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时期,如果魏延没有死,而接替诸葛亮的职务,蜀汉会怎么样?
...题是:袭取长安之后怎么办,是继续东进攻关夺隘,抢占洛阳呢,还是坚守长安?然而,取长安之后的攻或守,实际都已经超出了蜀汉的国力。长安如果失陷,必将天下震动,而魏国决不会容忍长安失陷! 哪怕关中魏军崩溃,...……更多
解析东汉战争,董卓兵力雄厚为何最终败退?
...的名声。他真正能够得到的唯有千古的骂名。公元189年,洛阳皇宫内发生兵变,大将军和何进和宦官厮杀,不料被宦官设计反杀,何进身边的一群公子哥冲进皇宫,把宦官们杀得七七八八。这群人中,最为典型的代表莫过于袁绍...……更多
李世民是如何用3500人战胜了10万敌军的
...两个王,堪称奇迹。当时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王世充在洛阳建立郑朝,窦建德则成为夏王,为了统一中原,李渊选择逐个击破的计划。首先对付郑,李世民带领了1000多名精锐士兵,身穿黑衣黑甲,作为先锋追击郑军,郑王节...……更多
沈珍珠:被安史之乱掩埋的皇室传奇
...玄宗李隆基的失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领叛军迅速攻下洛阳和长安,而唐玄宗率领一些皇室成员和重要的大臣在御林军的保护下仓皇逃出长安。由于情况比较紧急,所以真正能够跟随唐玄宗出逃的人比较少,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更多
大散关为诗人带来了不同的生命体验
...绪。陈子昂原是蜀地梓州射洪人,科考入京,辗转于长安洛阳。垂拱三、四年间,陈子昂自洛阳经过函谷关入长安,又从长安回蜀中,行至散关,写下《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一诗。陈子昂与乔知之私交甚笃,两人曾一同随...……更多
董卓死后掌权的李傕和郭汜,后来结局如何
...诛杀这些宦官。而宦官们则是抢先一步,带着皇帝逃出了洛阳,逃到了洛阳周围的北邙山上。就在此时,董卓赶到了。董卓赶到之后,在北邙山上救下了刚刚登基的汉少帝刘辩,然后带兵护送小皇帝回京。回城之后,董卓迅速控...……更多
李渊的妃子为什么没有去巴结李世民
...双方最终结怨。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率领大军消灭盘踞洛阳的王世充,洛阳落入唐军手中。唐高祖李渊接到前线的捷报后非常高兴,他一边派人前去洛阳犒劳前线的将士,一边派后宫的宠妃前去洛阳,替自己从洛阳皇宫挑选漂...……更多
西晋覆灭记:匈奴英雄刘渊与司马氏的较量
...都(后迁都平阳)。刘渊称帝后,他的儿子刘聪大举进攻洛阳。此时的西晋东海王司马越便马上出来迎战,可是刘聪把他打得屁滚尿流,后来,司马越的援军及时赶到,刘聪也因此没有攻下洛阳。同年冬季,刘聪再次攻打洛阳,...……更多
光武中兴:刘秀的治国之道与人民力量的认识
...,从而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刘秀把洛阳定为都城。因为洛阳在长安的东边,所以历史上称刘秀建立的汉朝为东汉,又叫后汉。刘秀是东汉第一个皇帝,史称汉光武帝。光武帝深知王莽的覆灭是因为没有看到...……更多
李白的生平与诗:从蜀中到长安的漫游与求官之路
...,他在长安徘徊了大约一年。731年,李白从长安出发前往洛阳,然后返回安陆,继续在江夏、襄阳一带漫游。735年,他应友人之邀同游太原,从安陆出发北上,一路漫游,途中逗留杭州,最后经江西回到楚地。直到740年,李白搬...……更多
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作“秦王”
...身还厉害,你以为李渊与李建成敢这样做吗?李世民得了洛阳后,李渊将洛阳封给他,但是在李世民最难过与危险时,都提出要回封地洛阳不在长安了,李渊都千般安抚他,让他留在长安,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被逼的没办法了...……更多
徐晃武艺超群,为何想投靠曹操?
...县内。建安元年(196年)七月甲子(初一),汉献帝到达洛阳,历时一周年且历经磨难及九死一生,走完长安到洛阳的区区八百里路。《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是这样记载徐晃劝说杨奉归顺曹操不成:及到洛阳,韩...……更多
2022-12-19 13:51武艺
​他杜甫齐名,以青楼为家,近30年都夜宿青楼
...书信,重新点燃杜牧的激情。他想都没想,立刻放弃都城洛阳的户口,投奔了沈传师。沈传师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纸书信,不但改变杜牧的命运,也改写历史和文学的进程,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位定国安邦的大才,多出一名风流多...……更多
2022-12-18 21:53青楼,杜甫
北宋以后为何再无一个统一王朝建都开封
...976年)三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带着一大批文臣武将,到洛阳祭祀父母。此时,整个南方地区基本平定,南唐后主李煜也被俘虏到了开封。赵匡胤在永安陵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向父母禀告自己的业绩,也诉说了自己在统治国...……更多
李渊选择赦免王世充、杀窦建德,是因为两人归唐的过程不一样
...民步步蚕食,打掉了王世充大多数地盘,将王世充围困于洛阳城内。仗打到这个份上,似乎李世民已经胜券在握。只要多围困几天,王世充肯定必败无疑。但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窦建德来了。原来就在王世充露出败相的时候...……更多
洛阳之战的战况如何
...一个李渊,还有窦建德要打长安,怕的是窦建德来打他的洛阳,如果长安攻不下来,洛阳又保不住,太不划算了,根据地也没有了!现在不是打不打问题,是李世民先找事来了,来取洛阳,王世充是非常恼火,你李世民放着西部...……更多
赵匡胤选开封作为国都,造成后来的靖康之耻
...。长安经过唐朝这么一折腾作为首都的价值很低了。再看洛阳,洛阳也是汉唐故都,而且地处伊洛盆地,从防守角度看比开封的一马平川强多了。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双方距离并不远。折腾一次,选择洛阳意义并不大。不过赵匡...……更多
史思明降而复叛,为何能扭转败局?
...通通向河东的通道,收复唐朝首都长安,迫使安庆绪放弃洛阳东撤。此时的叛军可谓是分崩离析,叛军的各路大将不断溃败,就连作为叛军首脑的安庆绪身边也只有数千人。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军最有利的局势...……更多
司马懿之父:举荐曹操与避董卓锋芒的智者
...置,司马防干了三件事。第一:举荐了了一个年轻人担任洛阳北都尉,嗯,这个年轻人叫做曹操;第二:他和董卓搞好了关系;第三:把家眷老小都赶回了老家。这三点都非常重要,第一件,举荐曹操,曹操从此开始了自己仕途...……更多
西晋末帝司马邺的悲惨结局
...经过八王之乱的冲击以后,元气大伤,最终前赵大军攻入洛阳,俘虏了当时的西晋皇帝晋怀帝。晋怀帝被匈奴人俘虏以后,西晋的宗室贵族也开始各奔前程。西晋宗室子弟司马邺在豫州刺史阎鼎等人的帮助下,经过一番艰难跋涉...……更多
分析东汉末年韩馥之死的真正原因
东汉末年,“诸侯伐董”战争随着孙坚攻入洛阳、董卓吕布败逃长安而结束。其实,诸侯伐董战争并没有《三国演义》里那般场面宏大,相反,由于罗贯中刻意描绘讨伐军的正义性,所以加入了大量虚构的情节,比如为了突出...……更多
聊聊唐朝盛世背后那些狼狈逃离都城的皇帝们
...上的唐军统帅,他统领郭子仪等将领,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也可以说他为平息“安史之乱”是出过力的。李豫在登上皇位的时候也曾遭遇风险,其父唐肃宗在临终前,肃宗的张皇后担心李豫功高,自己难以掌控,就预谋废黜...……更多
盛极一时的瓦岗军为什么会解体呢
...了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当时盛极一时的瓦岗军最终却在洛阳兵败解体。造成瓦岗军兵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无论是哪个原因都与一个人密不可分,那就是中途\"入伙\"的李密。瓦岗军原来的领导是翟让,在李密加入之后,慢慢...……更多
东汉明帝:固守基业,再开西域的英明君主
...佛像,便诚恳邀请他们东赴中土弘法宣教。印度高僧到达洛阳后,明帝十分高兴,亲自接待他们,并下令在洛阳城西修建僧院,供他们居住译经。因为佛经是用白马驮着回国的,于是僧院就被命名为白马寺,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佛...……更多
朝代更迭,汉、晋、宋的分裂与重生
...常安被战火所焚烧,所以刘秀上位后选择了迁都,定都在洛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两个国都一西一东,所以后世便以西汉和东汉进行区分,但这个概念只存在于现在而不存在与古代。在古人眼中,无论...……更多
宋文帝:元嘉之治的缔造者与北伐的悲歌
...面的成就以后,宋文帝考虑到了武功——要知道,长安、洛阳这些被视为中原正统所在的城市,还都在胡人手里,如果自己在位时期,能收复洛阳或者长安的话,那么自己在武功方面,也足以有比肩历史上雄主的成就。所以宋文...……更多
辉煌强盛的大唐王朝,被这个凶恶奸诈的叛徒终结了
...好过。朱温掌了大权,把宦官全部杀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离开长安的时候,朱温派人把长安的宫室、官府和民屋全部拆光,把材料运到洛阳,还逼迫长安的官吏、百姓一起搬到洛阳去。长安百姓扶着老人,拖着孩子,在兵...……更多
“千古奇后”羊献容征服两朝君王,获谥献文皇后
...周围又被石勒的力量占据,刘曜就还都长安,并立先前在洛阳抢来一直享用的惠帝皇后羊氏为皇后。说起这位羊皇后,也是身世坎坷,一波八折。当初她之所以能被立为皇后,是因为外祖父孙旂与赵王司马伦的“大管家”孙秀合...……更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是哪个
...,司马昭卒,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该国号为晋,都于洛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司马炎是为晋武帝。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更多
董卓的实力那么强,弄权5年为何不选择篡位?
...?只怕他们手里还有兵。但是再看看他的士兵。那个时候洛阳确实有很多豪门,家家户户都把黄金丝绸放进仓库。董卓任由他们在京城肆虐。士兵闯入房屋,抢劫财产,强奸妇女。京城秩序一片混乱。此时董卓最接近篡位,但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