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拉萨5月23日电(记者陈尚才、田金文)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这是我国珠峰科考继2022年之后,...……更多
...旋。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在这次考察中,考察队员在我国南极昆仑站成功安装并运行一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冰盖之巅”,这台“不怕酷寒、不怕霜冻、不怕吹雪”的近红外望远镜正仰望苍穹,探索宇宙奥秘。海...……更多
焦点访谈:极地考察 探索无极
...过实质性科学研究活动。形势紧迫,时不我待。一份南极科学考察总体规划和一封王富葆、孙鸿烈等32位中国科学家的联名信,同时报送中央,信的题目是《向南极进军》。地质学家刘小汉已近古稀之年,通过各种媒体关注南极...……更多
...样本(5月10日摄)。 记者5月22日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获悉,2023年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在西藏珠峰地区开展,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将继续聚焦水、生态、人类...……更多
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我国在南极都有哪些考察站?
...我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据悉,南极秦岭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1985年2月,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洲乔治王岛建设完成;随后,中山站、昆仑...……更多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北部开展无人驾驶垂直探测平台野外试验
...藏科考队员在检查、测试微波辐射计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一项目办公室供图本报讯 记者 吴鹏 通讯员 张胜军 报道5月1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无人驾驶垂直探测...……更多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新华社发 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新华社发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他们上天、入地、探海,不断探...……更多
天文重器为何扎堆稻城?选址队长来揭秘
...过系统选址研究,刘煜首次提出了大香格里拉地区是适合我国发展下一代大型天文观测集群的理想址点,这一成果引起天文界重视。位于这个区域内核心地带的四川稻城,更被刘煜称为是天文选址途上的“明珠”。如今,高海拔...……更多
喜马拉雅山区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支撑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自20世纪中期开始,克服重重困难对珠峰地区开展了多次科学考察。然而,科学考察的方式观测持续时间短,不能全面了解该地区不同季节和长期的大气及环境变化过程,研究目标也存在片面性。因此,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更多
“雪龙”归来!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各项气象任务顺利执行!
...雪龙”号、“雪龙2”号和“天惠”轮3艘船共同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除了开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研究以及相关国际合作等工作以外,建设中国南极秦岭站是本次南极科考的亮点之一。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更多
南极科考归来,几位队长讲述最难忘的那些事
...日,秦岭站宣布开站。秦岭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南极考察站。作为秦岭站驻场建筑师,我与100多名建设队员共同迎接这片冰封大陆上的挑战,为科考队员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更多
你好,中国南极秦岭站(探访)
...支持中心、数据中心等,是空间集约、功能完备的新一代科学考察平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新站项目设计总指导刘燕辉说,与之前的南极考察站相比,秦岭站的整体设计与建造的数字化、装配化技术应用程度更...……更多
...1日,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在上海启程,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正式启动。本次南极科学考察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参与,除完成南极地区常规气象观测业务站的观测任务外,还将通过释放探空或无人机、布设自动气象站、安...……更多
...所表示,卧龙岗新建的气象站点是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气候变化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科学考察任务的框架下进行建设,采用一体化的国产气象探测设备,将为研究高海拔天气过程及青藏高原北坡昆仑山地区独特...……更多
“雪龙”号凯旋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有何收获?
...氏度,而历史平均值为每世纪增温0.25摄氏度。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副领队王金辉介绍,这套潜标的主要生态传感器依托重点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该套潜标布放水深约3000米,...……更多
9图速览!2023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九章三号”再度刷新“神机”世界纪录……回顾2023年,我国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令人振奋。点赞中国科技,致敬科技工作者!“拉索”完整记录“宇宙烟花”爆发全过程精确测量迄今最亮伽马暴的高能辐射能谱【编...……更多
...龙2”号4月2日电题:“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新华社记者周圆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从科研设备、气象保障到考察途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细节无不令“雪龙2”号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们切...……更多
...。这期间,武汉大学师生参与了我国39次南极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他们手绘了我国南极第一幅地形图,命名了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搭建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极地管理信息化平台,是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更多
...,本次考察于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460余名考察队员或奋战在冰原建设秦岭站,或奔波于“5海5站”探索新知,他们以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南极考察新篇章。冰原之上起“秦岭”2月7日,南极大陆,再度点亮新的坐标——中...……更多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
...究所研究员崔祥斌介绍,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考察队员依托我国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在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澳大利亚莫森站和日本昭和站的协助下,成功获取了我国中山站至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冰盖边...……更多
...——记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青稞力量】◎本报记者 都 芃绘制我国第一幅南极地形图、命名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搭建我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更多
“雪龙”号如何破冰远航?
...——对话极地科考人员“雪龙”号是我国专门从事南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雪龙”号尾部的直升机停机坪和机库上方的圆形卫星天线罩十分抢眼。 “雪龙”号海图室。“我们昨天出发,今天一大早赶到福州,开启了科考船...……更多
...辐射效应;自主设计了气溶胶特性观测设备并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试验中实现观测应用,为我国气溶胶遥感精密装备研发提供新途径,为各行业部门开展气溶胶观测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突破了气溶胶组分柱浓度定量遥感反...……更多
一艘“雪龙”号:中国极地科考40年
...盐深仪(CTD)都需要自行带上船。”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史久新表示,我国极地考察虽然起步较晚,但不断加快追赶的步伐。如今,“雪龙”号上软硬件保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科考船舶不断更新极地地区是影响全球气候...……更多
为啥说江源打个喷嚏,长江就会感冒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在长江源区进行科考。资料图雪山遍布、河湖波涌、草甸延绵。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长江源区,风景绮丽壮观。其背后,则是十分复杂、脆弱的生态系统。这里植被和土壤的“表层...……更多
在南极科考中展现更大作为
...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货船从江苏张家港出发,主要承担新科考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考察队将围绕...……更多
...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该望远镜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实验。研究人员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更多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雪龙”号是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你知道怎么区分‘雪龙’号和‘雪龙2’号吗?”我的队友、随船卫星保障人员封翠萍问道,...……更多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内陆队出征
...员将分别前往泰山站、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地区,开展相关科学考察。本次内陆队有20名队员将途经泰山站,抵达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87米的昆仑站,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科学考察。另外有9名队员...……更多
...我国在极地超限环境中,全天候、全场域、全功能的自主科学考察与高效后勤保障的工程能力,总体达到欧美国家极地特种载具在南极内陆可靠应用的国际水准。清华大学携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研发的“雪豹”2系...……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美国议员警告 90%的战机可能被中国摧毁
来源:看看新闻Knews据报道,最近有多名美国议员向美国海空军一把手,海军部长托罗和空军部长肯德尔发出联名信,警告面对“中国导弹威胁”
2024-05-17 14:11:00
北约认为乌克兰目前不会坐上谈判桌
来源:看看新闻Knews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布鲁塞尔电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认为,接触线的局势目前还不能够迫使乌克兰坐上谈判桌
2024-05-17 14:23:00
俄副总理:俄中重型直升机制造工作如期进行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5月16日电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向记者表示,俄中重型直升机制造工作如期进行
2024-05-17 14:25:00
俄专家:俄中航天合作非常重要 因为它预见多年互动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与俄罗斯专家举行了圆桌会议,讨论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6-17日访华。《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文本在克里姆林宫网站上发布
2024-05-17 14:27:00
中国网5月17日讯据国防部官微消息,北京时间5月16日晚,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应约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视频通话
2024-05-17 15:02:00
日媒:日本群马县宣布发现迄今最古老白鱀豚科化石
日本群马县发现的白鱀豚科新品种化石(朝日电视台)海外网5月17日电 据日本NHK电视台5月17日报道,日本群马县自然史博物馆近日宣布
2024-05-17 15:14:00
海外网5月17日电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5月16日报道,根据从美国烟酒枪炮及爆炸物管理局和数百家警察局获得的资料,美国800多个警察局所售旧枪支用于暴力犯罪
2024-05-17 15:14:00
国防部:福建舰将按既定计划展开后续试验
中国网5月17日讯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5月17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2024-05-17 16:15:00
为切实增强无人机操作的专业性和通信保障的精准性,黄三角农高区消防救援支队近日按照实战化标准,精心组织应急通信保障人员无人机操作技能的专项强化训练
2024-05-17 17:51:00
喜报!仁寿县一天四份送到家
四川新闻网消息 5月16日,仁寿县人民政府、县人武部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组成的军地送立功喜报慰问组,将立功喜报、立功奖杯
2024-05-17 17:55: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南昌5月17日电 (记者 李韵涵)低空经济有何特征?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现状如何?低空经济如何“展翅高飞”
2024-05-17 18:09:00
王小谟院士家属向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捐赠藏品288件
5月17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我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的王小谟院士藏品捐赠仪式近日在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举行
2024-05-17 18:45:00
本文转自:中国电力报敖丽珠本报讯 (敖丽珠)近日,随着100%额定容量FCB试验的顺利完成,国电投(珠海横琴)热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检修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2024-05-17 11:34:00
海外网5月17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陆军方面一名朱姓上尉16日晚间7时许,在高雄小港机场准备搭乘华信航空飞往澎湖
2024-05-17 11:38:00
看似凶猛强悍的外表与温顺乖巧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反差,警犬“坦克”安静立在训导员身边接受着来自众多市民游客的抚摸。这是发生在八一广场升旗仪式后的一幕
2024-05-17 0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