更多
我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
...农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优质增粮项目,高产高效技术推广到位。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项目,创建2个玉米、1个油菜的千亩示范片和1个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区平均单产水平高于周边区域平均水平5%...……更多
间谍窃取我稻种及制种技术案引关注!“种源安全”也是国家安全→
...略高度,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角度看待种业。种质资源是育种成败的关键,是核心育种材料。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我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就得益于袁隆平团队发现的“野败”。由此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在世界领...……更多
聚焦良种繁育把脉“甜蜜事业”
...、中国热科院甘蔗中心主任阙友雄以《热带作物甘蔗生物育种》为题,同与会嘉宾就甘蔗育种的产业问题和科学问题,甘蔗未来育种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把脉“甜蜜事业”。我国是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甘蔗是...……更多
玉米亩产迈向“吨”时代
...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在河南省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朝锁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高产田280亩实测产量为每亩1092.81公斤,创漯河市玉米单产历史新高;在焦作市修武...……更多
...转自:海南日报农业科技工作者奔忙在南繁路上走进田洋育种忙■ 本报记者 黄媛艳车辆疾驰而过,车窗外,一片片绿油油的田洋映入眼帘。在三亚市天涯区妙林田洋附近,从实验站到试验田这近一公里的小路,农业农村部黄淮...……更多
...汇聚了来自全国的院士、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超级稻育种和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为推动我国水稻育种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深入研讨了籼粳融合型超级稻的育种理论技术和...……更多
亩产提高12%!袁隆平超级稻在徐州试种成功
...生态特点培育的水稻品种为何能取得每亩750公斤的高产?育种研发团队成员、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理文认为,南方的水稻基因加上檀山村偏北方的种植环境,激发了种子类似“远缘杂交”的“超级稻优势”,使其在耐...……更多
让一粒粒种子开成油菜花海
...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简称油料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的成员正紧张地进行油菜品种选育、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等工作。我国油菜种植面积1亿亩左右。油菜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来源。加快选育高...……更多
广西启动桉树太空种子繁育试验
...人表示,要加倍珍惜这些太空种子,制定好桉树太空种子育种技术方案,以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统筹开展太空种子萌发、苗期对比试验、田间对比试验和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等育种试验,做好各个环节的观测记录,确保...……更多
籽粒玉米最高亩产579.87公斤
...的113.3亩土地,开始从事旱粮生产。“种植旱粮,想获得高产,不仅要有技术,还需要一个好品种。”余土根告诉记者,之前他种植的玉米、番薯产量低,收入也少。为了提高旱粮产量,2015年,他就主动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农科院...……更多
育种加速器实现多种作物生育期减半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了解到,该所自主研发的育种加速器,通过作物全生育期动态光环境精准调控,诱导早期开花与快速结实,实现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苜蓿、棉花等多种作物生育期缩短51%-67%,为加快育种速...……更多
中部崛起谱新篇|一块“田”端牢“中国饭碗”有底气
...广熟,天下足。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分子育种实验室研究员李乐正在把脱壳的水稻种子放进样品盘里,随后将样品放置在全自动移液工作站上,进行样品DNA的提取。该样品是一份田间试验的低镉水稻种子,这是岳...……更多
中农种业杂交粳稻育种新方法“神奇草稻”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一种创造优势杂交粳稻的育种方法”发明专利权。据介绍,中农集团种业控股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在持续研发过程中发现了矮秆、早发多蘖粳稻突变体。经大量试验验证和专家论证,...……更多
...设”项目,在巴彦淖尔农高区主攻玉米“一穴双株”智慧高产密植模式试验并初获成功。据悉,项目以“一穴双株”为主要种植模式,选用适宜临河地区生长的玉米主栽品种,聚焦“一穴双株”种植技术在河套灌区推广过程中出...……更多
不误农时 沃野织绿
...播种面积89.13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66.78万亩,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1.3万亩,香芋套种玉米0.62万亩;共投入春耕生产农具4.4万台,水稻机耕面积62.67万亩。在全市各地,育秧工作从水田搬进了“工厂”;农田里,插秧机、植保无人...……更多
“科技增产,有信心” ——伊犁产粮大县田间见闻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精准调控,并通过密植栽培实现高产。最重要的是选用了耐密植、抗倒伏、适宜机收的中晚熟高产品种。据了解,伊宁县有耕地121.05万亩,其中,完成实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85万亩。今年,伊宁县...……更多
...技的加持,是新疆粮食增产的基础。“新疆粮食作物屡创高产纪录,主要得益于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铺开一张玉米种植地图,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和农药管理处处长汤义武向记者解释,“以玉米为例,为了改变‘靠天...……更多
致敬“南方麦王”程顺和院士
...10日,一生致力于小麦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顺和在扬州逝世,享年85岁。2022年夏收时,程顺和接受《科技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农业领域,能否在自己手中...……更多
增强“芯”动力 保障高产量 ——揭示马铃薯产业增收背后科技密码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加快育种进程、初步选育出4个适应冬作早熟马铃薯品种、试验出遭受冰雹灾害后恢复能力强的品种、发现每亩钾肥从60公斤减少到40公斤后对单产无影响、开发马铃薯酒提高产品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产业科...……更多
68岁“老”林场的“新”生产力
...久为功,科研报国”的“洋林精神”,被誉为“中国林木育种的发祥地”和“中国杉木育种的摇篮”。洋口林场场部。黄海摄68年育种研发构建世界唯一杉木种质资源库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用材树种,不仅是优质的建筑用材、...……更多
提升品种“含新量” 撬动市场“含金量”
...展鲜食玉米组合筛选工作。走在玉米实验田里,作物所的育种专家李余良和李武带领成员,分别在不同的玉米行间,麻利地剥开玉米苞叶,仔细察看玉米的饱满度和生长情况,不时拍照存档,并用纸、笔记录下不同地块玉米材料...……更多
我国杂交水稻在70余国推广应用近百亿亩
...实现了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的超级稻育种四期育种攻关目标,2017年,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亩产超1100公斤。“杂交水稻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里程碑式研究成果,是半个世纪以来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对世界农业和...……更多
育种家正在破解水果“甜蜜”密码
...文转自:新华日报现在水果越来越甜,是我们的错觉吗?育种家正在破解水果“甜蜜”密码□ 本报记者 杨易臻 张宣超市里上市的黄瓤西瓜、香气四溢的阳山水蜜桃、五彩缤纷的樱桃番茄……夏日炎炎,一大波时令水果正在“排...……更多
...市今年将大力推广玉米良种,重点推广“黄金粮MY73”等高产稳产玉米品种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力争玉米为我市粮食增产1亿斤以上,增收1.3亿元以上。据介绍,玉米作为我市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总产...……更多
弘扬《马首农言》时代价值 推动寿阳旱作农业发展
...有机旱作示范片和稳粮高产、节水灌溉、减量增效、杂交育种、数字农业、种养结合、纂木小米、智慧梨园、设施农业、农旅融合、农产物流等12个园区,通过实施稳粮保供示范引领工程、设施装备提档升级工程、有机旱作农业...……更多
送别程顺和院士!他曾称自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客户端姚雪青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顺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0日20时20分在扬州逝世,享年85岁。程顺和,江苏溧阳人,1939年9月2日出生。1995年7月...……更多
南繁沃野有新种
...”提高市场“含金量”,该集团与全国鲜食玉米产业界在育种、生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加强合作,选育高端优质玉米、营养强化玉米,培育鲜食玉米产业,让海南鲜食玉米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目前,海垦南繁集团已在海南...……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洪水莲 郭水心)大年初二回娘家途中,小车突然爆胎,一家四口被困高速。执法人员立即做好安全布控
2025-02-01 10:1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张玉榕)怀孕女子大年初一在环岛路观赏烟花时突然昏迷,厦门交警帮助救护车开路,仅用时7分钟就护送救护车抵达医院
2025-02-01 10:15:00
【平凡岗位 不凡坚守】十余年的坚守 火焰蓝的守护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张鸿杰)1月31日,龙志彪早早到达工作岗位。这是2025年春节假期的一天,也是30岁的龙志彪第十一个春节在岗值班
2025-02-01 10:14:00
焦点访谈·足迹丨思路更新 市场广阔
春节期间大家可以阖家团圆,享受假期、休息娱乐,消费也比平时更多。提振消费、拉动内需,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5-02-01 10:10:00
川渝携手打造数字文旅共享平台 海量数字资源惠及两地读者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之际,资阳市与大足区携手打造的数字文旅共享平台正式亮相。这个名为“资足常乐·文旅和美图”的创新平台
2025-02-01 12:30:00
东孚派出所民警梁征:节日坚守一线 护绿水青山
梁征(右一)带领辅警在天竺山上巡护。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魏静 尤龙)今年春节,东孚派出所民警梁征和往年一样
2025-02-01 10:15:00
网络中国节 | 厦门各大餐饮商家纷纷上新“新春菜单” 美食盛宴点燃消费热潮
春节期间,新鲜上榜的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餐厅成为市民“打卡”的新热点。图为宴遇·福建荟馆(新景中心店)。(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新春佳节
2025-02-01 10:15:00
做“加法”,变“玩法”,取“精华”,彰“文化”,在吉林——白山松水间  冰雪涌新潮(视线)本报记者  门杰伟雪花纷纷,落满吉林大地
2025-01-31 20:44:00
在德国,人们为了庆祝跨年假期,凌晨4点就聚集在超市门口排起长队,只为抢购烟花。这些在海外备受追捧的烟花,大多来自“中国花炮之乡”——湖南浏阳
2025-01-31 21:05:00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蔡磊:东西文化中为何蛇都有神秘感?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东西文化中为何蛇都有神秘感?——专访武汉大学生态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蔡磊中新社记者 金旭2025年是农历乙巳蛇年
2025-01-31 21:14:00
自动播放四川省射洪市公安局1月31日通报,该局民警在大年初一抓获一名逃犯。李某和女友一起赶集。微信公众号“平安射洪”图据介绍
2025-01-31 22:3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海口1月31日电(记者 毛雷、牛良玉)当前,海南即将迎来出岛返程高峰,面对可能出现的大雾影响通航的问题
2025-01-31 22:49:00
海南一小女孩被巨浪卷走,白衣小哥冒险将其救下,目击者:他拿命救人
极目新闻消息,1月30日,海南省万宁市海天一色景点附近海滩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小女孩被巨浪卷入海中,岸边一名白衣小哥及多名热心群众多次尝试
2025-01-31 23:40:00
清华硕士拿到蓝翔毕业证 回家承包了春节餐桌
2024年年底,已经在清华大学取得硕士学位的佟洁琼,决定到蓝翔学厨一个月。这是佟洁琼追求“长久的意义”的一种方式,“我对做饭产生浓厚兴趣是在去年年初
2025-01-31 23:41:00
广州“以旧换新”换出新气象 热情消费者计算补贴规则比店员还快“国补”催热春节手机换新潮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2025-02-01 0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