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被“株连九族”时,为啥大家都不跑
小时候看一些古装剧,里面演到一些大家族被皇上下令株连九族之时,一片哀声震天却无人逃跑,当时就在疑惑,这些古人是傻吗,干啥不逃?长大后看了专家们分析的一些史料才明白,逃跑才是下下之选。我们先来说一下株...……更多
古代的灭族刑法残忍,为何家属等死也不肯逃走?
...:\"轻则罚金挨板子,重则杀头诛九族\",还有一人犯法,株连九族的说法。虽然宾语同样是\"九族\",但是\"诛\"和\"株\"是不一样的。\"诛九族\"中诛原本是指责责备,后引申为杀戮,诛杀。而\"株连九族\"中的株是植株,株连,指...……更多
古代“诛九族”到底指的是哪九族
...样连坐的刑罚,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不过当时的“株连”只涉及犯罪之人的直系亲属,不会殃及到其他族人。秦朝时期,商鞅倡导依法治国,并推行出了很多法律法规,其中就有一种惩罚叫做“夷三族”,指的是父、子、...……更多
历史上究竟有多少诛九族的案例呢
...刑。此外,妻女入宫,但是已经嫁出去的女子并不会受到株连。《大清律例》也提到:“谋反大逆、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正犯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更多
株连九族:古代法律制度的残酷面
...狠毒的方法来告知百姓们不要进行犯罪。想必大家对于“株连九族”这一惩罚都不会感到陌生吧?所谓株连九族,就是代指古代封建社会法律体系中的连坐制度,说白了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要家族中有一人犯了大罪,基本...……更多
秦朝发明一法律虽不人道,但后世元明清都在用
...,也就是说,一个人犯了罪,其亲戚朋友都要受到刑法的株连,这在后代叫做“株连九族”。其实这一规定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只是商鞅将它细化到刑法当中。商鞅为什么要制定这一条呢?是不是太残酷了。其实这个是根据当时...……更多
皇后被外戚毒死皇帝隐忍十年,最终株连九族为妻子报仇
要说将西汉推上巅峰的皇帝是谁,那想必大家都能猜到,没错,就是汉武帝刘彻。但要说西汉哪位皇帝的一生最具有传奇色彩,那非汉武帝的曾孙刘询莫属,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之所以称刘询的一生格外具有传奇色彩,那还...……更多
东汉中期,当朝司空忽然想要废了皇帝和太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伯父。因为大家彼此之间通婚太多,导致最后就很难进行株连。如果当年阴皇后落败之后,邓绥也要给阴家诛九族,那就直接杀到自己亲妈头上了。所以,在东汉大部分时间里,政治斗争其实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只杀政...……更多
从香料大王到阶下囚:蒲寿庚的人生反转
...已经死了,已经过了诉讼时效,鞭尸就够过分了,怎么还株连九族?就算应该株连九族,可也只限于九族之内。既然株灭九族,这事就算到头了。其他姓蒲的人跟这事何干,还不准蒲姓人当官,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朱...……更多
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十大人物,做出了很多贡献
...应该是最惨的,不是自己死的惨而是他连累的人太多了,株连九族这句话估计所有人在电视剧里都听过无数遍了,方孝孺被诛杀了十族,为什么说十族呢?他的门生朋友也被算作一族,全部被朱棣凌迟杀死。那么为什么朱棣这么...……更多
西晋文坛盟主潘安,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最后却被株连三族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他举止儒雅,容貌俊美,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他擅长诗文,才华横溢,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然而,他却因为政治上犯了糊涂,最终成为贾后的帮凶。人们通常用“貌比潘安...……更多
古代侍卫为何不敢暗杀皇帝?因为皇帝有三个套路
...的套路三将侍卫家族作为人质。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株连九族,皇帝就凭这三个套路就足够了,侍卫想暗杀皇帝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更多
中国历史上被诛十族的人
...孝孺被车裂而死。可怜方孝孺九族外加学生朋友算一族,株连坐死847人(一作873人)。我个人认为:一,方孝孺愚忠;二,朱元璋挖的坑太深,他自己不重用方孝孺,却嘱咐孙子重用方孝孺,方孝孺只能死节以报。方孝孺的气节、...……更多
...中董白的配音算是比较出色的——“若有不臣之心,定当株连九族。”“你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听起来特别有感觉,不打扰我我能听小姐姐说话听一天! ……更多
受人追捧的潘安为何最后被株连三族
...手中鲜果抛向潘安。如此受人待见的潘安,为什么最终被株连三族了呢?这一切要从《籍田赋》开始说起。《籍田赋》——潘安一生悲剧的源头潘安出身儒林世家,自幼聪颖过人。《中牟县志》中说,潘安12岁时就会吟诗作赋,\...……更多
薛丁山的儿子为何会踢死太子,把皇帝摔成重伤
...就驾崩了。大唐律法严明,薜刚犯下如此大罪,定然是要株连九族,然而,唐高宗李治在临死前,对长子交代,薜家为唐朝功臣,为大唐江山建功立业,并且对唐朝忠心不二,所以,薛刚犯下大错,就只追究了薛刚一个人,并没...……更多
揭秘胡惟庸案奇冤案件真相
...一直都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胡惟庸究竟害死因何而遭到了株连九族的惩罚,胡惟庸案又是在怎样的政治背景之下发生的呢?说起胡惟庸案背景,就不得不说一说胡惟庸与朱元璋的关系了。 胡惟庸和朱元璋可以说都是明朝的中流...……更多
28岁孙俪邀请36岁张晓龙一件事,张晓龙为什么面露痛苦地拒绝
...是当时已惘然。你说温太医他怂吧,又尽干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的大事。比如甄嬛未进宫时,他就敢拿着自己的传家玉壶私下找甄嬛定亲。但当时皇家有规定:禁止与未经选看的秀女结亲,但是温太医他敢;甄嬛进宫后不想侍...……更多
朱高炽真的如电视剧中演的那么英明神武吗
...的改革,扭转了永乐时期许多人因随意的政治冤案,所致株连九族、身家破灭的惨痛教训。正因如此,君民关系在这一时期也更为融洽密切,政治刑法也更为开明。与此同时,为了缓解永乐时期因大规模远征所造成的国穷民困的...……更多
缙云丨罗安会:谜一样的会龙庄
...使的王仕文,因一次押送的国宝在押运途中丢失,为避免株连九族,王仕文令家丁带着有孕在身的家眷及财富向西逃难,自己则留在京城顶罪。王仕文之妻从河北、河南、湖北、贵州一路逃到重庆江津双凤,生下儿子王文杰,这...……更多
项孟和智保戴氏家族于靖难之后
...中,仍然放声对朱棣进行痛斥。朱棣对戴德彝的家族实施株连九族,使得整个家族面临灭顶之灾。项孟和因此意识到,为了保全家族,必须采取行动。她深知戴德彝的坚韧性格,预见到他可能会激怒朱棣,因此迅速将戴氏宗谱付...……更多
靖难之役后的血雨腥风:方孝孺与朱棣的恩怨情仇
...杀,然后再诛杀方孝孺本人。此次灭十族一共873人受到了株连。方孝孺本人直到南明弘光帝时才被追谥“文正”。方孝孺的墓现在位于南京雨花台区,万历年间汤显祖为其修缮了陵墓,建立祠堂,碑上所刻:“十族殉忠天遗六氏...……更多
司马懿野心勃勃,为何被《军师联盟》拍成一朵白莲花
...去洗。但是拿儿子孙子来否定老子,什么时候历史评论也株连九族了?呵呵,你要说司马懿五六代后人出了个智障,这当然和司马懿没关系;但就看司马懿儿子干的事,能说跟他司马懿没关系吗?我始终认为,家风对一个人的影...……更多
...无所谓,那么这个人就危险了。肯定会被皇帝斩杀,甚至株连九族都是有可能的。皇帝坐在那个地位,那么他就想所有的人都在自己一个人的掌控下,不可能容许其他人置喙。 ……更多
北魏国史之狱揭秘:崔浩之死背后的政治风云
...么做,拓跋焘愤怒之下,不仅杀掉了崔浩和他的亲信,还株连了北方大量的汉人士族,这场国史之狱,给北魏的政坛带来了大洗牌。其实崔浩的罪名,说有也是有的,说没有也是没有的,修著历史这种事情,本身就会引来一些争...……更多
...有重用他,只是让他给儒生、皇子们讲讲课。空印案受到株连的有几万人(这是老朱的习惯),所以方孝孺他们家其实没什么罪过,只是受到株连罢了。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方孝孺为...……更多
古代皇帝侍卫的选拔与忠诚
...历史上很少出现侍卫暗杀皇帝。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株连九族,皇帝就凭这三个套路就足够了,侍卫想暗杀皇帝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大家认为呢?欢迎关注留言! ……更多
侍寝的妃子为何脱光裹着被子被抬进皇帝寝殿
...要用白绫勒死嘉靖,嘉靖命大,即使被救回来,那宫女被株连九族。这件事发生后,嘉靖对侍寝看的格外重,不允许妃子们穿衣服进来,防止她们带有暗器。这一习惯到了清朝被沿用了。而且清朝对于皇帝和妃子们的房事做了更...……更多
南宋幼帝赵旉的短暂统治与神秘夭折
...政变之中完全就是一个无辜者,自己的老子赵构也没有要株连自己意思,但是,事情就是如此的蹊跷。一次,负责喂养赵敷的宫女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想是要给赵敷搬来一个烤火用的炉子,因为一时大意,不小心将炉子掉到了...……更多
清朝改变了汉人的哪些传统和习惯?
...说的。如果清朝有些人说了会怎么办呢?轻则砍头,重则株连九族。没错,这就是著名的文字狱,甚至你写的一首诗当中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意思,哪怕是自己表达的其他心境,但是被别人误认为是这点意思的话,也很有可能会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的第八回,名目叫“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忠于大汉的王允,为了除掉篡权乱政的董卓,就说服了一个叫貂蝉的丫鬟
2024-06-27 09:53:00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为首次展出。素纱单衣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
2024-06-27 09:52:00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在岐山建立建都立庙,建立周国之后,打败了来犯的“串夷”,让周国站稳脚跟,《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帝迁明德
2024-06-27 09:53:00
当女真的铁蹄带来了死亡,当亡国之祸真的降临,有卑躬屈膝迎接自己新主人的叛徒,自然也有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义士,前者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却遗臭万年
2024-06-27 09:54:00
司马睿有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司马睿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
2024-06-27 09:55:00
《四库全书》每部三万六千余册,编纂长达十余年,这部大书由近四千人以手写方式先后抄录了七部。从征集遗书到编纂《四库》一封奏折道出皇帝心声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72年12月19日)
2024-06-27 09:56:00
135件中国古代建窑建盏亮相国博
“一盏一世界”,有人说,读懂了宋代“建盏”,就读懂了宋人饮茶的闲雅意境。6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24-06-27 09:56:00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辅佐大臣,康熙为什么会想要他陪葬呢
康熙皇帝临终前点名要一位高官陪葬,这位高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臣——隆科多。隆科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回顾他的在职生涯
2024-06-27 10:03:00
陌刀有多强,香积寺之战斩敌六万多
导语:“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遗矣”李嗣业一声怒吼,便脱去了甲胄,手持着陌刀迎敌而去,这位“神通大将”以自己的勇猛展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
2024-06-27 10:10:00
初刻拍案惊奇:明朝富商的故事
明朝,有一个富商,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有孩子。有有一晚,妻子梦中听到有人说:“求来子,终沒耳,添你丁,减你齿。”妻子把这话告诉了富商
2024-06-27 10:09:00
给曹操、诸葛亮和孙权写信,你会给哪一位先写
三国时期的人,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喜欢折腾。不管是家大业大的孙家,还是喜欢盗墓的曹家,亦或是穷得叮当响的老刘家
2024-06-27 10:05:00
怡红院最蠢的丫头是谁,只出一次风头便被打压的再无法翻身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贾府向来不肯在排场上懈怠半分,荣宁两府真正的主子不过几十口人,而贾府上下就有几百号人,真真是奢靡至极
2024-06-27 10:02:00
唐玄宗询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如何回答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这些都是老祖先总结出来,告诫后人的警示箴言。说是在皇上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不知道哪个字哪句话说错了
2024-06-27 10:02:00
在之前的很多战争中,他们也处于非常混乱的朝代,事实上,他们并不缺乏食物,主要原因是他们当时实行的制度与蜀国完全不同战国时期战争极其频繁
2024-06-27 11:36:00
王保保新官上任,用兵威猛,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方国珍等人摩擦不断,为了避免被王保保攻击,朱元璋又一次派遣汪河北上,打算和王保保合作
2024-06-27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