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19年昼伏暮出的夜班,这些标题令我有些小得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20 09:39:00 来源:新华社
19年昼伏暮出的夜班,这些标题令我有些小得意

郭茂英在工作中

郭茂英,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职于山东大众报业集团,高级编辑,2004年起任大众日报总编室首席编辑,编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山东新闻奖三十余次,2008年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中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记三等功。

2023年7月初,我上夜班编辑稿件过程中,做了两个自己觉得有点小小得意的标题,一个是7月4日见报的《“甘蔗偏要两头甜”,说的是济麦44》,另一个是7月6日见报的《高温纪录说破就破,今夏能有多热》。得意之处在于,前一个改用“甘蔗没有两头甜”的俗语,概括了小麦新品种济麦44突破小麦育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天花板”,集超强筋、高产、广适、抗病等特点于一身,让小麦既高产又优质的事实。后一个则把6月以来山东高温天气一轮接一轮,高温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多次发布,多地气温破历史极值的情况,体现于一句大白话中。两个标题的共同点是口语化、接地气、节奏流畅,还有很浓的氛围感。

19年昼伏暮出的夜班,这些标题令我有些小得意

□《大众日报》2023年7月6日三版

做上述工作的时候,距退休已不到两个月。我职业生涯的后半程,一直对这样的工作下了较大的功夫。这个后半程,是在《大众日报》要闻版夜班编辑的岗位上度过的,历时19年又6个月。在那些“昼伏夜出”的日子里,有苦也有乐,其乐之一,是为稿件起了个自己满意、有点成就感的标题,让稿件增加一点精气神,更能吸引人们阅读。

对于新闻标题的作用,业内有很多的论述,如“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杂志卖皮,报纸卖题”“题好文章半”等。虽然说现在网络媒体对印刷媒体的冲击很大,但印刷媒体的内容大多能够在网络上呈现,这些内容如果有一个好标题,也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引来不小的流量。至于制作标题的招数,自然是多种多样,我努力的主要方向,是以口语化、接地气的方式,拉近新闻与读者的距离。而要做到这一点,我得弄清楚哪些口语容易被读者接受;所谓地气又在哪里,怎样才能对接得上。

2020年上半年,疫情对经济运行和百姓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何减轻疫情困扰是大众日报的报道重点之一。对一篇解读山东省政府稳就业若干措施的稿件(2月21日见报),我起的标题是《给补贴降负担,山东稳就业真的“拼”》,一个“拼”字直观生动,尽显稳就业措施力度之大。对一篇介绍山东航空公司“客改货”寻求新增长点的稿件(4月17日见报),我起的标题是《客机拆座椅,运人变“拉货”》,“拆座椅”和“拉货”都是寻常用语,放在此处却尽显“客改货”的手段和目的,且有较强的动感。对一篇反映学校复课的稿件(5月19日见报),我起的标题是《高二学生复课,“有点小激动”》,借用“小激动”这个网络常用语,形象地表明了学生以及家长、老师的心理状态。而此时各方的心理,便是地气所在。

山东是个少雨缺水的省份,雨量分布不均,七八月份常有暴雨,近些年又时有秋汛出现,所以每年夏天及某些年份的秋天,防止水灾都是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大众日报也对此作了大量报道。2021年7月底,台风“烟花”逼近山东,多地暴雨红色预警,一个年轻记者到省气象台采访,我给相关稿件(7月29日见报)起的标题是《“烟花”朝哪移动,这里紧紧盯住》,用的是大白话,却也能激起读者一探台风去向的好奇心,并表现了气象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对一篇反映防灾应急的稿件(7月30日见报),我起的标题是《“全勤指挥部”:出战力求“快一秒”》,一个“快一秒”使紧张的气氛跃然而出。

度过七八月的防汛关键期后,到10月又出现了新情况,受上游来水和降雨影响,东平湖持续20多天超警戒水位运行。10月13日见报的相关稿件,标题是《东平湖:以“绣花”功夫处置每一方洪水》,“绣花”二字体现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用来形容防汛让人耳目一新。进入2022年,山东全面开启“智慧治河”新模式,7月1日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第二天《大众日报》即对新模式下的黄河防汛作了报道,我起的标题是《防汛新装备 列阵黄河边》,“新装备”体现了“智慧治河”的重要内容,“列阵”反映了严阵以待的姿态。既要防汛又要充分利用水资源,2023年是山东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起步之年,6月28日《大众日报》对此作了报道,我起的标题是《在黄河边,看见用水的智慧》,“看见”这个再平常不过的词语,在此处能够形象地表明现代水网建设已取得的成效。

自己有些小得意的“土味标题”还有不少,如2022年4月8日见报的《地上地下海上,山东攻坚新能源》,“地上地下海上”直白地说明山东正全方位发展新能源产业;2022年5月27日见报的《种粮大户算账后,长舒一口气》,如同熟人之间拉家常;2022年9月9日见报的《曹县“出圈”这一年》,“出圈”是年轻人喜用的词语;2022年11月15日见报的《“舒心就医”免了各窗口排队交费》,直接就把“舒心就医”的主要效果挑了出来;2022年11月17日见报的《“打高铁”上下班,省城居民新选择》,读者看到“打高铁”,大概率会有阅读的欲望;2023年6月13日见报的《杂交育种为小麦“介绍对象”》,把小麦育种的有关知识作了通俗的表述,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当然了,接地气虽好,但新闻标题却不宜一味地口语化,有些新闻的标题需要有气势、有韵味,气势和韵味也是给新闻内容引流的重要手段。对此,我也做了一些努力,主要是使用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2019年,大众日报组织了重访山东抗日根据地系列报道,8月5日见报的一组稿件中,我给其中一篇起的标题是《铁山首义祭刀枪先人英名耀家乡》,题中的“祭刀枪”三个字,再现了当年壮怀激烈的场景。

以往焦炭运输主要采用散货运输方式,途中需多次装卸,损耗大还污染周边环境。日照港改为集装箱运输,取得了较好效果,《大众日报》2019年8月7日作了报道,我起的标题是《焦炭运千里安居集装箱》,自我感觉画面感十足,韵味较浓。

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大众日报》将两个版打通,对此进行全面报道。两版相通需要一个有分量的标题镇版,我和同事几番推敲,确定了这样一个标题:《迢迢星河引千年天问 火星求索看祝融登临》。细一品,气势和韵味都有了。

19年昼伏暮出的夜班,这些标题令我有些小得意

我国沿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已有多年。对于海鲜产量居全国前列的山东来说,每年休渔期结束渔民出海捕捞都是一件大事。2021年9月1日“开海”时,我给相关报道起的标题是《开海了!经休养生息 向丰收起航》,这句话的内涵比较丰富,还带点“文艺腔”,韵味也就自在其中了。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12期

原标题|《那些寻找地气的夜晚》

监制|张维燕 陈国权

策划|梁益畅

编辑|庞晓华

新媒体编辑|刘益帆(实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浅谈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张泉东新闻标题是用来阐释新闻内容的简短文字。标题制作恰当、优美,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文章大为生色。有时候,读者对文章的具体内容已经
2023-05-14 15:56:00
“遇见美好交通”——2025年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开始了!
...厅决定开展“遇见美好交通”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由大众日报•山东大交通平台联合山东省交通工会委员会、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一、活动主题“遇见美好交通”二、活动组织主办单位:山
2025-03-20 10:46:00
27°黔地标读书会|记者应腾:从书中看到了好新闻的样子
...在两份报纸上“找不同”,主要是看同一题材两家报纸的标题。“那时候还不懂原来制作标题是门学问,但现在,我写稿子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取标题上。”拿到黄嘉模老师的新书,应腾随手
2024-11-09 03:16:00
儿时游戏萦心怀
...,但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找到的那一个标题,心里还有些小得意。二弟有样学样,轮到他出题,他也要求要像老师上课一样,有个像样的仪式,结果被二姐否决。“你就别整景了,再不出题,换人了啊
2024-04-07 00:57: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大众日报聚合多种手段,做好报纸稿件转化,让优质内容传得更开传得更广发力“二次传播”,让报纸动起来□ 本报记者 蒋兴坤 王志浩徐超超全媒体时代,稿件见报并非报道终
2023-06-16 09:56:00
人民日报一周好图+编辑点评2023/1
...在哪里?又怎样与版面文字报道相得益彰?听听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专业分享。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1月1日清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王彦冰 摄(新华社发)刊于《人民
2023-01-09 18:01:00
只需转发链接就能赚钱?起底“标题党”网文背后的网络黑产
“震惊!”“速看!”“万分危急!”,类似这样的标题,相信我们在浏览社交媒体时都看到过。只看标题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点开之后才发现根本就是一些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的内容。
2024-08-05 13:36:00
2024年度记忆 | 天眼新闻记者彭芳蓉年终答卷:赛场即“战场”,“聚焦”依旧是人
天眼新闻:2024年,你所采写最满意6篇稿件标题?请以个人满意度排序,并用一两句话简要介绍每一篇的亮点,能附读者(尤其业界权威人士)评价语最佳。彭芳蓉:1. 《天眼人物|奥运冠军
2025-01-09 16:09:00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临床护理人员招聘简章
...以下(1999年5月1日后出生);其他要求身体健康,能胜任夜班及急救任务; 责任心强,具备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理能力;男护优先,主要从事急诊科、120急救站等一线临床护理工作,需
2025-06-03 18: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邢台广宗:欢乐骑行 喜迎国庆
10月1日,骑行爱好者在邢台市广宗县滨河廊道上骑行。10月1日,骑行爱好者在邢台市广宗县东围堤路上骑行。10月1日,骑行爱好者在邢台市广宗县东围堤路上骑行
2025-10-04 18:32:00
科技赋能国庆行 小疏忽有“大守护”
10月3日,太原公交一公司三车队上演了暖心一幕:借助智能公交系统的高效联动,一名乘客遗落的重要电脑包在24小时内便物归原主
2025-10-04 17:04:00
武汉网球公开赛组委会3日晚宣布,中国网球名将郑钦文因身体未恢复到最佳状态,退出本次赛事。郑钦文在声明视频中表示,她的身体仍未恢复到最佳状态
2025-10-04 14:41:00
华商网讯 据北京交警消息,10月3日15时许,在海淀区朱各庄路与万寿路交叉口,陈某(男,43岁)驾驶小客车由北向南行驶时
2025-10-04 14:45:00
鲁网10月4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临沂北园路小学三年级四班的教室被装点得格外喜庆,一场以“童声双语颂华诞,方寸画笔绘山河”为主题的双语迎国庆活动正精彩上演
2025-10-04 16:02:00
房县图书馆开展“巧手拼地图 同心颂祖国” 国庆专题活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郭梅 通讯员 杨阳 胡燕)丹桂飘香迎国庆,家国同心庆团圆。10月4日上午,房县图书馆活动室里热闹非凡
2025-10-04 15:51:00
无极县中医院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罚款6.5万元
近日信用河北官网显示,无极县中医院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因使用劣药、过期医疗器等问题于2025年9月26日被无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罚款6
2025-10-04 14:48:00
武当山“即丢即清”保洁模式绘就景区最靓底色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汪伟 通讯员 张新杰)10月4日,武当山景区在连绵秋雨中迎来旅游高峰,一群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穿梭在人群中
2025-10-04 14:49: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爱家乡”书画摄影展启幕
河北新闻网讯(康丽、于明慧)9月29日上午,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文化馆图书馆内古琴悠扬,“‘双争’有我 画说河北”北戴河区“爱家乡”书画摄影展在此拉开帷幕
2025-10-04 13:12:00
著名画家吕士民先生辞世 享年88岁 去世几天前还在画画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画家吕士民老先生于2025年10月4日0点39分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八岁
2025-10-04 11:49:00
重视健康,积极干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选择南郊医院终结困扰
近一年来,“卵巢巧克力囊肿”成为这位患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2024年12月,她因腹痛在外院检查时,首次发现了这个直径约3
2025-10-04 08:09:00
“解锁”肢体枷锁 重塑生命活力——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助脑梗患者打破肢体禁锢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一位特殊的患者正经历着一场生命的“解锁”。三年前的一场脑梗,使他的左侧肢体仿佛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捆住——关节挛缩
2025-10-04 08:10: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1日、2日,每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太原植物园乐天广场上音乐角悄然启动
2025-10-04 07:17:00
不止足球!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vs保定,“方圆驴火” 之战即将打响~沧州方驴火酱香浓郁,保定圆驴火酥到掉渣~舌尖与赛场的双重对决太上头!
2025-10-04 07:24:00
10月3日,经过激烈角逐和权威评选,金狮奖等奖项揭晓。掌声如潮,中外杂技人士激情祝贺、彼此相拥。不远处,古老运河蜿蜒流淌
2025-10-04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