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化中国行|安龙兴义府试院:高才从此看飞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3 22:56: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文化中国行|安龙兴义府试院:高才从此看飞腾

文化中国行|安龙兴义府试院:高才从此看飞腾

安龙兴义府试院简介:

安龙兴义府试院位于安龙县城南桅峰山下,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兴义知府张锳(张之洞之父)主持建成,与稍后增建的珠泉书院连为一体,形成规模宏阔的建筑群,当时共有房舍209间,并准备了全部几案和住宿设施。这里曾是当时盘江流域诸县学子考秀才之地,在黔、滇、桂交界地区享有盛名。

文化中国行|安龙兴义府试院:高才从此看飞腾

安龙府试院是贵州省现存的唯一一座保护完整的科举考试试院。试院不仅规模恢宏,而且建筑群布局有致,工艺精细,吸收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优点,是清代兴义府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试院内楹联众多,不少出于名家手笔,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龙县十分重视兴义府试院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开展抢险性维修。1999年,贵州省政府将兴义府试院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对兴义府试院实地考察、勘测,设计制作《安龙兴义府试院修复工程设计方案》。此后,省文物局先后拨款对兴义府试院大堂、二堂、内帘、植桂轩、后东西官厅等进行整体维修。

2011年,在兴义府试院维修施工中,意外掘出号舍(考棚)基址,对试院旧址展开抢救性清理,揭露面积1600余平方米,由老至新共清现3组不同时期的石砌基础遗迹,即早期民宅、试院部分已毁建筑及试院废弃后的民国建筑遗迹。2020年,贵州省政府又将兴义府试院街区列为贵州省历史文化街区,要求加强保护,完善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文化中国行|安龙兴义府试院:高才从此看飞腾

兴义府试院魁星阁。

安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中心主任唐保华:国内现存无多的府县考棚遗址

“这里是贵州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科举考试场所,也是国内现存无多的府县考棚遗址之一……”安龙历史研究专家,安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中心主任唐保华对安龙府试院的解说总是情感充沛。

唐保华介绍,兴义府试院与张之洞父亲张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兴义府试院的前身是建于雍正九年(1733)南笼府试院。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张锳以旧试院在城外,居民寡少,兼无旅店,士子就试,风雨往来,多苦跋涉,且号舍不满五百,垣墉卑陋,关防弗竣,又屋材多朽坏,于是倡议重新修建兴义府试院。经与各士绅及府属各州、县及普安厅商谈后,在“府城内旧东门直抵北城墙”购地近10亩,用于迁建兴义府试院。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全面动工,年底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

文化中国行|安龙兴义府试院:高才从此看飞腾

兴义府试院院内雕塑。

唐保华告诉记者,在兴义府试院修建过程中,张锳继母苏氏在直隶南皮去世,张锳本应立刻离开兴义府回乡丁忧守孝,只因此时正值兴义府试院修建的关键时刻,张锳只得将对母亲的孝敬深藏在心间。直到兴义府试院全面竣工,张锳简短办理交接手续后,才回乡丁忧守孝。

兴义府试院建成之时,规模宏阔,有辕门、告示房、万寿宫、提调所、学公所、魁星楼、大堂、二堂、纳旭亭、骋怀楼、观海楼、天香阁、植桂轩等建筑,大小房屋209间,是一个集考试、办公、讲学、于一体的建筑群,时称“甲于天下”。

兴义府试院主要承担府试、院试两大职能。唐保华介绍,张锳出任兴义府知府,以兴文重教为己任,扩学校、修书院、建试院,盘江流域文化教育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张锳出任兴义府知府兴学重教以后,到1909年兴义府最后一次贡生选拔,原兴义府所辖地区(含今黔西南州及盘州市)涌现出文武进士6名、文武举人96名,另选拔各类贡生近300名。

站在兴义府试院门前,头门楹联上书“化宇重新,多士无须忧跋涉;宏规肆启,高才从此看飞腾”。在唐保华看来,这副楹联不仅写出了新建的兴义府试院的重要性,更体现张锳对人才和文化的重视。

咸丰同治年间,兴义府试院大部分毁于兵燹。光绪十五年(1889),知府邹元吉倡议修复,基本恢复旧观。

文化中国行|安龙兴义府试院:高才从此看飞腾

恢复后的兴义府试院武试考场。

如今的兴义府试院已成为安龙县历史文化景点,古老的兴义府试院由此重现新生。走进兴义府试院,即可通过参观中国科举发展历程、贵州科举发展历程、兴义府科举历程、龙门之路——科举文试、武魁之途——科举武试、科举管理与科举制度的终结等6个展厅,从而了解中国科举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及兴义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

“目前,有些建筑在历史的演进中已经无法恢复,但我们可以从保留下来的那些建筑遗存,领略到兴义府试院当年的恢宏。”唐保华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 | 张之洞父亲张锳与安龙
今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原创校园舞台作品《灯火》持续上演。该剧以“知府添灯油”故事为引,讲述了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父亲张锳在兴义府任知府的14年间,重教兴学、以文化人,其子张之洞在父亲
2024-08-01 16:21:00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遗址上筹建中学,十五年(1926)建成盘江中学,后改为安龙中学。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内帘东侧植桂轩创建“安龙县幼稚园”,后停办,试院全部纳入安龙中学校园范围。 20
2024-03-29 07:24:00
...轨,登临不觉米欧遥。”此时,距其父张锳1848年在贵州安龙半山亭题写另一楹联——“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时间过去一甲子。张之洞离任前,1905
2024-09-26 05:58:00
...文兴义”大讲堂第二期讲座在州民族文化中心举行,邀请安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中心主任、贵州省地方志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贵州省地方史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唐保华作“解读张锳——
2023-02-12 01:49:00
文化中国行 | 张之洞:黔山贵水滋养 文化研究正兴
“每当风清雨过,岩壑澄鲜,凭栏远眺,则有古树千红,澄潭一碧,落霞飞绮,凉月跳珠,此则半山亭之大观也。”今夏,《少年张之洞与安龙历史文化展》在黔西南州博物馆展出一个月,40件(套)
2024-08-01 16:21:00
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安龙 | 以文赋能增添发展活力
...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安龙大型采风创作活动,在黔西南州安龙县举行,来自省内外的21位知名作家齐聚一堂,以行走观察为笔,以文化思考为墨,在调研采风与
2025-09-05 22:29:00
厚植历史文脉 谱写教育新篇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厚植历史文脉 谱写教育新篇—— 安龙县将“加油”文化贯穿教学育人全过程扫描安龙一小的学生在兴义府试院上国学课 雷忠明 摄安龙加油书院学生在研学 张炀 摄 安
2023-12-01 00:06:00
关仁山我们神往的安龙,有一座半山亭。我们来到这座美丽的小城,刚好是秋天。当我们走进安龙的半山亭,烟雨深处,有一丝风走过。微光中的薄凉,也能触手生温。这里有故事。秋雨滴落荷塘,花瓣
2024-03-29 06:13:00
琅琅书声 浸润校园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琅琅书声 浸润校园——安龙县推进中小学师生读书行动侧记安龙县第四小学读书日主题活动课外阅读训练新市民学生在图书室阅读 学校图书管理员在整理图书2023年全国
2023-04-24 03: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