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吕后封王:为吕氏一族扩张势力
《史记·本纪》中,司马迁一共记载了几位帝王的传记,唯独有一位女人,司马迁也把她并列写进去了,能让司马迁都觉得其丰功伟绩、身世传奇,可见这位女子绝非等闲之悲。这位女子是谁?其实也不难猜,就是刘邦的原配夫...……更多
历史上这两个王朝,打下了整个草原
...前202年—公元8年12月)当初汉朝新建,国力虚弱,自刘邦白登之围后,为了韬光养晦,只得与匈奴和亲。但经过汉武帝父祖(文景)几十年的努力后,使得汉朝国富民强,有了与匈奴作战的实力。汉武帝刘彻君临天下后,废汉初...……更多
“流氓皇帝”刘邦的流氓事迹都有哪些
...点自杀——悔来,欲自杀。图2《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刘邦的画风可以说是典型的流氓,早在当泗水亭长(相当于如今的村长)时,就常常“廷...……更多
从冒顿单于到汉武帝:匈奴与汉朝的国力角逐
...样的战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之后的六十年中,汉朝和匈奴两国的发展轨迹大体如下;匈奴匈奴依旧长期称霸漠北,同时其势力已经扩展到了西域,通过扶持王位继承人控制了西域第一大...……更多
曾经多次入侵中原的匈奴,为何后来没了记载?
...又逐渐回到巅峰。▲河套地区景观 甚至在汉初之时,“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差点让匈奴给包了饺子。今天去大同博物馆,馆内背景独白还循环讲着这段历史,着实有点不给老刘面子。但等到汉武帝的时候,大汉朝纯爷们儿...……更多
...说冒顿解围之一角,汉军乃得突围,至平城与主力会合。白登之围后,刘邦和匈奴冒顿单于达成了协议:汉匈之间和平,停息战争;汉朝每年给匈奴大量的丝绸、棉絮、酒和粮食。当时货币经济并不发达,因而汉朝不可能向匈奴...……更多
汉朝有多强大?一起来看看
...五天五夜。汉人的尚武之风可见一斑。汉朝唯一的污点是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亲征匈奴,由于前期战事节节胜利,于是仅率领两万骑兵轻敌冒进,结果被冒顿[mòdú]单于率40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汉军当时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更多
若秦始皇没有统一中国的话,那你没数就是外国人了!
...已经很吃力了,如果对付后期的冒顿单于估计就不是汉初白登之围那样了!你可以把最坏的结局想出来。参考罗马的历史,若战国继续,更加强大的匈奴人会从北向南,从西至东,灭亡秦、赵、燕等相邻的国家,楚、齐等国有可...……更多
匈奴人为什么会在中原消失掉
...子的呢?关于匈奴人的来源目前已不可考,而在史记中,司马迁称匈奴为夏朝开创者的后裔,这点也是不太值得相信的(《史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再加上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传承方式以诗歌为主,这就造...……更多
中国古代战神之争:项羽、白起、李世民、李牧谁与争锋?
...可以说,白起为大秦帝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司马迁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可怜一代战神,最后被秦昭王自尽而死。表面上是因为秦昭王派他攻打邯郸,他没有爽快成行,其实背后无非就是功高...……更多
建立西汉之后,为什么吕后要处死韩信
...的开国大将,被封为楚王,韩信为了刘邦立下赫赫战功,司马迁:“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遭汉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称孤。内见疑彊大,外倚蛮貊以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穷智困,卒赴匈...……更多
吕后虽被批残暴不堪,但却为西汉做出很大贡献,一起来看看
...,西汉不可能那么快富强起来!咱们可以看看那个时代的司马迁是怎么评价吕后的,《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更多
他是军事奇才也是政治侏儒,留下一句箴言千古流传
...用竹签扎死,纯属民间传说,当不得真。关于韩信之死,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是这么说的:“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意思是说,吕后命令宫中武士将韩信捆绑之后,就在长乐宫的锺室里给斩杀了。图片来源于《忘...……更多
盘点国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三大名将
...200年,刘邦不听娄敬之言,在白登遭遇匈奴包围。陈平解白登之围后,高祖复归至广武,特赦刘敬,当面认错,封二千户,为建信侯。司马错相比王翦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司马错并不耀眼,疆场搏杀也非其所长,但他...……更多
陈平六计帮刘邦平定天下,却害惨后世子孙
...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司马迁刘邦这个小混混能够一统天下建立大汉王朝,汉初三杰之首张良居功至伟,刘邦曾这样称赞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因此刘邦封张...……更多
一旦中原王朝没能拦住胡马,让他们度过了阴山会怎样
...至辽东,称万里长城。秦末汉初,匈奴出了个冒顿单于。白登之围,匈奴将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北),自此匈奴再取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 公元前198年,高祖刘邦嫁翁主(诸侯王之女)给冒顿单于,这是汉匈...……更多
司马迁为何还能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一碟花生米摆上,几杯清酒下肚,司马迁拍脑袋就将秦始皇陵这一段写完了?拜托,历史是事实,历史不是编故事,司马迁必然不会大开脑洞来记叙这段历史。修建秦始皇陵墓的人都被杀死了,谁说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更多
汉武帝连续攻打匈奴44年,有什么好处?
...坏殆尽。匈奴人的时刻兵临城下,让汉朝寝食难安。虽然白登之围后汉朝和匈奴开始了和亲,双方维持了表面上的和平,可是这两个政权的争锋相对却依旧不少。汉朝前期,就这样以和亲换和平,践行韬光养晦之策,积蓄实力。...……更多
韩信之死:一代兵仙的悲惨结局
...史上最杰出的将领之一,用兵如神,他被后世称为兵仙。司马迁认为楚汉相争中,刘邦之所以能最后获胜,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用兵如神,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最后逼得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但就是这么一个智力超...……更多
吕雉:从糟糠之妻到权倾天下的女太后
...。她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各种措施也有显著的成就。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说明吕后施政的功劳是不可抹灭的。 ……更多
宋真宗反思城下之盟,贤相寇准蒙冤遭贬
...安危而进行的一次自私的赌博呢? 御驾亲征之痛:前有白登之围,后有土木之变如军事理论家蒋百里所言,游牧民族“生活环境与战斗环境相同”,其骑兵骁勇机动,军事上是拥有先天优势。他们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数千年的困...……更多
彭城大战,刘邦统率56万大军攻东出,项羽3万骑兵奔袭,击溃联
...,赢得了这一场重大胜利的刘邦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在司马迁的描写下,诸侯联军“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刘邦虽然贪财好色,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项羽的西楚主力部...……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神秘人物:许负,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相面大师
...帝亲自为她祝寿。如果说这些是野史做不得准的话,那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了许负三次神奇的相面之事,却让人不得不信。她的预言为何如此之准,迄今仍是未解之谜。《外戚世家》,被相面人:薄姬。许负第一次在历...……更多
河西走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何汉武帝不惜代价也要拿下?
...初期时期,被匈奴人这种战略给祸害的够呛。除了刘邦的白登之围外,汉景帝时期,匈奴突袭关中,一把火烧了汉皇室的甘泉宫,被视为汉朝史上的奇耻大辱。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认命年仅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军突...……更多
史记中所记载的内容都是真的吗
...史记》中记载的内容都是真正的历史吗?答案是否定的。司马迁也没办法活3000多年,不然他就能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给记录下来。实际上《史记》中也有很多杜撰的内容,在历史上并没有真实的发生过。但就算这样,《史记》依...……更多
汉高祖七年秋九月,发生了一件令汉高祖刘邦恼怒不已,让整个大汉王朝蒙羞的事情的事情,匈奴包围了被刘邦分封在马邑的韩王信(不是韩信),韩王信抵挡不住匈奴的进攻居然投向了匈奴,和匈奴一起对抗汉王朝,刘邦分封的...……更多
历朝历代都喜欢和亲换和平,但这两个朝代宁死不和亲
...亲由来已久历史上最早的和亲政策其实是由刘邦开始的,白登之围后他意识到匈奴难以撼动,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为了寻求发展刘邦就想要通过和亲的方式,原本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但皇后并不同意,最后从家...……更多
为打败匈奴,吕后对15岁以上的少女下道什么命令
...而汉朝的吕雉就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早年她跟随刘邦吃了不少苦,甚至还被项羽俘虏过,可吕雉没有怨言,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等到刘邦做了皇帝后,好色的本性更加放肆,吕雉只能选择隐忍,...……更多
匈奴的西迁:战争、自然与文化的交互影响
...攻马邑之时,刘邦御驾亲征,结果被冒顿包了饺子,有了白登之围,最后用和亲之策才得以逃出。这次失败,让西汉统治者认清了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差距,所以汉高祖到汉武帝之间的当权者对匈奴的态度都是以修好为主,借助...……更多
从彭城之战到白登之围:鲁远公主命运多舛的见证
...惊慌,也不可能以有损民族气节的方式抛弃自己的孩子。白登之围后,鲁远公主险些进入匈牙利成亲高祖当上皇帝后,似乎与吕后的血统更加疏远了。史料记载,他对齐夫人极为偏爱,甚至还打算取代太子。长子在高祖眼中已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