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用自己的才学告诉人们,对联还有这些妙用
...庆帝称赞为“岭南第一才子”的宋湘的故事,他用自己的才学告诉人们:应对对联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妙用。下面就来听听宋湘的传奇人生故事。一.“神童”巧应对,为科考助力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757年2月13日),...……更多
独眼才子刘凤诰:以才胜貌,乾隆皇帝难掩赞叹
...识,人要有底气,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相貌不佳,只能用才学弥补,他想靠自己的才华谋个锦绣前程。在他28岁那年,刘凤诰通过层层考核,被准许前往北京参加殿试。在参考的人中,他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文采出众,观点独特...……更多
新婚夜新郎出上联:蓬门两侧红梅开,没想到新娘的下联更绝妙
...,要想对出下联,就很考验应对者个人的思维敏捷性和其才学。要知道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在婚前对对方都不了解。 而才子佳人们经过对联传情,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爱意与期望这一番操作,最基本的了解那就...……更多
聊聊康乾盛世的光鲜背后那些事
...盾日渐尖锐。这位爱国爱民的明君,热切希望能找到一位才学兼优、为政坚毅的大学士,来协助自己治理国家,解决民生疾苦,维护君臣和谐。这样,才能让大清朝廷正气长存,国泰民安,赢得天下百姓的真心拥戴。于是,乾隆一直在观察...……更多
聊聊历史上三个有名的千古绝对
...种广为流传的文体形式,独特却被大家沿用至今,那就是对联。对联,也叫春联、对对子,贴春联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从古至今年年如此。现在人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而贴春联仿佛成了大家仅剩的为数不多的一...……更多
叶德辉一代奇才,为何因为一副对联被当众砍死
...,有大名鼎鼎的蔡元培、张元济、赵启霖等人。叶德辉以才学闻名,精通目录学、版本学、金石考古等,家中收藏着30万卷价值连城的古本图书,他本人也写下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章与著作。叶德辉被时人称之为奇才,绝对是实...……更多
乾隆出上联挖苦丑陋考生,考生从容对出下联,乾隆大喜:赐探花
...御、书、数,无所不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刘凤诰的才学突飞猛进,思想和眼界也更加开阔,不再因为相貌而自卑,立志靠才华扬名立万。蒋元益石刻像几年后,得知蒋元益要调任他处,刘凤诰万般不舍,恳求恩师能把自己...……更多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随即对出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现今过年所贴春联乃对联的一种形式。对联由成对两句构成,形式风格多样,虽多变但需对仗,基本要求是字数同、平仄协、意相关。写一副好对联不易,故而从古至今对联成读书人交流切磋常用方式之一。对联历史悠久,源...……更多
乾隆出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东放”,为何纪晓岚不敢对?
...这句话用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朝皇帝乾隆与才子纪晓岚的对联趣事中,再贴切不过。乾隆皇帝以爱好文艺和聪慧闻名,喜欢用对联测试大臣的智谋。著名故事之一,便是乾隆突然提了一个上联,内容是“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更多
刘凤诰因长得丑遭乾隆出对联刁难,对出下联后被钦点为探花
...由尴尬了,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乾隆便出对联为难他,但他的才华着实耀眼。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刘凤诰先后做了侍读学士、提督广西学政,后因父亲亡故回乡丁忧。求学之路已是十分艰难,现在还要在官场沉浮,...……更多
清朝一介穷书生,帮屠户写春联,被王爷看到,十年后成了一品大员
...联的内容,发现这副对联乃是绝对,足以看出对联的作者才学过人。福彭顿时起了爱才之心,于是派人询问这副对联是何人所写。张屠户的家人告诉福彭,这副对联是方观承所写,而方观承此时应该在市集上摆摊。福彭命人打赏...……更多
吕蒙正:从乞丐到宰相,只因一幅对联
...没有家学,自学也不够精湛的吕蒙正终究还是不及人家的才学,连着考了好几次会试都没有中。但是吕蒙正并没有放弃,而是锲而不舍地学习并积攒经验,最终在太平兴国二年的时候高中状元,成为了光耀全国的大才子,这个时...……更多
聊聊康熙微服私访,在包子铺遇见一位落魄才子的故事
...罗世长说:“包子、500两都是你的,这些都是你靠自己的才学换来的,收下吧。”虽然罗世长不敢收下,毕竟数目巨大,但是禁不住康熙的劝说,最终收下了这笔“考试费”。罗世长能做的,也许就是带着康熙帝的期许,走上考...……更多
刘凤诰的独眼缺陷,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出来,乾隆的意思其实就是敲打他,必须要有更加优秀的才学才行,否则容貌上的缺点,普普通通的才华,又怎能足够弥补。听闻刘凤诰“遵旨”二字,乾隆以刘凤诰容貌给出上联:“独眼难登龙虎榜”刘凤诰听出其中意味,却...……更多
2022-12-22 21:47:00既是,缺陷,优点,缺点
纪晓岚出对联:一笔直通;两扇敞开,尼姑怒骂,纪晓岚:还没完呢
...然知道玩笑不能开过火,于是对周围人说,“诸位莫急,对联还没有写完。”说完之后,纪晓岚开始在对联上增增减减,众人的目光也由惊愕愤怒,转为了拍手叫好,纪晓岚的对联上,上下联各添三个字,由此引得众人拍手叫好...……更多
刘凤浩:以才智胜出的探花郎
...些不满意,不甘心将状元给他,于是乾隆帝就以刘凤浩的对联中自比探花郎为台阶,给了刘凤浩的身份。不得不佩服刘凤浩的睿智,如果不是他才思敏捷,可能也就是一个一般进士了。刘凤浩智取探花,也成为一段佳话。 ……更多
回顾:刘凤诰自幼丧母且失明一目,却坚持科举之路,终获探花
...华出众,但她的外貌却存在一些不足。科举主要考察的是才学,但学子的外貌也是一个考虑因素,尤其是对于排名前三的考生而言。更何况,乾隆帝向来喜爱华丽的事物,自然对容貌也格外看重。他无法容忍探花郎的缺陷,但作...……更多
苏小妹出上联:小妹虽小,小手小脚小嘴,小巧但不小气,新郎慌了
...他们亦师亦友、心心相印的师徒之旅。苏轼对这位秦观的才学以及人品都赞赏有加,心中便萌生了将自家小妹许配给他的念头。苏小妹也是文雅之人,在苏轼的撮合下,她和秦观经过一番了解和交往之后,也就顺利的走到了一起...……更多
盘点历史上出名的灯谜和对联
...婿。除了王安石,还有一个秀才在元宵节这天凭借自己的才学直接被皇帝赐为了状元!相传明成祖朱棣当皇帝的时候,有一年他在元宵节微服出游,在民间,朱棣和一个秀才聊得非常投机,朱棣认为这个秀才是个人才,就出了一...……更多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机智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未获重用。即便这般,他亦未曾决定舍弃,始终凭借自身才学,全力照亮一个时代的荣光。 ……更多
山东孔府门前的对联为何有两个“错字”
...了,但是纪晓岚却将这桩差事给搞砸了。但是,纪晓岚的才学真的名不副实嘛?这里还是要打个问号。毕竟,乾隆皇帝看中纪晓岚的原因就是欣赏他的才华,否则也不会将编撰《四库全书》这件任务交给他来办理。另外,嘉庆皇...……更多
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近视眼的大黑胖子,说话还结巴
...,一部《春秋》曾读否?纪晓岚呵呵一笑,这玩意儿也算对联?他张口就回答道:老太监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小翰林和老太监是对比,冬衣、夏扇是对比,南方和北地也是对比。春秋和东西居然也成了对比,这可把...……更多
聊聊乾隆下江南时发生的风流韵事
...家”乾隆一听有些意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女子,还能将对联对的如此工整,对这位美人更加宠爱了。其实,乾隆这样的风流韵事在野史中记载的非常多,或许有些是后人根据事实进行了夸大,但乾隆风流却是无可置疑的。乾隆...……更多
方丈出上联:山山出竹竹成林,纪晓岚对出绝妙下联,实在太经典
对联自诞生后颇受读书人青睐,渐成其口中常有的语言艺术。然而对联发展至鼎盛当属明清两朝时期。彼时记叙抒情议论皆可入联,市井各行世间诸事皆可述于联中。对联深深扎根于我们日常生活,使其与我们紧密相连。每逢...……更多
乾隆的妃子出了个上联,为何纪晓岚到死也没有对出来
...为“大清第一才子”。这两人碰到一起就经常切磋文学。对联更是其中最常用的,乾隆出的对子经常被纪晓岚妙对。有一次乾隆的一个妃子请求考纪晓岚一个对子,乾隆欣然应允,招来纪晓岚后说明来由,妃子便出了题目——“...……更多
婚庆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下联更绝,且讽刺味十足
...,仔细理解很有气死人不偿命的气势。它既考验一个人的才学又考验了阅历和想象能力。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仪廉这幅对联则考验人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按照阿拉伯数字的排序,下面一个该是“...……更多
苏轼端来一碗面,苏小妹出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下联让她羞愧
...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苏轼、苏辙、苏小妹三兄妹都以才学著称,尤其妹妹苏小妹,不输兄长们的才华,已是宋朝有名的女文学家。苏小妹生长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小便聪慧过人,对诗词歌赋产生浓厚兴趣,经常能吟出动听的...……更多
聊聊纪晓岚随手写下的一首奇诗
...,就写出了一句“睡草屋闭户演字;卧樵榻弄笛书符”的对联。我们都知道,福建人一般都是“f”和“h”不分,因此这句话成为了一段笑谈。后来,纪晓岚伴驾南巡的时候,再一次来到南方,而他在无聊的时候,写出了一首诗,...……更多
乾隆出上联:“两人土上坐”,爱妃的下联让他连连叫绝
...美丽、最浪漫的文字。由这些灵动的汉字精心编排而成的对联,更是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联,作为语言文学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它的起源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初时或许只...……更多
千古妙联,才女上联:雨无门户能留客,下联实在是太巧妙
对联,又称对子、对联、楹联,是一种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等艺术特色。对联不仅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彰显出了撰联人的智慧与才情,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对联在我国历史上...……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明十三陵只葬了十三位,剩下的皇帝去哪里了?
明十三陵,顾名思义是安葬了13位皇帝的陵寝。有明一朝(不包括南明)总共有16位皇帝在位,那么,还有三位皇帝葬在哪里去了呢
2025-02-14 09:46:00
插画中的旧书情调
近日京中藏书大家姜德明先生旧藏拍卖,激起不少涟漪。追忆与姜先生一次次聊天,他兴致勃勃谈的都是书前书后的故事,印装的精美
2025-02-14 10:45:00
我是特种兵: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单兵素质强,留队发展会怎样?
我是特种兵: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单兵素质强,留队发展会怎样?《我是特种兵之子弹上膛》开篇,小庄即将踏上离别的火车,认识了自己日后朝夕相伴的战友——陈喜娃
2025-02-13 21:24:00
婉容一年要抽多少烟?溥仪看了内务府的记录之后,耍了一个滑头
这里是青辉说史,我们虽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却是历史最忠实的爱好者,愿寻同路之人,畅聊历史之事。婉容这个人,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
2025-02-13 21:28:00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增广贤文》走在街上,倘若你看到一个有着高鼻梁、湛蓝的眼睛、眼窝深陷、一头白色头发的高大的男人
2025-02-13 21:29:00
赫鲁晓夫是如何赢得权力游戏,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
赫鲁晓夫在十月革命后才加入布尔什维克,论资历是很浅的,不要说和奥尔忠尼启则莫洛托夫这些老布尔什维克相比,就是和比他还年轻的米高扬布尔加宁相比都要差一些
2025-02-13 21:43:00
红军到达陕北大概还剩多少人?
红军到达陕北时,经历了长征的艰苦跋涉,人数已经大幅减少。根据历史记录,红军在长征开始时约有8万人,而到达陕北时,仅剩下约万人左右
2025-02-13 21:44:00
蔡根谈资治通鉴:要绝对重视那些老狐狸员工
公元248年,九年魏大将军曹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都和皇帝相当。尚方(皇家御库房)的珍玩,都充斥在他家里,又将先帝的才人私自带到自己家中鼓舞作乐
2025-02-13 21:45:00
古庙禁止来例假女性入殿参拜,不能只当笑话看
文|梅堂2月11日,广东清远一网友发视频称,古庙放置的立牌上面写着“女士如遇月事请勿入殿堂参拜,以防亵渎神明”,该内容引发争议
2025-02-13 23:13:00
古代盐价这么高,穷苦人家买不起用什么代替?代替品让人难以下口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如今的影视剧有很多是穿越剧和古装剧,因此越来越多人对古人们的生活感兴趣。他们会在大脑里反复琢磨
2025-02-13 20:12:00
李渊真是被迫造反?把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会发现我们都被骗了
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画卷上,涌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过往,而唐朝毫无疑问是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鼎盛时期的唐朝,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利
2025-02-13 20:27:00
清朝男人真实的发型,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早期叫金钱鼠尾!
这几年清宫剧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一些服饰和装扮,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时期,男性的发型并不是一直都是牛尾辫的
2025-02-13 20:35:00
秦彝的绝技真的能战胜杨林吗?秦彝的实力在隋唐排名是什么水准?
在隋唐时期,有两位武艺高强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北齐的秦彝和北周的杨林。他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结果却是秦彝战死
2025-02-13 20:38:00
原创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曾携带了两箱黄金,可为何他还落魄到住窑洞
【本文由历史旧事儿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哦!】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也随着老蒋去了台湾。可到了台湾后的阎锡山
2025-02-13 20:47:00
原创那位坚信“龙”存在,离家16年去深山寻龙的道长马东营,现咋样了
古诗中提到: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的龙其实有很大的形象差别,比如说中国人眼中的龙,它代表的是一种吉祥
2025-02-13 20:48:00