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星2nm芯片将采用全栅极技术
...用的第三代GAA特性。据报道,三星的2nm芯片将采用这种全栅极技术,因为该公司的代工部门计划在202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2nm芯片。三星尚未在其3nmGAA节点上获利,这主要归功于其产量低,导致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不可行。根据最新...……更多
台积电再受打击,苹果M2 Pro并未用上3纳米,先进工艺问题重重
...,这已是FinFET技术的极限,更先进的工艺就需要引入环绕栅极极技术才能有效提升性能,三星则优先在3纳米工艺上引入了环绕栅极技术,然而三星采用环绕栅极技术的3纳米同样面临质疑。台积电保守地采用FinFET技术,在于这项...……更多
抢光刻机、截客户,三大芯片巨头缠斗2nm丨知料
...科技。芯片里面的晶体管,可以拆解为三个模块:源极、栅极、漏极——电离子从源极出发、穿越栅极、进入漏极,构成一个完整回路。栅极,可以简单想象成晶体管与晶体管之间的一个门、一块隔板,起到了把控电离子流向的...……更多
台积电实现了3nm工艺,栅极的发展比摩尔定律发展更快
...是源极(Source,电流入口)、漏极(Drain-电流的出口)、栅极(Gate-开关)。电流从源极流向漏极,中间要经过栅极,栅极相当于一道门,所以栅极的开关门速度,就代表了这个晶体管的性能,开关门的速度越快,计算就越快,...……更多
三星发布先进芯片工艺路线图:新版2纳米制程2027年量产,研发生产时间缩短20%
...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商业化的先例。三星也宣扬全环绕栅极晶体管(GAA)的架构,随着芯片变得越来越精细,甚至突破物理极限,GAA视为继续为AI制造更强大芯片的重要因素。台积电等竞争对手也在开发GAA芯片,但三星起步更...……更多
三星宣布推出SF2Z芯片制造技术,这是AI产品的新解决方案
...了其2纳米和4纳米工艺的先进变体,并强调了称为全方位栅极(GAA)的先进晶体管设计对芯片行业未来的重要性。三星最新活动的核心是该公司的两种新的半导体制造工艺。这些是三星SF2Z和三星SF4U工艺。其中,SF2Z是前沿节点,...……更多
三星芯片制造滑铁卢,台积电将独家代工高通骁龙8 Gen4
...程技术是其最新的芯片制造技术,该技术使用更宽的环绕栅极架构,可以更好地控制电流,并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功耗。然而,据报道,三星在生产3纳米GAA晶圆时遇到了困难,良率并不理想。这意味着生产成本高昂,而且...……更多
三星正在讨论为高通和lsi部门生产原型产品
...经和高通深化合作关系,高通会使用三星代工厂最新的全栅极(GAA)工艺技术,优化和开发下一代ARMCortex-XCPU。高通公司有可能正在评估2纳米SF2GAAFET工艺,以用于遥远的骁龙8Gen5芯片组,而三星LSI则可能正在开发2纳米\"Exynos2600\"...……更多
...耗芯片。他们将通过和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度最高的环绕式栅极工艺、光学元件等技术适应这一需求。为此,三星电子将于2025年在4纳米工艺中采用“光学收缩”技术(制程节点SF4U)进行量产,可使芯片体积变得更小。 ……更多
三星启动12纳米16gbddr5dram大规模生产
...一步的细节中,它解释说,这些集成电路中使用的晶体管栅极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容,使其状态更容易被准确区分。此外,三星在降低工作电压和减少噪音方面的努力也有助于提供这种优化的解决方案。这些仍然是16Gb的IC,所以三...……更多
三星3纳米芯片生产良品率达80%
...栅(GAA)晶体管。这些晶体管使用垂直放置的纳米片,允许栅极覆盖电流流动的通道的所有四个侧面,从而减少泄漏并提高芯片的性能和能效。台积电继续使用采用水平放置鳍片的FinFET晶体管。与GAA不同,FinFET仅覆盖通道的三个侧...……更多
台积电推2nm,芯片制程极限升级,2nm或不再是我们理解的2nm了
...(栅长)就是芯片的纳米单位。纳米原本是指芯片晶体管栅极长度的大小。随着技术的成熟,晶体管尺寸的减小,性能随之提高、功耗降低以及发热量的降低。简言之,较小的晶体管比较大的晶体管更好,并且制造商之间的工艺...……更多
三星痛失谷歌高通订单!只因3nm良率太低
...动3nm工艺的量产,并在2022年宣布业内率先量产3nm全环绕栅极晶体管工艺,但其第一代3nm工艺(SF3E)在良率和效率方面的表现一直未达预期。三星System LSI Division部门开发的Exynos 2500芯片,采用内部3nm工艺,其良品率同样令人失望。...……更多
骁龙8 Gen5处理器:有望混用工艺,只因三星迈步2nm!
...面积。看数据显示的话,高通会使用三星代工厂最新的全栅极(GAA)工艺技术,优化和开发下一代ARMCortex-XCPU。 而且高通公司有可能正在评估2纳米SF2GAAFET工艺,以用于遥远的骁龙8Gen5芯片组,而三星LSI则可能正在开发2纳米\"Exyno...……更多
砸下8400亿元后,三星先被自己人背刺
...不正常。这里需要说下什么是GAA架构。GAA,全称“全环绕栅极架构”。栅极在芯片中起到控制电流流动的作用,在早期的平面架构上,通过控制施加在栅极上的电压,即可控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流。但在这一过程中,电流会不...……更多
三星即将推出sf1.4工艺,纳米片数量增加
...仍未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虽然目前半导体行业已不再使用栅极长度和金属半节距来为技术节点进行系统命名,但毫无疑问目前的工艺技术也是数字越小越先进。随着半导体工艺微缩路线不断地向前发展,集成电路内电路与电路间...……更多
英特尔推广intel18a工艺节点
...竞争对手三星和台积电。三星计划首先在3nm工艺中采用全栅极(GAA),然后再转向2nm工艺。台积电和英特尔正在为其3纳米芯片选择FinFET结构。 ……更多
三星正在为Galaxy s26系列开发2nm芯片
...步,并可能彻底改变移动处理能力的未来。超越3nm壁垒:栅极全能晶体管和人工智能新处理器标志着三星的双重突破。首先,这是他们首款采用尖端3nm工艺技术打造的移动系统芯片(SoC)。该技术采用栅极全能场效应晶体管(GAAFET),...……更多
三星表示,将成功实现2纳米节点,或提升芯片性能和功耗
三星Elecoics最近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实现了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将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其工艺节点。这个节点是指芯片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最小尺寸,可以决定芯片性能和功耗。三星表示,他们已经成功将其工艺节点减小到了惊人...……更多
三星在积极研发更先进的芯片制程
...m制程。据BusinessKorea报道,三星Foundry正致力于下一代环绕栅极晶体管(GAA)技术的研发,该技术将用于其2nm制程工艺,基于该技术的2nm半导体芯片计划于明年量产。此外,三星将在6月16日至20日于美国夏威夷举行的VLSI研讨会上展示...……更多
英特尔重塑代工业务:按期推进4年5个节点计划、公布Intel 14A路线图、2030要成第二大代工厂
...晶体管密度。同时 18A 也是英特尔首个采用 RibbonFET 全周栅极(GAA)晶体管的节点,在缩小面积的情况下,提供更高的晶体管密度和更快的晶体管开关速度。英特尔 18A 现已准备就绪,客户现在就可以使用英特尔 EDA(设计软件)...……更多
消息称三星4nm工艺产能大幅提升 谷歌、AMD纷纷下单
IT之家 5 月 3 日消息,三星先前因芯片良率问题一直被业界诟病,但据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英文版网站 The Pulse 报道,近期三星称,其 4 纳米芯片制程良率已改善、接近 5 纳米的水准,下一代 4 纳米制程将提供更高的良率。三星电...……更多
三星计划明年推出第 10 代 NAND 芯片
...及实验演示和建模”。在摘要部分中写到,在金属带工程栅极中间层(BE-G.IL)、铁电(FE)开关、沟道中间层(Ch.IL)和硅(MIFIS)FeFET架构中,使用FE开关相互作用,来显著提高性能,表明hafniaFE成为扩展3DVNAND技术发展的关键推...……更多
3nm的芯片战争,才刚刚开始
...了在 3nm 成功应用 GAAFET 技术。GAAFET 的正式名称是全环绕栅极晶体管(Gate-All-Around FET),架构上最明显的变化在单位面积内的利用效率。晶体管架构变迁,图/三星众所周知,计算性能最底层其实就是晶体管的「一开一关」,代...……更多
三星半导体力争在五年内超越台积电,借助成本优势抢占客户市场
...越台积电。这一信心来自于三星计划在3nm制程中采用全周栅极(GAA)技术,而台积电要等到2nm制程才会使用GAA。三星认为这将使其有机会赶超台湾竞争对手。GAA工艺可以使三星生产出比台积电当前工艺基础上的芯片更小(45%)且...……更多
三星正在研发一款代号为“thetis”的新型芯片
三星的晶圆代工业务规划显示,他们打算在2025年前后将自家的2纳米制程技术(代号SF2)推进到大规模生产阶段。这一前沿技术预计会被嵌入到同年发布的Exynos系列处理器——Exynos2600中,而这款处理器则将服务于GalaxyS26系列智...……更多
三星电子本月首次启动4纳米工艺mpw服务
三星电子本月首次启动4纳米工艺的多项目晶圆(MPW)服务,证明了良率的稳定化成果。自2019年启动MPW5纳米工艺四年以来,三星在这条路上实现了更精细、更先进工艺的生产。▲图源:三星电子业内人士14日表示,三星电子计划本...……更多
三星2024年开始大规模量产3nmexynos2500
...出3nm芯片Exynos2500,在3nm制程上,三星率先应用了全环绕栅极工艺(GAA,全称Gate-All-AroundT),打破了FinFET技术的性能限制。具体而言,三星3nmGAA工艺通过降低工作电压水平来提高能耗比,同时通过增加驱动电流增强芯片性能。与5...……更多
三星将推出首款采用3nm芯片的设备
据报道,三星将推出首款采用3nm芯片的设备,而这并不是人们首先想到的产品。上个月,有猜测称GalaxyWatch7将成为3nm工艺节点的开创点。根据《韩国经济日报》的最新消息,这一传言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甚至包括芯片组名称等...……更多
传三星4nm工艺良率提升至70% 带来AMD等新业务
...芯片给AMD留下深刻印象,这可能会让三星获得AMD基于其3nm栅极全环(GAA)节点的订单。三星在3nm工艺中使用了全栅晶体管,可以间接改善芯片性能。韩国产业经济贸易研究院研究员KimYang-paeng表示:“如果三星此次成功赢得AMD4nm芯片...……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从交通到储能,全国这样“玩转”氢能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发展氢能不仅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
2024-06-26 13:47:00
iPhone 16大改,有这些新变化!
随着苹果iOS 18全新测试版的发布,我们得以一窥即将在九月份亮相的iPhone 16系列的多项创新变化。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2024-06-26 13:50:00
从城市文旅到服装制造,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AIGC成解锁新质生产力“新钥匙”□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希6月25日
2024-06-26 08:21:00
“传统的加密方式容易被破解,而量子安全具有长期安全的特性,能够抵御量子计算等超强算力威胁,所以我们将量子安全引入到了日常应用中……”6月25日
2024-06-26 09:17:00
比华为更激进!曝荣耀轻薄本刷新行业纪录:不到980g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荣耀即将发布一款超级轻薄的笔记本,比华为MateBook X Pro还要轻薄
2024-06-26 08:22:00
应急救援,有哪些“神器”?这些高科技装备了解一下→
应急救援,看看有哪些“神器”——2024中国(河北)安全应急博览会见闻6月20日,在2024中国(河北)安全应急博览会上
2024-06-26 09:01:00
专家称我国正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鼓励22岁到60岁人群多消费
6月26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专家建议鼓励22岁到60岁人群多消费,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世界经济论坛理事会成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在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2024-06-26 09:07:00
三星全球发布会定档7月10日:Galaxy Z Flip6来了 首款第三代骁龙8小折叠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三星今日宣布,将于7月10日21:00举行三星Galaxy全球新品发布会。届时,三星折叠机皇Galaxy Z Fold6
2024-06-26 08:07:00
8848手机、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道歉:不再宣传大师作 将制茶专利无偿开源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2019年,小罐茶因宣传语“大师作”,到底是否由大师亲手做引发诸多争议。据媒体报道,在日前举办的小罐茶12周年发布会上
2024-06-26 09:07:00
韩国锂电池厂冒烟到爆炸仅15秒 基本无法扑灭:网友看完痛心
6月26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近日,韩国京畿道华城一家电池制造厂发生重大火灾,致23人遇难,其中包含了19名中国公民
2024-06-26 08:37:00
天津北方网讯:一场世界级“头脑风暴”正在中国大连掀起。在昨天开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600位中外嘉宾围绕“未来增长的新前沿”的主题
2024-06-26 09:02:00
【平板】vivoPad3预热6.28 蓝厂第二台骁龙8sGen3平板?
上个月,iQOO发布了全新iQOO Pad 2系列,据了解有iQOO Pad 2和iQOO Pad 2 Pro两款,分别在平板电脑端首发了骁龙8s Gen3和天玑9300+
2024-06-26 09:13:00
在2024年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其视频彩铃案例加入GSMAFoundry展示案例研究类项目。GSMAFoundry是GSMA打造的推进跨行业协作和业务发展的平台
2024-06-26 09:05:00
你手机里最大的应用占多少空间:微信遥遥领先 起步几十GB
快科技6月26日消息,近日,“你手机里最大的应用占多少空间”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用户纷纷“感谢”微信。从不少用户反馈的情况看
2024-06-26 09:22:00
moto razr 50:科技与时尚完美结合,标准版也有Ultra级体验
【前言】北京时间6月25日,摩托罗拉手机带来了一款引领未来革命性的小折叠屏新品--moto razr 50,它将诸多创新技术融于一身
2024-06-26 0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