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恢之死,为什么却成了他最后的催命符?
提到王恢,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到“马邑之谋”,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而大行令王恢就是“马邑之谋”的谋主。这是汉武帝第一次主动对匈奴人用兵,并且是一次策划周密的歼灭战,如果获得成功的话,甚至可以不用...……更多
马邑之谋:汉武帝围剿匈奴,注定有始无终
...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史记·韩长孺列传》大行令王恢是燕国人,多次担任...……更多
历史上著名的马邑之谋,最后以失败告终
...然宣布同匈奴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以王恢为首的主张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对此展开了激烈争论。第一:迫于束手无措和匈奴和亲,有两点难言之隐1:汉武帝刘彻20岁出头,还年轻,战争稍有不慎会动摇...……更多
这场战争让匈奴和汉朝之间,彻底撕破了脸
...求和亲,汉武帝召集众大臣开了个会,商量对策。大行令王恢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打一仗让匈奴知道汉朝得厉害,就再也不敢轻视汉朝了。然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建议汉武帝接受和亲,毕竟匈奴兵强马壮,汉朝和匈奴打仗的时...……更多
汉武帝三十万精兵伏击匈奴单于,为何没有成功?
...,他的主张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赞同;另一派以大行王恢为首,他力主对匈奴开战,“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最终,汉武帝还是选择与匈奴和亲,没有贸然用兵,毕竟大多数人不支持...……更多
汉武帝出动30万大军,为何无功而返
...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汉武帝命群臣商议对策。大行令王恢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以匈奴兵强马壮为由,劝汉武帝接受和亲,群臣大多赞同韩安国的观点。汉武帝最终采纳韩安国的建议,与匈奴和亲。公元...……更多
...何在马邑伏击战中临阵退缩呢?此人,便是时任大行令的王恢。王恢是燕国人,以熟知边境事务著称。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王恢听从雁门马邑豪绅聂壹的建议,正式向汉武帝提出了马邑之谋,即《汉书·韩安国传》所记载...……更多
因为一场战争,西汉停止与匈奴和亲
...于现状,不断的对边境进行骚扰,所以当时的汉朝大将军王恢主张不和亲,而是出兵讨伐,结果这一提议遭到了和亲派的坚决反对,汉武帝最初采取了和亲的建议,到后来王恢跟汉武帝献计围剿匈奴,并且计策看起来是完美无瑕...……更多
马邑之围汉武帝派出哪些战将
...开始谋划,其中南征闽越,就是一次重要的操练。太行令王恢向汉武帝讲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大破匈奴,斩首十余万。赵国只是战国七雄之一,竟能取得如此战绩,雄心壮志的武帝遂决心终止和亲,效仿李牧围...……更多
田蚡卖官圈地,汉武帝说了一句话吓得他背后发凉
...壹被士兵拉下去的时候,聂壹才说到这你要去问到大行令王恢,自己是受到大行令王恢的指示才去走私物品的。得知聂壹背后的指示者是当今的大行令王恢,张汤才知道这件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单独处理的了的。于是,张汤派人前...……更多
揭秘汉武帝为什么要废除和亲
...持,这样形势就朝主战的方向发展。主战的代表是大将军王恢,他因为负责外交,跟边地的人员接触较多,有一位名叫聂壹的商人,在汉匈之间做生意,知道王恢的想法之后,就给他献谋,说自己可以把匈奴兵引诱过来,让汉军...……更多
为何汉武帝在马邑之围后,要逼王恢自杀
...的战争,也是汉匈战争策略的重要转折点。而汉武帝杀掉王恢(逼迫王恢自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攻打匈奴的汉军)事实上,汉武帝之前,汉朝对匈奴,一直采用的是和亲的政策。能够安抚匈奴,...……更多
汉武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这样开始的
...匈奴开战的心思,当时朝廷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大行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就是鹰派好战,另一派是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和亲派,两边的理由呢都很充分,一时之间汉武帝也举棋不定,原因有二;第一他刚刚登基六年当时年...……更多
马邑之围:汉匈之战中的奇谋与反转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马邑有个叫聂壹的富户,通过大行令王恢给武帝献了一策:匈奴人不是贪图财物吗,可以以此为诱饵在马邑设伏,彻底打败匈奴。武帝通过廷议后,认为此计可行。匈奴以骑兵见长,如果设伏围而歼之,便可...……更多
汉武帝这场失败的诱敌之战,拉开了西汉与匈奴战争序幕
...兵不断侵扰大汉边境马邑。马邑的一位商人就向大汉将军王恢出谋划策:自己常年在马邑一带做生意,匈奴人大都认识他,就由他假装将马邑献给匈奴人,而匈奴人必定会因为贪图财物而大举入侵马邑,此时汉军在马邑周围埋伏...……更多
他是西汉一个小人物,却差点改写汉朝历史,后代是三国大将张辽
...击一下匈奴,为汉朝解除这一大患。他主动找到汉朝边将王恢,向王恢献上一计:由他前往塞外面见匈奴单于,谎称要把马邑城献给匈奴,让单于亲自带领大军入塞。汉朝大军事先利用有利地形埋伏好,等匈奴人进入伏击圈后四...……更多
汉武帝后来何以举全国之力和匈奴交战
...匈奴和战的大讨论。没想到会议伊始,主管外交的大行令王恢就率先站了出来,对和亲表示坚决反对,说:“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背约;似此反复无信,不如勿许,兴兵击之。”王恢本身就是燕国人士,再加上多年...……更多
赵破奴曾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最后被株九族
...只有赵破奴一人带兵。按计划,应该是由出使西域的使者王恢和他一起,将带领士兵数万,剑指楼兰和车师。但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有独立带兵打仗的能力,赵破奴竟然不按计划执行,趁着王恢还在集结军队时,独自带着700骑兵...……更多
李广战功无数汉武帝却拒绝封侯,原因是李广有一缺陷
...起的呢?马邑设伏的事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当时大行令王恢与大商人聂壹设计了对付外敌的计划,但是由于俘虏的投降导致计划的失败,这也让王恢被下狱而自杀。当时的李广也参与了设伏。四年以后,匈奴再次来犯,汉武帝...……更多
汉武帝时期丞相公孙贺有着怎样的经历
...更加为武帝所宠。 拜将封侯元光元年(前134年),大行令王恢受马邑城商人聂壹之言建议汉武帝伏兵马邑城诱击匈奴。一番部署之后,武帝拜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将军,领四将军。发伏兵二十余万于马邑城旁山谷中诱击匈奴单于...……更多
不破楼兰终不还,赵破奴是如何破楼兰的?
...公元前108年,武帝拜赵破奴为匈河将军(军职三品),拜王恢为中郎将(军职四品),骑都尉(军职四品)李广利为监军,出征楼兰与姑师。王恢是汉使,楼兰和姑师都去过,熟悉道路。 四年前赵破奴从骠侯爵位被削,他是在...……更多
2022-12-18 11:34楼兰,不破
楼兰的历史是怎样的?
...于匈奴的,经常攻杀汉朝使者。于是汉武帝就派赵破奴和王恢一起率军攻打车师和楼兰,王恢率领七百轻骑攻打楼兰,俘虏了楼兰王,于是丝绸之路就畅通了,而楼兰则向汉朝称臣纳贡,匈奴听说后,就派兵攻打楼兰,楼兰同样...……更多
大汉王朝与匈奴之间较量了几十年,让汉武帝成了历史最著名的帝王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大幕徐徐拉开,六月,汉武帝听取了王恢的建议,命雁门商人聂壹以走私犯的身份“亡入”匈奴(间谍呀)。此时的匈奴首领是军臣单于,聂壹对军臣单于说:“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同...……更多
车师国处于汉通西域的要道上,那么车师与汉朝的关系怎么样
...:“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当孔道,攻掠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于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赵破奴将属国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其中“当孔道”最为重要,也就是说车师处...……更多
汉武帝发动的四场战争,一步步击垮匈奴帝国
...小试牛刀的战役。当时,匈奴骑兵再度侵犯汉朝的边郡,王恢建议刘彻将匈奴主力引诱至马邑,再以30万骑兵精锐进行围歼。可惜的是,匈奴单于在行军途中抓到了一名汉将,并且得知了这一个计划。 随后匈奴单于立刻撤军马...……更多
汉武帝把匈奴打得闭声闭气,为什么晚年却突然停手
...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公元前133年,王恢向汉武帝建议,利用匈奴贪财的本性,诱其深入马邑县城,聚而歼之。因御史叛变,计谋败露,马邑之谋由此失败。公元前127年,匈奴左贤王以两万骑兵进犯上谷、渔...……更多
李广得不到刘彻的重用,原因与其性格缺陷有关
...紧急撤退,三十万汉军因此无功而返。这次战争的策划者王恢因为没有积极追击匈奴而被下狱逼死,但与王恢平级的李广却没有任何表现。虽然刘彻没有处置李广,但李广的表现却是令他失望的。作为刘彻身边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更多
卫青是靠国力碾压才能打败匈奴的?他的军事能力是不是一般?
...,汉军不敢大举追击,纵敌退去,而受命截击匈奴辎重的王恢、李息见单于势大,也不敢截击。马邑之谋,失败了。随即,匈奴愤怒,袭击大汉多地,掳掠人口。此战,说明大汉急需新一代将领。1、需要新的战法。汉军过去的...……更多
...李恢主战,韩安国主和,第二天,边境上富豪聂翁壹通过王恢向皇上献计,诱骗匈奴到马邑,重兵埋伏,一举歼灭。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马邑之计,被匈奴提前得知,汉军几十万大军无功而返,皇上恼怒王恢没有攻击匈奴的后...……更多
...端以“马邑之谋”为标志,元光二年,汉武帝采纳大行令王恢的建议,通过爱国商人聂壹实施诱兵之计,将军臣单于诱骗至马邑,准备在那里以30万大军围剿匈奴10万骑兵。然而,由于细节上的疏忽,导致匈奴人起了疑心,军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