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强“芯”提速 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实种业支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7 04: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强“芯”提速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实种业支撑

——访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种业必须强。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种业振兴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步入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的第三年,如何确保抓出成效,为后续工作打牢基础?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

以需求为导向尽快补齐短板弱项

十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种源立足国内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特别是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决策部署,形成了各地区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种业发展的新局面,开启了合力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新阶段。在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下,我国种业实力不断增强,玉米、蔬菜、白羽肉鸡等自主种源比例稳步提升,农作物自主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5%以上,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坚实。

“但总体来看,种业振兴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谢焱认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种业振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把种业振兴摆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来把握,尽快补齐我国种业领域的短板弱项。目前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有保障,但粮食供求紧平衡仍将长期存在,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种业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上急需的适合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大豆、短生育期冬油菜、再生稻、耐盐碱作物等专用品种还比较缺乏。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也需要优先谋划解决好处于产业源头的良种问题。

放眼全球,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实现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对加快建设种业创新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我国种业发展看,种质资源发掘利用水平尚不能满足育种创新的需求,企业集成创新能力不足,种业创新集聚效应发挥也还不充分。

保障高质量种源供应对基地现代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先后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种业基地,农作物、畜禽供种保障率由70%提高到75%,但后续还需在基地基础设施条件、种源质量保障体系、精准化管理服务手段、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完善。

激发原始创新是种业振兴的关键。“目前来看,优化种业创新发展环境迫切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付出更多艰苦努力。”谢焱表示,业界期待加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配套规章,尽早实施适合国情的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迫切需要加快实行品种“身份证”管理,实施全流程全链条监管。

破解机制障碍加快培育优良品种

面对这些挑战,2023年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2023年是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的第三年,该收官的要收官,该深化的要深化,要以如履薄冰而又志在必得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工作的主动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高质量推进重点工作。”谢焱表示,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置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局中来把握,着眼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一重大任务,坚守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一底线要求,准确把握种业振兴在三农工作全局中的方向定位。要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国内与国际的关系,既要推动破解事关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要立足当下解决好农业生产对优良品种的急迫需求,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种业支撑。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基本摸清资源家底,抢救性收集保护濒危资源,推进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再确定一批国家级农业种质资源库,构建央地协同、科企合作新机制,推进大豆等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拓宽境外资源引进渠道,研究出台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管理办法,推动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共享。

二是加快推进育种创新攻关。积极配合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重大项目。面向产业需求,扎实推进新一轮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宜机宜饲优良新品种。深入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推进国产白羽肉鸡品种产业化,力争2023年底市场份额达到25%。瞄准生产急需,加快短生育期冬油菜、再生稻、耐盐碱作物和高油大豆品种选育示范。

三是精准推进企业扶优。支持鼓励阵型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紧密对接。支持阵型企业承担国家种业重大科技任务,举办种业投资说明会平台活动,推动出台有针对性的新型信贷产品。构建央地协同扶持企业发展工作机制,推动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发挥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作用,培育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四是扎实推进国家级种业基地建设。推动出台黑龙江国家大豆制种基地建设规划,持续推进甘肃玉米、四川水稻、海南南繁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做实做强一批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加强基地建设指导和跟踪评价,强化现代化制种装备和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国家级制种基地供种保障能力。

五是加大市场净化工作力度。加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制定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实施配套措施。扎实开展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专项整治,探索推行品种“身份证”、种子认证管理。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违法行为,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以来,青海将种业振兴作为粮食安全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保障,通过出台一系列发展现代种业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一大批种业重点项目,全力
2023-01-06 05:30:00
研报淘金丨会议再提「农业强国」,谁将成为农业最强股?
...会议重点提及了以下几个方面:1)种子方面,会议强调种业振兴及种源自主可控的必要性;2)粮食方面,会议指出抓紧制定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3)乡村基建及治理方面,会议
2023-01-01 15:20:00
落户南繁硅谷发展提速,种业龙头中种集团如何“振兴”?
...是中种集团这几年战略中的核心内容。”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运营主体中国种子集团战略与政府事务总监张晓强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种集团坚持
2024-03-23 21:18:00
一粒种子促振兴 河南种业创新已现六方成效
...者 刘鹏)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自2021年国家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河南作为用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国十分之一粮食的农业大省,在种业创新方面成效如何?又将如何提
2023-11-03 15:03:00
...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这为我国种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
2025-04-12 13:31:00
...文转自:河南日报河南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恳请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建设、“中原农谷”建设、设立河南自贸试验区空港新片区等本报讯(记者 冯芸 马涛)3月6日,河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十
2023-03-07 04:55:00
山农大与登海种业共建玉米产业研究院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强强联合,协同发展山农大与登海种业共建玉米产业研究院双方代表签署共建玉米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 王静 摄4月29日,山东农业大学与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
2024-05-10 14:59:00
果然有种·非凡南繁 | 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开幕
...系列报道。敬请关注。1月5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2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举行。图为首届种业科学家奖颁奖典礼。记者 利声富 摄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2023-01-05 20:34:00
种业板块两天飙升30%
...778。盘面看,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股票齐头并进。其中,种业板块短短两天飙升近30%,打破了有史以来的最强纪录;粮食板块2天拉升8
2025-04-08 19: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