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千里斩楼兰——傅介子的惊世壮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1 14: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千里斩楼兰——傅介子的惊世壮举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李白的名句,读罢令人荡气回肠!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句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堪与“荆轲刺秦王”相媲美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提起汉代的外交家,人们自然会想起西汉的张骞与东汉的班超,唯独不会想起他。其实早在班超投笔从戎之前,此人就已扬名天下,实为“张骞”之亚。我们知道,班超在投笔从戎之前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其言:“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班超在这里提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张骞,一个是傅介子。对于张骞,我们耳熟能详,毋庸赘言。但是这个傅介子,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但是他能成为班超的偶像,可见此人不简单!前面提到的“千里斩楼兰”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千里斩楼兰——傅介子的惊世壮举

傅介子,其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5年。为汉昭帝时人。北地义渠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此时的西域,形势一片混乱。武帝时虽然给予匈奴以重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时的匈奴正在恢复元气,准备卷土重来。西域诸国摄于匈奴的威力,纷纷归附。如龟兹、楼兰等小国更是唯匈奴马首是瞻。这两个国家为虎作伥,经常在驿道上劫杀过往的汉朝使节和商人。特别是楼兰,地处咽喉要道。因此,其劫掠行为极其严重,对汉朝和域外的政治交往、贸易往来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公元前92年,楼兰王去世。楼兰太子安归此时尚在匈奴当侍子(即质子)。匈奴闻讯后,急忙派遣军队将之护送回国,助其登位。由于安归长期生活于匈奴,所以自然对匈奴有好感。等到他即位以后,整个楼兰国自然就成了亲匈派,这下子对待汉朝的态度就更加恶劣了。他不仅截杀汉朝使者,就连大宛、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一起截杀。此举使得汉朝和西域诸国的关系彻底隔断,整个西域俨然成了匈奴的天下!

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接二连三的被杀害,这分明就是挑战大汉天威。如果借用汉元帝时陈汤的一句名言,“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此时正是汉昭帝时期,汉昭帝虽然没有乃父的雄才大略,但面对这种挑衅,也自然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所谓“国危思良将”,恰在此时,傅介子毛遂自荐,愿意出使大宛。汉昭帝闻言大喜,嘱咐他出使大宛时经过楼兰和龟兹,顺便责备一番两国国王,问问他们为何要杀害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节和商客。傅介子欣然允诺,持节西去。

千里斩楼兰——傅介子的惊世壮举

和当年的张骞一样,傅介子从长安出发。此行别父母之邦,前途渺远,生死未卜。经历了千难万险后,傅介子率众来到楼兰。迫于汉朝的强大,楼兰王也得礼敬三分,表面上不敢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但是傅介子明显能够感到楼兰王是铁了心要归附匈奴,因此劝说他归汉是不现实的。面对这样的局面,傅介子没有采取正面对抗,而是使用了迂回策略。他和部下假装离去,到了楼兰边界。临走之际让楼兰译员对楼兰王传话:“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而后,便拿出金币给译员看。译员见状,速速回来报告了楼兰王。

楼兰王贪图财物,就来会见使者。傅介子与他同坐饮酒,故意陈列财物让他看。酒过三巡之后,楼兰王喝得酩酊大醉。傅介子趁机便对楼兰王说:“天子使我私报王。”意思就是说汉朝皇帝让我将秘密传达给大王。楼兰王利令智昏,果然相信了傅介子的话。于是屏退左右,起身跟着傅介子进入帐中密谈。这时,帐子里早已埋伏好傅介子安排好的刀斧手,两个壮士从背后刺杀楼兰王,剑刃一直穿出胸前,楼兰王立刻毙命。见此情状,楼兰王的侍从人员一时都惊慌失措,吓得四处逃散。傅介子却毫不畏惧,显得极为镇定,径直走出王帐,对众将士宣告说:“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听到这番言论,又畏惧汉朝的天威,众将士早已是六神无主,连连称诺。因此,此举没有引起动乱,傅介子也得以全身而退!

而后,傅介子惟恐生变。于是,快马加鞭,携带着楼兰王的首级火速赶回朝廷复命。见到楼兰王的首级后,满朝文武都称赞他的功绩。昭帝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汉昭帝此举在于昭告天下,以宣示大汉天威,让归附于匈奴的西域诸国能够弃暗投明。汉昭帝对于傅介子所立下的功勋大加赞赏,当即就封傅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此外,将动手刺杀楼兰王的两个壮士都补为侍郎。此后,汉朝立尉屠耆为王,并“更名其国为鄯善。”即有劝其向善之意!

自傅介子以功封侯之后,历代都对其崇敬有加。如东汉时期的班超正是因为受到他的影响,所以才投笔从戎,成为汉代著名的外交家。唐代李贤言其“汉兴,义渠公孙贺、傅介子,成纪李广、李蔡,上邽赵充国,狄道辛武贤,皆名将也。”孙良贵更是有诗云:“自破楼兰穿甲还,凉秋八月古萧关。瑾涂穹室无三世,渠率羁縻似百蛮。古塞明月销燧火,荒城雨霁对芒山。不才九载空留滞,惭说心间物自闲。”

我们今天常以汉唐并称,即中国历史上所谓的盛世。但与汉朝相比,唐朝自是逊色不少。无论是从文治还是武功,汉朝留给后人的都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们在想,汉朝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辉煌。别的方面姑且搁置,我们单说这外交。前有张骞“凿空之旅”,开通了丝绸之路;后有傅介子步其后尘,继续疏通这条中西方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道路。正是他们这些不计个人生死、一心为国的人一路披荆斩棘,所以才造就了煌煌大汉!

千里斩楼兰——傅介子的惊世壮举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我们仿佛又听到了来自大唐天才诗人李白的呼唤!而李白称赞的正是这位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义士!傅介子的这一举动超出了其行为本身,并非只是单纯的英雄主义,而是维护国家尊严的义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都要征讨楼兰古国?因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
楼兰古国,是汉朝时期西域一个王国的称呼,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古国,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贯通东西方贸易的重镇,因此此地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中原王朝为何要攻打远在
2023-01-18 10:07:00
汉朝使臣傅介子出使楼兰国,一次胆识与智慧的胜利
...情。这一年,汉朝派了一个叫傅介子的使者,前往西域的楼兰国出使。在这之前,楼兰国本来是汉朝的附属国。但是之前的几年里,却因为匈奴的暗中挑拨,转投了匈奴。此后,楼兰更是杀了好几拨
2023-09-14 19:02:00
汉匈之间的战争,居然是古楼兰消亡的根源?
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楼兰古国,一直被视为半掩纱面的美人,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神秘而令人向往。其实早在近现代大量考古发现之前,楼兰就是中原地区最熟悉的西域地名。原因也比较尴尬,
2023-01-18 11:10:00
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招谁惹谁了,为什么古人总想“斩楼兰”?
楼兰这个国家,在世人的口中,一直是一个蒙着神秘面纱的国度;在历朝历代的诗人口中,则是一次又一次被当做假想敌存在。你且看,“愿将腰下剑,本为斩楼兰”、“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2025-04-24 11:21:00
聊聊古代战狼傅介子
...李白在他的《塞下曲其一》上说:“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意思是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诗中“斩楼兰”的典就是出自《汉书·傅介子传》。王昌龄在他的《从军行》中
2023-05-29 10:46:00
汉朝外交官“斩首”楼兰王,楼兰和汉朝之间有什么血海深仇?
“楼兰国”是一个西汉时期的神秘古国。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中国汉代的《史记》当中。这个西域小国,虽然扼“丝绸之路”之咽喉要道,但是因为国力不济,一直在汉朝与匈奴的夹缝当中求存。
2023-01-31 16:34:00
傅介子:汉朝使臣的刺客之路
...时期。西域上许多国家都开始不老实起来,尤其是龟兹、楼兰这两个国家,不但主动跟匈奴联盟,公然杀害汉朝使臣,还抢劫汉物等,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长安。当时汉昭帝岁数还小,由霍光主政。面
2023-11-29 13:49:00
霍光主持了一场暗杀,西域为何就听话了
...风范,没有过多责难这些西域国家。日子一久,以龟兹、楼兰为代表的几个国家胆子变大了,它们联合匈奴,做起了截杀汉朝使者和商人,抢夺财物的强盗行径。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索马里海盗”
2024-04-18 21:56:00
楼兰古城将中国当傻子耍,中国使节孤身斩首国王
《汉书·匈奴列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是为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但是这个国家“国品”很有问题,表面上臣服
2022-12-30 16: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