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海瑞究竟是清廉无用,还是治世名臣
海瑞是明朝名臣,他的一生历经四朝,是如假包换的四朝元老,由于他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因此在民间还有“海青天”的美誉。然而这样一个人,其身后事却相当潦草,相传死前他家徒四壁,死后连棺材都买不起,一代名臣能...……更多
海瑞:不畏皇权,直言纳谏的忠臣
...会出贪官和清官两类官员,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著名的清官海瑞。海瑞,明朝著名的政治家。1514年,生于琼山。在海瑞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不负众望考上举人,嘉靖三十二...……更多
海瑞:大明利剑,清正廉明却惹人讨厌?
...是一代名臣,不过在这段时间,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是海瑞这位清官。海瑞并没有什么传奇的出身,也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更不能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他只是明朝千千万万举人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举人是可以候补为官的,...……更多
嘉靖皇帝长期不理朝政与迷信方术的后果
...一位迷信方术而丧失了人伦天性的皇帝。嘉靖年间的忠臣海瑞就曾经在给嘉靖皇帝上书的时候,严肃地批评了嘉靖皇帝这种长期不理朝政和迷信方术的行为,海瑞更是痛骂了嘉靖皇帝这种丧失人伦天性的行为,认为他是一名置父...……更多
明朝名臣徐阶,晚年不得善终的原因揭秘
...取教训。徐阶的三个儿子因为强行从百姓手中购买土地被海瑞所知,对于海瑞的为官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他是断然不会徇私枉法的。 自己儿子的举动徐阶难道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他依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常言道“...……更多
那片椰林吹来的清风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海瑞文化公园海瑞文化公园::那片椰林吹来的清风天气晴好,不少市民游客来到海瑞文化公园游玩,享受悠闲时光。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海瑞文化公园同题诗(58)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39号、始建于明万历十七...……更多
海瑞的理想与现实:一个清廉正直官的困境
...了棺材,就是来求一死。”公元1566年,准备进宫面圣的海瑞给自己备好了棺材,妻子和女儿泪眼婆娑地望着他,见时候不早了,海瑞喊来下人抬着棺材,前往朝堂之上。妻女在门口痴痴望着他的背影,这一走,便是生离死别。...……更多
海瑞:清廉自守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明朝第一大清官
海瑞这个人,其实就算你不了解他,你也听说过,在上高中的同学们老师一定推荐你们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书里描写的海瑞惟妙惟肖,十分形象,你可能有些印象,没上学的,前两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看过吧,里面高...……更多
海瑞穷的连肉都买不起,却还娶了三妻两妾,明朝娶妻不花钱吗?
海瑞虽穷但却娶了三个老婆,其实也没别的原因,就是为了能有个儿子来延续香火。提到海瑞,大部分人都有所了解,毕竟他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清官,一生勤政廉洁,克己奉公,去世时还是死在了任上。既然是清官,自然日子...……更多
聊聊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海瑞
寸心惟为主,百计只安民很早以前就知道海瑞是一清官,这当然是拜文革所赐,在我还是孩提的懵懂中,文革便在这批判《海瑞罢官》的嘈杂声里拉开的序幕。历史上的海瑞是个清官,他不畏强权,以其刚正和正义,在民间有...……更多
明朝首辅张居正:用人之道与权谋之术
...且提及张居正还有一位大臣不可或缺的被提到,他就是“海瑞”。在历史的评价中,海瑞是清廉之人,甚至有流传说在海瑞去世后都没有留下多少钱财,如此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清官”。但张居正眼中的海瑞不应该入朝,若是入...……更多
海瑞:痛骂皇帝硬撼权贵,正直赢得民心
海瑞与包拯一样,是古代的“模范官员”,老百姓的“青天大老爷”。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十余两,不够殡葬之资。海瑞以举人出身而进入仕途,升任淳安知县时,他已经四十五岁。最早为海瑞赢得大名的是他...……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首届“海瑞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海口举行谈海瑞话廉洁 凝聚思想共识本报海口10月14日讯(记者张琬茜)10月14日,首届“海瑞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市海瑞文化公园举...……更多
...坛嘉宾海滨作为“尚廉讲坛”第一讲主讲老师。海滨以“海瑞诗歌与清廉文化”为题,海瑞生平为主线,勾勒其诗歌创作地图,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海瑞由平凡而伟大、积小廉而至大廉的成长故事,将清廉文化印入大...……更多
张居正为何终身不用海瑞
...不得不说到一个人,那就是被誉为大明最清廉的官员——海瑞。可以说张居正的一生识人善用,但是却始终没有将目光放到海瑞的身上,甚至说道:“此人一旦入朝,大明将永无宁日!”究竟是因为什么让张居正对于一代青天海...……更多
海瑞的高贵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在海瑞文化公园内,市民带孩子观看《整治积弊》雕像。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叶海声人是凡胎肉身,有七情六欲,有贪心和虚荣心,不容易拒绝一时间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东西,如同鱼难以拒绝钓饵。...……更多
雒于仁大骂万历不但活下来了,甚至连板子都没有挨
...《酒色财气疏》的奏折。这道奏折的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了海瑞那道《治安疏》。海瑞的《治安疏》主要内容是抨击嘉靖不理朝政,而《酒色财气疏》一听名字就知道其中的内容是什么。这道奏折不但明着说万历喜欢喝酒,喜欢玩...……更多
严世蕃身怀3大绝技,权倾朝野的世家子弟
...忠心爱国之士站出来上书弹劾严氏父子当朝积弊,其中以海瑞为代表。海瑞直言不讳,痛斥严氏父子:“权倾朝野,搜括天下财富,这样的奸佞祸国殃民,安能长久!”严氏得知海瑞弹劾,大为光火,立刻派人去追捕海瑞。海瑞不得已,只能...……更多
到处当刺头的人,肯定是不吃香的,为何海瑞偏偏是个例外
到处当刺头的人,肯定是不吃香的,但海瑞偏偏是个例外,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海瑞在当教谕的时候就敢跟知府、御史对着干,别人都跪,他就是不跪,因为“为师者不跪”。当教谕的他就敢得罪知府、御史,到了当知县...……更多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包拯和海瑞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清官,为官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但是二人的官场履历却差别甚大,包拯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在,得以人尽其才,晚年做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正二品高官。而海瑞,先是冒死上《治安疏》言...……更多
海瑞:明朝的清官与道德楷模
...清官在仕途生涯中也经常遭到同僚的嫉恨与打压。明朝的海瑞是一个例外,他的同僚对他十分畏惧,以至于不仅不敢打压排挤他,还联合起来出钱出力,帮助他步步高升。海瑞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他的同僚们反而出钱帮他升官呢...……更多
“红”融血脉 “廉”润心田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海口市海瑞学校学生在充满廉洁文化氛围的校园里学习。学校供图绿意盎然的椰城校园,正在深挖传统文化和红色故事,在角落里、课堂上,处处可见廉洁文化教育因子。历史名人清廉风骨、革命先烈奉献...……更多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视域下丘濬研究”研讨会在海口举办
...为琼岛之大人物,乃中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也”等美誉,与海瑞并称“海南双璧”。丘濬故居里的丘濬塑像。与会专家认为,丘濬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丘濬“审几维”的辩证法思想、“正朝廷”“正百官”的廉政思想...……更多
浅析大明帝国衰亡的前因,以及帝国之后如何走向衰亡
...些人物里面,有的被后人所熟悉,例如戚继光、张居正、海瑞;也有的后来默默无闻,例如申时行、李贽。本书的内容取材,除了上述这些人相关的文集外,还有《明史》等正史书籍,加上近代《国史大纲》等著作。第一章先从...……更多
聊聊海瑞奇葩的升迁之路
海瑞,一个在明朝近三百年历史中都能够排进前十的人物,向来以两袖清风、刚正不阿而著称。在他活着的时候,敢于说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这样的言论,死后更是被视为官员的楷模,当的上是“明朝第一官”。很少有...……更多
清官海瑞:廉洁一生,却把五岁女儿饿死
...以历史上很多清官都流芳百世,时至今日还被人们传颂。海瑞就是古代的大清官,他是明朝时期的官员,以廉洁奉公而著称,他还是四朝元老,所以海瑞的身份地位非常重要,他也深受百姓们的爱戴。海瑞在当官时,曾经推行了...……更多
海瑞:反腐斗士,终其一生捍卫公正与廉洁
...了一个格格不入的人,这人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清官海瑞。海瑞出生于官僚世家,其祖父海逊子在明朝开国之初官居广州卫指挥(正四品),海瑞的爷爷海宽,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有子侄海澄、海澜、海翰、海鹏、...……更多
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与清廉为官的典范
包拯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国力最鼎盛的仁宗时期,他一生宦海几十年,当过的官职很多,总的来讲,是多居京官,少入中枢。包拯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宋仁宗天仁五年(1027年),28岁...……更多
海瑞的困境:一心为民却难被朝廷重用
海瑞之所以出名,就在于他给嘉靖帝上了一份奏疏,这份奏疏叫《治安疏》。在这份奏折中,海瑞痛斥嘉靖帝的种种不作为,比如沉迷修道,对底下官员的贪腐不管等等。嘉靖帝看了这份奏折之后气得够呛,可还是压住了火。...……更多
《大明王朝1566》:假传圣旨、步步为营!海瑞为何能成功绑架
...稻为桑的政策说得十分清楚。但是,第14集中,淳安县长海瑞在动员当地稻农改稻为桑时却是这样说的:“皇上已经下了旨,种桑三年免税。”嘉靖明明说的是农田改桑田、不再加税赋,但是这句话到了海瑞这里,却成了农田改...……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6月10日是香港入境事务处总部在湾仔告士打道7号的最后一天,该处在湾仔已经经历了34个寒暑,明天将以全新面貌在将军澳与市民见面。(记者 温孟馨 素材来源 香港
2024-06-10 18:43:00
阅美南京“江山多娇—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新金陵画派名家作品展”举办
江南时报讯 6月7日,阅美南京第十七期“江山多娇—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新金陵画派名家作品展”在十竹斋人文空间开幕
2024-06-10 19:40:00
不止是司马迁,那个时代的人,普遍对卫青霍去病评价不好。有个民谣说的是:“生男莫喜,生女勿悲,君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能让中国人违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2024-06-10 20:26:00
自古以来君王的后宫都是数不尽的佳丽,看不完的美貌,所以更多的皇帝都是多情且无情的,可是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只爱过一个女人
2024-06-10 20:27:00
中国文化和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文中也有很多成语,如“鸟尽弓藏”。这个四字成语本来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争,但在后文,更多的是指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后
2024-06-10 20:27:00
“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
2024-06-10 20:28:00
《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有一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战败后逃难到吕家,一日忽闻活活磨刀声,心中以为是吕家要杀自己
2024-06-10 20:29:00
公元220年7月,蜀汉叛将孟达“率所部降魏”后,调转枪口随魏军攻打由刘备义子刘封占据的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刘封拒绝孟达劝降后
2024-06-10 20:30:00
【文脉华章】温故丨引诗句 忆屈原 总书记这样诠释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而屹立不倒、生生不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爱国诗人屈原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家国情怀最深沉的寄托
2024-06-10 21:15:00
刘邦封韩信为五十万汉军的统领大将军,然而韩信并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项羽是天下第一的英雄,凶勇刚强,力大势猛,举世无二
2024-06-10 21:19:00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人们对尊卑位分看的极为重要。身为皇室中人每个人的穿着、吃穿、用行都有着不同的规定。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以公主的身份随意佩戴凤冠
2024-06-10 21:22:00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刘邦集团崛起的起点,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从长安来到汉中的南郑,一路翻山越岭,数十位将领逃走。韩信认为萧何
2024-06-10 21:23:00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非常受二人的宠爱,因而太平公主的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尤其是武则天时期,权势越来越重
2024-06-10 21:23:00
朱元璋本是草根出现,能够最终建立大明朝,可以说是历经腥风血雨。可能就是因为他的出身、经历,所以才导致朱元璋猜忌多疑、心狠手辣的性格
2024-06-10 21:25:00
提到大汉王朝,不得不提汉武帝时期的辉煌时代,而汉武帝时期的辉煌有一个人物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他就是惊才绝艳、战功赫赫的大将军——霍去病
2024-06-10 2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