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颗西域的“石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3 10:34:00 来源:杭州网

| 新书 |

一颗西域的“石榴”

《空城纪》 邱华栋 著 译林出版社 2024年8月

《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写就的最新长篇历史小说,近期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品以诗意语言和绚烂想象回到渺远的西部世界,重寻龟兹、尼雅、敦煌等西域古城的历史传奇。全书共分为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六章,叙写六座古城废墟遗址的故事。

六座西域古城在故事中复活,一座座废墟还原成宫殿城池,一个个人物从魏晋汉唐史书,从壁画雕塑中走了下来,他们有了生命、有了表情、有了冷暖,他们的生命被瞬间照亮,鲜活的历史人物、远古的精神依靠充沛的力量矗立起来。

作者邱华栋解释其书名“纪”的含义,不同于诸葛亮的“空城计”,“‘纪’是《史记》里面的纪传体,写的是千年历史、千年西域宏大的时空作品。”这也奠定了本书的写法。

谈到本书的创作缘起,邱华栋称这是献给自己出生地的一个宏大叙事。邱华栋在后记中写道,“多年来,我收集了许多关于西域历史地理、民族生活方面的书籍,得闲了就翻一翻。久而久之,这样的阅读在心里积淀下来,那些千百年时空里的人和事就连缀成了可以穿梭往返的世界,对我发出遥远的召唤。”

写作一部西域题材的作品,邱华栋看了大量的文史资料,但“怎样来处理这种写作经验和资源,一直没找到这个感觉”。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位新疆老朋友寄来的大石榴,灵感顿现。石榴的结构被他“嫁接”到小说的结构上,“三十个短篇构成六个中篇,最终成为一个长篇,就是整个石榴。”

作为一部西域题材小说,《空城纪》的石榴籽结构也象征中华各民族如石榴籽一般紧密团结在一起。从龟兹的石窟壁画到高昌的砖书帛书,从尼雅的丝绸织锦到楼兰的神秘传说,从于阗的玉石文化到敦煌的佛教艺术,邱华栋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西域古城的建筑风格、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自大汉至唐宋迄今,西域各民族与汉族便以建筑、音乐、绘画、壁画、货币等多种形式相互借鉴、交汇融通、贸易互市,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兆言、王尧等20余位学者、评论家和作家,相聚南京,就邱华栋的长篇小说《空城纪》进行深度交流。邱华栋,1969年出生于新疆,16岁开始文学创作,40余年的时间里发表、出版作品累
2025-03-14 10:12:00
□邱华栋我生于新疆天山脚下的一座小城。那时还很年少,我去了位于吉木萨尔县的一座古城废墟,当地朋友说,这就是唐代的北庭都护府遗址。我在那些残垣断壁中流连忘返,看着夕阳斜下,看着成群
2024-08-23 06:23:00
敦煌莫高窟,中国艺术的瑰宝,融汇了中国古代壁画的精髓
...让人们忍不住去掀开它的神秘面纱,这片极富神话色彩的西域之光,似乎与佛光并存与世长存。南方人去到西北,总会显得格外突兀,南方女子呢喃细语,温柔袅袅,西北女子与戈壁同生,有着南方
2024-02-22 10:13:00
敦煌历史: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史
...向西探索以及寻求与西方对话——敦煌历史: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史郑炳林《敦煌通史》郑炳林 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古代敦煌是中西交通的枢纽、民族交融的乐园、多元文化汇聚的舞台。《敦煌通
2024-04-26 05:21:00
看敦煌,不是非去敦煌不可
...“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莫高窟第323窟北壁 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所制作 敦煌研究院供图)▶含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还是道教、祆教、
2024-07-15 13:53:00
敦煌的骆驼上一次这么累,还是在汉朝
...)和肃州(酒泉)的合称。 张掖,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得名,中国西北重要咽喉;而 酒泉更辐射西北三省;再加上“天下富庶无如陇右”的 陇,便组成了今天的甘肃。 别看如今的甘肃
2023-07-22 15:02:00
班超去世二十年后,其子班勇再次领兵收复西域
...里,史无前例的大羌乱就占十二年!好不容易平定羌乱,西域问题又接踵而至班超去世后两年(公元104),自金微山之战,已经在汉人的视野中消失十年的北匈奴终于露面,北单于派一名使臣抵
2023-02-22 21:40:00
仓慈担任敦煌太守期间,有哪些政绩
...之。曹魏太和年间,仓慈担任敦煌太守,安抚百姓、沟通西域、政绩卓著,深得百姓以及西域各国的爱戴。后仓慈卒于任上,人们更把仓慈的相貌画成图像,以作追思之用。西域人士知道仓慈已死,
2023-06-18 19:40:00
前凉是如何经营西域的
西域作为中国领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到了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其中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就是其中经营西域的佼佼者,前凉经营西域的这一时期在西域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那么,
2023-05-17 14: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