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最生猛的00后:没车没房,遗嘱已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谈心社(ID:txs163)作者:梁九京刘千记得自己去年刚立完遗嘱时的感觉,是一种心理层面的“踏实感”。“就好比开车,有车险和没车险,开车时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这是一个抽象的、类似防护介质...……更多
沪一阿姨宁愿把3套房送给宠物医院,也不留给3个子女?
...给宠物医院,也不留给3个子女?最近,一则新闻#老人立遗嘱将3套房赠与宠物医院#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与讨论老人为何要将自己的3套房捐给宠物医院?难道是老人没有子女吗?并!不!是!中华遗嘱库江浙沪区域负责人...……更多
...些年轻人还关心起了“身后事”。近期,“00后”开始立遗嘱登上微博热搜,引起不少讨论。那么,年轻人为何要立遗嘱,遗嘱生效有哪些条件呢?立遗嘱的年轻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到来”,面对诸多不确定性,有的...……更多
...。谭芳律师告诉康露,由于康露的父母去世之前未曾订立遗嘱,父母的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而康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已过世,所以康露作为唯一法定继承人将继承父母所有的遗产。而按照《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婚姻关...……更多
一份不断完善的人生清单
...,也相当于和我的一切提前告别。”这是王鑫(化名)在自书遗嘱开头写下的一段话,也是她提早安排“身后事”的初衷。1999年出生的王鑫,是独生女,从事IT行业,单身独居。第一次萌生立遗嘱的想法,是在两年前。“当时感染了新冠病...……更多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从2017年至2023年,“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21.5倍,“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11.2倍,有的“90后”遗嘱涉及虚拟财产立遗嘱被不同年龄人群接纳本报记者 杨召奎《工人日报》(2024年04...……更多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中青年遗嘱数七年增24倍羊城晚报记者 李焕坤中青年遗嘱数量七年增长24倍、遗嘱人户均资产达744万元、遗产捐赠人数增加……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更多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00后”立遗嘱登上热搜年轻人为何立遗嘱?遗嘱生效有哪些条件?南国都市报4月5日讯(记者 苏靓)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有些年轻人还关心起了“身后事”。近期,“00后”开始立遗嘱登上微博热搜...……更多
蓝皮书揭示浙江人立遗嘱的趋势变化:中年人成主力军,孝道是重要考量
发布会现场 潮新闻记者 黄玉环 摄6月25日,浙江遗嘱库率先在全国发布遗嘱蓝皮书,深入分析过去8年全省遗嘱登记数据,总结变化趋势。“我就一个子女,我死了财产都是他的,没人抢,不用立遗嘱。”“我现在身体还行,立...……更多
一份把财产留给猫的遗嘱有效吗?
...、寄托哀思的同时,也不禁引发对于生死和传承的思考。遗嘱承载着逝者的信任与嘱托,链接着财富的流动与传承,同时也有着严格的法定形式与要件。为此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以及实践中常见导致遗嘱无...……更多
生病后子女不闻不问,老人修改遗嘱,将三套房捐给宠物医院
近日,中华遗嘱库发布了2023年十大经典案例,涉及再婚家庭遗产继承、独生子女继承、虚拟财产继承、遗产管理人服务等多方面,呈现出遗产继承的复杂多样性。中华遗嘱库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家庭财富的不断积累,人...……更多
平鑫涛生前防备琼瑶,财产夫妻共有却偷偷立遗嘱,全分林婉珍后代
...,自己对平鑫涛有怨言了。仔细看琼瑶之前公开平鑫涛的遗嘱,才发现琼瑶也觉得自己被平鑫涛算计了。或者说就算嫁给了平鑫涛,平鑫涛的心也不在琼瑶那里。而是在。林婉珍三个子女那里。相当于说平鑫涛跟琼瑶在一起那么...……更多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立遗嘱人群年轻化 虚拟财产也能立遗嘱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蓝皮书记者 蒋欣如本报杭州6月25日讯 (记者 蒋欣如) 25日,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2023浙江遗嘱库蓝皮书》。该蓝皮书对20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更多
再婚就无法继承财产,这样的遗嘱有效吗?
...,无奇不有。在一些继承纠纷中,经常会出现五花八门的遗嘱。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被继承人立了一份遗嘱,写明妻子继承自己的部分财产,但在遗嘱中设定了一个附加条件,要求她不...……更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00后开始立遗嘱,中青年提前安排身后事订立遗嘱人群的平均年龄5年下降了近10岁 订立遗嘱,白纸黑字,成了中青年人的一件大事。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更多
如何有效立遗嘱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如何有效立遗嘱听听本报公益律师团律师的说法扫码收听《小布说法》■记者 刘晓云 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提前订立遗嘱来处分自己的财产,但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因遗嘱订立不规范而...……更多
九旬老人临终前突立遗嘱将财产留给一子,其他子女提出质疑,法官从遗嘱字句中发现不妥……
...时,沈老太的小儿子徐阿四(化名)突然拿出了一份代书遗嘱,并表示,该遗嘱为沈老太入院后不久立下的。遗嘱中表示,沈老太名下全部财产,均由小儿子徐阿四继承。对于这份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沈老太的其他5名子女...……更多
...者 马 忠继承涉及家庭财产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其中遗嘱继承,因遗嘱的存在体现了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愿,故其法律效力往往优于法定继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法条解读】民法典第1125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更多
手写遗嘱和打印遗嘱相冲突,哪份才有效
...女报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法律法规的逐渐普及,立遗嘱这一传统法律行为逐渐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直面死亡,在生前规划好身后之事。今年发布的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对超过31万份遗嘱进行...……更多
“裸婚”老太花光再婚老伴224万还要分遗产,法院判了
...年3月28日,在两名合法见证人的在场见证下,福爷爷立下遗嘱:婚前房产归原配妻子所生的3个子女平均继承;个人财产及夫妻共同财产一半的75%给3个子女。2023年4月,福爷爷因病离世。03 两份遗嘱效力如何确定?福爷爷离世后...……更多
沈阳首家公益遗嘱中心免费保管3万多份市民遗嘱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本报讯 记者商越报道 沈阳首家公益遗嘱中心成立5年多来,已经免费为市民提供遗嘱咨询、订立、登记7万余次,免费保管3万多份遗嘱,其中已提取、生效遗嘱有400多份。据工作人员统计发现,目前在此订立...……更多
...人的直系血亲,也可以是被继承人的其他合法继承人。●遗嘱继承分为哪些?自然人可以依照相关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将个...……更多
去年全市共办理遗嘱公证163件
...:泰安日报生前规划“身后事”不必忌讳去年全市共办理遗嘱公证163件本报4月6日讯(记者 张汶宁)清明时节,扫墓、祭祀缅怀逝者等总会触发人们对生死的哲思。今年清明节,泰安市岱宗公证处公证员张培钰明显感到进行遗嘱...……更多
老人去世前的存款,家人有密码也没用,少了“它”银行一分不给
...过这么一件事后,他也充分意识到,即便知道密码和拥有遗嘱,也未必能够顺利继承长辈的财产,重要的是不能少了“公证书”,要不然银行就无法放款。三、老人去世前的财产,子女为何拿不了?有时候,当老人去世后,子女...……更多
遗嘱咨询师 帮老人做好人生抉择
本文转自:今晚报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希望能通过遗嘱的形式,为自己也为了家人,做好人生的最后一次抉择。为帮助老年群体梳理内心真实想法,遗嘱咨询师应运而生。面对遗嘱咨询师,老人们逐渐放下戒备,放下禁忌...……更多
我立遗嘱,声明2套房与儿媳无关,1年后我住院,儿媳电话都不打
本文讲述了作者吴阿姨在一年前立下遗嘱,将两套房产的所有权规定为儿子的继承财产,与女儿和儿媳无关。作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因为对儿媳有意见,而是因为前车之鉴,避免重复女儿婚姻破裂后的纠纷。然而...……更多
...门面房内。再婚第九年,在见证人见证下,老刘立下代书遗嘱,并签字确认。遗嘱显示:老刘现有财产及百年后的抚恤金、丧葬费均由儿子小刘继承,不给妻子王某一分。老刘去世后,遗产继承引发了纠纷。巧儿说法:根据《中...……更多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李梦馨日前,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过去5年,订立遗嘱的“90后”人数上涨11.2倍,最年轻的遗嘱订立人年仅17岁。立遗嘱年轻化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在传统的观念里,立遗嘱是...……更多
...成员蒲玉霞为大家介绍与遗产和继承相关的法律法规。立遗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对遗产继承做了详细规定,为遗产继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那么,此案例中,为什么会冒出这么多继承人...……更多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深圳遗嘱登记总数超3.3万份羊城晚报讯 记者郑明达报道:今年3月,深圳立嘱库公布了2023年相关数据。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1日,深圳立嘱库总遗嘱登记数量达到33084份,遗嘱登记数量逐年增长,年轻化趋势...……更多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男子为争夺抚养权藏匿儿子长达10年
法治日报讯 夫妻离婚后,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把孩子藏起来,试图以长期共同生活为由变更孩子的抚养权。近日,新疆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办理一起变更抚养权诉讼案
2025-02-19 16:13:00
浪漫与公益交织,新城控股张家港吾悦广场2月活动甜蜜落幕
2月14日,情人节,张家港吾悦广场化身浪漫海洋,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甜蜜与爱心交织的214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情侣们准备了浪漫惊喜
2025-02-19 17:21:00
告别“晕倒怪病”!46岁女子多年求医未果,最终在这找到病因
“这几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晕倒,太痛苦了!”46岁的张女士(化名)回想起自己反复晕倒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多年来
2025-02-19 17:52:00
当一个拥有五套房的北京独生女脱单失败
今年春节,40岁的北京人Sandy决定独自踏上前往泰国的旅程。哪怕互联网上关于旅行安全的讨论一度成为热点,她也没功夫在意——她太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假期
2025-02-19 18:45:00
“送礼三不送,容易得罪人”:关系再好都别送三种礼,以免得罪人
在人际交往中,送礼是一种表达情感、加深友谊的方式。然而,送礼并非随意之举,其中蕴含着许多学问与禁忌。古语有云:“送礼三不送
2025-02-19 18:57:00
识人:人品好的人,身上都有这4个特征,可遇不可求,好好珍惜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如同流星划过,短暂而绚烂;有的人则如恒星般,长久地照亮我们的生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2025-02-19 19:03:00
人老了,最好的活法:顾好自己,别惹事
岁月如梭,人生如梦。当青春的活力逐渐褪色,步入老年,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阶段,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享受晚年生活
2025-02-19 19:12:00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开口闭口就是这些话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承载着爱、温暖与希望的港湾。然而,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有时却潜藏着不为人知的悲哀。这种悲哀,并非源于物质的匮乏或经济的拮据
2025-02-19 19:19:00
“人养屋,屋养人”:住宅无论大小,保持这4处洁净,更养人
“人养屋,屋养人”,这句古语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住宅之间的微妙关系。住宅不仅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更是心灵的港湾。一个干净整洁的住宅
2025-02-19 19:19:00
别老了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待你好的只有三个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我们常常在寻找那些能够真心对待我们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经历了无数的相遇与别离,才渐渐明白,真正待我们好的人其实并不多
2025-02-19 19:27:00
人这一辈子,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就那三样,别拿它不当回事
我们人努力,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多。比如更高级的东西、更贵的房子和车,更大的成功。还有那种人上人的体验。获得更多,就让我们觉得幸福了
2025-02-19 19:28:00
感到生活不顺的时候,主动丢掉这4样旧物,生活会焕发生机
生活,如同一场漫长的旅行,有时阳光明媚,有时风雨交加。在遭遇不顺时,我们往往会感到迷茫、疲惫,甚至怀疑自我价值。然而,生活的不顺往往源于内心的负累与外界的束缚
2025-02-19 19:36:00
俗话说“居家莫养花,花旺人不旺”,是科学还是迷信?
句俗话说“居家莫养花,花旺人不旺”,这句话你一定听过吧?乍一听,这句话的意思听起来好像是:养在家里的花长得旺、开得旺,家里就有人要倒霉似的
2025-02-19 19:41:00
报复小人最狠的方式,不动声色的回击他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心胸狭窄、行为卑劣的小人。他们或许出于嫉妒、利益冲突或是单纯的恶意,对我们进行诽谤、陷害或挑衅
2025-02-19 19:52:00
六姊妹:刘美心不知,她嫌弃的“傻”老五为何被富豪何其庆宠成宝
何家6个女儿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和结局。大姐何家丽,前半生为家里人当牛做马没苦劳,晚年被何家喜赶出家门,还被儿子连累还债
2025-02-19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