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诙谐诗人当上宰相,残唐第一猛将命丧晋阳
...坏,派人给李存孝出馊主意:“大王建成沟堑后就会回到晋阳老巢去。大王一走,剩下的人都不是您的对手,您还怕什么呢?”李存孝信了,十天按兵不动,李克用终于完成了土木工程,把猛兽困在了笼子里。李存孝这才反应过...……更多
周德威:从河东猛将到后唐太师,一位名将的崛起与陨落
...。天复元年(901年),朱温再起6路大军,攻打河东,因晋阳(太原)城高墙坚,顿兵坚城之下,遂无奈撤军。周德威趁机率数千精锐骑兵追击,斩首万余级。而后,周德威趁朱温新败,出阴地关(在今山西灵石西南),连取慈...……更多
揭秘“十三太保”:李克用麾下五大名将的传奇人生与命运
...败。遂失去了李克用的信任,天复二年(902年),因病在晋阳(太原)去世,年四十一。十三太保李存孝,代州飞狐人(今山西灵丘),本姓安,名敬思,突厥一族沙陀部落人。李存孝是李克用麾下第一猛将,也是五代第一猛将...……更多
从宦官到英雄:张承业的传奇人生
...天不假年,就在朱温称帝后第二年,公元908年,李克用在晋阳(今太原)病逝。朱温闻讯后,亲率10余万大军征讨河东。彼时,李克用刚死,河东军内部人心惶惶,诸多河东军将领投降朱温引为内应,局势危如累卵。在这关键时...……更多
...。李存勖死后,刘皇后带着金银珠宝,与申王李存渥逃往晋阳,半路上还与李存渥私通。到了晋阳后,刘氏削发为尼,但仍被李嗣源赐死。 ……更多
周德威:唐朝末年的幽州守护者
...此战过后,周德威名声大噪。天复年间,朱温又派兵进犯晋阳,由于城中守备空虚,一时间人心惶惶。不过,镇守晋阳的周德威并不慌张,他与李克用麾下名将李嗣昭一同选拔精锐发动突袭,成功将遭受袭击而陷入混乱的敌军逼...……更多
唐朝末年,十三太保的英勇传奇与后世影响
...“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更多
五代名将周德威:勇猛智勇的传奇人生
...别是在五代后唐时期,就曾经涌现出一位实力相当强劲的猛将。他就是五代后唐的开国名将—周德威。周德威,字镇远,小名叫阳五,山西朔州马邑人,早年的时候跟着河东节度使兼晋王李克用讨伐黄巢起义,曾在李克用帐下担...……更多
沙陀政权对汉族的吸纳与融合
...曾娶汾州刺史李玘之女,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李氏也是晋阳人,还生下了汉隐帝刘承祐。不仅帝王皇子多娶汉人,后唐时期也有数位公主嫁给汉人。李克用之女琼华公主嫁给后蜀的创建者孟知祥;李克用的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更多
...扶住。高宗将田游岩比作西汉时的商山四皓,请他出山与宰相刘仁轨一起辅佐太子,还御笔亲书“隐士田游岩宅”的匾额。三原历史人物中还出过两任宰相。韩瑗在唐高宗永徽六年任宰相,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一起反对高宗立武...……更多
隋唐第一猛将,究竟死在谁手里
...早逝李元霸原名李玄霸,是隋末唐初时期一位神勇无敌的猛将。据史书记载,李玄霸生而膂力过人,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了能力举动巨石。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世民的弟弟。当年李渊起兵反隋,李玄霸便跟随左右,在战场上杀敌立...……更多
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死后被葬在什么地方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猛将,力大无比,武艺绝伦,是唐末第一猛将,因他在李克用十三义子中,排名第十三,故又称“十三太保”。有句话说,王不过霸,将不过李,这个“霸”是指西楚霸王项羽,而“李”就是指李存孝...……更多
李存孝的反叛与河东势力的衰落
...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孝反叛,最后被李克用抓回晋阳,处以车裂之刑。李存孝本来姓安,自少年时起就服侍李克用,因其精于骑射、勇冠三军,被李克用收为养子,为河东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样一个深得李克用宠信之...……更多
五代时期时期,战争频繁,猛将如云,其中有这么一位英豪,他的事迹让人瞠目结舌!此人在战场上被敌军的冷箭射中头部,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居然忍着剧痛,将箭矢拔出,然后奋力拉开弓弦,将这支射中自己头部的箭矢射...……更多
从俘虏到猛将:李存孝的传奇人生与悲壮落幕
在华夏历史上,曾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猛将,他因为死得太惨被封神,连盗墓贼都绕其墓而行。这个猛将就是李存孝,他跟武松一样,有着徒手跟老虎搏斗的勇武。民间有不少百姓,因为崇拜李存孝的勇武,将他的样子剪成...……更多
太原起兵的关键人物裴寂,最后为何被流放致死
...升,历任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等职位。如果隋朝可以一直强大下去,正常情况下,裴寂这辈子也就是个五六品的小官,注定不可能青史留名。但是,随着他被隋朝任命为晋阳宫副监开始,他...……更多
率十八铁骑攻占长安的五代十国第一猛将是谁
...安,并常常与李元霸相提并论,这个人就是五代十国第一猛将李存孝。他本名安敬思,突厥,族沙陀部人,幼年时父母双亡,被晋王李克用在扩大地盘的战争中所掳获,李克用看其勇敢又有武艺,便将其留在麾下,收为义子,赐...……更多
李存孝:唐末五代第一猛将,以一己之力改变战局
...,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灵丘地区,是公认的唐末五代第一猛将,后人称唐初有李元霸,唐末有李存孝,把他们两个齐名了。话说李存孝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是个牧羊童。在他十岁的一天,正在山坡上放羊,山上突然出现一只大猛...……更多
要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猛将,那肯定是数不胜数的,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张飞、赵云,唐代的李元霸、李靖、王忠嗣等,他们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独领了一代风骚。但这些人在有一个人面前,却显得黯然...……更多
后梁第一猛将王彦章七战后唐大军,六胜一平
...,熟悉残唐五代系列小说故事的朋友,应该都能想到这位猛将是谁,他就是效力于后梁太祖朱温的铁枪大将王彦章。关于王彦章的实力,在老艺人的眼中,是五代残唐时期,仅次于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天下第二高手,但是因为这个...……更多
刘守光:从卢龙节度使到五代桀燕皇帝的崛起
...德、义武两镇势力。成德王镕察觉了朱温的计谋,遣使去晋阳(今太原西南)。这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使者也到了晋阳求援,共推李存勖为盟主,联合抗梁。李存勖认为疑而不救,正中朱温之计,派名将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更多
李存孝:后唐的无双猛将,与项羽齐名的传奇英雄
说起历史上第一猛将,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项羽,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猛人,可是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人能够和项羽齐名,甚至还要比项羽强上一些,这个人就是李存孝。老话“王不过霸,将不过李”,说的就...……更多
唐朝末年的权力纷争:唐昭宗与藩镇、宦官的较量
...心腹之患,是外面的藩镇割据和里面的宦官专权。对此,宰相张濬与他所见略同,说唐昭宗“内受制于家奴,外受制于藩镇”。当唐昭宗问如何予以解决,张濬的对策是:招兵买马,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改变状况。唐昭宗批准此...……更多
...英勇无畏,连续击败梁军多名将领,甚至与王彦章这样的猛将交锋,也不落下风。在宝鸡山一役中,高行周为复仇向王彦章发起挑战,虽初出茅庐,却连败对方三名大将。然而,青春年少的高行周仍非王彦章的敌手,于是他联手...……更多
...和项羽一样的英勇。他就是人称飞虎将军的李存孝。唐末猛将李存孝李存孝是唐末五代的第一猛将,他与项羽并称为“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李存孝是唐末晋王李克用的义子,因为他在李克用的众多义子中,排行第十三位,所...……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四位猛将,单挑没人打的过
前言古代历史中,涌现出一批威震沙场的猛将,其中有四位更是被誉为最厉害的战士。他们的勇猛之势,让单挑的战场上没人敢轻临,也没人敢与他们一对一地决战。这究竟是怎样的战士,能够傲立于古代战争的巅峰?西楚霸...……更多
...是这样,他人并不在当时的东魏国都,而是在他的大本营晋阳遥控,但是为了东魏的傀儡皇帝翻盘,所以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在邺城坐镇,用以防备忠于东魏朝廷的官员乘机翻盘,也就是说当时的东魏都城其实是龙潭虎穴,所...……更多
后唐明宗李嗣源与昔日兄弟的生死离别
...人教她吹笙歌舞,同时给她取了个新名字——刘金贵。归晋阳宫,为太后侍者,教吹笙。及笄,姿色绝众,声伎亦所长。从婢女到歌姬,虽然还是女婢但生存的环境已经是天壤之别,刘金贵回想以前,觉得自己应该知足了,然而...……更多
...存孝(858―894年),本姓安,名敬思,粟特族。唐末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成为晋王李克用麾下骁将、义子,人称“十三太保”。李存孝从小就武功盖世,力气很大,从而被街坊所熟知。在李存孝十几岁的时候,一次...……更多
伟大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古原草诗(172)
...刘白”画像827年,白居易入朝任秘书监,转刑部侍郎,爵晋阳县男,后又改授太子宾客分司、河南尹。831年,元稹去世,白居易为他撰墓志铭,得润笔费60万之巨,全部布施洛阳香山寺。835年,改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棋盘岭“一地两设伏” 战例经典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大皖新闻讯 棋盘岭在桐城县城南11公里处,安桐公路从岭下穿过。抗日战争爆发后,棋盘岭是日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1938年9月
2025-07-08 16:54:00
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
2025-07-08 07:04:00
“老八路”抗战史料入藏南京王云生前曾在南京工作十余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7月3日,“老八路”、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
2025-07-08 07:51:00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方志大讲堂”再谈郑和:让航海精神融入城市血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2025-07-08 07:51:00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
2025-07-08 07:56: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
2025-07-08 01:50: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