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玉米“一穴双株”智慧高产密植模式在巴彦淖尔农高区试验初获成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20 11:0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人民网呼和浩特9月20日电 (记者 寇雅楠)近日,记者从内蒙古科技厅获悉,今年以来,由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牵头,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巴彦淖尔市农科所等区内外10家科研单位联合实施的“河套灌区智慧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巴彦淖尔农高区主攻玉米“一穴双株”智慧高产密植模式试验并初获成功。

据悉,项目以“一穴双株”为主要种植模式,选用适宜临河地区生长的玉米主栽品种,聚焦“一穴双株”种植技术在河套灌区推广过程中出现的“苗势不一致,大小苗率高”“有效棒少、空棒率高”“植株韧性差、易倒伏”等问题,依托“四维一体”智慧农田监测网络,先后积累当地气象、土壤、灌溉、作物等关键数据100余万组,优化作物生长模型1套,经智慧专家系统科学分析,找到了“土壤有机碳缺乏、碳氮比失调”“水肥投入不合理”“化控时机把控不足”等诸多导致“一穴双株”推广失败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引进我国南方优质新型碳源肥料—糖蜜肥开展“南碳北调”农田增碳工程,同时集成“精量导航机播”“分段实施化控”“少量多次施肥”“空天地一体化监控”以及智能高效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和全程智能化管护等关键技术,通过加强苗期控旺和田间管理,促使玉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有效控制了种植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截至9月上旬,项目区近70亩试验田玉米长势良好,即将进入断浆期,在播种期较当地晚半月的不利条件下,试验田实现亩保苗数达到7600株(小苗约10%),较常规玉米种植密度4500株左右,增加了68%;平均单棒籽粒重约250克(含水率22%),较常规玉米单棒籽粒重约350克(含水率25%),降低了28%;单株生物量达到950克(全株鲜重),较常规玉米单株生物量1350克,降低了30%;但由于群体密度大,一穴双株仍可较常规玉米整体增产20%左右,表现显著优于往年。

同时,项目还积极推动产学研模式创新,在临河农场建设了“智慧农业单产提升”科技小院,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让参与项目的专家教授和企业科研人员能够长期驻扎在生产一线,与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同吃住、同劳动、同研究、同谋划”,面对面提供科技服务,手把手教农民生产,心贴心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发挥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群众的最大效能。

该模式的试验成功,为河套灌区推广玉米“一穴双株”技术提供了新路径,对自治区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单产提升工程具有示范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0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巴彦淖尔全力打造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示范市 □本报记者 薛来为进一步提升玉米单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月23日,巴彦淖尔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研所签订《
2024-02-05 04:41:00
...理、机械化收获,促进农业生产便捷高效、提质增产。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农丰村的田野中,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获玉米,收割、摘棒、剥皮等工序一气呵成,一根根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
2023-10-19 08:15:00
内蒙古:气象数据为节水灌溉“提质添智”
...。双方通过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辐射周边,先后在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加大对智能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水资
2024-05-20 09:46:00
巴彦淖尔首次使用“耘醒种”技术播种小麦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3月29日电 (记者 薛来)3月28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获悉,巴彦淖尔市首次使用“耘醒种”技术播种小麦,促进先进科技成果
2024-03-30 02:41: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3月30日电 (记者 薛来)3月29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获悉,内蒙古小麦科技小院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成立。通过科技小院,有针
2024-03-31 04:01:00
...报 □本报记者 韩雪茹装箱、出库、装车……春节之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包尔盖农场扶贫产业园内的内蒙古沃原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鲜食玉米库门前一派繁忙景象,几辆装满鲜食玉米的大卡车整
2023-02-15 03:24:00
俯身基层  “泥腿子”下田农技薪火相传
...新品种;要展示辣椒和番茄机械化种植技术……”刘俊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33年来,扎根基层,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走遍了乌拉特前旗的每个
2024-03-28 07:02:00
...感觉这就是智慧农业。”近日,记者走进詹春霞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建造的智能温控大棚,正在直播的她额头上还挂着汗珠,说起收入,詹春霞告诉记者:“这一茬香瓜已卖了4万多元,下
2023-04-25 04:47:00
...中国气象报本报讯 通讯员张瑞报道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政府主办,市委组织部、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科技局、市人社局联合认定的巴彦淖尔市第二批科技小院名单公布,五原县气象局
2022-12-21 10:48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