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最惨的王朝是谁,灭亡时七位皇帝被杀
...政权,其次少数民族残忍无比。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第一个王朝,这个朝代的结局是非常凄惨的。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惨的王朝,由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的皇帝以及王公大臣都是没有受到过儒家教育的,因此在很多方面会做...……更多
聊聊这位南北朝帝王魏顺帝元颢
...灵胡太后。从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这位胡太后堪称北魏王朝的幸运女神。我们知道,北魏王朝从立国伊始,就一直奉行一套十分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即皇子如果成为太子,那么诞下太子的生母就要被处死,这样一来,后...……更多
聊聊北魏第九位皇帝孝明帝元诩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王朝之一。也称“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氏所建,传12帝(列入正史帝纪者)。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更替比较频繁,这意味着有多位皇帝是英年早逝的。其中,就笔者今天...……更多
北魏争夺皇位为何如此激烈
北魏王朝共计统治了一百八十年之久,先后出现了十余任皇帝,然而其中的11位都死于非命,在封建王朝,这个非正常死亡率十分可怕。道武帝拓跋珪道武帝的先祖也曾建立过一个短暂的政权代国,不过很快就被灭了,公元三百...……更多
胡充华:将儿子残忍毒死 ,从尼姑到皇太后的权力之路
古代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却在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涌现出许多女强人,吕雉是后宫执政第一位女性,从而鼓励了历朝历代的女性,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还有执政47年,导致清朝灭亡的慈禧太后……她们...……更多
北魏胡太后胡作非为,不仅强迫小叔子同床共枕,还豢养大批男宠
子贵母死的王朝经常看宫廷剧的人都知道,在皇帝的后宫里,奉行的是”母凭子贵“的原则。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妃子,如果怀上了皇上的龙种,那么她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如果运气好,生下的是个儿子,那么她的命运...……更多
北魏太子的生母一般都被赐死,只有一个幸存者却毁灭了王朝
在北魏王朝,有一种制度十分残忍,却非常有效。这个制度就是当皇子立为太子后,就要将他的生母赐死,这一制度延续了上百年只有一位太子的生母侥幸不死,但正是这位逃过一劫的女人,把北魏王朝带入了灭亡,她就是著...……更多
胡充华冒死产下北魏继承人,又亲手断送王朝江山
...妇,命其随侍左右,以便两人可以长相厮守。02按照北魏王朝惯例,为了防止妇人干政,立太子时必杀其母。因而,无论是皇后,还是嫔妃,都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给皇上生太子。但是胡充华却大义凛然地说:“夫人等言...……更多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位婴儿皇帝,其中一位是女儿身
...之变,北魏很快分裂成东魏、西魏,那个曾经强大的鲜卑王朝,也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更多
北魏的宫廷政变与女皇帝的短暂统治
皇帝是天下最美好的职业,坐拥天下,万里江山,金杯玉盏,饕餮盛宴,佳丽三千,文武百官。皇帝的职业看起来很美好,其实皇帝是最危险的职业。我国历史上一共有495位皇帝(包括被追封的73人),平均年龄不足39岁。都说...……更多
北魏孝文帝子孙的命运
皇帝的个人命运是与王朝的命运深度绑定的,尤其是皇权旁落之后,皇帝就更成为了乱世的浮萍被人拿捏。自从刘裕开启了血腥诛杀前朝废帝的先例之后,废帝们的命运只剩下任人宰割这一条路,在人生的终点,他们最大的心...……更多
北魏胡太后:一代女中豪杰的兴衰史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阴之变”。事变过后不久,北魏王朝便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个人欲望的无节制导致了她最后的毁灭,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胡太后的才华,特别是胡太后执政,还是在中国封建历史的...……更多
北魏开国之君拓跋珪的狠辣与\'子贵母死\'的祖训
...前,北魏后宫的女人没有谁可以怀着轻松的心态给北魏的皇帝生儿子,特别是第一个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被册封为太子的可能性最大。宣武帝元恪曾与第一任皇后于氏生过一子元昌,当时,后宫的女人全都松了口气。但元昌却...……更多
...,他建立起来的北魏,实现了对北方的统一。强大的北魏王朝,一度饮马长江,让南朝人闻风丧胆。然而,这个显赫一时的王朝非但没能统一天下,反而走向分裂,形成了东魏、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那么,北魏为何会分裂呢,...……更多
北魏殇帝:第一位神秘消失的女皇帝
你以为中国古代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帝吗?你错了,还有一个小小的女婴,尚在襁褓中便被立为皇帝,她是谁呢?让小编慢慢讲来!这位小婴儿女帝名为元姑娘,她是孝明帝元诩唯一的孩子,要说这事也要怪元诩的爹宣武帝不...……更多
北魏灭亡的转折和导火线是什么?
...讽刺。其实,“母后干政”并不一定错,很多雄才大略的皇帝背后都有女强人干政,此地不一一列举,区别还是人和人的不同。胡太后并不是一个对朝政起正作用的妇人,而恰恰起着反作用,她和几个情夫一起和自己的儿子元诩...……更多
我国历史上有四位女皇帝,仅武则天被承认
...后废除儿子李显和李旦的皇位,然后自己登基称帝,李家王朝自此改名换姓。武则天在位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这样的贡献也是她名声在外的重要因素,最后武则天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兜兜转转皇位又成了李家人的...……更多
有武则天之狠,却无则天之能的太后是谁
...武则天延续了“贞观遗志”,为她的孙子唐玄宗的“开元王朝”奠定了基础。她是继承唐朝最辉煌时期的纽带。反观胡太后,北魏自其在位以来,一片混乱。后来,尔朱荣发动“河阴事件”,将北魏两千多名王公贵族、朝廷官员...……更多
胡太后放纵自己的欲望,只要是她看上的男人,都会被强行带回宫中
...十左右的虎狼之年,她恰好看上了相貌堂堂人品端正的小皇帝的叔叔元怿。有句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此时的胡太后有着皇帝儿子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可谓是权倾天下。在她的威逼利诱之下,作为小叔子的元怿...……更多
河阴之变:改变北魏命运,胡太后与尔朱荣的权谋较量
...大权埋下了伏笔。那么,一个契胡人是如何在汉化的北魏王朝中窃取最高权力?一个女人又是如何因权力而堕落,最终遭到灭顶之灾?快来一探究竟吧!河阴之变:权力的黑暗面北魏王朝的覆灭并非一蹴而就,它缓慢地在民族矛...……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千古谜案,这七位帝王竟神秘失踪
...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被赶下台。公元前74年,22岁的汉王朝第六任帝王昭帝刘弗陵,因死时没有儿子,他的侄子昌邑王刘贺幸运地被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扶上了汉王朝的帝王宝座。刘贺是个典型的浪荡公子、不学无...……更多
从嫔妃到皇太后:北魏胡太后的权力之路与悲剧结局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宣武帝元恪本来复姓拓跋,因为当年孝文帝对汉文化的过度倾慕,竟下令命所有鲜卑人都将鲜卑的复姓姓氏改为汉族的单姓。所以,拓跋氏的后人当时基本都改成了“元”姓,宣武帝元恪在太和二十...……更多
北魏孝武帝元修为何要娶3个堂姐妹?
...权。01元修类似汉献帝,高欢和宇文泰是两个司马懿。隋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北周的丞相,北周的前身是西魏,西魏和东魏,其实是北魏王朝分裂出来的。由此可见,北魏王朝是隋王朝一统天下的根基,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更多
皇帝不敢斩杀权臣,因为皇帝的权力受限于法律和制度
...己的女儿许配给元子攸,成为其皇后。可以说,纵览整个王朝,当时的北魏已经找不到一个能够与尔朱荣抗衡的人,无人能敌,尔朱荣可谓是只手遮天。可想而知,皇帝元子攸有多被动、多无奈,可谓痛不欲生。皇帝元子攸要是...……更多
北魏皇权之争:元朗的浮沉与悲剧
...),北魏权臣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为帝,而将原先拥立的皇帝元朗废黜。自此在位仅半年多的元朗就与皇位告别,成为了孝武帝的臣子。那高欢既然拥立了元朗,为何不到一年又要把他废黜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皇室宗亲...……更多
尔朱荣屠杀王公大臣,他为何没篡位称帝?
...义阳王元略,下至正居丧在家的黄门郎王遵业兄弟,包括皇帝元子攸的兄弟,不分良奸,全部杀个精光。可以说在这场大屠杀中,自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以来建立的鲜卑贵族和汉族门阀士族都被尔朱荣屠杀殆尽。被杀的都...……更多
...毁灭,坚信人生无非是一场残忍的较量。曾经强大的北魏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只剩下曾经的繁华潜藏于洛阳龙门山上的半壁石窟之内。在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在家中安详辞世。临终之际,他殷切叮嘱儿子高澄,预言侯...……更多
北魏孝明帝与胡太后的兴衰之路
北魏王朝,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希望完成大一统王朝;自鲜卑族拓跋珪建立起代政权后,经过东征西讨,先后征服后燕、攻打南朝、大败夏国、大破柔然、攻克北燕、降服北凉等,完成了对北方的大一统。历经拓跋珪和拓跋焘的...……更多
...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最后干脆取而代之,建立了武周王朝,使唐朝一度亡国。武则天是垂帘听政最成功的典范,至今仍然是女性成功的骄傲。慈禧太后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垂帘听政者。咸丰帝驾崩后,同治皇帝与光绪皇帝执政...……更多
北魏胡充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的传奇与悲剧
...了,公元516年,宣武帝去世,年仅六岁的元诩即位,由于皇帝年幼,胡充华便作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开始了她的专权之路。其实执政初期,胡充华还是励精图治的,凡事亲力亲为,十分敬业,可慢慢的,她就显露出了本性,人性...……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