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时间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随着月球探测任务的增加,各国在月球活动中使用不同时间尺度的问题日益突出,给月球任务的协调和对接带来挑战。如何建立月球通用时间标准与相关规则,已成为国际社会...……更多
月球已经“死亡”20亿年,为何各国还要坚持探月?其实意义重大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已有60多年的时间,然而从月球的成因到具体的物质组成等,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而几乎所有的月球科研都是基于“月球的存在,如今或曾有生命”这一预设立足的。然而科学家们认为月球在20亿...……更多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推迟,暴露三个问题,2025能否登月仍然是个谜
此前声势浩大的美国重返月球计划,在经历了一波三折后,不仅依然没有实现,反而再一次推迟了。而这一次推迟,至少暴露出了三个问题。(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据参考消息10日报道,当地时间9日,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更多
月球驻留时代已经来临!登月着陆要过几道关?
...的首次月球着陆任务通常都将着陆点选择在月球正面中低维度区域。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就计划在2030年前登陆月球正面,实现中国人的登月梦想。月球背面总是背对地球,能够屏蔽地球上人类活动造成的无线电干扰、闪电和...……更多
...传播方式、受众偏好、以及科技手段都在不断推陈出新的维度下,官方微博的自我修行必须揣有“始终在路上”的心态。譬如@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的和网友互动之反差萌,也譬如@人民日报的重大事件不缺位,两者的气质或许各...……更多
日本探测器成功绕月,离登陆只差一步:2024,中美探月大动作盘点
(日本SLIM)这是日本的小型月球探测器SLIM,飞了三个多月之后,12月25日终于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计划在2024年1月20日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2024年,月亮之上,会非常热闹。2024年5月,中国嫦娥六号也要从...……更多
“推进剂严重损失”,美国52年来首次“重返月球”任务或面临失败
(观察者网讯)美国时隔52年来首次“重返月球”任务或面临失败。在“游隼”月球着陆器8日成功发射升空数小时后,开发商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AstroboticTechnology)表示,因推进系统故障连带造成的“推进剂严重损失”,...……更多
首次!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升起!月球背面长啥样?速看 →
...嫦娥六号启程回家! 今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更多
嫦娥六号如何实现月背“挖宝”?解锁那些关键设备
本文转自:央视网嫦娥六号日前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从6月2日到6月6日这几天时间里,嫦娥六号在月球上完成的一系列关键动作。降落月面、采集月壤、封装、拍照、月面起飞、交会对接……等等一系列动作可以说是一...……更多
地月搭建“新鹊桥”!鹊桥二号开启奔月旅程,将为多台探测器服务
...的“新鹊桥”,将为嫦娥四号以及后续的嫦娥六号等多项月球探测任务提供至关重要的中继通信支持。此次发射任务中,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发挥出了卓越的性能,其飞行24分钟后,星箭分离顺利完成,中继星直接进入了近地...……更多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整整55年了,美国重返月球为何不行了?
已经整整55年了!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创造历史。然而,这55年之后,却成为了不少人质疑的问题。那就是美国为什么再也没有登月了,那些登月留下的遗迹有多少的疑点。同时,美国重返月球为何不行了等等,反正一系...……更多
为什么月球上陨石坑密布,地球上却很少见?是月球在保护地球吗?
月球是宇宙中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球,也是我们了解得最多的星球,月球的一大特点就是密密麻麻的陨石坑,根据估算,月球上直径超过20公里的陨石坑就有5000多个,直径超过1公里的陨石坑数量高达100万,至于更小的陨石坑,其...……更多
为月球“画像”,难度有多高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为月球“画像”,难度有多高肖雅文视觉中国供图 近日,我国正式发布了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这套地图集基于嫦娥工程科学探测的数据进行绘制,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地质“写真集”,可以说...……更多
...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软着陆于月球哪个区域?着陆后又将如何挖掘“月球土特产”?采样过程面临哪些挑战?南极-艾特肯盆地科研价值高人类对月球背面一直充满好奇。近几十年来,人类从月球采回数百千...……更多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月球火山成因、月壤玻璃珠、嫦娥石……嫦娥五号带回了这些月球奥秘◎本报记者 付毅飞你知道吗?月球火山活动可以一直持续到20亿年前。中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玄武岩的这项研究,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岩...……更多
嫦娥六号近月制动,成功分离巴立方星!还有2次变轨,着陆多难?
...我国不仅是单独的执行登月采样任务,还带上了四国进行月球探索的设备。所以,在发射的时候,就引发了世界性的高度关注。当然,在执行任务前,美国也是有点“酸”了,NASA局长公开指出,不知道中国去月球背面干什么,...……更多
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揭开月球更多奥秘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嫦娥五号月壤揭示太阳风为月球带来可利用的水,这张示意图显示了来自太阳表面的高速氢离子注入月球表面并富集在月壤颗粒表层。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我们对月球的认识...……更多
...(记者钱铮 张伊伊)日本小型登月探测器SLIM20日凌晨在月球表面着陆,但太阳能电池出现故障,无法发电。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直播画面显示,东京时间20日零时(北京时间19日23时)左右,绕月轨道上的探测器...……更多
...船,首次搭载一批特殊的“建材”升空——“月壤砖”。月球基地“建材”据国家航天局披露,我国计划于2035年前后建设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该型科研站将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具备百公里范围的科研作业能力。低重力、强...……更多
...是我国科学家模拟月壤成分烧制而成的,拟用于未来建造月球基地。再过一段时间,这种“月壤砖”就将搭乘“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飞向中国空间站,到太空去做暴露实验。“月壤砖”跟普通砖有何不同?据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更多
日本航天器成功登陆月球,两个微型机器人开始漫游采集数据
...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的无人智能着陆器(SLIM)成功登陆月球表面,目前正向地球传输数据。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登上月球的国家。SLIM成功降落在月球赤道Shioli陨石坑的斜坡上。据报道,JAXA官员表示,经过20分钟的危险降落后...……更多
嫦娥六号即将返回,月壤里能有哪些奥妙?
...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通过研究月壤,许多月球奥秘正在揭开。6月25日,完成月球背面采样的嫦娥六号,就要带着“月球包裹”出差回家,抵达地球了,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即将结束。而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更多
最担心的来了?美重返月球遇问题!科学家警告:着陆点或影响成败
又出毛病了!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真的是“问题不断”,这下已经不是美国本身重返月球面对的技术问题,居然问题出现在了月球上,这最担心的问题来了?并且这个消息还在《行星科学杂志》上进行公开。不得不说,美国一次...……更多
快快!重点天文奇观来啦!就是月掩心宿二
...片说明- 2024年1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用望远镜观测掩星后的月球和心宿二。 通过望远镜观察月亮逐渐东移。对于美洲更东边地区的天文观察者,在明亮的日光中使用双筒望远镜有可能无法观测到再次出现在月西侧暗面的那颗星星...……更多
航天2023:进一步叩问苍穹|2023年终盘点
...发展;国际上,SpaceX“星舰”两度发射,印度月船三号在月球南极成功着陆……跟随封面新闻的视线,一起来看看今年有哪些重大的航天事件和成果。首飞20周年我国载人航天按下快进键20年前,神舟五号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更多
与科学家想象不一样,中国玉兔二号新发现,印证嫦娥六号月壤成果
...们想象不一样,这有点意思了,中国玉兔二号又是要创造月球探索的历史吗?这让很多人的确感到意外,中国探索的月球似乎很多成就都是首次,与现阶段人类探索的月球成果有点不符合一样,这是咋回事?下面就看看,这一次...……更多
为什么月球、水星、金星表面会遍布陨石坑,而地球却很少?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月球、水星和金星是三个表面最为崎岖不平的天体。它们的表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这些疤痕见证了宇宙中的无数碰撞和灾难。然而,如果我们将目光转向我们的家园——地球,我们会发现它的表...……更多
... 林2020年的嫦娥五号任务,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采样回来的国家。今年6月25日,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样品,则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带回土壤样品。要知道,此前人类的探月活动基本上都集中在月球的...……更多
我国科学家在月壤中首次发现分子水
...——水合盐。与易挥发的水冰不同,这种水合物在月球高维度地区(嫦娥5号采样点)非常稳定。这意味着,即使在广阔的月球阳光照射区,也可能存在这种稳定的水合盐。这为未来月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洛杉矶4月28日电热点问答 | 给月球“定时间”,美国有何考量新华社记者谭晶晶近日,美国白宫指示美国航天局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在2026年底前制定“协调月球时”(LTC)。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宇树G1机器人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 扭腰、交叉步行云流水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宇树科技今晚晒出一段视频,展示了G1机器人算法升级后的舞步,宣称能做到任意舞蹈任意学。从视频来看
2025-02-14 22:22:00
经常运动和不运动的人 到底有什么区别 真相让人吃惊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努力了一定有收获,那一定是运动。只要你开始运动,就一定能看到结果。为什么这么说?运动到底能给身体什么样的反馈
2025-02-14 22:22:00
君乐宝世界级工厂获评“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助力乳业新质生产力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了2024年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君乐宝乳业集团凭借“乳制品全产业链协同智能工厂项目”成功入选全国标杆企业之列
2025-02-14 23:08:00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李佳路司长调研指导苏宁易购以旧换新工作
2月13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李佳路司长到福州宝龙城市广场苏宁易购Max门店考察,并就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情况调研指导
2025-02-14 23:10:00
近日,京东正式官宣旗下京东外卖,并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京东方面表示,京东外卖将为入驻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商家获益
2025-02-14 23:12:00
获英伟达买入 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股价暴涨超100%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今晚美股开盘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股价一度涨至41.1美元,大涨139.41%,股价翻倍。截止当前发稿
2025-02-14 23:22:00
迎战RTX 5060!AMD RX 7650 GRE显卡图赏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AMD正式推出了一款新的中国特供版RX 7650 GRE,取代之前RX 6750 GRE,定位大概相当于RTX 5060
2025-02-14 23:22:00
2025年2月票房创历史单月新高:《哪吒2》独自撑起3/4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14日,2025年2月票房(含预售)突破122.71亿,创造中国影史单月最高票房纪录
2025-02-14 23:22:00
春晚机器人“亲兄弟”开始打工:日租金超1万元,现货二手需加价购买
蓝鲸新闻2月13日讯(记者 陆鹏鹏)在2025年蛇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宇树机器人凭借一段秧歌舞和转手绢表演一夜爆红。然而当观众还在为它们灵活舞姿惊叹时
2025-02-14 23:48:00
日本电视“诺基亚时刻”:中国军团用20年击溃“电视帝国”的护城河
日本厂商曾经凭借LCD技术击败了一众美国电视企业,使得松下、索尼、东芝等品牌,几乎成为了当年电视产业高品质、高科技的代名词
2025-02-14 23:52:00
国产K-Car正式登场!五菱之光EV上市:4.78万起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五菱旗下纯电多用途新车五菱之光EV正式上市,全系共推出2款车型,指导价区间为4.78-5.08万元
2025-02-14 23:52:00
2025年命名的第一种中国恐龙:体长近10米 在云南发现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和禄丰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合作取得重要成果
2025-02-14 23:52:00
宝马5系新车刚下高速就趴窝:底盘冒烟 全车断电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据报道,陈先生1月份花费36万元,在台州玉环力宝行汽车4s店买了一辆宝马5系新车。但在过年回安徽老家时
2025-02-14 19:22:00
RTX 50麻烦了!从桌面到笔记本 各种跳票跳票跳票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NVIDIA日前官方宣布,RTX 50系列笔记本将从2月25日起开启预售,但具体上市时间没说,取决于笔记本厂商的进度
2025-02-14 19:22:00
官方确认:领克900将全球首搭英伟达Thor自动驾驶芯片
快科技2月14日消息,极氪科技集团今日正式成立,并开始实行“极氪汽车+领克汽车”双品牌驱动战略,官方还透露了不少劲爆的产品信息
2025-02-14 1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