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盛代元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3 06:23:00 来源:四川日报

□邱华栋

我生于新疆天山脚下的一座小城。那时还很年少,我去了位于吉木萨尔县的一座古城废墟,当地朋友说,这就是唐代的北庭都护府遗址。我在那些残垣断壁中流连忘返,看着夕阳斜下,看着成群的野鸽子腾空而起,看着拉长的身影引来了大戈壁的阵阵小旋风。出了废墟,我的脚下是芨芨草,是骆驼刺。暮色降临,北风卷地,那些蓬勃生长的红柳丛逐渐幻化成守卫军镇的唐代士兵,发出盛世边陲的呼啸。

后来,我又断断续续造访了很多地方,高昌古城、交河故城、克孜尔千佛洞、尼雅精绝国遗址、于阗约特干古城、米兰遗址、楼兰废墟等。昆仑山以南、天山南北、祁连山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戈壁边缘,那些人去楼空的荒芜景象,引发了我不绝如缕的文学想象。

汉晋文献里关于楼兰的记载早已断流。可如今,人们反而对楼兰更加神往。10多年前,我曾和一些朋友到楼兰古城废墟一探究竟,若羌博物馆里展示着罗布泊地区的文物和干尸。那趟行走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让我直观地触碰到了西域大地自汉唐盛世以来所累积的历史文化的丰富性。

一部作品的酝酿和诞生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多年来,我收集了许多关于西域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民族生活方面的书籍,得闲了就翻一翻。久而久之,这样的阅读在心里积淀下来,那些千百年时空里的人和事就连缀成了可以穿梭往返的世界,对我发出遥远的召唤。

人在大地上短暂借寓,是浩渺星空中孤独的存在。因此,在倏忽而逝的生命旅程中,人才会对历史和记忆、时间和空间产生敬畏感。面对西域古城的废墟,就更有了沧海桑田、波诡云谲的复杂感受。在我脑海里,公元纪年后的第一个千年,汉、魏晋、隋唐史书里的记载和眼下的废墟交错起来,演绎成无数场景,一个个人物,开始有了生命,有了表情。他们内心的声音冲撞开了那些本来覆盖于其上的风的呼啸、沙的呜咽,越来越响亮和清晰。

于是,我为这个世界命名“空城”,就是想复原这些废墟。紧接着,废墟之上的人们重新来到这里,就像创世纪似的,远古的精神依靠自己充沛的底气矗立起来。我为那些远古的人和事做时间刻度上的记录,是为“空城纪”。

千卷书我已读过,万里路我已走过。五六年过去了,如今我完成了它,心里得到了一种安慰。在表达形式上,我这部小说采取了石榴籽、橘子瓣或者糖葫芦式样的结构。全书分为6个部分,写6座古城废墟遗址的故事。如果再拆解开来,则又能分解成30篇以上的短篇。相当于我在尝试着“装配”这个小说,由短篇构成中篇,再由中篇组装成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几部分在题材表达上各有侧重。比如,在《龟兹阕歌》中,侧重的是西域音乐,贯穿小说的是汉琵琶的声音和形状。在《高昌三书》中,侧重的是历史人物和帛书、砖书、毯书等书写表达的关系。《尼雅锦帛》主题是汉代丝绸在西域的发现及背后的历史信息。在《楼兰五叠》中,主题是楼兰的历史层叠的变迁,贯穿其间的是一支牛角的鸣响。在《于阗六部》中,侧重的是于阗出土文物背后的想象可能,涉及古钱币、简牍、文书、绘画、雕塑、玉石等附着的故事。《敦煌七窟》涉及的是佛教的东传和敦煌莫高窟发生的人间烟火故事之间的联系。这部小说中所有的古城故事,都延伸到了当代,在6个部分的最后,小说主人公身临废墟,并发生了和这些地方的深刻联系。

在书写小说中历史主人公的时候,我更侧重于描绘人物内心声音的肖像,那些背景式的,脆薄的、窸窣的、噪钝的、尖锐的声音,让位于鲜活的历史人物,以此表达出他们在汉唐盛代中发出的元气充沛的初始强音。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作品中要表达的主题。即使我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远在北京的书房里,可我还是时时都在想象中,回到汉唐盛世西域大地上那些奋斗和掘进的人物身上,处于身临现场的激动人心的状态中。

某一年,我曾在库车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前,久久徘徊,写下了一首诗《克孜尔尕哈烽燧》:“他就在那里,就在那里/已经在戈壁滩上站立了两千年/像一个没了头颅的汉代士兵/依旧坚守着阵地/他就在那里,就在那里/从未移动,也从来不怕黑沙暴/夜晚,大风,洪水,太阳,马匹和鸟群/以及所有时间的侵袭”。

这就是我写作《空城纪》时不断在我眼前出现的意象。烽燧已经化为站立大地的士兵,千百年来都在那里守卫着。而我写这本书,也终于完成了我埋藏多年的心愿,那就是,为我的出生地献上一个宏大的故事。

(《空城纪》,邱华栋著,译林出版社,2024年7月。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语言和绚烂想象回到渺远的西部世界,重寻龟兹、尼雅、楼兰、敦煌等西域古城的历史传奇。六座西域古城在故事中复活汉唐盛世至今上千年历史,《空城纪》在故事中复活六座西域古城;文献遗址
2025-03-14 10:12:00
揭秘古代精绝国是否真实存在
...”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不过他的名字不是精绝古城,而是楼兰城,它的国名叫做楼兰国。是汉代的一个城邦国家,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关于它最早的记录出现在《汉书·西域传》中,文中记载,
2023-05-19 17:24:00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楼兰衰亡
...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二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2023-07-16 17:33:00
一颗西域的“石榴”
...历史传奇。全书共分为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六章,叙写六座古城废墟遗址的故事。六座西域古城在故事中复活,一座座废墟还原成宫殿城池,一个个人物
2024-08-23 10:34:00
西域一国,曾为西域七强之一,至今仍有众多谜团尚未解开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在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楼兰都是西域诸部的代名词
2024-10-31 01:05:00
从楼兰到鄯善:西域古国的兴衰与影响
...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曾写"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掷地有声表达了唐军不肃清边患绝不回家的家国情怀。还有曹唐的《送康祭酒赴轮台》也说,"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
2024-01-26 01:20:00
...罗布泊凹地中,有一个被废弃的古城遗址,它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城遗址。而在西汉时期,楼兰有人口1.4万,士兵3000,扼守着西域的交通要道,是西域影响力较强的一个国家。可在600年
2024-04-29 22:20:00
楼兰留下了哪些不解之谜
楼兰留在文献中的历史十分短暂,也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公元1900年3月27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几名向导、几头骆驼正沿着古塔里木河的河道,想寻找行踪不定的罗
2023-07-05 21:10:00
楼兰古国是如何消失的?
曾经的楼兰古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有高大挺拔的胡杨树,有美丽动人的楼兰美女,有清澈幽深的湖泊,更有南来北往的各国使者。都城内街道整齐,店铺林立,一派繁荣之景。《汉书
2023-08-18 19: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