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考上举人意味着什么呢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之一。无数读书人怀抱着“金榜题名”的梦想,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科举考试的洪流之中。那么,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考上举人意味着什么呢?这不仅仅是个人...……更多
...太祖朱元璋的故事。公元1397年,朱元璋选85岁的刘三吾当科举主考官,可放榜后,录取的51人皆为南方人,民间十分不满。未免事端,朱元璋命他换几个北方人,他却拒绝。朱元璋不禁大怒:朕让你改黄榜,你改还是不改?明太祖...……更多
聊聊蒲松龄的科举之路
...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的是蒲松龄的生平和科举经历。蒲松龄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文学和科举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年轻时,蒲松龄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更多
王维与玉真公主:一段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
...,比如杜甫名气和才能比王维还要大。但是杜甫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却屡次考不中,当然王维是科举考试的状元,但是王维得状元的原因,说出来却有点让人不好意思。王维确实有才气王维有才,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他的诗歌...……更多
...区省级示范性高中最低控制线。考试科目统一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根据今年的中考招生方案,兰州市中考笔试时间6月16日-6月18日。考试科目分为全市统一考试科目和全市统一考查科目。统一考试科目成绩是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更多
跨越千年风华 遇见金陵学子
...传播传统文化。5月25日上午,第一期公益宣讲“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专场”在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演播厅内正式拉开帷幕。48名爱好历史文化、热心讲解工作的“红领巾”一起学习文物常识、拓展历史知识、了解讲解技巧。壹穿越...……更多
英国发现洪秀全的书法真迹,揭秘他每次科举失败的原因
...秀全曾经只是一个想为清政府效命的读书人,奈何一连的科举失败让他走向了另外一条路。至于说洪秀全科举为何总是失败,其实倒不能全怪清政府昏庸,他自身也有很大的原因,而英国所发现的洪秀全书法真迹,则证明了他的...……更多
...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设置各科目的考试时长、容...……更多
在清朝300年江山中,整个四川大省,为何只出了一个状元
在中国历史上,选拨人才最重要的一个制度就是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中,最让人关注的还是状元,古代那个省出了个状元那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但是,很奇怪的是,在清朝300年江山中,整个四川大省,只出了一个状元,这到...……更多
探花是什么?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兴奋?原来是有这个活动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自诞生之后,就成了古代朝廷选拔人才官员最主要的方式。科举制度在等级森严年代,是一种唯才是举的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因此成了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上进通道。有无数人底层寒门子弟,通过读...……更多
...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长等做了明确。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并通过优化命题形式,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以任何形式公布名次。体育、实验操...……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读书人需要证明自己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儒家经典的初步了解。通过县试后,他们将获得参加府试的...……更多
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竞争压力堪比高考,为何唐朝学生不上补习班
...各行业也都逐渐兴盛起来。【二】还有一个明显的变革是科举制度。这一巨大的变革,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武则天。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不过自秦始皇称帝之后,真正顶起半边天的女皇帝,也只有武则天了。也许她名字中的...……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么一句话:“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说不厉害那肯定是假的,而且是很厉害。但是状元暂且还不是官,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当官的最高目标是...……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博物馆。▶▶中国历史上先后诞生了600多名状元,这些在科举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封建制度的稳定与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名人都曾高中状元,但以他们的光芒之闪眼,已经无需...……更多
聊聊乾隆时期的选官制度
...期,两种主要的选官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一是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二是皇帝特赐的恩科和荐举制度。首先,科举制度是乾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至明清两代达到鼎盛。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上较为落后。直到元朝,云南考生才获得了参加中原地区科举考试的机会,但仅有少数人能考中举人、贡生。明、清两朝,云南出现了不少的秀才、举人、进士,但一直没有出过状元。中原地区科举的昌盛,让云南的官员和百姓...……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历经一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历史的影响巨大。科举制度扩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打破了原本的阶级固化,扩展了社会阶层流...……更多
文化中国行|安龙兴义府试院:高才从此看飞腾
...有盛名。安龙府试院是贵州省现存的唯一一座保护完整的科举考试试院。试院不仅规模恢宏,而且建筑群布局有致,工艺精细,吸收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优点,是清代兴义府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试院内楹联众多,不少出于名...……更多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
明代状元后裔保留的一份科举试卷副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前来参观,专家强调,这一文物应该传承下去,成为民族历史的一部分。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直到清朝才废除,影响了1300多年。这种制度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但也为...……更多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乡日报《劝贤堂图册》章廷钰 凌焰明清时期,士子参加科举需要一定的支出,包括送予学师的束脩,岁科小试的卷资、印金,参加乡会试、贡生朝考的盘费等,名目繁多。萍乡进士彭涵霖在《育才庄记》中提到:“古者百亩之...……更多
为何许多人在年老之时仍然执着于考取功名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许多人在年老之时仍然执着于考取功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古代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更多
陈抟:从科举失利到道家大师的转变
...,记忆力特别出众。于是陈抟想立志考取功名,起身参加科举考试,以后好走上仕途之路,做一个为百姓谋福利,做善事的好官,使得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可是造化弄人,陈抟一直参加科举却都名落孙山。可是陈抟一直都...……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百年。也因此,清朝非常重视自隋朝以来,延续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认为科举考试是能够吸纳到有用人才的最好办法。但是,让清朝没有想到的是,科举考试竟然在清朝出现了一次大问题,出现了震惊朝野的大案——辛卯科...……更多
2024年张店中考时间、招生范围、录取条件公布→
...地市考生或未被录取的往届生,应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和考查。(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加强...……更多
历史揭秘:风流才子唐伯虎的真实人生,充满坎坷与不幸
...助下打起了精神,又重新娶了一个妻子,并准备再次迎战科举考试。又经过了三年的寒窗苦读,他终于在29岁的时候考上了应天府乡试的第一名,一些人一听乡试感觉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个成绩放到现在就是江苏...……更多
...活的年代里,拿到状元,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苏轼的科举成绩竟然不是状元!更离谱的是,考官明明认定了苏轼的状元之才,可是却偏偏不给他状元!还不是考官看不上他,考官反而非常欣赏这篇文章!这一系列不合逻辑的...……更多
北宋文化巅峰:揭秘1057年科举巨星阵容
...苏轼、曾巩等,虽然高中了,但连前三都没有进入。这次科举考试的前三名是,状元是章衡,榜样为窦卞,探花为罗凯。这三个人成绩虽然是当时最好的,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是,其他高中的人我们肯定知道。这届科考...……更多
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才情出众却命运多舛
历史上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仅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也为一些贫穷的下层阶级提供了上升通道,一些穷苦人家乃至农民的孩子也得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入仕,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一...……更多
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历经1300多年,影响深远。那么,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首先,科举制度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儒学的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上海博物馆“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
2025年是我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
2025-02-01 06:11:00
历史上10月26日,清廷任命方伯谦为“济远”舰管带
1885年10月26日,旧历九月十九。清廷以曾纪泽电奏,所订之船,系新式最佳者,著查访明确,即可仿造。李鸿章经办洋务多年
2025-01-31 13:04:00
盗墓贼看到古墓旁栽柳树,为何转身就走?只因业内有个不成文规矩
中国的历史亘古而来,连绵不绝,我们可以骄傲地将其称之为辉煌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当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人,我们是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的
2025-01-31 13:09:00
盘点演义中被张飞“智败”的对手都是谁?张飞用计,粗中有细
说起三国中的智将,很多人想都不用想,就会说出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因为他们很少冲锋陷阵,坐镇中军,总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025-01-31 13:13:00
她历7朝,稳居后宫61年,后人恶语相向,亡西汉者,到底是谁?
文/三 少导语:明朝大思想家王夫之说:“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元后是导致西汉灭亡的那个人,她的罪恶通天
2025-01-31 13:53:00
失落的汉四郡:千年努力化作枉然,中原故土终成外邦
公元1351年,元朝为开辟南北水路,强征15万民工挑河筑堤,繁重的徭役使得黄河沿岸的老百姓陷入生存绝境。于是红巾军领袖韩山童
2025-01-31 14:13:00
父亲弃原配,接连娶两位姐妹花,他6岁发现,母亲不是生母是小姨
“我一个人,静悄悄的独坐在桌前。院子里,连风吹树叶的声音也没有。这时候,你睡了没有?你的呼吸均匀吗?你的灵魂暂时平安吗
2025-01-31 14:23:00
两岸和平统一只有三种可能
现在的台湾已然是美国亚太战略中的重要棋子,更是成为第一岛链的关键一环。因此两岸和平统一是不符合美国的战略目标的。当前的国际局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
2025-01-31 20:06:00
2023年清明节逢闰二月,上坟扫墓有啥禁忌?记住这几点很重要!
“闰月清明上坟,小心祸事临门”今年的清明节非常的特殊,正好是在闰二月的十五日。民间认为:清明节逢上闰二月,非常的不吉利
2025-01-31 19:55:00
“坟头有三象,子孙多富贵”,“三象”是啥?清明扫墓找找看
清明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扫墓是清明主要的活动仪式,清明扫墓是先人子孙后代应尽的孝道,所以扫墓在民间倍受重视,后人扫墓一方面是缅怀先人
2025-01-31 19:50:00
为何吕布始终与英雄之名擦肩而过?他的绝伦武艺是怎么学来的?
曹操的一句吕布再世激怒了手下众将,面对吕布时有种敢怒不敢言的状态,而面对马超却都是舍命相搏,似乎吕布与马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2025-01-31 20:08: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展”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于2024年12月18日在展厅9开放
2025-01-31 13:26:00
9大博物馆春节新展指南 |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展”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2日—2025年7月20日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0/11/12展厅展览简介:“观天下——大明的世界”是南京博物院“文物里的中华文明”系列展之一
2025-01-31 14:15:00
武安京娘湖景区非遗贺岁!英歌舞动迎新春,游神祈福中国年。摄制丨殷雪迪 王文静供稿丨京娘湖景区
2025-01-31 18:13:00
巳巳如意贺新春!蛇文化主题特展带你了解神奇的“小龙”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蛇为什么会演变为龙,是怎样演变为龙的?伴随乙巳蛇年的到来,人们对“蛇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春特别推出的“巳巳如意贺新年——乙巳年蛇文化特展”
2025-01-31 1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