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广英勇善战、智勇双全,为何始终没有获得封侯之位
...让人敬仰的名字——李广。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飞将军”的美誉就是他的标签之一。然而,尽管他英勇善战、智勇双全,却始终没有获得封侯之位。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李广的生平事迹。李广出生于公元...……更多
李广:一位英勇却命运多舛的将军,有卓越武艺却难封侯
...论名气甚至要超过卫霍,后世武人爱他的勇猛,称之为“飞将军”;庙堂爱他的忠诚,将他抬入武庙;文人悯其遭遇,以诗歌颂之。但遍观史书,李广虽有超出常人的胆识与武勇,却并没有立下显赫的战功,其军事能力更是被同...……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典范:岳飞、李广与袁崇焕的历史传奇
...立在历史上。(岳飞剧照)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飞将军李广要论武将,吕布的个人武勇和战斗力绝对是排的上号的,他本人在早年最喜欢自诩的名号便是“飞将”,有着几乎同样面板的瓦岗五虎之一单雄信也被称为军中...……更多
三国演义中严颜为什么拒战张飞?
...兵入川增援。大军到达江州,江州守将严颜据守不降,张飞将其攻破,占领江州,并生擒严颜,张飞对严颜大喝到:“大军到来,你怎么不投降还敢与我大战!”严颜回到:“你们无理侵夺我们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更多
湘军后起之秀刘锦棠,攻无不克的西征统帅
一提到“飞将军”,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西汉名将李广,然而在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位收复上百万公里疆土,功劳远在李广之上的飞将军,但却被世人所遗忘。左宗棠抬棺西征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左大帅的功劳主要在庙堂...……更多
《史记》中记载,一个五十多岁重伤的将军还能一个打十个
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飞将军李广(11)公元前133年,汉朝与匈奴关系恶化,自文景以来的和亲全面断绝,匈奴大军进占路塞,屡次袭扰汉边,不可胜数。至此,汉匈以后百年之攻战以起;但奇怪的是,汉朝竟没有关闭边...……更多
大道共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与士兵同甘共苦,从不居功自傲。匈奴畏服,称其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在传末论赞中,司马迁首先引用《论语·子路》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李广正直的品质;接着又用“桃李不言...……更多
为什么太监会拜以忠义闻名的岳飞大将军,混黑道的人会拜关二爷呢
...下去,还会被人看不起。三、太监、宦官拜岳飞大将军岳飞将军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南宋时期主张抗金的英雄,岳母刻字的故事也是我们的启迪故事之一,在南宋之人害怕金军的时候,岳飞将军挺身而出,他是无数...……更多
李广之孙投降匈奴,辱没了祖辈风采
...受降匈奴的汉人前来劝说他和自己一道投降。这个人便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大家在了解苏武牧羊这个典故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误解,那便是投降的李陵是一个叛徒。看看苏武,被匈奴拘禁了整整19年,虽然在匈奴娶妻...……更多
为何李广的儿子都被封侯他却不行?汉武帝:只差了一点
...出重围逃回来,后来匈奴非常害怕李广,而李广也有了\"飞将军\"的称号,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里的飞将就是指李广。 但是如此英勇的李广,最终未能被封侯就算了,他的死也一直被人说起...……更多
还原李广难封的真相
...带到王庭。假如李广能够顺利被带到匈奴王庭,以李广“飞将军”的名号,匈奴单于肯定要给李广封王。不过李广对汉朝忠心耿耿,他在押运途中装死,让匈奴人放松了警惕。之后李广夺取了一匹快马,抢夺了一把弓箭,一路边...……更多
盛唐诗人王昌龄:七绝圣手的边塞情怀与壮志凌云
...是出征万里抵御强敌的征人却没有回来。如果当年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的话,也不会让南下的匈奴马蹄度过阴山。王昌龄出生在盛唐之时,作为一名读书人,王昌龄并没有一味地埋头苦读,自小对于盛世的信仰让他在二十多岁...……更多
邮报:一名23岁男子因在双红会前向曼联大巴投掷玻璃瓶而被捕
...时间12月17日,曼联客场挑战利物浦,在曼联大巴前往安菲尔德的路上,曼联大巴被一位男子投掷的一个玻璃瓶击中。默西赛德郡警方目前已经逮捕了与此事件有关的一名23岁男子。警方发言人表示:“我们逮捕了一名23岁男子,...……更多
...汉名将。一生带兵与匈奴作战70余次,战功卓著,人称“飞将军”。但飞将军也有失利的时候。公元前129年,李广奉命迎击匈奴,不料在雁门山遭到匈奴重兵包围,部队损伤惨重,本人也被活捉。尽管他机智脱险,但因损兵折将...……更多
...军,便是李广和吕布。李广,西汉时期的名将,被誉为“飞将军”,但他的战绩却是屡战屡败;吕布,东汉末年的猛将,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但他的战绩也是一片惨淡。这两位将领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引起...……更多
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为何汉武帝没有追究?
...,其中有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就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了,要说历史上有哪些名震一时的大将军,大家可以如数家珍的说出很多位,但是要说最委屈的将军,那就要数飞将军李广了,这位汉朝的名将到死都都没有被...……更多
聊聊17岁一战成神,22岁统帅天下兵马的霍去病
...一点。霍去病做到的不仅是名震华夏,他和匈奴畏惧的“飞将军”李广也不一样,霍去病根本不给敌人闻风丧胆的机会,他是一支箭,不是号风穿云的鹰兽,箭身是血的红,箭头是冷的目,劲马如弓,踏敌如草,没有匈奴见到他...……更多
李世民家族在历史上曾两次建国,除了唐朝还有哪个国家?
...李崇,在秦朝曾任陇西太守,后代有名将李信,而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就是李信的后代,可是曾经在秦朝无限风光的陇西李氏在汉朝却陷入了低迷,一蹶不振,源头就是李广的死,因为卫青安排不当,出征时李广的前军在沙漠迷路...……更多
李广威震匈奴为何难以封侯
李广人称飞将军,是汉代名将。他一生戎马,却始终难以封侯。他带领过的部下都封了侯,自己却始终跨不过这条线,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因此有人说这是汉武帝对他有成见、刻薄寡恩,也有人说是因为卫青的原因,事实真是...……更多
汉武帝派四名将军攻打匈奴,为何李广大败而归,卫青初战告捷?
...的,李广也算是第一人了。这一次李广逃跑,还得了一个飞将军的称号。原来,他被匈奴俘虏后,本来他是被匈奴放在两匹马之间的网上躺着的,但是,突然之间他从网上跳起来,直接跳到一个马上,把马上的匈奴士兵给踹了下...……更多
说到李姓名将,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
...是战功赫赫的有名人物。但在这些人选中呼声最大的就数飞将军李广和卫国公李靖了。那么笔者为什么说,“将不过李”指的不是李广、李靖二位将军呢?其实我们分析一下就能得出结论了。首先是飞将军李广,《滕王阁序》里...……更多
2022-12-21 16:12姓名
名将后代李陵投降匈奴,到底是对还是错?
...也有悲伤的人物,那就是李广的孙子李陵。汉代的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勇敢睿智,热爱下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又能打仗,又有计谋。可惜,人生志向武功,却生不逢时、命运蹇楚,生辰八字很是不爽。史书中有一个公...……更多
李广的死和汉武帝有没有关系
...(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对于李广来说,不仅在镇守西汉边境,抵抗匈奴上立下了战功,还参与平定了七国之乱。不过,就是这样立下了很多功劳的飞将军李广,却在公元...……更多
为什么李广勇被武帝废为庶人呢
...等敌人疏忽大意了,李广飞身上马,拍马远去。后人用“飞将军”称呼李广,是出于以上的名场面。然而,等到他终于进入汉朝境内的安全地带,等待着他的却是一场失望的审判:当死,赎为庶人。《汉书》给出的理由是:李广...……更多
汉武帝的成长与窦太后的权力制约
...,拜其夫为羽林郎。—02—公元前133年,由于盛名所累,飞将军李广在“马邑之围”中,被四倍于己的敌人围攻,在全军覆没之后,孤身一人逃回汉廷。按照汉律:主帅失军,乃是死罪;但是,汉武帝考虑到具体情况,以及出于...……更多
...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千百年来,“飞将军”李广的功绩被后人称赞,司马迁评价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朝唐德宗时期,李广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北宋宋徽宗时期,李广被尊封为怀柔伯,位...……更多
吕布武勇与智慧并存,却背负小人之名
...之一,在当时的人看来,他的一身技艺并不亚于曾经的“飞将军”李广。其实《三国志》对于吕布的介绍,与演义的出入并不大,都是杀丁原而投靠董卓。而在董卓手下,吕布的工作也是属于贴身的护卫,“卓自以遇人无礼,恐...……更多
求贤若渴的李世民在俘虏单雄信之后,为什么对其痛下杀手
...闻名。《旧唐书》: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资治通鉴》: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那么,求贤若渴的李世民在俘虏单雄信之后,为什么对其痛下杀手?即便是徐茂公劝阻,也没...……更多
李广、吕布、李世民:古代神箭手的传奇故事
...多,但像本文中这些箭手这样,一箭扭转战局的却不多。飞将军李广,三箭击败三个射雕者对于李广,很多人非议他的战绩,但是对他的射箭功夫可没有人质疑,他出神入化的射术,往往能起到了扭转战局的作用。在匈奴之中,...……更多
五千步兵对三万匈奴骑兵:不败的传奇
...,五千勇士个个训练有素,百发百中将门容易出虎子,“飞将军”李广的名声不仅在汉朝广为传颂,在匈奴中也广为人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李广的孙子李陵,其英勇善战丝毫不亚于李广,甚至比李广更加勇猛。李陵命运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