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因学问不合时好,屡试不第,迟至乾隆四十三年(1...……更多
...得出一个从司马迁到班固再到后世逐级而下的叙述。清代章学诚的史学史叙述中,“迁书通变化,而班氏守绳墨”,史学从班固开始变糟糕起来,如“历法久则必差,推步后而愈密”。章学诚甚至说“唐后史学绝”,意思是唐朝...……更多
为何先秦纵横家都喜欢跑到赵国去活动
...秦诸子的活动看,战国时期是纵横家的时代。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过:“战国者,纵横之世也。”纵横捭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特征,纵横家是当时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最为务实的思想派别。我们知道,先秦诸子学派的产生,显...……更多
...远超史、子、集之学,虽然其间有王阳明“五经皆史”和章学诚“六经皆史”说,但两人之说并非要撼动经学的地位。具体说来,阳明的“五经皆史”并非是说经与史是等同的,而是类似一个比方,如果仔细研究其言论,则会发...……更多
怎样读《左传》
...厉,至战国皆为纵横之士所袭用,且有更大的发展。清人章学诚说“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多种文章体裁的萌芽,可以在《左传》中看到。据笔者统计,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二十篇,“原始以表末”,追溯各体文章...……更多
...人,比较多的倾向说二人为挚友,其实不然。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说:“盖韩柳虽以文章互相推重,其出处固不同,臭味亦非投契。”古代“臭味”二字不似现代用于贬义,而是指气味,是说同类东西气...……更多
...事未有记述”“古今文章湮落”,而对其特别加以记载。章学诚:切于一方之实用者——清乾隆三十八年夏,宁绍台兵备道冯君弼署衙发生了一场方志学发展史上的著名论战:章学诚与戴震就修志问题唇枪舌剑,辩论激烈。戴震...……更多
...探讨,好发议论,动辄“呜呼呜呼”的,读来令人生厌。章学诚也讥称:“只是一部吊祭哀挽之集,如何可称史才?”近代学者章太炎评《新五代史》:“欧阳修作《五代史记》,自负上法《春秋》……为通人所笑。此学《春秋...……更多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训诂、考据、金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戴震、章学诚等国学大师。章学诚在文学领域,清朝也出现了全盛的局面。清朝是小说的巅峰,文人小说正式取代了过去的汇编小说,主要的代表有《红楼梦》、《儒林外史》、...……更多
41部著作、20种刊物获评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民主持会议。高翔指出,郭沫若同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深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更多
...个好的历史家要有“史学”“史才”“史识”;到了清朝章学诚又提出一项“史德”。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杰出的历史家,要有杰出历史家的品格,要能够实事求是,要能坚持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后代。人们认为司马迁在这方面的...……更多
《二十四史》的后20史为何不出名
...论的两条发展线索,在汉初刘邦下令总结自古帝王得失和章学诚总结经子史注释的滥觞后,论政与注经便成为西汉写作的热门主题。 除了写作方面,注经还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用来判断是非,裁定案件,成为当时社会...……更多
除了春秋战国,另一个文化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物,会被认为是中国两个文化鼎盛的时期呢?春秋战国,史学家将这段大分裂时期的时间总结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约550年。这段时期其实来说属于东周,由于周王室东迁之后,各路诸侯开始独自经营政权,大家各自为政...……更多
《史记》:司马迁的卓越历史贡献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尊称为“史圣”。他的历史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术背景:司马迁出身于一个学术世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对历史研究有深厚的学术...……更多
古代中国为何周期性爆发农民起义
...的生存保证,被迫揭竿而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史学家们称之为剥削过度。孟姜女哭长城苛政重赋的因素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早已明白。譬如汉初思想家们认为,秦王朝亡于“暴政”,肇因有“戍徭无已”、“穷兵之祸”...……更多
司马迁的死亡之谜:历史争议和推测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更多
盘点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人,他还被怀疑是穿越者
...子是中国古代比较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以及史学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被唐朝的皇帝追认为李姓始祖,对我国的哲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和后世的庄子并称为老庄,一直影响着我们。辅佐周武王灭商...……更多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为何之后凭空消失了?
...朝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和史学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创立出来的道家思想更是教会了世人何为自然。而老子所创立出来的道家思想对后世亦是有着深渊的影响,虽然道家并没有后世的儒家...……更多
潍坊:学习老子智慧,弘扬传统文化
...益。老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张...……更多
...日报一个出色的经济学家朱林兴■朱林兴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实,他还是一个出色的经济学家。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秦以前经济发展轨迹以及西汉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研究了范蠡、子...……更多
“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开幕
...冰子、哀时客、自由斋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史学和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史学方面建树颇丰,尤其是“新史学”“清代学术史”等领域。无论...……更多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登上了人民日报:不断深化中国城市史研究
...剧增长,城市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一些思想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他们不仅关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还深入探讨城市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城市规划与人的精神世界,从而使城市史在20世纪前期逐渐成为历史...……更多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视域下丘濬研究”研讨会在海口举办
...次研讨会。丘濬是海南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有“理学名臣”“中兴贤辅”“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不仅为琼岛之大人物,乃中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也”等美誉,与海瑞并称“海南...……更多
魏源(1794-1857年),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高邮知州。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与龚自珍同属主张“经世致用”的今文经学派。鸦片战争时,入就两江总督裕谦幕,参与浙...……更多
...正式开通。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和图书馆学家。会上,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熊远明从筹措办馆经费、搜购中外图书、统一中外图书分类方法三个方面,系统回顾和阐述了梁启超为...……更多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出了那么多状元,只有这十一位名留青史
...、张孝祥、杨慎,书法家柳公权、刘春霖,思想家陈亮,史学家王溥,政治家文天祥,外交家洪钧和实业家张謇。除了这十一名状元闻名之外,其他的状元并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太多的足迹。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自高中状元之后,...……更多
著名思想家老子姓李,为何称为老子?
...子老子和童子。其实对于老子,到底是谁生活在汉朝的大史学家,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是莫衷一是,在他的著作史记中对于老子的身世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说法。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归根到底在于老子是一个真正的隐者。...……更多
前哲垂范 文津日新——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座谈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汇报2023年2月23日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和图书馆学家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前哲垂范 文津日新——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座谈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来自学界、图书馆...……更多
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知识传承
...作则更加注重记载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还会加入史学家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成为后来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四、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后来的中国历...……更多
《史记》背后的传奇:司马迁的坎坷人生与坚定信念
...87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省韩城)人,著名的史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圣”。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史官,不仅史学知识渊博,而且为人方正持重,对于儒、道、法等百家思想都有研究。得益...……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烟袋斜街接头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谍战·《夜北平1938》在烟袋斜街接头▌邱振刚 著第二天一早,穆立民就骑上自行车,出了燕京大学进了城
2024-06-18 14:22:00
朱元璋前去寺庙拜佛,问方丈:要跪吗?方丈如何回答
在历代开国君王当中,朱元璋是为数不多的“苦出身”,完完全全是从最底层奋斗出来的,他的这番经历在互联网上被戏称为“开局一个碗”
2024-06-18 15:10:00
李 鸿章告诫后人:如果想中国强盛,必须灭掉哪个国家
清朝末年的历史,读来总叫人心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李鸿章作为晚清宰辅之臣,却是以和外国人签署不平等的卖国条约而“享誉世界”的
2024-06-18 15:11:00
清朝哪位将军45岁滔天权势,47岁身死族裂
清朝的时候,皇室有过这样一条规定,皇帝的儿子,也就是皇子们长到一定岁数,都可以得到一个佐领来作为他的仆从。形式上是仆从
2024-06-18 15:14:00
嘉靖皇帝竟一度锐意改革,影响有多大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死后,因为无子可继皇位,皇太后张氏命太监张永、谷大用等到内阁与大学士们议所当立
2024-06-18 15:15:00
李自成兵败后,为何去向成谜
自古以来,每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大多数要么就是被杀,要么就是被囚禁。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朝代比较特殊
2024-06-18 15:15:00
为何世人评论李世民与杨广截然相反
隋炀帝杨广以“昏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他的昏庸无能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他嫉贤妒能的性格,拒绝纳谏的作风还是那荒淫无度的生活习惯
2024-06-18 15:16:00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其实不只是她一个想撵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抄检大观园是贾府走向衰败的一道分水岭
2024-06-18 15:16:00
大明如果没有谁将早亡一百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忠臣于谦写的一首诗歌,提起于谦或许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
2024-06-18 15:17:00
为什么当今中国人都只有“名”而没有“字”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社会时期,人们不仅仅拥有大名称号,而且还有字。在同龄人之间通常是以字来相互相称的!从而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2024-06-18 15:18:00
古代刽子手听到喊一声“刀下留人”,为何能停下来
说起古代刑场的情景,或许大家在大量的戏曲或者一些影视剧中,看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画面:一个高大魁梧的刽子手举着一把大刀,刀面寒光闪闪令人背脊发凉
2024-06-18 15:19:00
哪位名士追求女伶金玉兰被拒,却痴情不改
名士易顺鼎出生于1858年,他不但在清末为官员,还是诗人,被称为寒庐七子之一。易顺鼎字实甫、晚号哭庵,他是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2024-06-18 15:19:0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谁比较倒霉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全国军队当中推行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特殊的军事改革:他命令赵国军队放弃以往战甲,全部采用胡人的服饰
2024-06-18 15:21:00
倘若小国不向中原王朝朝贡,必将面临宗主国的严厉惩罚。因此,当中原王朝势力强盛之际,周边小国无不俯首帖耳,顺从其意愿,以示臣服
2024-06-18 15:22:00
这两千八百位宫女因为什么原因被活埋
殉葬在古时候是很常有的事儿,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没钱没势没地位,运气再差一点,可能就会是其中的一员,想那明太祖去世后
2024-06-18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