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征与方孝孺:相似的遭遇,迥异的抉择
...首位皇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胞弟李世民所杀。方孝孺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臣,朱允炆的四叔发动靖难之役由北平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踪。同样面对篡位者,魏征选择为新主子李世民效力,方孝孺...……更多
李世民和朱棣都得位不正,为何魏征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却不服朱棣
...朝可以说有着不少共同点,诸如他们的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庙号原为太宗,嘉靖帝改为成祖)朱棣,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登基为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并...……更多
揭秘魏征:弃李建成投奔李世民,却没被称为叛徒
...621年,李建成用魏征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诛杀。后来,李世民赦免了魏征,并让其担任詹事主簿一职。也就是说,魏征原本是李建成的谋士,他还多次为其出谋划策...……更多
古代皇帝为什么畏惧的是忠臣
...臣。其实魏征最初是李建成的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才跟了李世民。一次李世民对魏征说,我哥死了,你却还活着,你这是忠还是不忠?魏征回答李世民说:忠于社稷要高于忠于君主,社稷亡了,我们大臣就得死。但社稷还在那,...……更多
李世民与朱棣:相同的污点,不同的后世之名
李世民与朱棣,都是历史上大有作为的著名皇帝,论文韬武略,论历史功绩,二者毋庸置疑皆是古代帝王中的佼佼者,但他们却也有着相同的人生污点,那就是得位不正,靠发动政变才当上皇帝。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更多
李世民与朱棣篡位方式的差异及其影响
...不少的皇帝都是靠篡位才登上大宝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世民和朱棣,但是后世对他们两个人的评价都大不相同,相较于朱棣,李世民的负面评价要少得很多,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其中第一点就是...……更多
明朝言官陈愕:被活埋七天不改其志,被救出后怒怼皇帝
...要诛他十族,方孝孺也宁死不从,而唐代的魏征,坚持给李世民上谏,李世民受不了了想偷偷走掉,结果魏征还抓着他的袖子不让他走,最后气得李世民想杀了魏征。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更多
明初著名才子卓敬宁死不屈,朱棣惋惜:唯他不负君
...,魏征本属于太子李建成阵营,后来李建成被杀,魏征被李世民所欣赏,成为李世民身边的良臣。卓敬对此十分不屑,卓敬认为:“李建成本来就是昏聩之人,所以才被李世民所杀。而先帝(建文帝)并没有什么过错,却被乱臣...……更多
朱棣为何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
...不能表明大家都支持朱棣。比如尉迟敬德,他不愿意投降李世民,大家都尊敬尉迟敬德。而单雄信多次投降,大家反而觉得单雄信是软骨头人。同时,大家也对李世民宽宏大量,表示赞扬。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后世也把这个当...……更多
魏征死后,为何李世民要毁掉女儿与魏征之子的婚约?
...谏臣,他以直言不讳闻名于世,正因为他的直言敢谏得到李世民器重,但是李世民并不喜欢魏征,他对魏征一再忍让,只是为了向天下臣民证明自己是一位谦虚、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皇帝,中国古代拥有贤名的皇帝大多善于伪...……更多
为何魏征活着的时候,李世民会对他那么好
...度的赞扬。其实,魏征活着的时候,照一般的情形来看,李世民对他应该很不好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首席谋士,曾多次建议李建成打击李世民,可以说是李世民的敌人。二是魏征追随了李世民后,多...……更多
原来魏征和李渊是亲家公,难怪李世民会怕他
...国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候,大唐贤相魏征病重的消息,却让李世民的春节不好过。李世民派太子李承乾探病,并且派来最好的医官为魏征治病。魏征的病依然没有好转,李世民知道魏征时日无多,他怕魏征死后没地方办丧事,就下...……更多
魏征和李世民这一对臣子,相处的模式非常有趣,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相爱相杀,但是李世民又离不开魏征。作为凌烟阁的24功臣之一,魏征和其他的功臣又不太一样。能够进入凌烟阁的功臣,大多都是在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更多
为什么魏征死后李世民立马就翻脸了
...建成的旧臣子,并且忠心耿耿,还多次的建议李建成攻打李世民,这样看来李世民和魏征好像是敌人的关系,并且在后来魏征跟随了李世民后,也多次惹李世民生气,在很多时候都让李世民丢了面子,按理说李世民应该恨透了魏...……更多
2022-12-14 10:50魏征,李世民,死后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为何推倒他的纪念碑
...《旧唐书》中对唐朝名臣魏征的描写。魏征魏征病逝后,李世民五天不上朝,哭祭魏征。魏征得到了唐朝名臣的所有待遇,追封司空,追谥“文贞”,位列凌烟阁。但是不久后,李世民为何推倒魏征的纪念碑?并且取消了新城公...……更多
魏征病死后,李世民为什么命人推倒魏征的墓碑?
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谏臣,他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643年,64岁的魏征病死,李世民伤心地说道:“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是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变脸”了,他不仅毁掉了与魏征家的婚约,还命...……更多
魏征与李世民:一代名臣的身后是非
前言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二人之间的互相提携和忠言逆耳的交流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然而,在魏征死后,李世民看到他留下的一本册书后,勃然大怒,并当众表示“给我挖了此贼的坟!”这...……更多
李世民称魏征为“镜子”,为何他结局悲惨呢
...邦、诸葛亮之于汉昭烈帝刘备,当然还有魏征之于唐太宗李世民。魏征的真实名字为魏徵,不过后世为了书写简单,多习惯将其写成魏征,不过名字只是代号,具体哪个字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做了哪些可以名留青史的事迹。...……更多
魏征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在史书的记载上,唐太宗李世民和凌烟阁功臣之一的魏征是君臣知遇的典范,魏征经常犯言直谏,李世民虚心纳谏,一唱一和,可谓是相得益彰。从魏征的经历来看,他并非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臣子,从跟随隋朝武阳郡丞元宝藏...……更多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更多
李世民毁掉魏征墓碑,取消魏征儿子和公主婚约,真实原因令人震惊
李世民和魏征,没有人不知道吧?一个纳谏如流,一个刚直敢言。一个圣君,一个贤臣。千古佳话流传至今,被点赞了无数。但是你肯定想不到,魏征在病逝以后仅仅五个月的时间,就被李世民下令砸了墓碑,还同时取消了魏...……更多
魏征直言进谏,奠定“贞观之治”基石
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怒骂中丞黄莆德参:难道让宫中的人都剃掉头发,你们这群人才会满意吗?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当即要以诽谤罪处罚黄莆德参,好在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他的慷慨陈词,李世民听了心服口服,立即...……更多
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关系的沉浮与变迁
...同时出现着十分深厚的君臣之情,更是特别少见。其中,李世民和他的大臣魏征就是典型的君臣情深。可是,历史上真正的记载之中,二人的关系之间出现了几次较大的沉浮。第一次二人的关系极差。因为在那个时候,李世民同...……更多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尽忠直谏的一代名相。但鲜为人知...……更多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9岁的女儿,嫁给魏征40岁的儿子?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李世民当年生前的感悟。这其中的“人”,指的便是大唐魏征丞相。可见,当年的魏征丞相对李世民的影响有多深了!也正因为这样,魏征病危时,李世民将9岁女儿嫁给...……更多
浅析魏征被李世民砸了墓碑的背后原因
...关系,唐朝时期也有一对君臣的关系比较复杂,即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当然,魏征不是张居正,李世民也不是万历皇帝,李世民是一名意志坚定的政治家,他会控制局势的发展而不会被朝臣所控制。说起来,魏征生前死后,所...……更多
纵观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宰相魏征可以称得上千古第一谏臣,他任官期间敢于直言不讳地向李世民纳谏,为人刚正不阿,素有美名。唐太宗李世民视他为“可以正衣冠的镜子”,在魏征去世后曾痛哭流涕,亲自刻写碑文...……更多
众所周知,魏征是朝廷的肱骨之臣,给李世民提出过不少中肯的建议,被李世民认作标准的谏臣,做出过不小的贡献。魏征死的也很风光,魏征病死时李世民感慨到自己失去了一个一面可以正自身言行举止的镜子。但就是在魏...……更多
李世民登基第一天就被骂,李世民为何不怒反赞
626年6月4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杜如晦与程咬金等人发动玄武之变,并于当日斩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至此,大唐江山易主,而在此后不久的八月初九日,李世民正式登基,为盛世大唐开启了序幕。在登基日当天,...……更多
李世民推倒魏征的墓碑后,为什么又重新给他立一块?
...最著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就是魏征了。魏征这个名字因李世民而闪耀,李世民也因为魏征而成为为君者的楷模,这对君臣的相逢可谓一段彼此成就的历史佳话。正是因为这对君臣的关系如此特殊,所以有很多好事者争先想从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