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 新书过眼 |茅盾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推出全新长篇小说《登春台》。本书聚焦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四十余年里,北京春台路67号四个人物的命运流转。处于江南乡村家庭漩涡中的沈辛夷,在逃离与顺应中进...……更多
...台 “在这里,日日万事丛生,其实本无一事。”日前,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暌违四年的全新长篇《登春台》出炉。出生于1964年的格非,至今已笔耕不辍近40年,《登春台》也将故事着笔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40余年。《登春台》...……更多
现代都市生活的观察者
...都市生活的观察者——读《登春台》□郑晓《登春台》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推出的全新作品。小说讲述了自1980年代起至今40年的时间里,位于北京春台路67号的四个人物——沈辛夷、陈克明、窦宝庆、周振遐的人生变迁。这些...……更多
...,尝试理解生活和流转在土地上的每个普通人。这是格非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江南三部曲”后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对半个世纪中国乡村文明史的一次隆重致意。故事发生地儒里赵村,是江南一个传统简朴而风景如画的乡村,...……更多
新剧|茅奖、古偶看不完,迷雾剧场又上新
...则臣2018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原著于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该剧配角的卡司很令人期待:胡军、李乃文...……更多
国网淇县供电公司开展“逐梦而行 书香致远”读书分享会
...了一场精彩的文学盛宴。最后,岳银超博士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格非的一段演讲与大家共勉:“让我们做一个诚实而有趣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社会关怀的人,做一个热爱自己职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通过参加...……更多
...代的突破口。”在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活动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带着新作《欢迎来到人间》,与另一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孙甘露展开对话,介绍各自的作品,畅谈创作心得,吸引众多读者聆听。从梁晓声、阿来...……更多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在我们的映像中是豪放的,是旷达的,即使不是粗汉子,也是一个一心收复中原的志士豪杰。他的词中,尽是...……更多
辛弃疾:南宋的杰出词人与英勇将军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与苏轼的词一起并称为“苏辛”,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其实,辛弃疾原本并不是词人,他在年青时就是一名征战疆场、血染战袍的将军。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就率领两千多人在...……更多
辛弃疾为何既能留下了金戈铁马,也能留下了灯火阑珊
...变后,北宋南迁,他的祖父辛赞不得不致仕金朝,所以在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尽管“身在曹营”,又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又在祖父的影响下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更多
2024中国(海南)高端消费品大会 | 唯品会副总裁孙格非:随着消费理念转变,折扣零售正成为主流模式
...公司、穆迪达维特报告协办,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要客研究院支持。南海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更多
中新教育|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杨志军文学研究中心在青海师大揭牌成立
...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6月15日电 (记者 孙睿)15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杨志军文学研究中心在青海师范大学揭牌成立。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中新网记者 孙睿 摄当日,杨志军文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创作座谈会在...……更多
...,那么整整一年,都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这么看来,辛弃疾幸福多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万般寻找,却始终不见。即将绝望之际,偶然一次回头,却意外发现,所寻之人正在灯火阑珊...……更多
李清照:北宋才女的多面人生,好酒好赌好色
...活情趣、懂得享受的人。嗜酒与好博戏李清照虽然被后世研究者给予不低的评价,但在正史中却并没占据太多篇幅。《宋史》将她的事迹附在父亲李格非之后,说她“诗文尤有称于时”,前后总共也不到三十个字而已。当然有一...……更多
...门用以发表各国留学生、大学生原创作品,并纳入“青春文学奖·丝路青年奖”这一新设奖项的评选。这家地处南京的刊物,向全世界抛出了文学的橄榄枝。今年5月,第九届“青春文学奖”将在南京颁发。如果我们将时光穿越回...……更多
...在期待:这部由金宇澄写作的、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如何浓缩在30集的电视剧中,既不失去原著的特有情调,又能将庞杂的沪上众生相归置得井井有条,以符合影视的叙事特征。这是摆在著名导演王家...……更多
辛弃疾的叠字“腰箍”别立一宗
...神思,把词的意境“箍”在里面。济南府的“词中龙凤”辛弃疾与李清照,都好叠字。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组浅俗叠字入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登峰造极,妙之毫巅。辛弃疾则以《采桑子》...……更多
茅盾文学周启动,为“致敬与展望”,茅盾和鲁迅的长孙都来了
...志,为中外文学事业做出独特的贡献。多年后的今天,“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再次荣归茅盾故里,“致敬与展望”茅盾文学周启动仪式上,茅盾之孙沈韦宁与鲁迅之孙周令飞来到现场,透过他们的身影,人们似乎又看到了百年...……更多
李清照一生诗词无数,但为何从未写过岳飞
...未写过岳飞?史书上记载的李清照外祖李清照的父亲是李格非,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苏门(苏轼)“后四学士”之一,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关于他妻子的记载,史书上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答案。一,李格非妻子是王拱辰...……更多
名家大咖向首届东北书博会发来祝福啦!
...》曾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人世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我以老乡身份参会 心悦诚然黑龙江、辽宁、吉林省邻人亲,东北人皆广义老乡。此番吉林省举办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我以老乡身份受邀参加,心悦...……更多
剧版《繁花》启播引关注:“一个新的生命”
...样。电视剧《繁花》改编自作家金宇澄“五个一工程”及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由王家卫监制导演。首集开画,利落的快节奏和电影质感令《繁花》给人强烈观剧体验。简单明了的故事,清晰的节奏,带出的却是复杂的背景...……更多
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揭牌成立
...”这一重要主题,本次活动展开了三场深入的文学研讨。茅盾文学奖作家与批评家在活动现场展开了主题为“小说中的地域性强化与中国精神的表达”的圆桌会谈,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更多
...早卒……”这里李清照的外公又成了丞相王珪。有人对此研究后认为,李格非娶过两个王氏夫人,先娶丞相王珪之女,可是她过早就去世了,后又娶王拱辰之女为妻。那么,李清照之母到底是前一个王氏女还是后一个王氏女,她...……更多
儿女找对象的最佳方式,就是这“四个成语”
...颇显稍纵即逝的特质。然毋须忧心,瞬息亦能成永恒。如辛弃疾诗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转头间,心仪之人已然出现,岂止坐定片刻?放眼望去,飞机、高铁、火车、公交等坐下的瞬间,...……更多
唯品会孙格非:折扣零售市场打开新空间,希望加强国际品牌合作
...4月14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上,唯品会副总裁孙格非表示,随着消费者更加理性、务实,折扣零售市场打开了增长新空间。唯品会将借助消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加强国际品牌合作。唯品会副总裁孙格非谈及对国内消费市...……更多
诗咏田园 |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辛弃疾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新华社发 刘辉摄赏析:辛弃疾是南宋著...……更多
辛弃疾:南宋时代的全能英雄与争议人物
...的那些纯天然不带美颜的美男子们犯花痴。比如历史上的辛弃疾,说起辛弃疾相信有不少的女性朋友们现在已经开始对这位完美的偶像犯花痴了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辛弃疾不仅是个文能弄墨,武能退敌的全能型...……更多
辛弃疾:从田园到沙场的文人壮志
纵观中国历史,辛弃疾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有世人评他是“文人里面武艺最强,武将里面写词最好”的人。辛弃疾印象:从田园到沙场记得初一时才读到辛弃疾的第一首词,叫《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更多
电影《挡马夺刀》正在热映!吴樾等主创人员惊喜现身济南路演
...创作武侠动作片!”一名观众满怀期待地表示。李清照和辛弃疾共同构成了济南独一无二的“二安”文化。吴樾透露道,“如果有机会,很希望出演辛弃疾。”不论是从话剧,还是影视,大家都期待把吴樾版本的辛弃疾搬上大银...……更多
“我是追随着二安的脚步来济求学的”
...,我就也很想过来参加一下”。段锦珂坦言,自己最喜欢辛弃疾,最喜欢他写的那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济南是辛弃疾、李清照的故乡,“我到济南来上学,就是因为二安的故乡是济南,因为济南是诗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