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于险峰张仁军)辽宁省沈阳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抓手,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制定了沈阳市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今年粮食生产的目...……更多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记者日前了解到,为保障粮食安全,市财政局加大对人力、耕地、科技等各项农业生产要素保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筹集各级财政资金58.6亿元,不断打牢粮食安全基础,为坚决打赢粮食安全保卫战、扛...……更多
好种子怎样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东北三省粮食生产蹲点调研之一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沈阳5月9日电 题:好种子怎样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东北三省粮食生产蹲点调研之一新华社记者姜潇、邹明仲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春播时节,新华社记者深入东北...……更多
...金量”的种业创新平台缘何“花落”焦作?“焦作是全国粮食高产区,粮食单产水平全省领先。温县是‘温麦’系列小麦品种发源地和全国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在小麦区域性良种繁育方面具有良好的行业影响力。”中国工程院院...……更多
...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重点工程。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安徽始终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构建权责清晰、上下贯通、奖惩分明的...……更多
“靠”好山、“吃”好海 福建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开展渔港、种业发展调研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依山傍海的福建如何守好“菜篮子”“米袋子”,怎样发挥海洋优势打造特色现代化农业?日前,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严可仕带领调研组来到福州连江、马尾等地...……更多
去年济南粮食总产量达到302.9万吨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再创历史新高!去年济南粮食总产量达到302.9万吨5月9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帅在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全力抓生产、促振兴,农...……更多
种业振兴助力粮食安全,相关公司或迎发展新机遇
3月12日国常会讨论通过《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要按照我国决策部署,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分品种增...……更多
...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杨萍介绍,近年来德阳市的粮食生产有几个可喜的变化:一是粮食产能稳定向好发展。德阳市粮食播面稳定、产量逐年增加、单产屡创新高,粮食人均占有量长期居全省前列。总产方面,2021年实现...……更多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产能,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除了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以外,还要加强对盐碱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扩大播种面积、改良盐碱地。加快育种技术创新育出...……更多
3月16日,“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三一工程”)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总结2022年度“三一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安排部署2023年工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迎春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更多
...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主要任务中提出,坚决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五化”闭环工作法,高质量推进“千亿斤优质粮食”生产工程建设,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更多
...补齐短板弱项十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种源立足国内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特别是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一场种业翻...……更多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重大利好
...看来,广东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首先应保证事关民生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充分供给,其次可以通过农业现代化,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一点,村庄是农业的基本载体,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建设农业强村。...……更多
...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专场发布会召开今年我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本报讯(记者 苗青)2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推进农牧业...……更多
...提高良种覆盖本报记者 梁 睿今年的安徽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产量目标从去年的800亿斤以上上调到了820亿斤以上。粮食增产,安徽底气何在?粮食要增产,种子是关键。2022年以来,安徽聚焦打造种业强省目标,全面实施“种质资...……更多
...下,种为粮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也是“藏粮于技”的重中之重。省政协委员、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科多年来扎根基层,致力于小麦作物育种工作。在今年的省...……更多
辛集市聚焦“强芯”工程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越式发展。·做强小麦种业,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河北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小麦主产区,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10%左右。其中,良种对产量的贡献率超过43%,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进一步推动小麦品种升级改良对提...……更多
做强农业“芯” “粮”策绘“丰”景
...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延津县委宣传部供图滑县白马坡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为小麦喷施叶面肥,促进小麦返青生长。 王子瑞 摄核心提示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强科技。河南是农业大省、种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河南考...……更多
...原新篇】【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齐心协力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省“三农”工作者热议《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近日,省政府印发的《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更多
走好粮食安全新“稻”路
...协报江西省政协“赣种强芯”月度协商聚焦种业振兴走好粮食安全新“稻”路本报记者 王磊《&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4月20日 &nbsp第&nbsp04&nbsp版)“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共享和利用,强化育种科技人才培...……更多
本文转自:忻州日报本报讯 今年,五寨县将聚焦粮食生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和装备等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坚决扛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更多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沈阳12月19日电 题: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新华社记者隆冬的东北大地,银装素裹,万物储藏,正在蓄积新的能量。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公告,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更多
2022-12-19 14:47九连,粮仓,密码
一粒种子的“芯”征程
...过创新合作,推动种业优质资源在市场中有效整合。保障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科技。近年来,建宁县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依托机械化制种、信息化管理,种业产业发展集聚区加速崛起,形成...……更多
农行山东省分行助力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
...期间,山东以占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全国8%的粮食。2023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5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更多
山东沿黄地区今年夏粮秋粮再获丰收
...色高效农业示范带情况。据介绍,山东全力打造沿黄优质粮食产区、沿黄盐碱地区优质棉花产区、鲁北优质蔬菜产区和沿黄优势畜牧产业带,着力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沿黄地区粮食、棉花、蔬菜、肉蛋奶等重要...……更多
...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以来,青海将种业振兴作为粮食安全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保障,通过出台一系列发展现代种业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一大批种业重点项目,全力推进高原现代种业振兴工作加码提速。高位推进...……更多
三项工程,从“土里刨食”到“特色生金”
...的小型农机作业,优化农机补贴资金支持范围,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专用机具和丘陵山区小型适用机具。推行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管理、高效收获作业模式,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力争达...……更多
吉林“粮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家事、国事,更关系天下。近年,吉林连续增产丰收,在黑土地上写下了新时代的——吉林“粮道”本报记者 李 舫 陈振凯《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4日 ...……更多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10月24日,沈阳市科学技术局、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在沈阳农业大学卡力玛水稻实验站举行沈阳市种业科技创新政策推介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水稻新品种展示推介会。...……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少女患罕见脑瘤致手臂“失力”,医生妙手祛病助其重拾“吉他梦”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李林牧 姜婵媛6月29日上午,从武汉市普仁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的病房里传出阵阵柔和的吉他声,接受完脑瘤手术恢复情况良好的花季少女婷婷(化名)与妹妹莉莉(化名)并肩坐在病床旁
2024-06-29 13:37:00
少女腹中取出“鸵鸟蛋”大的肿物,竟是畸胎瘤作祟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李林牧 詹文雪 龙云洪6月27日上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们成功地从18岁少女小美(化名)的腹部
2024-06-29 13:38:00
A型、B型、AB型、O型,哪种血型的人抵抗力更好?医生说出大实话
导语:人的血型,自诞生之日起便好像生命的暗码,早已深深刻画在咱们的基因之中。它并非由后天环境或日子习气所塑造,而是源于爸爸妈妈遗传的染色体
2024-06-29 13:45:00
女性左手坚持佩戴“金手镯”,或会带来5个变化,多数人还不清楚
导语:每个女人,无论其身份、年纪或背景,内心深处都藏着一颗对美的酷爱与寻求的心。这份爱美之心,既是对自我形象的塑造,也是对日子的酷爱和向往
2024-06-29 13:46:00
为什么一到凌晨3、4点就早醒?提醒:可能是4种疾病在“捣乱”
张先生是一位辛勤作业的职场人士,他遵循早出晚归的作息,过着充分而有节奏的日子。近几个月,张先生遭遇了一个困扰:他常在清晨三
2024-06-29 13:46:00
“鼻毛变白”是衰老前兆?医生:或还有 4 个原因,男性要注意
在人体这个美妙的“小世界”中,每一个纤细的改变都或许蕴含着重要的信息。鼻毛,这常常被咱们忽视的存在,当其变白时,真的仅仅只是变老的先兆吗
2024-06-29 13:47:00
寿命长短,喝水便知?提醒:喝水后出现这 5 个异常,早点就医
在生活中,喝水这一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包含了无尽的深意。它不仅是身体的根本需求,更是咱们与天然和谐共生的体现,是维持生命活力不可或缺的日常仪式
2024-06-29 13:48:00
屁多是肝脏不好?或与 3 个原因有关,多留意
在日子中,咱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略显尴尬的状况——放屁。有时候,放屁的频率似乎有点高,这不禁让人发生疑问:屁多是不是肝脏不好呢
2024-06-29 13:49:00
人老腿先衰?建议 50 岁后,少喝牛奶多吃 3 物,走路有劲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阅历衰老的进程。"人老腿先衰"这句古训,深刻地揭示了岁月流逝对我们身体机能的悄然腐蚀,尤其是腿部力气的逐渐衰退
2024-06-29 13:49:00
白发长在哪,病就从哪出?长在前额、两鬓、后脑勺,分别暗示了啥
导语:要知道一个人的年纪层次,除了直接问询外,还可以从其外在体征窥探一二。其间,头发的色彩和皮肤的状况便是两个尤为重要的观察点
2024-06-29 13:50:00
“眉毛一根长,胜过万担粮”,有哪些讲究?眉毛变长意味着什么?
在民间,撒播着这样一句谚语:“眉毛一根长,胜过万担粮”,这不仅仅是字面的含义,更承载了深沉的民间智慧与涵义。眉毛,就好像面部的守护者
2024-06-29 13:50:00
为啥有些人手臂“青筋暴起”,有人却看不到“青筋”?看完了解了
导语:人类的身体中,犹如一个杂乱的交通网络,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巨细血管。这些血管不仅结构各异,功用也千差万别,但它们一起承担着血液活动和身体正常运作的要害任务
2024-06-29 13:51:00
老人身上的这4种坏习惯,反而是一件好事?能长寿?看看你有几种
导语:科学研究早已揭示了一个深化而引人入胜的本相——无论是优秀的习气还是不良的习气,它们关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非固定不变
2024-06-29 13:51:00
优质“蛋白质”排行榜出炉:豆腐落榜,牛奶垫底,建议老年人了解
导语:依据《后疫情时代膳食养分与健康情况查询剖析陈述2020》的翔实数据,咱们不难发现,我国居民在膳食均衡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少
2024-06-29 13:52:00
老人练普拉提导致腰椎骨折!健身还需量力而行!
老年人现在的锻炼方式不局限于散步,遛弯,不少老年人走进健身房。南京的方女士年近七旬,找了私教练普拉提,结果才上2节课腰椎就骨折了
2024-06-29 14: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