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历史上的神秘国度楼兰与中原的深仇大恨
...殿堂级诗人王维的《从军行》中,多次出现“辞君一夜取楼兰”、“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带着热血勇武、铁血豪情气质的诗词,从这一句句带着“铁与血”的诗句中,也让后人看到了中原人对楼兰带血的仇恨。在这首诗词中,...……更多
揭秘楼兰:西域小国如何成为中原王朝的眼中钉?
...诗人的作品中,常常描绘出一个令人敌视的西域小国——楼兰。从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到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楼兰一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眼中钉。那么,楼兰到底干了什么缺德事呢?一、楼兰曾多次...……更多
楼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提到楼兰这个名字,很多人可以瞬间想起很多诗句。比如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再比如说‘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这些诗句,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不过,在这些故事当中,楼兰好像都代表了一个远...……更多
楼兰究竟做过什么?让中原人如此痛恨,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古老的西域大漠之中,楼兰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让人不解的是,这座小国到底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以至于汉朝士兵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从一个繁荣要塞到如今被掩埋在黄沙之下的遗迹,楼兰的命运承载...……更多
汉匈之间的战争,居然是古楼兰消亡的根源?
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楼兰古国,一直被视为半掩纱面的美人,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神秘而令人向往。其实早在近现代大量考古发现之前,楼兰就是中原地区最熟悉的西域地名。原因也比较尴尬,无数文人墨客都将其作...……更多
揭开楼兰古国的神秘面纱:历史、地理位置及消失原因探索
楼兰古国这是一个十分富有诗意和异域风情的名字。因为其地貌的不寻常,具有西域色彩,他还曾经客串过我们地理课本上地貌知识点的典型配图。而关于他的传说也是层出不穷。在我们的印象里的,楼兰古典、神秘又充满异...……更多
我国唐朝时期,楼兰到底有多可恶
楼兰是我国历史上汉唐时期的一个弹丸小国,不过,由于它位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所以,它曾经也是西域最繁荣的城邦。在公元前176年以前,楼兰可以说是西域人的天堂。然而,对我国中原人来说,特别是在我...……更多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都要征讨楼兰古国?因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
楼兰古国,是汉朝时期西域一个王国的称呼,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古国,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贯通东西方贸易的重镇,因此此地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中原王朝为何要攻打远在西域的楼兰呢?这样不...……更多
西域36国中的楼兰国和鄯善国是什么关系?
一提起“楼兰”,相信很多人心中的向往便油然而生,觉得它古老又神秘,令人神往。而这种“感觉”更多的是起源于被名为“楼兰美女”和“小河公主”的干尸。因为3800多年过去了,她们依然栩栩如生,卷翘的睫毛,立体的...……更多
楼兰弹丸之地,为何让大汉朝这般看重
引言王昌龄在《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诗,抒写了大唐戍边将士艰苦的战斗生活与宽广的心怀胸襟。在荒凉的沙漠里,将士们奋勇战斗,发誓要击破边疆的大敌。楼兰古国假想然而不论是汉代还...……更多
...罗布泊凹地中,有一个被废弃的古城遗址,它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城遗址。而在西汉时期,楼兰有人口1.4万,士兵3000,扼守着西域的交通要道,是西域影响力较强的一个国家。可在600年之后,楼盘古城就消失不见了,只存在于唐...……更多
重释“楼兰之谜”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孟凡人《楼兰新史》 孟凡人 著 商务印书馆楼兰之谜,是楼兰问题中公众最感兴趣的主要热点。其实,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许多楼兰之谜,或是莫须有的炒作,或是对尚未研究清楚的学术问题的曲解。如果说...……更多
西域一国,曾为西域七强之一,至今仍有众多谜团尚未解开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在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楼兰都是西域诸部的代名词;在近代,楼兰古城遗...……更多
楼兰古国到底现在是哪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壮丽的古诗唤起了人们对于一个神秘消失的古国楼兰的记忆。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楼兰仍然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楼兰古国的真正面貌吧!古...……更多
傅介子:汉朝使臣的刺客之路
...时期。西域上许多国家都开始不老实起来,尤其是龟兹、楼兰这两个国家,不但主动跟匈奴联盟,公然杀害汉朝使臣,还抢劫汉物等,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长安。当时汉昭帝岁数还小,由霍光主政。面对这事霍光很清楚不能放纵,...……更多
烽火映山河: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883件文书还原唐代戍边生活
...沙堆烽”故址,属于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东境防线“楼兰路”沿途修筑的军事预警设施。考古发掘清理遗迹12处,出土各类遗物1500余件组,其中出土的883件文书,为国内烽燧遗址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文书资料,填补多项历史...……更多
汉宣帝刘询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创了大汉王朝巅峰时代
...北达大漠草原,南包闽越海南,东并渤海朝鲜,西逾塞外楼兰,人口超过6000万人,开创了大汉王朝的最高巅峰时代。汉宣帝刘询彻底击败降服匈奴汉宣帝继位之前,汉朝已经对匈奴发动多年的连续作战,一举收复河套平原与河...……更多
从楼兰到鄯善:西域古国的兴衰与影响
...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曾写"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掷地有声表达了唐军不肃清边患绝不回家的家国情怀。还有曹唐的《送康祭酒赴轮台》也说,"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这里的"楼兰",也...……更多
千里斩楼兰——傅介子的惊世壮举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李白的名句,读罢令人荡气回肠!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句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堪与“荆轲刺秦王”相媲美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提起汉代的外交家,人们自然...……更多
聊聊汉朝与匈奴在西域攻略
...南交锋。匈奴多次入侵的结果就是损失惨重而一无所获斩楼兰&抚乌孙西域都护府城市遗址接着,汉朝开始进一步切断匈奴对西域的影响力。后者为从西域获得更多资源,也逐渐在当地的争夺中激烈起来。从汉武帝时期埋下伏...……更多
走进消失的千年古国,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谁给了楼兰最后一击?
引言在我国历史上,楼兰古国的传说千年以来经久不息,因为其存在与消失都具有着很强的神秘色彩。许多历史学家之所以会从事考古事业,也是因为楼兰古国的指引,可以说,楼兰之谜不仅是许多专家想要探寻的内容,更是...……更多
唐诗古城今安在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成都杜甫草堂。玉门关景区。楼兰故城遗址出土的《李柏文书》。 楼兰故城遗址。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江雪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历史的长河浩浩汤汤,延续了人类文明的源流,也将部分...……更多
霍光主持了一场暗杀,西域为何就听话了
...风范,没有过多责难这些西域国家。日子一久,以龟兹、楼兰为代表的几个国家胆子变大了,它们联合匈奴,做起了截杀汉朝使者和商人,抢夺财物的强盗行径。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索马里海盗”了,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有很大...……更多
...千佛洞、尼雅精绝国遗址、于阗约特干古城、米兰遗址、楼兰废墟等。昆仑山以南、天山南北、祁连山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戈壁边缘,那些人去楼空的荒芜景象,引发了我不绝如缕的文学想象。汉晋文献里关于...……更多
汉武帝为何将楼兰王的儿子给阉了
楼兰古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它在丝绸之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于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了。现在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出土的古楼兰美女。但大家不知道的...……更多
看见“不一样”的敦煌
...样”的敦煌历史。“《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傅介子杀楼兰王后,改楼兰国为鄯善国,汉朝派驻军三十多人,然而根据简牍显示,当时汉朝实际派驻屯田军近1500人。可见早在汉代,敦煌便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屯田军作为...……更多
揭秘古楼兰消失背后的真相
导语:古楼兰,一个曾经繁华的西域古国,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夜消失,成为千古谜团。究竟是何种神秘力量导致了这一文明的骤然消失?本文将带您探索古楼兰消失背后的真相。正文:楼兰,这个古老的名字,如今已成为历...……更多
汉朝外交官“斩首”楼兰王,楼兰和汉朝之间有什么血海深仇?
“楼兰国”是一个西汉时期的神秘古国。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中国汉代的《史记》当中。这个西域小国,虽然扼“丝绸之路”之咽喉要道,但是因为国力不济,一直在汉朝与匈奴的夹缝当中求存。强大的天汉王朝,从未...……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家,看一看中国人的外交智慧
...子傅介子是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汉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劫掠财物。他要求出使大宛,以汉帝诏令责问楼兰、龟兹,并杀死匈奴使者,返奏被任为平乐监。元凤四年(前77年)又奉命以赏赐为名,携...……更多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路才算是正式形成,居功至伟的张謇被刘彻封为博望侯。楼兰、车师等国被草原上的匈奴所控制,多次劫掠西汉往来于西域的商队,为了保障前往西域之路的畅通汉武帝派遣大军攻破楼兰、车师和大宛等国。一场场流血冲突不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走读山东 感知菏泽| 韩国友人“逛郓城”邂逅非遗之美
大众网记者 李威 通讯员 李牧 崔如坤 苏亚 郓城报道2月22日,山东郓城县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对话。来自韩国忠清南道(省)武术散打队成员郑成勋一行走进郓城水浒好汉城
2025-02-23 17:41:00
无偿向美国捐赠183件国宝,却向祖国索要巨款,这个华侨是谁?
“对我来说,商业是小事一桩;爱、信仰、性格的真诚、人的志向,这些才是神圣之物。”——爱默生《爱默生随笔全集》人的劳动,尽管从削桩到修建城市
2025-02-23 12:40:00
李自成第15代孙,不愿隐姓埋名,想要重出江湖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是死了还是逃了?若是死了,究竟死于何地?若是逃了,究竟逃于何处?三百多年来,正史野史,莫衷一是
2025-02-23 12:45:00
公审大会,新四军团长怒而上台砍死9人,群众拍手叫好
1940年5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江苏高宝县的牌楼乡成为了战火纷飞的前线。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却因为战争的蔓延而变得异常紧张
2025-02-23 12:46:00
小古文一直是中小学生头疼的地方。开学季,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炉了一套“行吟小古文”。“行吟小古文”系列以国学大师唐文治选评的《高等小学国文读本》为基础
2025-02-23 08:24:00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25-02-23 08:25:00
2月26日,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逝世48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翻译家,译林出版社最近特地推出了《穆旦传
2025-02-23 08:25:00
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
共工新闻香港2月23日专题电题:《还俗记》完成重编上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共工新闻记者程晓兰发自香港今(21)日
2025-02-23 10:26:00
宿迁泗阳:盲人丁士云如何用琴书奏响时代之声
在泗阳县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上,曾有一位盲人艺术家,用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编织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琴书传奇
2025-02-23 11:35:00
庆余年结尾,范闲到底死没死?费介终于给出答案!
二皇子是剧中隐藏的很深的大BOSS,如果不是因为范闲到上京,可能从内库在上京的商号中发现账目有问题,二皇子可能还不会暴露出来
2025-02-23 11:42:00
中国有8圣,其中7圣世人皆知,唯独剑圣少有人知,他是何方神圣?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先贤,他们往往在某一条道路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
2025-02-23 11:49:00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