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896年,桐乡乌镇,一位名为沈德鸿的青年出生,在有着“梧桐之乡”美誉的城市种下文学的种子,百年后,故人不再,生长于斯的文学枝蔓却已繁盛,延续着江南水乡的悠长文脉,迎接着全国文坛的名家和大咖,为一场盛会拉开帷幕。
11月17日上午,桐乡乌镇·西栅景区评书场,“致敬与展望”茅盾文学周启动仪式正在进行,现场座无虚席,为逐渐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暖意。
来自中国作协、浙江省作协、浙江文学院(馆)嘉兴市委宣传部、文联和桐乡市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多位嘉宾,茅盾长孙沈韦宁等亲属和全国范围内的茅盾文学研究专家出席本次活动,郑重宣布“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隆重启幕。
启动仪式现场。图片来源:桐乡市传媒中心
今天文学硕果累累,立足当下,回溯中国文坛中掷地有声的人物,茅盾与鲁迅是绕不开的存在,这两人曾因文学结缘,也让文学成为时代之树。
谈起茅盾与鲁迅的故事,《世界文学》原主编高兴有很多话讲。
他回忆,1934年初夏,茅盾先生来到上海鲁迅寓所,同鲁迅先生谈及外国文学译介之事,鲁迅先生认为“这几年来介绍外国文学不像从前那样时兴了,译品的质量也差,翻译家好像比作家低了一等”,因此提出创办专门登载译文的杂志的设想,“鲁迅说,这杂志,译品要精,质量要高,印刷也要好。茅盾先生当即表示赞成,说目前作家们有力气没处使,办这个杂志,可以开辟一个新战场,也能鼓一鼓介绍和研究外国文学的空气。”
于是,那年秋天,《译文》杂志在上海问世,茅盾与鲁迅也身体力行,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杂志,为中外文学事业做出独特的贡献。
多年后的今天,“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再次荣归茅盾故里,“致敬与展望”茅盾文学周启动仪式上,茅盾之孙沈韦宁与鲁迅之孙周令飞来到现场,透过他们的身影,人们似乎又看到了百年前为文学呕心沥血的身影,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友谊与岁月长河中的文学星光。
“爷爷茅盾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他是喝着东市河的水长大的,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以至于在他后来的作品如《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中都有对故乡风土人情的再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他心里扎下了深根。”启动仪式现场,茅盾长孙沈韦宁讲起了爷爷茅盾的故事,他说,茅盾文学奖的设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爷爷文学生命的延续,且千载常新,绵延不绝。
鲁迅长孙周令飞则说起了儿时求学的历程,他回忆,茅盾先生的长孙女沈迈衡曾是自己的同班同学,他也因此对长辈间的渊源印象深刻。如今,时移物换,茅盾与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仍在延续,不仅为新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在此,我想强调的是,鲁迅与茅盾作为浙江文学的骄傲,不仅为浙江争光,更为中国争光。他们的作品和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愿他们的精神永存,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文学的圣火仍在传递,他们触达的,不仅是反映复杂生活的深刻现实,更是无数与呼应时代的强音,这些声音,将以多种形式在“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系列活动中呈现,借助知名作家签售会、产业论坛、电影放映等活动,全方位展现杭州、桐乡、乌镇得天独厚的文化风貌,让更多的人沉浸式领略中国文学的魅力,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呈现。
正如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启动仪式上所说:“新时代文学风光正好,当下一批优秀作家正在用卓越的作品,呈现我们脚下土地的历史与现实、光荣与梦想。‘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是我们主动面对新环境挑战,弘扬文学价值,传递文学力量,拓宽文学道路的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开阔文学的胸襟,提升文学的境界,牢记国之大者,开展更多接地气又生动的公共活动。”
从浓缩于纸张上的文学记忆,到一部部投射山乡巨变的经典佳作,从不断涌现的文学转化成果到正在蝶变的文化产业,文学的火苗照亮着时代,也以前所唯有的姿态,在茅盾故乡的迤逦风光中,载着浙江乃至中国的精神财富走向更远的地方。
“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已经开启,文学之路,邀你同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7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