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海瑞奇葩的升迁之路
海瑞,一个在明朝近三百年历史中都能够排进前十的人物,向来以两袖清风、刚正不阿而著称。在他活着的时候,敢于说出“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这样的言论,死后更是被视为官员的楷模,当的上是“明朝第一官”。很少有...……更多
聊聊海瑞奇怪的升迁之路
海瑞奇怪的升迁之路:同僚恨他,又不敢弄死他,干脆花钱帮他升官古怪的“笔架先生”相比于历史上的大多数名臣来说,海瑞踏入官场的过程就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别的名臣一般都是“自幼聪慧过人”,少年得志出尽风头...……更多
海瑞:明朝的清官与道德楷模
...清官在仕途生涯中也经常遭到同僚的嫉恨与打压。明朝的海瑞是一个例外,他的同僚对他十分畏惧,以至于不仅不敢打压排挤他,还联合起来出钱出力,帮助他步步高升。海瑞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他的同僚们反而出钱帮他升官呢...……更多
海瑞祖籍福建,出生于海南,关于海瑞属于哪个民族有一些争议,有说是回族,有说是汉族,但根据《明史》中抗倭名帅胡宗宪说过的“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推断,海瑞应该是汉族人。与明朝很多官员出身不同,海...……更多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包拯和海瑞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清官,为官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但是二人的官场履历却差别甚大,包拯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在,得以人尽其才,晚年做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正二品高官。而海瑞,先是冒死上《治安疏》言...……更多
海瑞可以说是明代清官的典型代表。为了远离他,同事们不惜花自己的钱来宣传他的活动,就是为了让海瑞离开。清朝也有这样的官员。虽然他的身世与海瑞并不相似,但他固执的性格和极其认真的工作作风却与“海青天”非...……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两大“青天”
包拯(999—1062)和海瑞(1514—1587)都是古代官场晚出道的典型。前者虽然28岁就中了进士,但为了尽孝,十年后才步入仕途,后者实在是科举怎么考都考不好,熬到了40岁,无奈以举人身份做了个不入流的小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更多
海瑞:不畏皇权,直言纳谏的忠臣
...会出贪官和清官两类官员,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著名的清官海瑞。海瑞,明朝著名的政治家。1514年,生于琼山。在海瑞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不负众望考上举人,嘉靖三十二...……更多
明朝的海瑞连肉都吃不起,为何能娶一妻两妾
海瑞是明朝时期非常著名的清官之一,生于1514年,卒于1587年。他的一生一共经历了四位皇帝的时代,一是明武宗朱厚照,二是明世宗朱厚熜,三是明穆宗朱载坖,四是明神宗朱翊钧。在嘉靖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49年,35岁的...……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最正直的大官,官场人缘没好过,但升官没停过
...官员,清官不好做,要做一个正直的清官更是难上加难。海瑞是明朝历史上最正直的清官,而他这个清官正直地让所有官员都视他为瘟神,想尽各种方法排挤他,甚至联名写推荐信帮他升职调离,连皇帝都只敢给他闲职,不敢重...……更多
一个可怕的老怪物海瑞的吹毛求疵,过分注重小节使他在仕途上结怨颇多,当他下台归乡时,竟然没有人替他说几句公道话。一直过了十五年,当海瑞七十二岁时,才又一次被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这一次,海瑞变得更加偏激...……更多
海瑞堪称明朝的“包青天”,张居正为何弃而不用?
都说海瑞是海青天,将其与宋朝的包青天相提并论。论廉洁,海瑞绝对不输包青天,可是论办事儿的本事,两者相差就太远了。嘉靖皇帝快走人的时候,海瑞上了一道《治安疏》,把嘉靖皇帝骂了个狗血喷头。直接把嘉靖给整...……更多
海瑞:大明利剑,清正廉明却惹人讨厌?
...是一代名臣,不过在这段时间,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是海瑞这位清官。海瑞并没有什么传奇的出身,也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更不能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他只是明朝千千万万举人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举人是可以候补为官的,...……更多
张居正为什么宁愿用殷正茂,也不用海瑞
...作为的肯定是实干的循吏而不是清高自守的清流士大夫。海瑞嘉靖年间上书谏言下狱,在任职上以清廉自守而闻名于民间,有着极高的名望。但在万历年间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关于海瑞的个人操守,他一直都是古代官员中清官...……更多
嘉靖帝为什么会放了胆大的海瑞?
在剧中,嘉靖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对于海瑞不要命的上《治安疏》,嘉靖的第一反应便是“有预谋、有人指使”。其实这也正常,因为在这之前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嘉靖利用陈洪鞭打了百官。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来...……更多
2022-12-19 15:26海瑞
英宗可以杀于谦,为何嘉靖杀不了海瑞
...英宗朱祁镇和嘉靖皇帝朱厚熜面临的政治环境和与于谦、海瑞的关系确实不同,这是导致他们对待这两位官员态度不同的重要原因。于谦在明英宗时期的确拥有很大的权力,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决策。他在土木堡之变后...……更多
海瑞的困境:一心为民却难被朝廷重用
海瑞之所以出名,就在于他给嘉靖帝上了一份奏疏,这份奏疏叫《治安疏》。在这份奏折中,海瑞痛斥嘉靖帝的种种不作为,比如沉迷修道,对底下官员的贪腐不管等等。嘉靖帝看了这份奏折之后气得够呛,可还是压住了火。...……更多
宋代有包青天包拯,明代有海青天海瑞,张居正执政时为何拒绝帮助
当海瑞任命淳安县长时,正式走上了正道,但他一上任,就给所有人带去了明确的立场和办事方式。在处理淳安案件时,他很受爱戴的欢迎,因为海瑞处理公正并且是无辜的?在此之前,让我们来谈谈海瑞进入官场后的一些名...……更多
...两位青天大老爷,一个是北宋时期的包拯,一个是明朝的海瑞,当然包公的青天之名被经过各种演义渲染的已经成神,虽然名声最大,但是对于现代的影响大多都是出自于电视剧里面的剧情。而海瑞不一样,海瑞是明朝人,虽然...……更多
海瑞究竟是清廉无用,还是治世名臣
海瑞是明朝名臣,他的一生历经四朝,是如假包换的四朝元老,由于他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因此在民间还有“海青天”的美誉。然而这样一个人,其身后事却相当潦草,相传死前他家徒四壁,死后连棺材都买不起,一代名臣能...……更多
清官海瑞:廉洁一生,却把五岁女儿饿死
...以历史上很多清官都流芳百世,时至今日还被人们传颂。海瑞就是古代的大清官,他是明朝时期的官员,以廉洁奉公而著称,他还是四朝元老,所以海瑞的身份地位非常重要,他也深受百姓们的爱戴。海瑞在当官时,曾经推行了...……更多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两个人有幸生活在同一时代,海瑞尤其以清正出名,那么,张居正为什...……更多
为什么不能得罪“清流党”
...的三轮狱中挑战和“内阁”+“三法司”的正式挑战后,海瑞毫发无损,依然是嘉靖皇帝既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的“嚣张”模样。很自然的,嘉靖皇帝病倒了。所谓“太医院的药方,翰林院的文章”,太医院开出的药方让嘉靖皇...……更多
海瑞:痛骂皇帝硬撼权贵,正直赢得民心
海瑞与包拯一样,是古代的“模范官员”,老百姓的“青天大老爷”。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十余两,不够殡葬之资。海瑞以举人出身而进入仕途,升任淳安知县时,他已经四十五岁。最早为海瑞赢得大名的是他...……更多
“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饥民十万难”的海瑞在历史上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百姓记住他,是因为他的刚正不阿,史书记载他是因为他的为官清廉。但就是这样一个“海青天”,他在政治上其实并没有卓越的才能,甚至在他...……更多
到处当刺头的人,肯定是不吃香的,为何海瑞偏偏是个例外
到处当刺头的人,肯定是不吃香的,但海瑞偏偏是个例外,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海瑞在当教谕的时候就敢跟知府、御史对着干,别人都跪,他就是不跪,因为“为师者不跪”。当教谕的他就敢得罪知府、御史,到了当知县...……更多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专栏:居室求学(三十)十年前去海口,参观海瑞墓是事先自订的一个节目。步行到海青天的墓前,一张告示贴在门墙,告诉我墓园正在修理,谢绝参观。好在大门没闭严实,留着一条缝隙,我对着门缝,远远看见石头衡门上...……更多
海瑞的高贵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在海瑞文化公园内,市民带孩子观看《整治积弊》雕像。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叶海声人是凡胎肉身,有七情六欲,有贪心和虚荣心,不容易拒绝一时间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东西,如同鱼难以拒绝钓饵。...……更多
明朝首辅海瑞,带棺冒死直谏,堪称明朝左宗棠
...到了最大化,全朝的官员大大小小的私人事情他都清楚。海瑞的上级也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虽然在炼丹房里表面不理朝政,但他暗地中却比谁都清楚各位官员的动态,甚至有时候早上官员干了什么事他晚上就知道了,更厉害...……更多
海瑞:清廉自守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明朝第一大清官
海瑞这个人,其实就算你不了解他,你也听说过,在上高中的同学们老师一定推荐你们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书里描写的海瑞惟妙惟肖,十分形象,你可能有些印象,没上学的,前两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看过吧,里面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以貌取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物依旧无法避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吾以言取人
2024-06-29 09:4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