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曜父皇驾崩拒不哭丧,为何又以孝治国
中国历朝历代均以孝治国,讲究父慈子孝,在葬礼上更是如此,特别是皇帝的葬礼。皇帝驾崩时不止即将登基的太子哀痛奔丧,往往是举国哀悼,许多臣子更是哀伤痛哭到昏厥。此时准备登基的太子,作为万民表率,更是极其...……更多
2022-12-22 12:11治国,司马
司马聃崇尚孝道儒家治国,皇帝生涯的转折点
原文【14】:十二年春正月丁卯,帝临朝,以皇太后母丧,悬而不乐。镇北将军段龛及慕容恪战于广固,大败之,恪退据安平。二月辛丑,帝讲《孝经》。三月,姚襄入于许昌,以太尉桓温为征讨大都督以讨之。秋八月己亥,桓...……更多
东晋风流宰相谢安,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最完美的男人
...向后看,怕头怕尾,就会错失良机,危害国家,也不利于治国。以文治国,以兵治国,首先要有治国之志。只有有治国之志,有治国之能,才能循着治国之志,靠治国之能,达到善治国家的目的。谢安早有治国之志。他曾与王羲...……更多
司马氏家族分明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为什么到了晋朝会败家呢?
...埋下了“八王之乱”的祸根。二是司马炎把帝位给了不能治国的儿子司马衷,也就是晋惠帝,晋惠帝是我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愚蠢的一个,毫不夸张地说,司马衷已经8岁了,老师还没教会他一个字,这样的废才,怎能做皇...……更多
这位皇帝想拥有全天下女人,他治国岂有不亡之理?
结语:三国时期曹操占据长江以北号令天下,而刘皇叔在经历半生的流离失所后终在益州创下一番基业。说起来三国中最早创业的人物并非此二人,而是江东孙氏父子,早在平定黄巾之乱后,长沙太守孙坚就凭借自己的实力吞...……更多
2022-12-20 16:38治国,全天,皇帝,女人
刘裕励精图治节俭治国,儿子却昏庸无能
都说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就是刘裕,只不过刘裕没有统一华夏而已。所以才没有提他。刘裕和朱元璋十分相像。都是社会最底层出身,他们残忍,宽厚,恶毒,仁...……更多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面一句是什么
...楚的看透这个社会,了解社会中的主要矛盾,明确自己的治国之道。在治国上,司马昭是一位实干家,辅佐朝政,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修改律法,整顿吏治;经济上,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节俭,注重老百姓的生活。魏...……更多
司马家取代曹魏,实际上是门阀世家这个阶级的胜利
...家的势力。打江山靠的是武器装备和蛮力,守江山靠的是治国方针和谋略。他登基为帝很容易,但是守住江山才是关键,那个时期治国之道的相关记载都掌握在门阀世家手里。司马家取代曹魏,实际上是门阀世家这个阶级的胜利...……更多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开创太康之治
...治、发展经济。除此之外,他还倡导勤俭节约,奉行依法治国,在他的治理之下,国家的人口不断增加,整个社会也一片繁荣。多年布局,终登皇位这个司马炎是三国时期著名大将司马懿的孙子,也是著名政治家司马昭的第一个...……更多
刘禅离世后,司马炎故意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每件都在挖苦嘲讽
...年刘备将刘禅进立为皇太子。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的本领,刘备也是让刘禅多学习《申子》、《韩非子》等书,还让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刘禅学习,并且还让刘禅学习武艺,不过刘禅到底学得怎么样尚不可知,诸...……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治国之良才
...心了。陈寿在三国志里面对诸葛亮有三个方面的评价:1.治国之良才。诸葛亮的治国能力主要体现在安抚百姓,显示威仪,广开门路,赏罚分明,秉公执法等。在三国当中,蜀国人口最少,土地最少,人才最少,却维持了40多年...……更多
...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用世的态度,连连上书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可这与当时王安石主张的变法可以说有南北之别,于是他们的争斗也从这里拉开帷幕。王安石与司...……更多
《晋书》:唐朝对三国历史的重新审视
...招入麾下,之后的十一年里,司马懿表现出极大的忠心和治国才能,取得曹操信任,终于走入魏国政治高层,后又因辅佐曹丕和曹睿实现了兵权在握。曹睿死后,“隐忍”的司马懿终于在年幼的曹芳手里夺取了实权,公元249年,...……更多
...内侯爵。对于王昶来说,不仅具有指挥兵马的才能,也在治国上颇有见地。魏明帝曹叡这位皇帝在位时,王昶撰著《治论》,依照古代制度,取其可供借鉴的有关条项,写了二十多篇。又著《兵书》十几篇,探讨奇正交用的战术...……更多
一个皇帝一句评语,看尽中国历史
...帝王莽——一生真伪谁不知。12、汉光武帝刘秀——以柔治国治天下13、汉明帝刘庄——缔造明章之治。14、汉和帝刘肇——平庸走完皇帝之路15、汉桓帝刘志——一生操纵于小人之手。16、汉灵帝刘宏——一事无成的皇帝17、汉少...……更多
为何后世对北宋司马光的评价都很低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司马光仍坚持宗法及伦理纲常治国等。然而这一局面却在宋哲宗赵煦即位之后被打破,王安石的宰相一职,被司马光继位。他对于王安石十分痛恨,当上宰相后立刻全面废除了王安石的变法条例,还将...……更多
司马光:保守派领袖与北宋衰落的幕后推手?
...刻不容缓的地步。司马光仍然坚持按照宗法和伦理原则来治国。不过,这种局面在宋哲宗赵顼即位后被打破。王安石的宰相之位由司马光继任。他非常讨厌王安石。当上宰相后,他立即废除了王安石的变法规定,将王绍等人辛辛...……更多
为什么诸葛亮打仗“输多赢少”
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化身,他治国安邦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其军事指挥水平,素来有争论。绝大多数人认为,他善于治国,却不擅长军略,原因正是陈寿在《三国志》中的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更多
司马衷:西晋王朝的智力低下皇帝
...儿子能否胜任皇帝。为了试探儿子的能力,他准备出一些治国难题,看司马衷是否能给出合理的答案。这些问题涉及军国大事,考察司马衷的政治头脑和对国家大局的理解。一早,司马炎便传召司马衷入宫,平和地与他寒暄了几句,随后...……更多
陈群的治国之才,奠定曹魏法度的杰出贡献
...臣,足证“陈群”在曹丕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不过陈群在治国立法方面确实为曹魏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还设立了“九品官职”;“九品官职”影响千年,历朝历代都有沿用,一直到大清王朝彻底倒台后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更多
...心防着他;等到了曹丕上位,那是依仗司马懿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的呀。曹丕临危的时候,是委托司马懿、曹真等为辅政大臣的,而且特别交代曹叡说:“一定不要怀疑他们。”曹叡为帝的时候,司马懿还是表现得非常乖巧。等...……更多
什么是八王之乱,“八王”是哪几个王?
...王乂和东海王越。司马炎在位时,朝中矛盾就很尖锐,他治国也是别有一番手段,比如他重用的富可敌国的王恺、石崇比富时,又是美人、又是珊瑚、又是火鼠皮。而石崇的财富来源就更有意思,这位不受父亲待见的人,当官后...……更多
光武中兴:刘秀的治国之道与人民力量的认识
...帝深知王莽的覆灭是因为没有看到人民的力量,所以,在治国之道上极力实行中兴政策,避免战争,安养民众。历史上把汉光武帝统治的时期称为“光武中兴”。中元二年二月,刘秀逝世,终年63岁。光武帝去世的当天,他儿子...……更多
褚蒜子的四十年辅政路,扶立三个侄子和一个叔叔做皇帝
...,且野心勃勃。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褚太后为人极谦,治国从未争权夺利,也未曾让皇帝屈居人下。她每次临朝称制后,在皇帝成年时都主动退位。太子们成年继位亲政后,也都对她尊崇备至。连权臣都不得不忌惮三朝太后的...……更多
司马懿眼中的诸葛亮: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奇才么,司马懿这个时候肯定的恰恰是他的治军,诸葛亮治国是一流的,治军也是没有问题的,会治军不一定会用兵。对于他的用兵,司马懿另有评价,在《晋书·宣帝传》“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就是他...……更多
参与 八王之乱的王爷都是什么下场
...被杀,此时司马冏独揽大权。司马冏每日沉迷酒色,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司马乂趁机发兵,不过两人互相打了几年,司马冏兵败被杀。司马乂乘机入朝辅政,控制了朝政大权。司马颖又不满意了,此时的他领兵进攻司马乂。后...……更多
司马炎的荒淫统治与西晋的兴衰史
...。问题就出在教育环境封闭,司马炎养尊处优,并不懂得治国安邦。司马炎统治中国,中国大黑暗时代就降临了。五胡乱华,今天看没什么大不了,客观上,司马炎是大功臣啊,五胡变成了汉人,汉民族壮大了人口啊。此人是最...……更多
西晋八王之乱导致国家分崩离析,异族入主中原,真正原因是什么?
...期司马伦成为了西晋短期内的实际掌权人。假如司马伦的治国手段再高明点,人品再好一点,那么司马伦称帝根本不是梦想。 不过司马伦是个典型的鼠目寸光之人,并且自己人品也不怎么好,得罪了不少朝臣和诸王。当司马伦...……更多
2022-12-17 12:10中原,异族,原因,国家
曹真: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武勇超过赵云
...的出征。其实曹操对曹真可以说是非常信任,认为曹真有治国之能,所以不到最难的时候,曹操很少会派遣曹真出现在战场,曹真基本都是在朝堂帮助曹操、曹丕处理国事,所以在曹操曹丕死后都对即位者说,曹真是可以完全可...……更多
他是春秋战国兵家第一人,却被低估了
...性格撕裂,他身边也就围绕着两批截然不同的人。他胸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因此他身边就有晏婴等治国能臣;同时他又贪图享乐,他身边也就还有庄贾、梁丘据等一批乐身之臣。齐景公不愿意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他自己在做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
秦朝花了五百多年建朝,隋朝、唐朝为何只花了一年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代历史,王朝交替非常频繁,对于这些王朝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当然,这些王朝虽然更替频繁
2024-06-08 20:09: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
2024-06-08 19:42:00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2024-06-08 19:39:00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
2024-06-08 20:02:00
杨广修运河,开科举,为何被表哥抢了江山
他,生于公元569年,通过残酷的夺嫡之争,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手中,夺得皇位,成了某个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生于566年
2024-06-08 20:08:00
李世民输了玄武门之变的话,大唐后来会如何
自古以来,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是天经地义的权力交接秩序,但有些皇储并不甘心屈于一隅,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书写历史。本文的主角之一
2024-06-08 20:52:00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这几个人都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写诗大咖。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
2024-06-08 20:50:00
为何说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让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主要少数民族都融入了汉族之中。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北方的民族成分
2024-06-08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