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英宗亲征土木堡的前因与后果
...蒙混过关,谋求不利之财。谁让他遇到了分管此事的太监王振了呢?王振本就歧视瓦刺,敌意外族。不但不同意多给赏赐,还要求来使按实际人头计算;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把朝贡的马匹价格打了两折,刨除运输和差旅费之...……更多
明英宗遭俘,被逼跟瓦剌贵族女子和亲
...也先再次派遣使团到明朝京师市马,由于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这类事都是由王振负责。按照明朝的规定,对于瓦剌使团人员,明朝都要进行一定的财物赏赐,而且有时候,瓦剌使团的额外要求,一般都会满足他们。也先派了两...……更多
明朝的衰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剌崛起之后不断的骗取明朝的赏赐,一来二去的明朝宦官王振不乐意了。后来他下令开始减少撒谎给你次,结果瓦剌以此为名开始进犯中原。朱祁镇见状想起了明朝皇家“天子守国门”的祖训,于是决定亲自出征,但朝中大臣劝...……更多
马顺之死:明朝朝堂权谋斗争的牺牲品
...在明英宗手下任职。与他命运交织的是明英宗时期的权臣王振,一个曾是读书人,却因为对权谋的厌倦选择自宫成为太监。王振靠着巧舌如簧,很快成为宫中的红人,将明英宗哄得服服帖帖,甚至称其为先生。在王振的操控下,...……更多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英宗被俘后的牺牲品
...镒的领衔下,突然要求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下旨,抄灭太监王振全族。不管马顺是不是恶贯满盈,至少官员们一开始并未针对他。对于大臣提出的极刑要求,朱祁钰并未接受,只是回复“择时改议”。陈镒等人不同意开始吵闹,高...……更多
朱祁镇在土木之变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致综合国力耗损。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于1464...……更多
...上还下令为他在全国各地大建生祠。明朝英宗时期的太监王振,也是成功典范,皇帝带着几十万军,队出征瓦剌。半路上,王震感慨地问了一句:“皇上能不能让大军从我家门口经过,让俺显摆一下?”谁知道英宗听了,毫不犹...……更多
简介明朝官员袁彬
...的瓦剌部首领也先兵分四路、大举南犯。此时;正值宦官王振掌权,面对瓦剌的进攻,王振不与诸大臣商议,怂恿明英宗亲征。明军至大同后,王振风闻也先兵力强大,没等交锋、便吓得收兵回京。八月,明军行至土木堡,瓦剌...……更多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前来的有3000人,以按人数向大明朝廷邀赏。但是,宦官王振,只按实际人数给赏,并且,还减去了马价的五分之四,这就令也先十分不满。这年七月,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向内地大举进攻。明英宗朱祁镇,这时正是年轻气盛...……更多
太监王振:从官员梦到皇帝红人的崛起与折戟
...动就将同乡给放了,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太监就是王振了,最初这王振并不是相当太监,他自幼饱读诗书一心想成为朝中官员,可是他这个愿望就是实现不了,但是能怎么办呢?他可不会想着轻易放弃。于是就想了一个损...……更多
于谦:明朝第一忠臣的光荣与冤屈
...实则也有遭到小人迫害的时候。例如当时明朝有名的太监王振,在朝内可以说是权利大到只手遮天,他给其他的官员们都立下了一个规矩,就是给予他一定的保护费。这个保护费要的不多,但看着心意必须得交,乍一看好像也不...……更多
土木堡一役,打断了明朝武将勋贵的脊梁
...消灭蒙古骑兵。顺便说一句,那么祸国殃民的“死太监”王振是怎么死的呢?查阅史料总结有以下几种情况:1.被护卫将军樊忠所杀。《明史纪事本末》2.被乱军所杀。《王振传》3.羞愧自杀(明英宗祭祀王振时所说)。目前历史...……更多
于谦是如何在土木堡之变后,让本应就此覆灭倒塌的大明朝起死回生
...天朱瞻基驾崩,年仅37岁。朱祁镇继位登基,手下的宦官王振一跃成为手握审批大权的实权“皇帝”。原来,在朱瞻基在位期间,为了减少自己批阅奏折的时间,就勒令身边的太监们识文断字,等到奏折呈上来时,就由那些侍奉...……更多
揭秘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
...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到了正统七年的时候,王振开始逐渐地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王振本人是一个十分注重奢侈享受的人,根据张廷玉在《明史》中记载:“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更多
明朝宦官为何权力滔天,谁都不怕?
...的披红决定,以至于相权都给了宦官。明英宗时期出了个王振,他残害忠良,结党营私,诱骗皇帝出征,直接造成明朝遭受瓦剌之祸。王振,即是司礼监太监。到此为止,宦官还不至于权力滔天,因为只要出现一个英明君主,就...……更多
...定朝局,而被大臣们拥立上位。明英宗最信任的人是太监王振,他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一去不复返,明朝没有了皇帝,太子的年纪又很小,瓦剌铁蹄即将逼近北京城,大明帝国兴亡的重担就落在了朱祁钰的肩膀上。土...……更多
聊聊明朝的票拟批红制度
...明朝的历史上多有发生,据赵翼的《廿二史札记》记载:王振窃柄时,票拟尚在内阁。然涂疏言,英宗时,批答多参以中官,内阁或不与,则已有不尽出内阁者。王振独揽大权时,票拟权虽然在内阁,但是明英宗的批红大多参照...……更多
朱祁钰:明朝景泰年间的传奇皇帝与政治智慧
...明朝内部腐败无能,频繁南下骚扰边境。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出征。结果在土木堡遭遇了惨败,成为了瓦剌人的俘虏。这场战争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人马器械,而且也严重打击了明朝的国威和士气。消息...……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有一个让后人诟病的地方,当时还没有名震天下的大宦官王振差点就被朱祁镇他奶奶给咔嚓了,朱祁镇一看自己这个从小的玩伴要没了,跑去奶奶那求情,“三杨”一看皇帝都这样了,连忙一起为这个王振求情了,最后王振就成...……更多
他因谋逆罪被诛杀,抄家时发现一间密室,打开后皇帝后悔莫及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正统初年(1435),三杨都已去世,太监王振蛊惑皇帝,专权乱政。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大汗也先率领大军进犯明朝北疆,王振鼓动皇帝御驾亲征。于谦等大臣极力反对,但于事无补。明英宗带领大明精锐出征,...……更多
土木堡之变导致的最大恶果是什么
...木。地高无水,掘井二丈余,亦不得水。”也就是说,是王振让大军驻扎与土木堡的,结果尴尬的是没有水,水源被瓦剌所控制,之后明军被围,缺水可是比缺粮更加要命的,当时明军应该就是凭借数量优势暂时与瓦剌军相抗。...……更多
历史上唯一没有强大背景的皇后,皇帝却为她修改祖上制度
...起来后,就开始不服从明朝的管束。于是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忽悠下,决定御驾亲征。但是由于王振和朱祁镇都没有打仗的经验,虽然手握大军,但是很快就被瓦刺军击败,最丢人的是朱祁镇和王振居然还被瓦刺人给生擒了。...……更多
大明如果没有谁将早亡一百年
...向明朝进贡了两千多匹马,希望换点赏赐,结果被死太监王振给拦下了,不仅没给人家赏赐,而且还将马价减掉了五分之四,郁闷的瓦剌部落首领彻底愤怒了,不给赏赐无所谓,但是羞辱我就是你不对了,于是7月份,瓦剌部落...……更多
亦失哈:明朝历史上被忽视的功臣
...民的太监大行其道,秦朝的李斯、唐朝的鱼朝恩、明朝的王振等等皆是此流。然而,在暗黑涌动的太监队伍中却总有那么几个出手不凡保家卫国的清流,他们的存在不仅没有悖逆历史大潮反而成为流芳万世的楷模,这些当中除了...……更多
朱祁镇:明朝最丢人的皇帝,一生只做对一件事
...能力,因此在宦官的甜言蜜语之下逐渐宠信宦官,将太监王振提拔到了自己身边。王振表面上代表皇帝对“三杨内阁”恭恭敬敬,但是背地里希望的却是皇帝早日将朝政大权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他们这些陪着皇帝长大的太监才能...……更多
从宦官到朝廷柱石:明朝大太监怀恩的忠诚与智慧
...宦官乱政最为严重的朝代。一提起明朝,大家就会联想到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这些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专权乱政、迫害贤良的大太监,由此形成认知即宦官都是奸臣。但事实上,宦官跟朝廷大臣一样,他们大部分也都经...……更多
“夺门之变”是明代历史的一次转折
...和“三杨”这位贤臣撑腰。但太后去世后,朱祁镇对太监王振的宠信也随之增加,对朝政也有了一定的干预。说来也有趣,朱祁镇并非昏君暴君,而是对太监过于信任,再加上父亲朱瞻基过早过世,没有亲自教导,否则朱祁镇也...……更多
明英宗虽然不是个称职的皇帝,却改变了明朝殉葬制度
...在明英宗早期的时候他非常信赖一个人,那个人的名字叫王振。王振是谁呢?简而言之,他是一个太监,而且是一个非常有理想并且非常平庸的太监。这是一个要了亲命的事情,因为我们晓得在历朝历代,但凡是一位非常平庸的...……更多
详细介绍明英宗朱祁镇
...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偶然登上大位,却用一生来还
...佐下,正统初年朝政安平、风气纯正。特别是在打压太监王振这件事情上,态度强硬,如果不是王振故作“狡黠”,早就一命归西。张太后在明史上声名显赫,历经五朝,多次拔乱反正,并成为宣宗、英宗朝的坚强柱石。张太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泉坐忘: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
由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的“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
2025-04-19 01:07:00
嘉靖皇帝竟然是个爱慕虚荣的人?为此做了什么荒唐事?
明世宗是个很爱虚荣的人。他由藩王而入承皇位之后,由个人的虚荣,又发展到尊崇其生身父母,于是引起了嘉靖前期有名的“大礼议”
2025-04-19 02:20:00
太监只是皇帝最忠心的工具人
现在一些人受电视、电影书籍的影响,一讲到太监就义愤填膺,好像太监是他的杀父夺妻仇人一样,然后就是阉党啊、阉啥等等之类的叫骂了
2025-04-19 03:25:00
嘉靖几辈子修来的皇帝命,为何差点了结在一群宫女手里?
宫女们刺杀嘉靖皇帝的事件,明朝历史上称之为“壬寅宫变”。整个事件的起因,完全是嘉靖晚年为求长生不老,成天神叨叨得捣鼓炼仙丹产生的连锁恶果
2025-04-19 03:30:00
书香四月,山西省图书馆策划了一场属于每个人的阅读盛会,以“重读经典·赓续三晋千年文脉”为主题,通过线上与线下、传统阅读与AI阅读相结合的方式
2025-04-19 07:13:00
原创有人说科举培养了一群奴才,但为什么大明却总是有官员和皇帝作对
从近代以来,很多人都在抨击科举,说八股取士的科举,培养的是一群书呆子和奴才,这群人身处高位却整天什么都不会,误国误民,是近代中国落后愚昧的根本原因之一
2025-04-18 21:04: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王爽爱 济宁报道跟着济宁金牌城市推荐官王爽爱一键解锁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高能玩法”!都说“不逛竹竿巷
2025-04-18 18:26:00
包含亲笔信、亲人回忆材料!红岩博物馆获捐一批刘国鋕烈士珍贵文物史料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唐昌伦(左)代表红岩博物馆接受刘国鋕烈士亲属的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重庆有关红岩英烈的珍贵文物史料又进一步丰富了
2025-04-18 18:48:00
刘禅为何在诸葛亮死后查抄其家产?得知真相后,为何大怒摔杯子?
说到诸葛亮,可能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很忠诚。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他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五丈原。不过这些只是诸葛亮这人作为一个臣子尽忠尽责的一方面
2025-04-18 19:19:00
上色老照片:直击镜头下真实的张作霖,明明可以拼颜值偏要靠实力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来自于“东北王”张作霖的上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张作霖的个人史
2025-04-18 19:22:00
青海出土一碗4000年“意大利面”,专家激动到流泪,意大利却慌了
我们中国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什么京戏、喝茶、瓷器、丝绸、饮食文化等等,今天我们要来叙述的就是饮食相关的文化
2025-04-18 19:27:00
刘备白帝城病逝后,诸葛亮为何连战连败?姜维临终前道破玄机!
在三国的后期,随着曹操和刘备的故去,天下局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曹丕称帝后为了维稳在短时间也不准备对蜀汉与东吴发动攻势
2025-04-18 19:32: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凤阳明中都遗址:一座“爷爷辈”的皇城
大皖新闻讯 巍峨的门楼,壮观的历史遗迹。坐落于淮河之畔的中都遗址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
2025-04-18 19:36:00
19张晚清最真实老照片:架着慈禧的大内高手,整理床铺的船妓
提起清朝人们的生活,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时皇亲国戚们骄奢淫逸的生活,但那些生活在宫墙外的人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通过以下这些清末老照片
2025-04-18 19:41:00
鳌拜辅佐了三代帝王,为何到康熙的时候却被拿下?是他叛变了吗?
鳌拜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帝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只不过到辅佐康熙的时候被康熙拿下,这被皇帝抓了是不是就代表他叛变了
2025-04-18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